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对面这些人虽然有制式的元军兵器,却无盔甲,手中的刀剑并不代表他们的战力就一定强。这年头部分官军监守自盗,将兵库的部分兵器倒卖出去之事还是有的。况且对于临朐一战究竟如何,清风寨里的各头领想法不一,这帮顺天军也许是打了个胜仗,至于是否有他们说的那么辉煌就两说了。

    吹牛皮谁不会,清风寨这几年也着实打了几场硬仗,否则也不会有今日兴盛。

    除了石泽波和吴胜对于志龙等的胜绩有些将信将疑外,卫宝和庞彪等人对于志龙等并不信服。现在傻子也知道临朐城已经被官军四面围的是水泄不通,顺天军这次是急了,想在这个方向找出路,清风寨可以合作出份力,但也不能做冤大头,被人当枪使!

    事前清风寨诸人仔细商讨后得出这个结论,既然对方比自己心急,这价码就得好好合计了。石泽波虽然非常重视这次合作,但能为自己多争取的还是一个不能少。

    石泽波、卫宝等最为关心于志龙所部的人马实力,清风寨虽然人数不少,可是可战之兵只有近两千人,而且兵器、盔甲、战马奇缺,想要这次合作成功必须依靠于志龙出大力。

    好在于志龙的底线就是双方通力合作,拿下莒州军营,只要清风寨真肯出力,那些战利品就是全部分给对方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整个商讨的过程不能太过轻易答应,免得对方得陇望蜀,胃口张得更大,以至于最后轻视自己。

    这个底线,于志龙早已赵石商定,故此在交谈中,两人在不断与石泽波、吴胜等侃价,待到最终商定,已是近半个时辰过后了。

    问道清风寨何时可以发动,石泽波摸了摸腮边的胡须,估摸道:“今日只是与小哥初次见面,大家认识一下互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岔口1
    石泽波等注意到靖安军这批士卒虽然浑身衣衫湿透,但是精神尚好,大多手持长矛。矛杆长度有的约两丈半,有的约一丈半,材质多是竹竿,只有矛尖是铁质,闪着银亮的光泽。部分士卒手持盾牌,配腰刀,说是盾牌,大多数就是一块厚木板,一面加上了握把,有的外面还罩着一层牛皮。

    这些步卒背上负者打包的盔甲,一队队人在身边依次过去,石泽波发现所有将士打着绑腿,间或发现队伍中有的人左臂处系有一道红色的宽布带。倘若偶然为之也就是了,但是在靖安军队伍中却是时有发现。

    吴胜好奇指着其中一人问道:“敢问于头领,此人左臂为何系有红布带”

    于志龙笑道:“我军草创,不仅新卒甚多,而且许多各级军官多不熟悉,为了相互了解便捷,特地令所有百户在左臂系上红布,以示其军职身份。这样即便是战时战场混乱,各部上下使去了联系,只要这个百户下令,周围的士卒也可识别,能够听从其号令。”

    赵石补充道:“当日临朐血战,就发现各部的百户阵亡或受伤者甚多,一旦退出战场后,其手下的士卒因为没有认识的军官指挥,往往不知所措,即便是临时指派的百户去指挥,但是士卒们因为不识,急切间常常难以悉心听从指挥。所以战后我家将军特意令各百户左臂上加缀红带,以便上下识别。”

    石泽波等不由得面面相觑,能够在一场大战中搞得众多百户阵亡,那得是多大的场面!清风寨里人马也不少,打起仗来,各家头领自领一部,倒是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从没有打过规模数千人的硬仗,而且山人做久了,一旦见到势头不对,早就撒丫子扯呼,最多留下几个小弟断后,头领们多是第一批跑路的多。看来临朐一战的规模是真的小不了了!

    吴胜眯起眼,手上的扇子摇的明显快了几分。天气本就冷,他强要雅士风范,此时愈加觉得身上发凉。

    卫宝仔细注视着路过的士卒,两眼内精光不停的闪烁,不知在琢磨什么。庞彪则是微微踌躇,后轻哼一声,几不可闻。

    石泽波赞叹一声,随口道:“于小哥带的好兵!”

