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第274章 听我命令,准备战斗
    第274章 听我命令,准备战斗

    当关羽轻松写意地撂倒了历史上和他同属五虎上将的张飞马超后,却不见剩下两人过来。

    无奈,关羽只能询问起恢复过来的张飞道:“这剩下的三人,怎么不见”

    听到这话,患过来了张飞坐在椅子上,说道:“这也不是天天都来。人家有事正好不来,那也很正常嘛!”

    “那这三人里,我只知道最强的那个是董卓义子吕布,至于剩下两人,我却是不知。请问,姓甚名谁又是哪里人”关羽又问道。

    张飞看了关羽一眼,沉默了一下,反问:“你是想把我武馆里的前排五人全部打败,然后你当第一”

    “正是。”关羽没有掩盖自己的想法,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看到关羽承认,张飞只能长叹一声,说道:“这第三的人,名叫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是张邈手下。相貌魁梧,膂力过人。人称古之恶来。”

    “至于第二人,姓赵名云,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不仅能打,而且也是我们这里文墨最好的。这里平常的运作,还有当初武馆规矩的制定,都是出自赵云之手。你要是和他打,可千万不要打脑子。他这脑子,可是我们大家的。”

    听到这话,关羽点了点头。随后,他走到张飞身边,如无旁人一般坐下。

    此时,他对于萧文的想法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显然,萧文是想通过让关羽打入这个年轻群体之中。

    只要他能够在这个武馆里站稳脚跟,那么以后,他成为了将军,这些人里,估计会有很多,将会成为他的袍泽,部下以及政治上的盟友。

    毕竟,这个武馆之中,学员来源很杂。有些是东部贵族的子弟,有些背后站着皇室,有些属于西部贵族的人。

    而且,这里并非贵族的博弈场。平民,乃至于外国人,只要你能打,不管什么身份,都可以加入其中。

    可以说,这聚集了三教九流之人。

    只要收服这里的人,或者和他们搞好关系,估计关羽以后就不会缺少人脉了。

    于是,关羽就坐在这里,等待着,期待这个典韦或者赵云,能来到武馆,接受他的挑战。

    ……

    就在关羽等待着剩余两人前来挑战的同时,萧文也来到了和大行令新的博弈场。

    不得不说,虽然如今的汉国,已经不至于穷到天子出行,无法凑齐四匹相同颜色的宝马,而丞相上朝,也要乘坐牛车的地步。

    但是作为九卿之一的大行令,却似乎没有一辆像样的马车。

    他坐在萧文的车上,仿佛一个乡巴佬一样,看着萧文马车里的陈设,满是好奇。

    他没有矜持,看着萧文的马车说道:“大行丞可真是富裕啊!没想到你这马车,也如此气派。哪怕是丞相,也不过如此罢了。”

    听到这话,萧文反问:“大行令还知道丞相的马车是怎样的”

    “那是。”听到萧文的问题,大行令开始自我鼓吹道:“我虽然属于九卿末流,但怎么说也是朝廷重臣。因此,我还是得到过丞相邀请,上过几次马车的。”

    说着,他挺起胸膛,有些骄傲,有些炫耀。

    “这有什么好炫耀的”看着这个大行令,萧文不禁想道。

    从这里,萧文也看出了,这大行令以及其他典客的官员,的确如同孙尚香说的那样,虽然有着三条腿,但是心理却十分残缺,阴暗,狭隘。

    于是他忍不住教训道:“看大行令的言语之间,有些自豪。萧某看了,实在不禁感叹啊!如果是九卿之中其余八人,莫说上了丞相车架商谈,就算是天之车架,也是平常。对这种小事也耿耿于怀,难怪无法成大器。典客的面子,就是这样被你丢光的。”

