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想想自己这些人在这些日子里历经艰辛,几番出生入死,才终于有此战果,若是按照就座的这些人的说法分配,不说赵石等不会答应,就是自己也是不愿意。
于志龙一时未答话,心内细细的盘算。众人见他不开口,不知他会作何决定,屋里众人一时静下来,几个大头领忐忑不安的注视着于志龙,不时左右目视,交汇个眼神。现在于志龙一家势大,倘若就是不应,大家也是无法,毕竟这事若是落在自己身上,自己是绝不答应,最多象征性的交出些了事。
只是想想昨日见到的那些缴获和俘虏,心内确实刺激的眼红,倘若当初是自己去做先锋,这些收获可难说不是自己的!事关各人切身利益,这于志龙不过是新被提拨之人,羽翼未丰,实力未固,众人不免对其有些轻视。
“于小哥,哥哥我知道你们这一路吃了许多苦,提这个话有些煞风景,不过咱们毕竟是长期过命的交情,这有难一起当
第四十一章 分配
刘正风感觉脑袋有些晕,使劲闭了会眼,定了定神,再微微颤抖着双手捧起茶碗喝了口茶水。他睁眼四顾,看着一屋子莽撞汉子,一个个神情激动,都在憧憬着占据城池的美妙日子,不禁自嘲的笑了笑。这坐南朝北的天命岂是自己等人可窥伺的不过是一座小小县城,自己怎么就情不自禁的想到如此长远之处看着周围一个个兴奋的部下,只怕这些人的心里也存着自己的小心思吧。
扭头再看于志龙,发现于志龙神色波澜不惊,看不出太多喜悦之色,刘正风不禁心中一动,这个于小哥一个月来屡有惊人之作。当初还在斥候队时,于海与自己闲谈各位头领,曾特意提到他。于海赞他有急智,敢担当,即使是赵石也暗自对其佩服。若非于志龙年纪尚小,倒是想提拔他,于海也曾私下问过于志龙,想将他调入自己的亲兵队,但于志龙推辞道已经与赵石等诸位兄弟在斥候队里呆的习惯了,不想更换,此事也就作罢。
后来因为中队被鞑子骑兵冲击的七零八落,损失惨重,几个千户头领也阵亡了,于海才临危授命,令于志龙担任中队千户,重组中队。刘正风后来允许于志龙担任先锋一职,私下里隐隐也有将其调离本部之意,免得于志龙在自己跟前因战功卓著,升迁过速,今后不可掌握。谁料这个小哥还真是非池中物,几日不见,拉起了好大一支队伍,现在其实力之强,竟已经超过本部的兵马,今后自己该如何才能掌控呢
刘正风的心里有喜有优,心思不定。于世昌坐在他右手边也是羡慕妒忌恨,百般滋味在心头。于世昌年轻气盛,一直想出人头地,于海在时,有老爹、刘正风的照拂,打了几个胜仗,自觉有了本钱,不料于海突然遭袭身亡,这给自己的升迁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刘正风虽然对自己也有照拂,但是刘正风的声望毕竟不如于海,今后想在队伍里迅速出头,就得找机会了。现在于志龙一时风头无两,自己真是难以相媲美。
若能先期打下临朐县城,自然是大功一件。只是现在于世昌所部也是损失多多,单凭自己攻城,实力不足,奈何奈何!
刘启、秦占山、万金海等有了于志龙补充的承诺,心中高兴,也盼着打下县城好好威风一把。但是大家转眼望一圈,屋里林林总总做了二十几人,大大小小的头领真不少,但拥有的兵马却不多,若要攻城,一是不知城内虚实,二来于志龙兵马众多,这作战主力自然是于志龙的了!将来拿下城后的缴获分配自然也是于志龙占优,自己如何从中多捞些油水可得好好合计一番。
一帮人在这里动着心思,最后还是刘正风开口道:“今日于小哥开了口,给大家补充人马和辎重,众家兄弟都是感激莫名!回头还请于小哥费心,将事情安排一下,我在这里等待于小哥的口讯,再做接收。众位兄弟也趁这个机会拟个章程,待大家商定后才好统一分配。今明两日我军就在此休整,斥候队重点搜索山中追兵的动静,刘千户,麻烦你安排一队人马返回去,驻扎在刚才我军攻打的山岭上,守住这道防线,若有异常立即回报!”
