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他连忙问道:“既然你知道这些,那你是否认识一个叫做上官仪的人”

    “唐皇身边的那个宫廷诗人”孙尚香听到上官仪的名字,瞬间脱口而出。

    “先生问他的话,也没有问题。毕竟他的孙女,如今也算是我的同窗。”仔细思考了一下,孙尚香便点头道。

    “你竟然知道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听到这话,萧文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虽然在明白这个世界的诡异规则后,萧文才知道了和珅,蔡准和上官庭芝,分别是清,宋,唐三个国家的间谍。

    而蔡京和上官婉儿,也因此有了间谍的背景。

    但是萧文没想到,原本只属于他知道的事情,转过头来却发现竟然是路人皆知的公开秘密。

     




第160章 师说
    第160章 师说

    当萧文听完孙尚香的解释后,也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明面上的间谍这种玩意。

    虽然这种间谍,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从事一些外交的工作。例如在长安城里,就有几个专门为刘邦传达来自李世民,朱元璋,赵匡胤等皇帝话语的人存在。

    而他们有时候,也会从事一些无关痛痒的间谍活动。

    这些事情虽然也会触碰到大汉的法律,可只要没有把事情闹得太难看,又或者被当场抓获,刘邦其实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他也有这样性质的间谍,布置在别的国家探听消息。

    在知道了蔡准和上官庭芝的间谍身份,到底是什么性质后,萧文便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你知道上官庭芝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又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女儿来上课呢”

    萧文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有些不解。

    理论上,无论是想要将功赎罪,还是打算积累功勋,从萧文这里获取知识并带回唐国,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萧文对于这种事情也并不在意。

    毕竟唐国和汉国一样,属于汉民族国家。萧文对于这个国家,同样抱有好感。

    只不过汉国和唐国不同,汉国是萧文自己所处的国家。他有机会拿自己的知识转化成财富,名声和地位。

    但是唐国距离汉国遥远,萧文却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既然无法从中获得利益,萧文索性也不求回报,只是当做名人养成计划那样,将自己所能教的知识,都交给上官婉儿。

    可惜的是,萧文这边愿意教,上官婉儿也是一只勤学好问的小萝莉,可奈何上官庭芝不知道是在抽什么风,对于这种天大的好处视而不见。

    这下子,确实让萧文感觉郁闷不已。

    不过孙尚香似乎也看出萧文的无奈。

    她一个仰卧起坐坐了起来,笑语盈盈地对萧文说道:“先生看来还是不明白学术之争的激烈程度。”

    学术之争的激烈程度

    萧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

    前世的历史上,学术斗争十分激烈,哪怕是萧文这个不混学术界的人,也隐约明白。

    在学术界里面,人们斗争的方式,不仅仅只是将敌人的**毁灭那么简单。

    虽然读书人很多都有着直接把学术敌对者砍死的习惯,但他们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将对方的言论,学术成果,乃至于其本身的存在完全抹除,不留痕迹。

    也正因为如此,后世在研究杨朱学派等曾经盛极一时,但是和儒家格格不入的学派时,却很难找到足够的资料。

    毕竟,如果说墨家只是一个和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的学派,那么杨朱学派就是一个从根本上否定儒家的学派。

    “老师师从杂家,又隐隐受到杨朱学派的影响。那上官庭芝的家族虽然是唐皇的御用文人出身,可对儒学也有一定造诣,自然能够认出老师身上的道家学派士人气质。他以后要回国,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师从一个道家学派的人呢”

    “感情这才是上官庭芝不肯让婉儿回来的原因啊!”萧文顿时恍然大悟。

    同时,他也想起了儒家那些士大夫们把先进生产技术当做细枝末节的尿性。

    而也是因为他教授了婉儿许多七十年代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上面的知识。

    要知道,七十年代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上面的知识,可是根据当时的世界格局,为了在核战争结束之后,幸存的人们在荒芜的废土上重建文明而编写的。

    可以说,只要拿着这套《十万个为什么》,一个动手能力还算不错的青年人,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科技树从石器时代攀登到电气时代!

    &nbs



第161章 学派之争
    第161章 学派之争

    上官家,一贯带有唐人风格的浮夸装饰的闺房中,上官婉儿正百无聊奈地坐在窗台前发呆。

    “唔姆……好无聊。这整天在家里发呆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上官婉儿发出了一阵鼻音后,抱怨了一声。

    坐在窗台前的她,能够看到窗外的景色。

    十月深秋的北方,虽然没有什么鸟语花香,但此时正值黄昏,看着斜阳缓缓落下,大雁朝着南方飞去准备过冬,依旧美不胜收。

    只是这副场景看久了之后,上官婉儿还是觉得十分无聊。

    “婉儿,你和萧文那家伙注定不是同路人。你爹我是学儒的,他是学道的,他注定不可能成为你的老师。”

    突然,一个声音在上官婉儿身后响起。

    婉儿转头看去,只见身穿着华丽的红色长袍,摸着淡淡脂粉的上官庭芝走了进来。

    投过一层浅浅的灰白色粉底,婉儿能够看到自己父亲阴沉的表情。

    “父亲…我…”看着父亲的样子,婉儿想解释什么。

    只是话还没出口,却哽咽在了喉咙。

    对啊!自己的父亲是儒家学子,而萧文先生身上却有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道家士人味道。

    自己就算学了萧先生的知识,回到国内,又有什么用呢

    不对!

