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萧文没有立刻行动。
他首先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跟你去看一看,看看你所谓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然后将它踩到泥土之中。萧文默默地在心中补充了一句。
于是众人便坐着萧文的车,由这个大行令指挥着离开官署。
……
就在萧文和大行令一起离开了官署的同时,另一边,李自成也带着诸葛亮一起到了大汉的少府。
少府是中国历代政府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
始设于战国,秦汉沿置。
其职掌主要分两方面: 其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其二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
少府机构庞大,属官众多,超过掌理国家财政事务的机构和人员们实际需要。
这充分反映出封建皇帝至尊至贵、高居国家之上的特征。
西汉时诸侯王也设有少府,郡守亦设有少府。
而在东汉,皇室少府仍为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
魏晋以后沿置,北朝有太府而无少府。
隋置少府监、领尚方、织染等署。
到了元朝开始,因为经济基础问题开始废除少府制度。
在明朝初期,明虽然因为承袭了汉人王朝的制度,一度恢复了少府的设置,但最终,因为大臣们不愿意皇室拥有一个如此庞大的机构,因此少府最终还是被规划到工部内。
事实上前代少府之职皆由宦官主管之机构所掌握。
清代划归内务府,故一般以少府为内务府大臣之别称。
又唐代因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也称为少府。后世亦沿设。
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
西汉政权的少府仍为管理帝室财政的重要机构。
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汉武帝对少府机构作了如下调整:第一,在少府机构之外另设水衡都尉,专门管理上林苑及铸造货币等事宜。
第二,将少府所掌管的一些税收及其相应机构转交给大司农。《汉书食货志(下)》载: 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
于是,少府所辖的斡官、盐官、铁官等皆成为大司农的下属机构。
第三,在各地陆续设置上官、三服官、铜官等机构,加强对官府手工业的管理。
第四,打破了少府收入为皇室专用的常规,在非常时期往往以少府禁钱用于国家开支。
当然,汉武帝为了对外战争而展开的经济改革,如今还没影子。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其实还是汉武帝的曾祖父刘邦。
因此,无论是历史上的汉朝,还是汉国,其职能依旧只是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
“说起来,我们为什么要去少府啊小亮,先生如今不是已经和东部贵族站在一起了吗”一路上,李自成有些奇怪地问诸葛亮。
虽然少府令和李伯考之间有一些交情,所以李自成和少府的人也算认识。这也是今天萧文安排他带诸葛亮过来的原因。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自成的心中始终有种对皇室的厌恶。
或许他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就曾经亲手毁灭了一个封建王朝。因此,他的骨子里,自然也流淌着像陈胜吴广那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思。
但是诸葛亮却不以为然。
在另一个世界线,诸葛亮虽然一直辅助刘备。虽然刘备在前期也算不上什么正统。可到了后期,刘备却已经成为了汉室的正统皇帝。
因此,这个世界的诸葛亮同样也拥有着对汉室的忠诚。
另外,这个世界的诸葛亮虽然也勉强算的上官二代。可是他毕竟不是像孙尚香或者杨修一样,处于顶尖的存在。
他和关羽这样的老百姓的距离,甚至比和孙尚香他们的距离要近一些。
因此,他并没有从小参与到汉国的政治生活当中,也不知道,也不适应汉国贵族们制衡,分裂皇权的行为。
可以说,他是一个比较倾向皇室的人。
当然,他知道萧文并不是单纯因为自己比较倾向皇室,就让诸葛亮今天来隶属于皇室的少府一趟。
萧文让诸葛亮来这里的最大原因,还是狡兔三窟。
就像历史上诸葛家的诸葛亮忠诚于蜀汉,诸葛瑾却忠臣于东吴,其他的世家也喜欢两三头下注一样。
 
第269章 献宝
第269章 献宝
在墨明看来,调动这个帝国并不容易。尤其是这几年来。
虽然无论是自己的墨家,还是其他大臣信奉的道家,都讲究休养生息。而作为皇帝的心腹,墨明也知道未央宫那位整天喜欢对人喊乃翁的皇帝,也是希望早日休养生息。
可是事与愿违。
当年大汉的建立,是因为秦国的统治残暴,让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
虽然那场战争并没有让大汉以及当时的盟友西楚霸王彻底推翻秦国统治。
然而他们也从秦的手里,分裂出了大块的土地。
只不过秦到底还是没有灭亡。
因此,秦国那骄傲的皇帝嬴政,也对大汉分裂出去的领土念念不忘。
因此,几乎每年都征发大军,前来收复失地。
也亏秦汉两国的军事体制在各国中也算强大的。这才让他们勉强维持着国家不崩溃。
然而,休养生息的理想,却因为战争的原因,离这个国家越来越远。
直到后来,随着战争在西部的长久化,大汉已经能够依靠关西的贵族单独对抗秦国。
因此,关中和关东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而这,也就是大汉东西部贵族以及皇室三分国家的由来。
只不过原本关东和关中地区的休养生息,却因为宋皇赵匡胤的一笔生意被打破。
起初的时候,刘邦听到宋皇想要让他参与到北方战争之中,他是不愿意的。
毕竟你不能说让我打仗就打仗,总得给我个理由吧!