刘启“诺”了一声,答应了。
“县城的探查一事就麻烦于小哥了,若有机会,我军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举拿下县城。这几日大家抓紧时间好好休整,看好俘虏,待打下了县城,论功行赏,到时大家好好乐几天!”众人轰然笑着答应。
议事结束,于志龙走路回营,孙兴后面跟随。
回到营地,招来赵石、吴四德、钱正、黄二、侯英、穆春等人,告诉他们今早议事的结果,赵石还没有说什么,吴四德、黄二等人就气得跳脚。
“他奶奶的,我们拼死拼活的,这缴获还没有捂热呢,大人你怎么就一口答应了呢这帮家伙的胃口也太大了吧!”吴四德气哼哼的大声嚷道。
“是啊,大人,我们这些天容易吗不仅要冲锋在前,还要尽力约束部下,按照大人吩咐的,坚决执行军纪,不得扰民。这打了胜仗,田地、财货、牛羊还大半分给了那些农户,昨日一战,大家可是出了死力的,弟兄们都厮杀在最前面,没有孬种,甚至连斥候队的老弟兄都折了两个!谁的身上不是都带着伤现在可好,这俘虏一下子就分出去三百,大人,这一仗可全是我们自己出的力啊!”黄二跟着抱怨。
“大人,咱们以前分配缴获可都是按照出力多少来划分的,这次几位头领确实做的过分了!粮食我们得了许多,给他们一些也就算了,那些银两和俘虏我们也很需要啊,现在咱们那些下属还是穿的破破烂烂的,这制作大量的新衣新鞋可是要花银子的;而且大人还命令今后征集粮草等都需付账,不能打白条;另外给大家发下赏赐也是需要银子的。要是按照大人的说法,最后我们手里可落不下多少了!”钱正站出来给于志龙草草算了笔账,这些老弟兄中,只有钱正最能识字算数,于志龙以前是把他当做半个管家的。
“我知道这次钱粮分出去不少,不过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互相支援是应该的。更何况若没有大头领等在前面吸引了孟庆老贼的注
第四十二章 收俘
于志龙这么做,倒不是对农户们有多么深的同情心,而是他觉得既然是造反,就必然要扩大声势,吸纳最多的人加入,从而增强自己的力量,当前这些饥寒交迫的农户或佃户正好是自己可以大力争取的对象,至于采取的手段吗,不论是胁迫也好,利诱也罢,最终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我今日已经承诺给刘大当家三万两钱钞,供其支配,这事由你专责点验后,日落前交给于大当家。骡马约两百匹和粮食三千石的交验同样由你办理,此事较繁琐,应在明日完成。”
“诺!”
“城里可有消息传来”于志龙问道。
“倒是没有。”方学答道。
“嗯,是我心急了!”昨日才安排的人员混进城,随后大队就来这里解围,即便是有什么消息现在也难以传到这里。安排细作进城,此事颇为机密,具体如何行事只有于志龙、赵石和几个手下百户知道,为了后续联系方便,于志龙特地告诉了方学此事,一旦有消息,立即通知于志龙。
暂且放下关于县城的心思,于志龙转眼又考虑今后的田地政策,如打击恶名昭著的豪绅,尽收其财货田亩,将其多数无偿发送给小农和佃户,还有取消驱口政策,取消匠籍等等措施都需要尽快周密考虑。现在于志龙觉得身边实在是缺少大量的治政和谋划人员,自己虽有一些想法,却没有人帮着去实施和完善。在具体的实施中,那些细节筹划就占用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就如刚刚夺取的两个寨子,如何处理那些田亩、牛羊,重新编写地契,分发各色物资等就累得自己静不下心来。
赵石、吴四德、穆春等人都是武将,冲锋陷阵时可以独当一面,让他们做这些文书、行政之事却是张飞绣花,大眼对小眼了!钱正倒是读过私塾,学过算法,一些书写计算的杂事可以应付一下,只是钱正的志向不在此,他更想的是今后驰马疆场,统兵打仗,而且现在钱正任百户之职,练兵之事就够他忙的了。目前只有一个方学比较适宜做这些事,再加上找来的几个学徒似的帮手,勉强可以执行于志龙的一些命令了。
主要的事情忙的暂告一段落,于志龙领着孙兴等亲兵,出了帐篷,直奔各部驻扎之地巡视。昨日大战后,各部都已疲惫,今日安排各部休整,补充人员,同时就在野外继续队列和拼杀训练。
此时天色大亮,野外田地早已收割,各部人马自由选择一块较为平坦之地,按照原先的教授之法多在进行队列训练。
