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商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穷四

    小吴咂咂舌:“王总,这种价格的东西,你买得起,我们可买不起。要是有的话,肯定会进去看看,买的话还是算了,我们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啊。”

    就那件衣服,价格除以八点五就是rmb,依然要一千多块啊。虽然那件衣服真的很好看,可花三个月工资买一件衣服,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还是他们今年涨了工资呢,如果是去年,那得四个月工资才够。

    “那多少钱你觉得能接受”

    “十分之一还差不多,王总的安杰服饰就挺好,穿着好看,价格也不贵,王总这样的才是良心商人。”小吴顺道拍了一句马屁。

    王浩安心说,你们要是知道我打算给安杰服饰的衣服涨价,会不会转头就骂我丧良心

    十分之一的价格,也就是一件一百多,这确实比安杰服饰的平均价要高了不少,可冰城没有这种高端商场,他自营的话,成本太高,明显不划算。

    “诶哟,那个是吸尘器吧,弄得真干净啊。办公室要是有这么一台,可省老心了。”小吴又一次发出感叹。

    当然他也知道这不可能,办公用品都得节省一些,桌子都还是旧的,更不要说买这么贵的吸尘器了。

    不一会儿,就看到淞下的门店,里面不止有电视,还有许多其他电子产品。

    几年后,会是电子产品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候许多电子产品,都有多个品牌,甚至每一家都能有利润。

    任何一个行业兴起都会如此,接着就会进行大浪淘沙,将那些实力不行的小公司淘汰掉。

    就说现在这个电视,目前国内保有量最大的,是十四寸的电视,许多人现在条件好了,都打算换一台大点的。而此时国内已经有了二十九寸的电视,但百姓并不认可,觉得国产的质量不行,还是岛国的产品好。

    未来几年,华夏最流行的是二十一寸的电视,甚至有好几家电视生产商,主要就生产二十一寸的,认为会跟十四寸的一样,流行个一二十年。

    但他们忽略了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别说二十年了,十年时间,二十一寸的电视保有量就会迅速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二十九寸以上的。

    再过十年,电视不只是尺寸发生变化,厚度也会发生极大变化,从大脑袋电视,变成液晶平板电视,然后又会进入追求高清品质的智能电视时代。

    “王总,你看这个淞下电视很便宜啊,这么大的,才卖三万多日元,合rmb不到四千,这个在国内我记得要一万块呢!”

    国内此时的进口电子产品价格昂贵,因为关税非常高,这也是对国内电子厂商的一种保护。

    否则降低关税,会有大量的国外电子品牌进入内地市场,凭借他们的技术优势,国内的厂商生存空间会被不断的压缩,直到被兼并或者破产




第214章 确定都要了
    王浩安拉住小吴,冲着那女孩摇摇头。那女孩也没说什么,转头就奔向下一个目标。

    “王总,岛国这边还有乞讨的穿成这样乞讨,是不是当我的钱好骗”小吴有些愤愤不平。

    “那不是乞讨的,是一种交易行为,你给她买了东西,就可以带她去酒店,明白了吗”

    “嘶岛国这样不违法吗”小吴惊讶万分,那个女孩儿看着还没到十八呢。

    “卖是违法的,但你给她买东西,她不收你钱陪你,这就不违法了。至于说年龄问题,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民不举官不纠吧。”

    “你想什么呢,你是公务护照,要是出了事,后果你清楚。”

    小吴赶紧解释:“王总,我没那个意思。我是说咱们几个人一起出来,她为什么找我呢”

    王浩安想了想,也有点郁闷。是啊,为啥找小吴呢我看起来不像是有钱人,还是因为我不符合岛国这边的审美观

    “可能看你更容易拉下水吧。”王浩安很快找到了答案。

    小吴:“……”

    “好了,去看看别的,一会儿就该回去了。”

    岛国的商场并没有特别的热闹,虽然今天不是什么节假日,但明显客流量不多。此时岛国正处于经济低迷时期,八十年代末开始的一场经济危机,让岛国的银行都有破产的,更不要说其他行业了。

    许多企业大量裁员,业务下滑,市场萎缩,甚至还有许多人破产自杀了。这还是岛国经济稍微缓过来一些了,要是前两年,商场人更少。

    所以岛国企业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市场,他们瞄上了邻居华夏,那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的庞大市场,若是能有岛国市场曾经的一半繁荣,他们所有企业的效益都能翻倍!

    只可惜岛国产品此时在华夏经营的并不太成功,为什么呢,价格太贵!

