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从学霸开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敢为

    热身之后在家里开始运动,首先是深蹲

    自律使人自由,唐觉晓工作充电健身交友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有特殊情况才会变动一下,严格自控,十年如一日。

    老派的大老板们很多是真的没读多少书,读书无用论在唐觉晓重生那会儿很有市场,现在估计寒寒也后悔了吧。

    有一个互联网的作用被人们忽视了,它不仅仅可以让两马一李这样的巨头出现,也可以产生千千万万的中小老板。只要是好项目,各种投资人就会出现,很容易联系到他们。包括一些老项目,饭店酒店,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查到各种资料,自行判断风险,感觉可以了再和银行贷款。

    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在改变,有的人走在了世界的前头,有的人,甚至有的行业在逐渐被淘汰

    骑行,一种逐渐远离了人们生活的交通方式。

    90年代那会儿,骑行占据人们交通活动的30,然而到了2005年就下降到了5,汽车摩托电瓶车代替了自行车。

    十多年前到处是小偷偷自行车,到现在真的是一部自行车放那里,如果车太破,不锁可能都没人偷。

    北方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津门是中国著名自行车生产基地,从上游到下游都很完美,但是

    富士达飞鸽,多少知名大品牌日子都不好过,也就是爱玛强一些。

    自行车行的老板们年底聚一起开会。

    富士达老总说:这些年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出车卖不出去,人还招不到。自行车行当不同汽车那么难,早上培训,下午就能上班,给组装工开3000工资还没人愿意来,去年还只有25000呢。

    爱玛老总没来,来了个副总,说:我们也对自行车行业很不看好,想要削减业务了,以后想专心的卖电动车。

    飞鸽老总说:你们爱玛真会营销,别家做电动车就没你们卖得好,难道我们都要全面进军电动车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自行车,真的有点爱上了唉

    爱玛副总谦虚道:我们是自行车做得不太好,才努力去做电动车,误打误撞。真正做自行车好的,大家看美邦车业,只做出口赚美金,一单国内都不接。

    美邦车业的可不敢犯众怒,忙说:国外车不好做,都是一单30辆50辆,模具要不停的改,看着每辆车好像挺赚钱,做着累啊。要应付洋大爷,他们没国内的人那么好打交道。

    看到大伙都说自己生意不好,其实也真是生意不好,飞鸽老总笑道:唐觉晓把牛奶公司开京津冀来了,他家卖了那么多年的电瓶车和高档自行车,要不谁试试网上艾特他?我不懂上网,不然就借头脑一用了。

    唐觉晓放话说要做电瓶,这让爱玛的人有点担心,这会儿闻言一皱眉:他难道还能变出市场来?不要太高看一个人,一个人推动不了时代。

    【1/2】

    htt:

    天才本站地址:。




第825章 我把飞鸽买了
    大电瓶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中国,自行车产业似乎已到了夕阳。

    清末,自行车进入了中国,成为了贵族和富豪的宠儿,想想自行车在中国竟然已经有了百年历史。

    中国第一个自行车品牌,往源头追溯是凤凰自行车,它的前身是1897年的同昌车行。然后是1936年的津门车行化名为飞鸽自行车,接着到1940年的永久自行车前身。这三大自行车的年纪比新中国还大。

    唐觉晓这一代人男的结婚三大项:房子车子票子。

    上一代的三大项:缝纫机自行车手表。

    有老师给00后学生说:你抖那个腿,家里有缝纫机啊?

    学生回:缝纫机是什么?

    老师瞬间就感觉自己老了,难怪叫老师

    时代以极快的速度在前进。

    唐爸给唐觉晓说过,以前村子里有第一部自行车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想找这人借车。后来唐爸好不容易工作了,第一件大事是买很多大米给全家吃饭,第二件事就是存钱买自行车。

    唐觉晓有印象的,读托儿所幼儿园,家里买藤条和木棍制作的自行车版幼儿座椅按在车后座上,他比较好动,脚还给卷进车轮过。

    年纪大一点,就偷开家里的自行车,前边有大横杠的那种,腿从三角部位伸进去踩车,那时候很拉风,现在一想真沙雕。

    然后自行车一天比一天便宜,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越来越多,目前这会儿踩自行车真的会被开电瓶的歧视,虽说有些自行车比汽车还贵

    三大自行车品牌,凤凰永久是沪市的,飞鸽是津门的。

    巅峰时期飞鸽是官府控股的国企,控制着整个津门的自行车产业,旗下包含红旗自行车,员工人数超过3万,非常辉煌。但老派的国企都会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如飞鸽卖得比红旗贵,车没红旗好,城市里很多部门又不得不买,重点是它还年年亏本。