于志龙在旁也不出言,只是静静的观察。昨夜各部住宿后,赵石等人就按照于志龙的意思分头劝说这些俘虏,动员他们改变阵营。此时义兵俘虏已经大部分批补入了各部,这些义兵的来源与刘家庄等义兵基本类似,多是当地的佃户和无地流民,当兵只为吃饭。于志龙在劝说其补充加入各部前,已经令劝说之人对其明言,只要改变阵营,诚心诚意的作战,除了战后的厚赏之外,待夺下临朐县城后,必将扫荡周边的乡镇,将部分的农田按照士卒的功绩大小分配到人,十年不收任何田税。若是他们有家小在益都等处,愿意来此定居的,今后于志龙将会想办法专人接其家小至此,旅途和安置费用全由于志龙承担。而且家人来了临朐,于志龙还会拨给安家费若干银两,再划拨一些田亩供其耕作,至于田赋十年内只收两成。若是士卒在战后有伤残或阵亡,也会有抚恤交付家人。只是现在诸事繁忙,具体条款还是有待数日拟定后再通告全军。
为了取信俘虏,于志龙承诺,只要投附他,立刻每人拨发白银五两。
这些优惠一项项逐条告知俘虏后,这些俘虏多是人心大动。虽然所有的优惠只有打下临朐县城才会有,但是看看这些人的士气和战力,拿下临朐似乎不是难事。若这个首领真的言出必行,那么改换阵营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家人的安置这几条更是令人心动。所以除了少量死忠于孟庆的,绝大部分俘虏都加入了刘正风、于志龙的队伍,很快三百俘虏就被挑选交给了刘正风再具体分配。而这些三百俘虏果然那是黄二、钱正等有心挑选出来的比较羸弱之人。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的是在当日深夜,纪献诚亲自带着一队士卒,将二十几个死忠孟氏不降的人悄悄绑着,带进了山里,这些人多数是孟氏义军中的各个百户和总旗,与孟氏家族的关系最为亲密,算是有家有业的孟氏子弟。过了约一个时辰,纪献诚等才静静的回来,不过那二十几个人以后再也没人能见到了。
俘虏们多数肯归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于志龙宣告,很快还要去打般阳府路,打济南路,到时大半齐鲁地域都将会被新军占领,大家到时升官发财,皆有重赏。
事实上前几年流传甚广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可是大大让世人开了眼,刘福通等一举成事,竟搅得中原翻了天。后来御史大夫也先不花率几十万大军去征剿都被惊得一夜大溃,可见元廷气数已尽。一句话,跟着于志龙走,未来虽有风险,但是前途光明,家小无忧,跟着元廷义军走,只会
第四十三章 定计
天色正午,一个潜去县城的斥候返回来报,发现县城的两个城门都加派了士卒,对进出的人和车马,杂物等加强了盘查,昨日出发入城的细作倒是没有被城门卫发觉,全部潜了进去,今日若是再想派人混进城去难度就大了许多。因为很快城里就传出命令:不再许买卖之人进城,城内但有采买之事必须由城内专人出城采购,基本上是杜绝了外人入城的可能。
这个斥候一直没有进城,在城外隐蔽处细细观察了城门的检查守卫情况,又沿着城外道路绕到另一个城门外再探查了一番。发现两个城门处都如临大敌般,士卒和衙差神色紧张,对不熟识的人员,特别是外地人是反复盘查。这斥候不是本地人,担心口音不同容易引起城卫怀疑,所以一直没有上前。
随后这斥候假装过路之人问询出城采办的数人,都道昨日城内传言已有大批的流寇近城,不日将攻打县城,城里很多有家业的人想带着家眷和资财出城避难,被县尹和县里的达鲁花赤大人知晓后全部拦阻了,现在城里正在招募义兵,整修城防呢!至于城内倒是没有听闻有什么贼人混入,也未听闻城内有大索奸细之事。
另外,为了加强城内守备力量,有上百义兵已经被调入城协防。
这斥候心细,还探查到两个城门是由两个百户分别防守,观南门的旗号正是明雄。再看城墙上人影憧憧,搬运木石的役夫络绎不绝,这斥候才留下几个同伴继续在城外监视,并时刻注意城内是否有人出城联络,自己则急忙驰马赶至石峪村禀报。
于志龙听完他的一番描述后,大赞其探查得力,当即赏了五两白银,让其下去好好休息。