    婉儿摇了摇小脑袋。她确信,在和诸葛亮,关羽一起,在萧文身边学习的日子里,她很开心。

    至少,她享受过以前没有享受到的快乐。

    不同于在云中土生土长,并且从小就有一堆玩伴的关羽和诸葛亮。上官婉儿是在五岁那年,才来到的云中。

    对她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人。

    虽然父亲很细心地将家里打扮成如同唐国家中的样子,但每次走出家门,婉儿却还是觉得外面的世界如此陌生。

    因此,婉儿也对外界产生了畏惧。她不敢外出,也因此交不到朋友。

    而交不到朋友,更加让她孤独,更加畏惧外界,更加不敢外出。

    直到那天,婉儿如同今天一样,坐在窗台上百无聊奈的样子。结果,一个球突然越过了家里的围墙,落到了窗台前的草地上。

    “喂!小妹妹,你能帮我捡一下那个球吗谢谢了。”没有多久,婉儿便看到了一个男孩翻到墙上,用一种礼貌地语气对自己请求道。

    “你在和我说话吗”因为太久没有和同龄人接触,所以上官婉儿甚至没有反应过来。

    “对啊!”小男孩先是一愣,随即说道:“我好像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婉儿,我叫上官婉儿。”婉儿对着对方,没有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听到婉儿的话,那个男孩也笑着回道:“我叫诸葛亮。”

    “对了,麻烦你帮我把蹴鞠给扔出来,谢谢你了。”

    自那以后,上官婉儿便有了第一个朋友,诸葛亮。

    而之后,便是喜欢打架,但是很讲义气的关羽。那个牛逼哄哄,把鼻子朝天的杨修。那个自诩将门之人,喜欢舞刀弄枪的华雄……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

    可是如今,上官婉儿垂头丧气地发现,自己似乎又回到了过去那个无法与人接触的日子。

    第一次这样,是因为自己心中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可第二次,却是因为自己的父亲。

    尽管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曾经师从过道家祖师爷,当时还在周王手底下当图书管理员的老子,向他询问周礼。

    尽管唐国人的皇帝自称是老子的后代。

    但学派之争就是学派之争,不容许他们有半点懈怠。

    更何况,萧文学的还不是正统的道家,而是吕不韦和尸子所发现起来的道家变种,杂家。

    总之,固执己见的上官庭芝,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女儿,去一个敌对学派的人那里上课的。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你的身份,不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而是我上官家的女儿。如果你生在如同的大汉人家,为父不会管你学儒还是学杂,但是你既然是我



第162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162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看着萧文所写的信件,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地专门为他和上官家之间的问题做任何解释,却通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隐隐有种讽刺上官庭芝耻学于师的态度。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看着这封书信,上官庭芝怒火中烧。

    他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将手中的书信撕个粉碎,然后对仆人道:“把这些碎纸全部给我丢掉。我不愿意看到这些玩意,哪怕是碎纸,哪怕只是片刻!”

    说完,还背对着那团纸屑,一副夸张恼怒的样子。

    可是即使如此,上官庭芝的脑子里却还是萦绕着诸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如果是其他人看了这些文字,或许没有太多感触。

    但是作为一个唐人,上官庭芝却总觉得这些文章是萧文在讽刺唐人。

    嗯,写这篇文章的韩愈,的确是在讽刺唐人。只不过,萧文觉得以韩愈的立场,特别是韩愈当时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的身份,写这篇文章完全是无可厚非。

    可萧文却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丑陋的规则,那就是一种言论在两种人的群体之中,是有两个结果的。

    例如,如果一个韩国人吹捧韩国,或许会被认为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提现。国人听了,也顶多觉得高丽棒子真特么不要脸。

    但如果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哈韩分子这么说,却会被认为是背叛国家与民族的言论。

    特别是在这个文化强盗一样的国家,经常把华夏文明的一些东西说成是自己的,甚至直接申请文化遗产这么无耻的情况下。

    同样的,韩愈所写的师说,以他作为一个官员的身份,感叹如今年轻人不勤学好问,教训下年轻人,完全无可厚非。

    可在上官庭芝眼里,萧文一个汉人,竟然对唐国的事情说三道四,真是岂有此理。

    如果不是考虑到自己现在的身份,上官庭芝甚至想要拿起自己的宝剑,到萧文家门口要求他和自己进行决斗。

    而这,无疑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在发现双方无法通过辩论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普遍方式。

    不过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自己一个间谍,要和萧文这个处于风口浪尖上,时刻被汉皇刘邦所关注的人决斗,他所要承担的政治风险无疑是巨大了。

    上官庭芝觉得,自己应该顾全大局。因此,还是放弃了和萧文决斗的打算。

    只是这时,那个仆人却没有离开。

    他看着主人家愤怒的模样,脸上写满了犹豫的色彩。似乎想说些什么。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上官庭芝发现仆人久久没有动手,便转过身。他看到了仆人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道。

    “那个…”仆人迟疑了许久,还是说道:“那个送信的人,嗯,他是一个小孩。他说,明天他的老师,也就是写信的人,还过来一趟,登门拜访。还请主人家准备一下。”

    “准备个屁!”听到这话,上官庭芝顿时破口大骂。

    他命令道:“你今天不要打扫卫生。客厅里面给客人的蒲团都换成最破旧的。嗯,最好先在马厩或者猪圈里放一晚上,明天再拿回来,放到客厅。”

    “还有,明天家里上下,都不要烧热汤。井水也不要打了,明天到城外的河边,打一桶河水回来招待客人就好。”

    说着话时,上官庭芝的面容扭曲,显得十分愤怒。

    可以说,如果萧文敢来,他肯定会让萧文体验一番终生难忘的回忆。

    &n



第163章 孙尚香的潜入
    第163章 孙尚香的潜入

    上官家内,萧文看着自己脚下肮脏破旧的蒲团,不仅露出了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他看着上官庭芝的蒲团,却发现对方的蒲团崭新华丽,上面的刺绣清晰可见。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在进入上官家后,一直萦绕在身边的恶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感情这个上官庭芝,根本不欢迎自己!
1...4647484950...1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