    此时兵器、盔甲被元廷管制还较严,尤其是一幅齐全的盔甲,造价不菲,得之更难于兵器。石泽波等见这些步卒多是每人一套铠甲背负,惊叹下带有许多惊讶,这些盔甲明显是汉军或蒙古军制式,若不是大胜后缴获,怎可能轻易获得如此数量

    进了山谷,石泽波等清风寨的人不禁又是一呆,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马,除了上千的将士外,还有约近千匹战马,将这个小山谷挤得满满的。山路雨后如何难行,石泽波这些地头蛇们最是明白,按照原先的判断,于志龙此行最多过来一二百骑,毕竟骑兵不是一般人能够养得起的,单单一匹战马的各项消耗足以抵得上五六个士卒,若是加上训练和作战,那消耗就更加惊人。清风寨是个大寨,现在能够供养的战马也不过近百匹!这次为了显摆,石泽波几乎全部带来。

    庞彪和卫宝带兵久,细看对方士卒,初时大家只是震惊于战马的数量,随后就发现这些士卒的状态与以前见到的官军或同行似乎有些不同,石泽波和吴胜也是细细揣摩,除了体健外究竟是哪里还有些不同。

    猛然间,石泽波发现一件事,就是这个山谷里似乎太安静了,人不喊,马不嘶,以至于吴胜与赵石等人的谈话清晰可闻,这在数千人马的面前可是不寻常。

    肃静!还是肃静!

    无论是士卒还是马匹,几乎都是静静的按照各部军官的命令成编制的呆在各自的区域内,根本没有人乱窜。

    这里有数千人马,几乎是按照百人队规制,分区休息。十几个看似百户的人在队中前后审视、检查,士卒们多解下背包和刀枪,安放在身侧。

    没有人大声喧哗或交头接耳,士卒在拆解绑腿,反复揉捏因为行军僵硬的腿部肌肉,甚至除下鞋袜,大力按摩双足,缓解疲劳。

    骑卒们则显得更为忙碌,一边给战马擦拭、喂饲料,检查马具和马掌,一边整理各人行装。他们浑身斑斑的泥浆与于志龙等相比无异,可知这一路行走的是如何艰难。

    再看这些士卒的年纪,几乎都是青壮,而且诸人虽然神态疲惫,但眼神清亮,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沙场征伐的气息,与一般的义军或官军的军仪不同,可知必是主力。

    钱正等军官见于志龙回来,纷纷跑过来,拱手行礼,报告一路行军情况。

    “今日见了于将军的将士,方知临朐血战的传言不虚!”石泽波对于志龙叹道。前面他一直称于志龙为于小哥,未尝没有看轻他的意思。

    石泽波是个多年的山寨强人,手下人马数千,在这片山区里算得上是说一不二,跺跺脚,周围大地都要抖三抖的人,现在眼见为实,于志龙的部曲至少在纪律性上远超自己的山寨手下。

    能将数千人操练的令行禁止,如臂使指,绝非一日之功。至少石泽波就自认做不到。

    临朐起事才多久,这个于志龙就能练出如此军士

    庞彪和卫宝本来还不服气,如今见临朐士卒如此精悍,嘴上夸了两句,心里则与自己的部下将之反复比较。

    赵石在前锋赶到山谷后就向四周派了斥候,此处已经是在元军大营的侧后方,距离元军营寨大约山路二十里。探查的重点自然是元军大营和其后路。于志龙陪着石泽波等在部曲内转了一圈,近千匹体格健壮的战马给石泽波等很大的冲击,有了这股突击力量,只要时机选择得当,就是一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力量。

    双方会面前,石泽波对于志龙等的人马并不报太大指望,理所当然的认为经过临朐大战后,顺天军的实力应该是大损,所以清风寨才是这次袭营的主力,他极为爱惜自己的实力,担心损失太大,故在刚才的指挥和战果分配上才强烈要求占主导,如今看来主客易位是必然的了。

    在等待清风寨人马汇合时,一个山寨的探子急火火的跑过来,他探查到在几十里外的官道上,自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岔口2
    “将军但有所问,小的必知无不言。只求将军绕小的一命,小的回去定会日日焚香,夜夜祷告,祝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这人也是乖巧,失了辎重是大罪,即使自己有门路也难脱军责,或许死罪可免,但是升职必定是无望了!现在落于贼军,生死未卜,还是先保命再说。

    “你姓甚名谁,隶属何部”