毕竟关东和关中地区,本来就打算休养生息的。如果自己突然在东边引发战争,百姓肯定会骂我的对不对
然而当宋皇的使者甩出了一大堆筹码,穷怕的大汉人顿时屈服在宋皇的炒饭……呸!银弹攻势下。
数十笔能够在战后提升大汉国实力的经济扶持计划,让大汉的贵族和刘邦本人心动不已。
而当他们告诉众人,宋皇已经说服了秦皇,让他今年远征匈奴,而停止对大汉的进攻。西部的贵族更是欢呼一片。
虽然他们已经习惯了长年累月的穷兵黩武,如果永久停止战争,恐怕他们也不乐意。
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穷兵黩武的坏处。因此,他们也很乐意有一年的休息时间。
因此,当皇帝和所有贵族达成共识后,一场对辽国的战争,在去年夏末初秋之时,悍然发动。
虽然因为大汉国在战争之前,就收到了宋皇的订金——一大笔足够支撑大军出征的物资。
这让少府和大司农在筹备战争的时候压力并不是很大。
但是自从初春开始,一个问题却暴露在了帝国面前——大汉,无法通过漫长的补给线,将足够的物资补给送到至少五千里外的前线。
毕竟,那大军,哪怕只是关中子弟兵,就已经有三十万了。而北方各郡,关东的士兵,以及一些贵族的私兵,就更加数不胜数了。
虽然宋皇已经承包了大汉所有将士的吃饭。甚至在辽国皇宫的刘邦,还在这辈子破天荒地吃到宋皇送过去的海参,让这个从未见过大海的皇帝感受到了海鲜的美味。
然而,剩下的武器问题,却只能由大汉自己解决。
然而,将近百万的军队,每天破损需要补充的护甲武器,保养大汉弓弩的油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此,哪怕宋皇已经照顾了大汉军队的人吃马嚼,可剩下的后勤压力,却还是有够他们受的。
仅仅一个冬天,大汉用以运送物资的车辆,就报废了五成!
而辽国对大汉后勤部队骚扰,更是让他们送往前线的物资,有四成落入敌人之手。
这很无奈,却是现实。
然而,后勤还是要组织的。毕竟总不可能让大汉的将士们用石头和木棒,与辽国的军队进行战斗吧!