于志龙令亲兵找来赵石、吴四德、钱正、穆春、纪献诚等人,将斥候探查的消息告诉在座的诸位。钱正先道:“前日明士杰数人已经趁着关防松懈混进城去,倘若城内有所响应,今日应该大体已经确定,只是现在盘查严密,只有官府勘验无误的一些采办之人可临时出入,不仅陌生人等无法出入城门,就是进城卖菜、卖柴的村夫都不让进。如是再从那些被俘的衙差当中挑选可用之人,一来他们是当地的熟面孔,城内已经知道他们落入我手,如何解释逃回去可是一个难题,二来一时间也难以找到合适之人可用。明士杰是个特例,可一不可二。所以如何再派人入城联络明士杰等则需要好生计较。”
明士杰本是县里一个衙差,与百户明雄是姻亲,因为明士杰甘心投附于志龙,愿为内应,入城策反明雄,所以于志龙派其与部分斥候等人在昨日就秘密遣入城内。
“不错,现在城里的兵马还较少,城外暂时又无援兵,此正是夺占的好时机!倘若拖延,不仅援兵会出现,而且城防也会加固,我军又是新建,若是硬打实在是得不偿失!”赵石点头道。
常智道:“既然斥候探查到城里已要求附近的义兵入城协防,我军是否可以冒充进城呢”
“咦,此计不错,若是能混进去,不仅可以联络明士杰等人同时起事,而且可以增强内部响应的力量,大军入城就更有胜算!”吴四德赞道。
“不妥,不妥,我军要冒充城外义军,必须先要将其消灭方有机会,这一路上行军如何保密不说难以做到,即便是到了地头,将其包围消灭,又如何做到不走失一个义兵呢,并且此战动静太大,沿途村民或路人都有可能发觉我军动向;另外一时之间我们也没有熟悉义兵之人出头假扮,若是打草惊蛇反倒是不美。”于志龙略一所考,提出了不同意见。
“罗大哥,你也算是半个本地人,优势刘家庄义兵头领,你看能否有机会假扮义兵入城呢”这是马如龙问道。
罗成仔细想了想道:“于千户说得极是,这城外虽然也有一些义兵,但是各部之间村民甚多,若要是围歼,消息极易走漏,而且如要进城,必须是接到城内调令才可。况且小的对其余处的义兵并不甚了解,冒然去假扮,漏洞太多,实不智也!“
“不过小人知道那明雄在城外西处有几户亲戚,日常也有所走动。若是假扮其亲戚入城避难,在明雄守卫的城门处入城是否更为容易”罗成接着道。罗成昨日一战,因其武勇过人,激励士卒死战不退,令众人佩服,罗成此时也敢于当场建言了。
“不需假扮其亲戚,我军选精锐只要扮作其家仆,胁裹其家人一起入城即可。为防万一,先留部分家小在城外为质,若是胆敢弄鬼,尽数杀掉人质再说!”吴四德一脸凶色。
赵石接着道:“若是明雄肯与我等响应,明士杰定会设法出城与我联系,我们选择几个精明的当地人氏,可扮作卖菜、卖柴之人就在城外等候,若能联络到最好;至于扮作明雄亲戚入城之计也可同时进行。”大伙儿听了都说好。
众人七嘴八舌的商议了半个时辰,于志龙见各人的想法基本统一了,终于下定决心,站起来最后部署。
“既然大家计策已定,我这就去与刘大当家的商议,此次夺城宜早不宜迟,我会建议刘大当家的在西边山岭处驻守一部,防止后方的追兵突然出现,坏我大计,我部也将留守三个百户队在此以作接应。攻打县城是大事,其余各部
第四十四章 临朐城内人心乱1
日落日升,过了一日。
临朐县城,正是午时,艳阳高照。
城内东区一所矮墙大院内,青砖瓦房错落相间,布置成几重院落。后院厢房内一个素服男子正坐在正厅内的松木桌旁饮茶,一个玄衣小厮在后服侍。
男子脸庞清瘦,颌下一缕胡须被精心梳理过,见到面容当在四旬以上。他右手摩挲着一盏茶盅,杯中茶水已经饮尽,他也不让小厮再斟茶,只是皱着蚕眉想了好一会。
“小姐可在”半晌后男子慢慢问道。
“老爷,您忘了,自昨日城门就已经禁止各色人等出入了,想要出入城门,必须要有县里达鲁花赤大人的批条才可以。小姐昨日还想着与孔家的公子和小姐出城去看西山的妙相寺的,因为没有成行,今日还有些不乐呢!”小厮上前回道。
“哦,我倒是忘了此事,城里里可有新的消息”
“不曾听说,只是城里今日又招了几百个役夫,官府们都让他们往城墙上抬送石木,小的一个族弟也被召去。现在两个城门都有兵丁看守,城门附近的一些民宅已经被清空,各有官军驻扎在那里。自昨日起城外的菜贩,樵夫等就都不让进城了,只有十几个官家许可的采办方可出城采买,城里的米粮和蔬菜价格已经翻了一倍,老夫人早上还叹这世道不靖,小民难活呢!”小厮话多,男子一句问话扯出后面好几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