    “回将军,小的严顺,属沂州汉军,这次是小的押送粮草自沂水给前面的大营送给养,本想着挣点军功,不料遇到将军。”

    “前方大营的确切人数和各部所属,你可知晓”

    严顺微微犹豫,见赵石瞪起一双虎目,心里一颤,这些消息即便自己不说,自己的几个手下可不一定不说。自己已经往返了数次,对营内的底细大体还是知道的,这些手下知道的也不少,即便自己不说,这些手下难免会有不开口的。

    “据小的观察,营内全部人马大约两千余人,多是步军,全部是沂州汉军,主帅是本地沂水城汉军万户王德。”严顺不敢拖延,想了想道,“自小的上次来,至今已有十日了,营内再有什么变化,小的委实不知。”

    “营内粮秣是否都是沂州支援其余县府可有汉军或义军援助”于志龙追问。

    “倒是没有听说其他府县有大批粮秣筹集专程遣送的,曾经在东边莱城筹集过一次,不过那里人烟稀少,筹集不易,而且道路远比自沂州远,所以还是以沂州专程输送为主。听王德万户谈过,营内都是莒州的汉军,未曾听过其他军属。”严顺一一说的明白。

    于志龙再细细盘问了许多营内底细,后来石泽波和吴胜也插话问了一些问题,为了防止严顺捣鬼,于志龙特地将问题打乱次序,再反复盘问数次,见严顺皆是回答一致,才令人将其压下去。

    赵石再随机提取一员俘虏,将这些问题逐个问询,这俘虏回答的基本不差,众人这才放下心。

    看到俘虏离去的萎靡身影,于志龙临机一动,叫过钱正,与他说了几句话,钱正点头喊上几个亲卫依计而去。

    钱正临行前还提醒道:“沂水人氏口音与临朐县有所不同,倘若换装,无论是脚夫还是士卒还是多选当地人为好。”

    吴胜在旁听得于志龙吩咐,眼睛一亮,笼起折扇在掌心大力一磕,赞道:“这位兄弟说的是,这脚夫人选吗,还是由我清风寨的弟兄来扮!寨里有不少弟兄就是本地土人,至于官军吗,还是由贵部所装扮,毕竟这军中杀伐整肃之气还是贵部最像。”

    于志龙点点头:“吴头领所言亦是吾心中所念,就依计行事。只是这严顺是辎重队主将,还得有他出面接头方可,需要想个计策令他乖乖听话才行!”

    “这有何难,我们寨里有几具极为精巧的军制臂弩,装在袖中,隐蔽激发,外人难以觉察,只要将这狗官牢牢控制在我们掌控之内,谅他绝不敢有效心思!”庞彪在旁情不自禁插话道。

    “哦,还有这个好东西”赵石等大为意动。臂弩虽然有效射程近,但是其发射动作隐蔽,在近距离下,杀伤效果奇大,只是这玩意是朝廷管制极严的军品,一般人很难拿到手。

    “呐,就是这个宝贝!”庞彪伸出左臂,挽起宽大的衣袖口,首先露出三支雪亮的箭头,然后是黑黝黝的金属弩杆,臂弩的机簧,锁扣和紧固铁质圈等。

    赵石、于世昌、马如龙凑上去仔细端瞧,这臂弩长不过一掌多,每支弩箭粗不过小指,但是设计精巧,只要打开保险钮扣,轻轻按下发射机关,就可以将弩箭急速发射出去。三步之内,可以说根本避无可避。

    庞彪见于志龙、赵石、钱正、马如龙如此关注,不禁有些得意,这件宝贝是山寨自济南花了高价暗中自色目军中购得,现在山寨里也不过是五具,其中一具就归庞彪所有。这次石泽波、卫宝均随身带着一具。

    这次见到顺天军或者说是靖安军的军仪严谨,包剿沂州辎重队的战斗中表现神勇、果断,庞彪受到了刺激,就想在于志龙面前为山寨争口气。看年纪、面容,于志龙应该是众人中最为年轻的,甚至还幼于自己,偏偏是对方将领之首,这着实令庞彪憋着一口气。

    于志龙看见这件利器,琢磨一下可行性,与赵石、钱正、马如龙、于世昌等简单讨论几句,觉得可行,遂令钱正安排靖安军一部换装,扮成押送的汉军,庞彪则与两个心腹携带臂弩紧跟在严顺身后,扮作严顺的亲兵,卫宝则亲自挑选机灵武勇的两百多山寨士卒扮作脚夫。

    那严顺听得钱正的命令,脸色刷得变得煞白,他原以为就此作为俘虏也就罢了,不料还要带领这些反贼去诓元军大营!自己丢了军资,回去打点上司,或可留下一线生机,但是为贼效力,一旦被元廷知晓,绝无可赦!