    过几年,岛国产品才会在内地真正占据一席之地,但很快又被国产货给击败了,那时候整个岛国的电子产业等都在衰退,欧美那边也是如此,逐渐被华夏产品和南韩产品所取代。

    逛了两圈,王浩安就带着他们去了别的地方玩。

    两天时间,王浩安跟个游客一样,四处游玩,小吴都好奇,怎么王总不管生产线采购的事儿了,就那么放心那几个老外

    第三天中午,安东尼又一次来到了酒店。

    “王,我代表你,跟三家企业洽谈,包括阿克库克食品公司。一共有四条二手的速食面生产线谈到了三百万美元以下,全部满足你的要求,这是谈好的价格,请你过目。”

    王浩安看了一下,专业名词太多,看不太懂,但价格确实达到了他的心理价位。

    “跟他们说清楚了么,我要用rmb支付。”

    “说清楚了,他们也同意,以美元为衡量价格,按照当天的汇率计算。”

    这帮岛国人也挺精明,此时rmb的汇率还算坚挺,但已经有了苗头,rmb要贬值。前世也确实是如此,今年银行缩紧银根之后,rmb对美元的汇率从5.8涨到了8.5,而且只用了半年的时间。

    但是现在嘛,还不会发生,内地那边的动态他也关注着呢,要到第三季度末,才会开始缩紧银根,汇率也才会开始大幅度变化。

    反正王浩安是不会答应用日元做为结算单位的,因为这段时间日元不断的升值,哪怕是百分之十的涨幅,就要多花多少钱呢。

    “小吴,过来看一下,这上面的设备都包括什么。”

    小吴



第215章 谁雇小鬼子啦!
    五天后,王浩安回到了京城,跟王思恒他们分开。王思恒他们这一趟也没白去,还真的拉到了两笔投资,都是岛国籍的华人,打算投资家乡,愿意接手冰城的两家企业,一个是家具厂,一个是玻璃厂。

    这两个行业要赚钱也不难,但利润不会高,王浩安完全没兴趣。

    在京城等了一天,就有两个人来找他,这是他通过花旗银行,联系上的两个职业经理人,都是在美利坚大公司工作过,且想要回国的人才。

    “王总,你好。我叫胡大军,在美利坚加州盛德食品公司工作过,管理过食品加工厂。”

    “我叫钟凯路,在美利坚新奥尔良三兄弟食品公司工作过,企业管理、销售我都擅长。”

    王浩安看着钟凯路:“你会烤鸡翅吗”

    钟凯路愣了一下:“王总要吃烤鸡翅我在美利坚那边,倒是跟朋友一起烧烤过几次,只是手艺一般。”

    “没事儿了。你们两个都是我通过花旗银行介绍,请回国的。你们的履历也很漂亮,但说实话,我并不是我完全信任你们的能力,担心你们会跟许多海归一样,水土不服。”

    “王总请放心,我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王总认为我的能力不够,我随时可以离开。”胡大军很是自信,反正国内这边也不只是一家企业给他发出了邀请,只是这个满汉食品是最对口的,食品是他最熟悉的领域。

    “我也一样。如果不是我父母还在国内,不愿意跟我去美利坚,我不会回来。”

    “那么二位对于薪酬待遇可还满意”

    “能接受。”

    王浩安笑了笑,能接受就是认为比较低。但之所以这两个人肯答应年薪三十万的“超低价”,是因为合同上注明,工作满五年,可以获得纯利润百分之二的分红权。

    他们看满汉食品的资产超过了两个亿rmb,食品公司的利润都比较高,那么年利润怎么也有几千万,在他们的管理下,肯定能更快的扩张,获得更多的利润,百分之二的分红,肯定会超过两百万,甚至更多。

    “好,那么希望未来满汉食品在二位的带领下,能够更上一层楼。你们两位都是满汉食品的副总,希望你们能协同合作,别让我失望。”

    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原本的那个厂长的能力根本不行,管理冰城那边的厂子还凑活,要再兼顾三家分厂,根本没那个本事和精力。

    原本王浩安想自己培养,但其实他的管理能力也一般,又能培养出什么好苗子。接受了郭继杰的建议,直接请两个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将来也能更省心。

    郭继杰也投资了一大笔钱进满汉食品,占股百分之十五。他没敢贷款投资太多,因为他并不觉得泡面能够在内地多火爆,但挣钱应该能做到。

    这三家分厂,也是郭继杰带人去谈的。王浩安提前已经考察过,交通便利,厂房够大。甚至地方政斧可以接受所有员工竞聘上岗的事儿,也不用他们负担退休员工的退休金。

    胡大军跟钟凯路两人商量了一下,一人盯着一家工厂,看看谁的能先开工,两人也有相互较劲的意思。

    ……

    “回来了”