    98年,亏了几个亿的飞鸽扛不住了,人才走失严重,不得不企业改革,从国有企业变成集体企业,津门也在开放别的自行车品牌。

    一名津门的区长说:一只鸽子倒下去,千千万万的麻雀飞起来。

    现在津门的各种自行车电动车,很多都是一家人。

    那区长说的也不对,飞起来不止是麻雀,还有凤凰,如爱玛。

    当初出走的飞鸽,擅长整个产业链的创造出了品牌,擅长单个东西的,要么做羊头,要么做车轮,还有做组装的。

    2009年,一名飞鸽经理张金英个人出资300万,又找人凑了500万,总计800万拿下了飞鸽自行车。

    经营了几年,这生意越做越亏,以前是管理制度不行,后来是管理者能力不行,现在是市场不行。年产自行车才100万辆,还要给人做拼装赚钱,这生意看来是要砸手里了。

    张金英在讨论会上提起了唐觉晓,因为她一个朋友的女儿是糖果,总说唐觉晓厉害,这次盛唐乳业即将成立,也是一件刷了很多天头条的大新闻

    爱玛的副总表示不屑,但张金英看出来对方心口不一,回家就查了唐觉晓资料。

    发现唐觉晓还真不是吹的,白手起家,身家数百亿,被称为头脑最好使的80后。他的特点就是脑子活络,比别人多算计很多步,指不定真有办法?

    张金英不会用电脑,但飞鸽里有人会用,飞鸽自行车也在网上卖,将来网上卖挖掘机,卖飞机都不奇怪

    盛唐这会儿专注的两个新领域,一个是盛唐乳业已经开始展开项目,另一个电瓶车目前没有头绪。

    爱玛的人联络蜜蜂金服,张飞一看是飞鸽,立刻询问唐觉晓意思。

    唐觉晓电话里说:我很感兴趣,但现在年关了,我不想跑津门那么远去活动,如果他们很着急,就来南桂找我吧。或者等我们蜜蜂金服的人去找他们商量。

    盛唐已经是中国互联网巨无霸之一,就算是唐觉晓钦定的项目,也得对方上门来谈。

    飞鸽曾经是国企,连红旗自行车都归他们管,飞鸽集团享誉全国的时候唐觉晓还没出生。现在飞鸽集团的总家底,连《大天使之剑《传奇霸业一个月的流水都比不了,而且也失去了国企光环,反倒是现在的盛唐总和国企混。

    张飞把唐觉晓的话转述,张金英有点急,想抓住这救命稻草谈不上,超级大腿肯定是了。

    那么多电瓶车公司,盛唐和谁不能合作?

    张金英带着两个助手,当天就直奔绿城。

    唐觉晓没想到他们效率这么高但都这么高了,怎么混到现在这样的

    唐觉晓在朋友的会所里见了三人,一边就唐觉晓老王,另一边张金英带着两个年轻人。下午见面没说什么,唐觉晓让人安排休息,说晚上吃饭慢慢聊。

    走在路上,老王说:老唐,自行车真的不是什么好项目,现在已经没人骑自行车了,就说电瓶车吧,我查了一下,飞鸽也没什么优势,而且飞鸽电动车和自行车好像不是一家。飞鸽看着曾经辉煌过,但性质是不一样的。

    老王,你学会思考了。

    呵,你没发现我头发变少了?

    虚了?

    滚!

    晚上吃饭,张金英还在想着怎么开这个头,唐觉晓先笑着敬了杯啤酒。

    张女士,其实我一直对飞鸽自行车抱有好感,当年我爸就是靠着飞鸽自行车追到的我妈,飞鸽是我爸妈的媒人。

    张金英顿时笑了,这是强烈好感了,难怪之前蜜蜂金服回复让他们到绿城,现在想和唐觉晓吃一顿饭可不容易。

    酒过三巡,张金英说:唐总,不知道有一件事你清不清楚,我手里只有飞鸽自行车,飞鸽电动车飞鸽电动三轮车都不是我的。

    怕唐觉晓失望,她赶紧又说:但我们有能力做电动车,这对我们没技术难度。

    唐觉晓笑了笑,都是组装,当然没难度,并夕夕里500一辆的电动车他都见过

    张女士,飞鸽自行车你愿意卖吗?第一轮我要30。

    夜晚回家,唐爸在一楼客厅看电视,唐觉晓说:爸,最近你还骑行吗?

    每周骑行个两三次吧,怎么了?

    我帮你买了飞鸽自行车。

    唐爸头也没回:我有自行车了,暂时不用换,你拿回燕京去玩吧,不然留着也行。

    不是是我把飞鸽买了。

    【2/2】



第826章 强大的靠山
    唐爸还以为唐觉晓买了部飞鸽自行车,谁能想到竟是把飞鸽品牌给买了?