    但是若不按照这个小将军的吩咐去做,自己必定立刻被其点天灯。山东地域人口相对其他省份较多,灾乱之年常多贼寇,所以山东的贼乱相当有名。隋末唐初,山东的响马就甚是猖獗。说其猖獗,不仅是因为数量多,而且实力还较大,常常能够携裹县府,占据多日而不能被官府收复。

    贼寇施虐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很多方式非常残忍,点天灯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山东,东北,两湖的土匪最为有名,时期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岔口3
    “这个,这个,小的刚才糊涂,刚才将军问话,有一件事忘了回禀。”百户吞吞吐吐地嘟囔。

    “兔崽子,你是胆肥了!竟敢故意隐瞒,要不是有人早就供出来,这就送你见阎王!”吴四德一把掐住他的脖子,像掐小鸡般来回大力抖动,憋得百户呵呵出声,就是说不出话来,一张肥大油腻的脸上逐渐现出青色,两只眼睛鱼泡般突出来。

    百户不敢反抗,只是连连作揖求饶。于志龙见差不多了,举手示意吴四德放手。百户趴在地上,大声喘气,好一会儿才缓过气。

    “将军,小的还有一个身份是沂州汉军的情报司属下。”

    “哦,”大家听了顿时来了兴趣,“情报司的人应该是消息灵通。”赵石和于志龙对视了一眼,这条鱼有分量。而百户的下一句惊的众人差点跳起来。

    “就在我们快要到达贵军的伏击圈时,前方大营里传来警讯:称有大伙强人这一两日会来袭营,大营通知我等做好应变准备,尽快赶路以免被贼军袭击!”

    “因为担心军心浮动,主将王德令不得外传,故此事只有我和严顺千户也知晓!”

    元军怎会知晓,难道临朐那里出事了还是被益都的官府探查了南下之事

    众人面色肃然,心脏砰砰跳的急速了许多。于志龙令一亲卫快去请石泽波等过来议事,这个惊人的讯息彻底打乱了预定的袭营计划。

    此时于志龙等并不知道消息走漏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清风寨言明所为。

    “那个姓严的千户,心肠太鬼!这么重要的事情竟敢瞒着我等,非宰了他不可!”吴四德气得涨红了脸,这就想去拿他过来问斩。

    诸将也是大惊,若敌营已经提防,突袭的计划必然难以实施,这几日的辛苦难免会覆水东流,只不是对方究竟是如何得知警讯,并如何应对。

    赵石皱眉看着诸将纷纷议论,转头看向于志龙,于志龙此时仰望阴沉的天色,眺望连绵的远山,面色却是不变。

    “去将那严顺带来!”赵石吩咐道。

    过一会儿,千户严顺被吴四德掐着脖子拖了过来,吴四德将其重重的惯在泥地上,顺势在其小腹踢了几脚,痛得严顺躬身成了虾米,他不敢大声嚎叫,只得捂着肚子哼哼。

    在呻吟中,严顺偷偷抬眼看向周围如凶神恶煞般的诸将,只见个个面色不善,目露凶光,心内更加惊悚,不知为何自己再次又被提来被审。

    “严千户,你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于志龙冷冷的说道,缓缓走过来,抽出腰刀,把冰凉的刀锋紧紧贴在严顺的腮上,轻轻的在其脸上摩挲,于志龙手上微微使劲,锋利的刀锋划破了严顺的皮肤,一缕猩红的血线顺着严顺的脸颊缓缓流下来。

    “这是怎么说的!”严顺的心随着刀锋在脸上滑来滑去,一颤一颤的,他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生怕一动后那刀锋就借势在自己脖颈上重重的划一下。

    “大人,小的可是什么都招了啊!”严顺心里早已将王德骂了不知多少遍,那厮自夸此地固若精汤,遍地是官军哨探,可是视线所及,这里的匪军不下千余,难道是地下钻出来的
1...8182838485...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