    王浩安将外套挂在衣架上:“爸,你急匆匆的把我叫回来,发生啥事儿了”

    看这样子,老爸似乎有些生气,莫非是在单位受气了他今天正忙呢,二手设备到了,岛国过来的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安装。

    “我问你,你那个食品厂,是不是来了几个小鬼子!”王建国瞪着儿子。

    “啊,是啊,来帮忙安装调试设备的,咋啦”

    “调试设



第216章 在火车上卖点东西
    时间又过了两周,桶装方便面的试生产已经成功,但是定价与销售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安仔,你不是联系了那些经销商吗,他们不愿意分销这个方便面”郭继杰尝了一下,味道还行,闻起来就很香。

    现在市场上没有几款方便面,也就是大量的市场是处于空白状态,不至于卖不出去。只是他对王浩安的定价,不太满意,太贵了。

    “他们愿意,但他们要求的批发价太低了。我们的产品没有广告宣传,好味道这个品牌,龙江以外也没有什么知名度,他们都对我们的方便面销量持怀疑态度。”

    没有广告宣传,就代表着没人知道这个品牌,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产品,经销商都是牟利的,除非给特别低的价格,否则他们不会愿意销售。

    “你给这个桶面的零售价定为两块五,这个价格太高了,给他们批发价一块五,看起来他们还有一块钱的利润空间可以跟终端零售商分,可这种价格有几个人会买”

    一桶面的成本,才不过六毛钱,包括面饼、调料、捅和叉子,那些经销商表示可以直接到工厂提货,也就省掉了运输成本,批发价一块钱一桶就可以了。

    而零售价则应该定在两块钱,跟那个康帅傅一样,让经销商帮他们将渠道打开,过段时间等这个方便面被大家接受之后,再跟经销商重新谈批发价就行了。

    “我们的设备采购就多少钱,你光算了人工与材料成本,我们的设备折旧、场地成本呢而且现在正因为这个东西少见,所以才适合将价格定高一点,这样未来几年都不需要涨价。”

    “我们跟市场上那些袋装的方便面不同,他们那个还需要准备一个碗,我们则直接带了碗,方便携带不说,只需要有热水,就能很快食用。”

    郭继杰摇摇头:“所有的店铺开业都会有促销活动,就是为了吸引人气,提高销量,打开知名度。”

    “现在街边小店一碗面才多少钱,满汉小吃的一碗牛肉米线才多少钱,你这个泡面就要两块五,有谁会愿意买来吃”

    “方便携带是不假,可出去游玩,你会带一桶泡面吗在野外的时候,哪儿来的热水安仔,听我的劝,零售价定为两块,大不了批发价提升到一块二,我去跟经销商们谈。”

    郭氏集团就有零售生意,他很清楚,没有名气也没有完整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就必须给经销商足够的利益,才能让他们有动力去推广自己的产品。

    如果是你名牌产品,那自然就不同了,会有经销商主动带着支票上门,抢着要进你的货,因为消费者认可,好卖。

    现在这个好味道方便面没有知名度,价格要还是那么高,肯定会滞销,第一次经销商或许会进一批货,往后会越来越少,销售网络根本建设不起来。

    “老郭,你吃惯了山珍海味,对于这个自然不看重,可你闻过这个味道吧,是不是味道特别香,让人闻着就有食欲”

    郭继杰挑了下眉毛:“一般吧。”

    王浩安:“……”这东西本来也不是卖给这种有钱人吃的,他算是问错人了。

    “那你去问问其他人,比如咱们公司的那些员工,他们是不是都觉得香,想尝尝如果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闻到这个味道,会感觉更饿。”

    “我说的方便携带,自然不是给那些游山玩水的人准备的,而是给那些出远门的人准备的。”

    “你还记得内地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吧,许多人出趟门,可能要在上面待两三天,他们要不要吃饭”

    “比之那些盒饭、面包、馒头之类的,我们的方便面是不是会更受



第217章 比盒饭好吃
    “张站长,你好。”

    “你好。没想到宏国这小子,还能交到你这么有本事的朋友。”

    自己儿子什么样,张站长一清二楚。天天吊儿郎当的,工作也不够认真,家里给介绍对象吧,非说有目标了,让家里不要管,你倒是把对象带回来见个面啊。

    不过儿子一般的朋友都是铁路系统的年轻人,也有一些政斧的年轻人,这个满汉食品的董事长,年纪看着跟儿子差不多,可本事比儿子强太多了。

    人家是给家里钱,他家这个儿子呢,净冲着家里要钱了。

    “宏国人不错,我们能认识,也算是缘分。而且宏国其实思想很灵活,以后肯定会让张站长刮目相看。”
1...5152535455...1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