“唉。过去在国内作战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第270章 莫欺少年穷
第270章 莫欺少年穷
少府官署门前,诸葛亮看着墨明,保持着脸上儒雅的微笑,不被不伉,仿佛一个谦谦君子一般。
事实上,这之所以露出这样的表情,终其根本,还是因为他知道,当李自成表明了身份后,之前墨明的歧视,墨明的不耐,墨明的不屑一顾,都会烟消云散。
至于原因,很简单。墨明和李自成的老爹李伯考,其实是老战友。
当年汉国独立战争的时候,李伯考和墨明就跟随着刘邦打天下。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是同一架战车上的朋友。
墨明负责弯弓搭箭,在战车上进行远程攻击。而李伯考则拿着长戈,负责将敌方战车的车组人员拉下马。
正所谓男人有三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
虽然第二个关系,墨明信仰的是墨家学派,和李伯考却属于道家学派的人。不同学派在这个时代是很难出现同窗的——除非其中一个人曾经背叛了自己的学派。
而嫖娼,这种事情李伯考和墨明两人,估计就算是有,也不会说出来的。
不过,哪怕只是单纯一起扛过枪,两人也是刎颈之交。
虽然在战后,两人其中一个得到刘邦信任,早早册封了彻侯,并且成为了少府令。而另一个人却因为不是刘邦的心腹,因此只能当做一名普通的将领,封疆大吏,逐渐通过战功和资历,晋升彻侯。
看着墨明,李自成此时露出了一脸无奈的样子。
他带着埋怨别人的口气,对墨明说道:“明叔,你难道不知道,北境的战事已经结束,也爹爹回来了。”
听到这话,墨明眼睛一亮。
他惊讶道:“诶呀呀,自从入冬后,我少府的工作就多了起来。原本我还在关心你们会不会被那些偷袭云中的满清鞑子阴到,后来就慢慢断了联系。怎么样你父亲还好吧”
听到墨明的话,李自成无奈地摇摇头。他知道,墨明就是这个性格。一旦专注于一件事情,就很难去关心另一件事。
因此,他没有继续追究下去,而是说道:“父亲大人安好。在结束了战争后,家父回到长安,已经晋升了彻侯。”
“彻侯”听到这话,墨明大喜。他连连叫道:“彻侯好啊!彻侯好啊!”
“先不说这个了。”这时候,李自成突然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举荐信,交给了墨明。他说道:“这是家父写的举荐信。这个诸葛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家父希望少府能够收留一下。”
“这……”听到这话,墨明接过了举荐信。他看着举荐信,无奈道:“贤侄啊!不是我信不过你父亲。只是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总得看看这孩子有什么本事吧!”
“那是自然。”听到墨明的话,李自成点了点头。
而一旁的诸葛亮也是骄傲的人,他没有在意墨明的态度,附和道:“少府令尽管考核,这也是应有之义。不过在这之前,是否能先看看我带来的宝贝”
听到这话,墨明点了点头。
他问道:“宝贝在哪且容老夫一看。嘿嘿!你们知道的,老夫墨家出身,这百工器物的好坏,老夫一看便知。”
听到这话,诸葛亮拍拍手,对街道一旁的几个临时雇佣过来的伙计道:“把东西牵引过来。”
听到这话,原本还在休息聊天的伙计们顿时动了起来。
他们拿着皮鞭,抽着马匹的屁股,用马将一辆马车拉到了少府官署门前。
看着这辆马车,墨明眼睛一亮。因为这辆马车的构造很是奇怪,竟然是一辆四轮马车。
一旁的诸葛亮介绍道:“这四轮马车是由家师亲自设计制作,家师曾经带领着由这种马车所组成的商队,打败过一支上百人的鞑子骑兵。所用之物有二,一是杠杆弩,二则是这马车。”
听到这话,墨明顿时拍了拍脑袋。
他大声说道:“杠杆弩我知道!李伯考那家伙和我说过这东西。当时我还好奇这杠杆弩到底威力如何。对了!你家先生是那个萧……萧……萧什么来着”
看着少府令墨明一副仿佛想要拉屎却拉不出来的便秘模样,诸葛亮无奈道:“家师萧文,如今已经是大良造,并且任职大行丞。”
“大行丞”墨明听到这话,却皱起眉头。
他说道:“你的老师好去不去,干嘛非要去典客啊!和那群心理和太监没什么两样的家伙呆在一起,只怕自己迟早也会变成太监啊!”
听到
第271章 墨明的政治观
第271章 墨明的政治观
“只不过,制作这东西,其实还是有一些问题……”看着墨明,诸葛亮突然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