    “你……”那个大行令听到萧文的斥责,几乎想要暴走。

    不过一旁的孙尚香却朝他笑了笑,而杨修,也瞪了他一眼。

    这一笑一瞪,竟然直接就把大行令吓得不敢说话。

    “真是废物点心。”萧文看着这家伙欺软怕的怂样,老实说,真的很难想象这个家伙在不久之前,还一副想要教训自己三人的样子。

    也是!如此格局,如何胸怀,如此气魄,典客不被人鄙视才叫奇怪。

    接着,那个大行令仿佛很快就调整好了小受的心理,没有继续埋怨萧文。

    他继续一副乡巴佬的样子,看着萧文的马车,东瞧瞧,西瞧瞧。

    突然,他问道:“大行丞,如今虽然已是清明时节,但长安还属于北方。稍微有点寒冷。可这马车里,却为何如同宋明之地一样温暖啊”

    &nb



第275章 王玄策
    第275章 王玄策

    早些时候,上官婉儿乘着李家的马车,在护卫的陪同下来到了长安城东的一处民宅区。

    小婉儿看着地图,仔细确定位置,良久之后终于确定了自己要找的地方。

    “这里,就是爹爹所说的,唐驻汉使者王玄策之家吧!”上官婉儿想道。

    王玄策,在原历史世界线里是洛阳人。他早年事迹不详,初任融州黄水县令。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朝散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护送婆罗门国使节回国。同年十二月,到达摩伽陀国。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七日,李义表、王玄策到王舍城,登耆署崛山,立碑,同年二月十一日,在摩河菩提寺立碑。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四天竺国王多派使者带着财物来,准备与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贡。

    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

    跟随王玄策的30骑兵与敌人交战,失败被擒获,敌人趁机劫掠诸国贡献的财物。

    王玄策逃离,到达吐蕃。

    王玄策发檄文征召军队,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

    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吐蕃、泥婆罗的军队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作战三天,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约1万人。

    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蒋师仁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余众跟随国王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

    天竺震惊、害怕。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王玄策带回了天竺方土那迩娑婆寐,自称寿命两百岁,有长生之术。

    经过数月,那迩娑婆寐造出延年之药。当时唐太宗病重,吃了其他的药没有效果,于是吃那迩娑婆寐造的药,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既没有好的效果,也没有坏的效果)。

    后来唐太宗是因为病而死。那迩娑婆寐被放还回国。唐太宗葬于昭陵。

    事实上,历史上的唐朝因为太过于强大,所以并没有把远居南亚次大陆的天竺当做强大的对手。

    甚至可能连王玄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击败了一个体量和唐朝大小相当的国家。

    因此,王玄策在天竺取得的胜利也因此不受重视。

    而且与当时其他唐朝将领的众多对外大胜相比,王玄策所做的事也并不出众。

    虽为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经历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

    究其原因,日本学者田中芳树不无幽默地表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夺目光彩淹没了与之同时代的王玄策。

    而且他的官位比较低,在正史当中不可能单独为他树碑立传。一个人出名是要靠宣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最终为世人所遗忘。

    当然,这些事如果萧文不说,那在这个世界线里,无论是上官婉儿还是王玄策,都不可能知道这个外交家的厉害。

    因此,上官婉儿只是抱着一种平常心,走到王玄策的家门口敲门。

    “咚咚咚!”

    “请……请问,有人在吗”因为是第一次独自一人拜访他人,所以上官婉儿还是有些紧张。

    以至于她说话的时候,也是支支吾吾的。

    不过很快,门就被打开了。

    上官婉儿抬起头,看到打开门的,是一个年龄大概二十多岁,虽然留着短碎的胡子,却还十分年轻的文士。

    他低着头,看着上官婉儿,疑惑地问道:“小妹妹,怎么了吗”

    看着王玄策,上官婉儿说道:“王玄策大人,我名叫上官婉儿,家父曾经让我来长安以后,一有空闲,就上门拜访。”

    听到这话,王玄策却是懵逼。

    他反问道:“家父是”

    “上官庭芝。另外……”小婉儿犹豫了下,说道:“我爷爷是上官仪。”

    听到这话,王玄策面色一变。

    他看了看上官婉儿,说道:“上官兄他,没事吧”

    “没事。”上官婉儿知道,王玄策以为自己找他,是父亲那边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她赶紧解释道:“父亲在云中安好。我这次来,是跟随先生而来。正好,王叔叔也在长安,因此父亲让我过来拜访王叔叔,也替他向你问好。”