    小唐同学上楼休息,唐爸再一楼大厅看电视,内心复杂

    唐爸是一个骄傲的人,虽说儿子常说他扶弟魔害人害己烂好人要不得,但他能够把四个弟弟里想读书的给供给读完大学,想做生意的能借本钱,想学技术的,指点他们什么技术好,至少他们村也就他能办到。

    但和唐觉晓一比

    抗日剧也不好看了,唐爸沉默了很久

    果然是我儿子啊!是我的基因发挥了作用,这就是稍稍强化的我!唐爸脸上又重现了笑容。

    唐妈内心复杂

    唐觉晓准备买入飞鸽,虽说第一步是入手30,但既然资本插手了,张金英除非能力特别强,不然多半要出局。除非她和唐觉晓各方面都达成共识不过,决定权依然在唐觉晓手上。

    有些创业者接受投资,到最后被逼出市场,会觉得心灰意冷。也有些人做事情就是想骗投资人的钱。人和人不一样。

    张金英属于原飞鸽团队,她接手肯定有振兴飞鸽的想法,只是她现在年纪已经不小了,很多人这时候会学会了为自己打算。

    一次聊天不足以把事情决定下来,第二天,唐觉晓接着和张金英聊关于自行车电动车行业的问题。

    面对着唐觉晓这新兴巨头,张金英回复得很小心。以盛唐超过千亿的估值,那可是飞鸽的一万倍,要不是飞鸽这个品牌,她连见到唐觉晓都不可能。

    只是,到现在她还是看不出唐觉晓看中的是什么,新一代巨头果然深不可测。

    你是说,如果依然是你手下那套班子,除非盛唐能找到市场给你,不然飞鸽飞不起来?唐觉晓皱眉。

    张金英说:最初国企人员下海潮,但凡是有关系的有资本的有技术的谁会不跑了呢?留下来的差不多就是最没用的了。

    这倒也是。

    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也是各种离开,但强的是杰克马,只要他没放弃,事情就有转机。再则杰克马擅长练兵,很多人到他手底下,再过一阵会变强,张金英肯定不具备这种实力。

    张金英说话的时候就在观察唐觉晓,只是资本入驻,不能把飞鸽带飞起来,总不能盛唐系人手一台飞鸽吧?这和当初飞鸽还是国企的时候有什么区别?照样没出头之日。

    唐觉晓一思考就面瘫,看不出动静

    飞鸽能做什么样的自行车?

    除了最顶尖的那些我们做不了,别的都可以。如果盛唐入驻,肯花钱买人,最顶尖那种也没问题。现在全球最厉害的做自行车的做电动车的,都在中国。甚至包括很多国人知道的欧美大品牌,都是我们在做,只是如果不打他们的品牌,根本卖不出去。

    唐觉晓听得出张金英的骄傲和不甘。

    骄傲的是做自行车最强的是中国,不甘的是不代工卖不掉,这就让人很不爽。

    自行车真的没什么技术,跟电脑手机汽车完全不能比。电瓶车有点技术,技术在电瓶上,所以电瓶贵。汽车的技术在发动机上,所以发动机贵,买日产发动机还能送壳。

    自行车的技术少得可怜,但不代工不赚钱

    不仅仅是自行车电瓶,或是手机电脑汽车,中国这会儿真的是在做世界工厂

    唐觉晓问:现在订单国内多还是国外多?

    不好说,像我们就完全接不到国外的单子。厉害的几家都是接国外比国内多,还有干脆不接国内的,国外一单顶国内好几单。

    现在开始各行业都在想办法做出口,整个利润环节最不赚钱的在中国,而且同类型产品,质量最好的也是卖到外国,中国产的中国不给卖,都是协议内容。各种协议,真的很伤中国。

    就拿汽车来举例,排量大的力量肯定大,车再重一点,安全性更高。美国国土面积和中国接近,汽车总量比中国多,排量比中国大,神奇的是天比中国的蓝。

    国内专家琢磨了一阵,觉得雾霾必然是农民烧秸秆造成的!遭抗议。

    又琢磨了一阵是汽车尾气造成的!

    这就让开车的费解了,车是你们卖的,油是你们卖的,为啥

    其实根源这时候有人点出来了,网上有人说中国的代工利润很薄,接了污染最大的活儿但没人敢深谈。

    举报一家厂子,厂子关停了,老板绝对会起杀心。特别是中国一直对记者保护不力,专门做这种砸人饭碗的记者全国就一两百个敢去做,还经常出事。

    如果全面揭露,首先现在经济挂帅,这么做是不是不妥?其次随便一个行业的老板联合起来,让几个人人间蒸发非常简单。最后,能看到这些全景的,基本都不会受这些影响生活,何必这么拼命。
1...414415416417418...5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