    听到这话,王玄策松了一口气。

    他看了看门外,发现有几个佩戴宝剑的护卫正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人。于是问道:“他们是”

    上官婉儿解释道:“那是先生给我安排的护卫。”

    “原来如此。”王玄策点点头,于是绕开婉儿,对那些人说道:“几位兄台辛苦了,是否愿意到寒舍偏厅里



第276章 阳光底下的阴影
    第276章 阳光底下的阴影

    看着王玄策背后的疤痕,婉儿一阵心慌。

    她作为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而且还是以开放著称的唐国人,自然不会顾及什么男女大防。

    因此,在看到王玄策满背的伤疤后,婉儿震惊地问道:“叔叔,这些是”

    “这些东西,都是我时候自己让人抽的。目的,就是让我忘记当初那些发现。”王玄策说道。

    听到这话,婉儿顿时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为了让自己忘记那些东西,让人用鞭子抽自己,还抽得遍体鳞伤

    到底是什么秘密为什么会如此可怕

    一时之间,婉儿只感觉到,这背后有很大的危险。

    于是她问道:“王叔叔,我家先生如今在典客任职。他很可能也会有这种危险。还请叔叔告诉我,典客到底有什么问题,婉儿感激不尽。”

    说着,她还朝王玄策重重地拜了一下。

    看到婉儿如此,王玄策挥挥手。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有些虚弱。仿佛过去的事情他如今依旧心有余悸。

    不过他还是勉强说出口,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只不过就算说出去,也不会有人在意。因此,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在意。只当做是长安官场的一些怪谈。甚至乎,我除了提醒从洛阳来的使臣,让他们小心谨慎些外,也没有正式和洛阳的人提起过。”

    说着,他一手抓住了原本落到地上的长袍,重新穿了起来。

    他一边穿着,一边说道:“当初我刚来长安,因为长安人保不了密(其实封建时代,也只有秦国有那个动员程度,能够搞出国家机密这种东西,至于其他时代,想要打探消息,无非视消息价格,花多点钱罢了)。所以我很快就弄清楚了长安三公九卿的职能,弄清楚了这个国家分成的关东派,关中派和关西派,弄清楚了这个国家与秦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弄清楚了这个国家的学术主流,是道家,而不是其他国家所信奉的儒家以及秦国所信奉的法家。”

    “只是有一个地方,却很麻烦。我当初派出去的探子里,有一个人被他们杀了,听说已经用麻包袋装着,绑上石头丢到渭水河里。有两个人重伤,救回来后,还没说什么,就一命呜呼。而剩下的几个人,稍微好一些,却都疯掉。只有一个人在疯了好几个月后,突然恢复正常,和我说:如果那些去的人没疯,那证明他们都是好汉子。那些变态,是不喜欢好汉子的。所以他们会把好汉子杀死。而剩下的,就是被他们整疯的人。”

    “而我虽然还能支持住,不过稍微有脑子的我还是装疯跑了回来。不过啊!希望王大人以后不要去追究典客这个地方了。”

    王玄策一字不差地复述了那个探子的话,接着他又说道:“那个探子,在和我说完这些话后,就直接自刎而死。至于原因,恐怕也是因为在典客的遭遇时刻折磨他,让他生不如死吧!”

    说着,他的脑海里还浮现出那个探子死前,脸上的虚弱,挣扎,扭曲,狰狞,不舍,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情绪。

    “那这个典客,到底有什么问题呢”婉儿问道。

    她知道,这个王玄策虽然只是一个使臣,但是父亲告诉他,这不过因为王玄策本人出身低微。

    但是他的智慧,勇气,实力,手段,都是一流的。如果有一个合适的机遇,那他的成就绝对不亚于自己的父亲,婉儿也爷爷上官仪。

    其实真要说的话,王玄策一个灭国的使臣,又怎么是一个宫廷诗人可以比较的呢

    当然,此时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王玄策在另一个世界完成过的壮举。

    因此,对于这些话,哪怕是王玄策自己听了,也只会摇头否认。

    不过这并不妨碍婉儿对王玄策能力的信任。

    毕竟在这个小女孩的眼中,自己父亲的见识,可是和萧文先生一样厉害的。
1...8081828384...1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