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第293章 关于酒工艺的思考
第293章 关于酒工艺的思考
因为那些属官要过来,还有一段时间。百无聊奈的萧文发觉自己没什么事可以做,只好找张凳子坐下,闭上眼睛,开始阅读起刚才有关于酒的资料。
原来,在元代以前,中国人的酒,虽然原料五花八门,但大致可以归类为酿造酒。
所谓酿造酒,又称发酵酒、原汁酒,是借着酵母作用,把含淀粉和糖质原料的物质进行发酵,产生酒精成分而形成酒。其生产过程包括糖化、发酵、过滤、杀菌等。
其生产原理,并不是特别复杂。
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吸水膨胀,加热糊化,形成结构疏松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
单糖在脱羧酶、脱氢酶的催化下分解,逐渐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以淀粉为原料酿酒,需经过两个主要过程,一是淀粉糖化过程,二是酒精发酵过程。
而其中,糖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薯类和谷类以及野生植物原料经过加压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但是还不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成酒精。
因此,经过蒸煮以后的糊化醪,在发酵前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糖化剂,使溶解状态的淀粉,变为酵母能够发酵的糖类,这一个由淀粉转变为糖的过程,称为糖化。
糖化过程是淀粉酶或酸水解的作用,把淀粉糖化变成可发酵性糖。
酒精生产上常用的糖化剂有麦芽和酒曲两种。
欧美、前苏联等国多采用麦芽作糖化剂。
二十一世纪的天朝,普遍采用酒曲作糖化剂,此外,国外采用酶制剂作糖化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如霓虹、大**、汉斯等一些国家应用酶法糖化已逐步普及。
上述这些糖化剂内部含有一系列的淀粉酶,但不同的糖化剂所含的酶也不相同。
糖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其中包括液化和糖化的作用,同时也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的变化,最终产物才是可发酵性糖,还有一些是属于非发酵性糖。
而在糖化之后,酿造酒还要经过一层发酵工艺。
所谓发酵,其实就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进行水解生成乙醇,形成发酵液。
而且,在酒的发酵过程中,窖池中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地向泥窖深入渗透,变成了丰富的天然香源。
窖龄越长,微生物和香味物质越多,酒香越浓。新生的窖池微生物少且不均衡,新陈代谢方向不定,酿制的酒新泥味很重。
老泥窖由于使用时间历久,有益微生物不断纯化、富集,使产的酒越来越好,越来越香,一般窖池要经过20年的自然老熟方能出部分质量较好的酒,同时,越是连续使用时间长的窖池生产的洒也就越好。
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
后来,国内外相继开发应用过滤精度及效能高的酒用过滤机,有力地推动了酿酒业的发展。酒用过滤机的使用使啤酒、葡萄酒、黄酒等清亮、透明而且稳定性好,提高了成品酒的外观,不仅体现了酒的高质量,也能诱发人们的饮用**。
而在这之前,其实酒的卖相并不是特别好,让人看了不敢恭维,只能够一口闷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酿造酒是最自然的造酒方式,主要酿酒原料是谷物和水果,其最大特点是原汁原味,酒精含量低,属于低度酒,对人体的刺激性小。
例如用谷物酿造的啤酒一般酒精含量为3%~8%,果类的葡萄酒酒精含量为8%~14%。
酿造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nb
第294章 零门槛的蒸馏酒技术
第294章 零门槛的蒸馏酒技术
虽然喝酒过量对人体的确有危害,但是这种危害在古代也不是特别高。
至少,喝不喝酒,还没夸张到影响文明发展的地步。
因此萧文也不介意在这种事情上赚钱。
于是,他开始查阅起蒸馏酒的资料。
蒸馏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转化为糖的淀粉等物质。如蜂蜜、甘蔗、甜菜、水果和玉米、高粱、稻米、麦类马铃薯等。
糖和淀粉经酵母发酵后产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点(78.5c)和水的沸点(100c)不同,将原发酵液加热至两者沸点之间,就可从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质。
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由于它们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
酒精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得到的酒液虽然无色,气味却辛辣浓烈。
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
蒸馏酒则可高达 60%以上。我国的蒸馏酒主要是用谷物原料酿造后经蒸馏得到的。
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酒、朗姆酒等。
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馏而成的。
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酿制后经蒸馏而成的。
朗姆酒则是甘蔗酒经蒸馏而成的。
在我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地域不一,留传下的蒸馏酒的名称很多,但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白酒”这一名称却不是指蒸馏酒。
实际上,在古代,白酒指的是一种酿造的米酒。
只是到了现代,才用白酒代表经蒸馏的酒。
烧酒、烧春,始用于唐代,但是唐代所说的烧酒,烧春是否指蒸馏酒还有争论。
宋元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
制作蒸馏酒的工艺其实说复杂也复杂,但是说简单其实也简单。
所谓蒸馏酒的工艺,实际上就是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采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纯度酒液。
因为酒精的汽化点是78.3c,达到并保持这个温度就可以获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后,便是液体酒精。
但是在加热过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质也会掺杂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质量不同的酒液。
所有大多数的名酒都采取多次蒸馏法等工艺来获取纯度高、杂质含量少的酒液。
蒸馏酒是一种含酒精的饮料,是由含酒精的液体里蒸馏出来的,与原来的液体中酒精含量多少无关。
由蒸馏可得到酒精,其原理很简单。因为酒精变成气体比水变成气体所需的温度要低。
蒸馏酒因其酒精含量高,杂质含量少而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一般情况下可放5-10年。
即使在开瓶使用后,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不变质。所以在二十一世纪的很多酒吧中,烈酒可以散卖、调酒甚至经常开盖而不必考虑其是否很快变质。
读到这里,萧文也不禁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
在前世的时候,虽然他并不喜欢喝酒,但是他却喜欢喝咖啡。
而且他喝的咖啡,还不是那种苦涩却没有任何风味的美式咖啡,而是一种通过蒸汽萃取咖啡豆中精华,得到的意式浓缩咖啡——espresso。
并且,他还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伏特加或者朗姆酒,让咖啡的味道更加的有层次感。
而他记得,在他在咖啡店里喝咖啡的那几年里,咖啡店老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同一瓶酒。
这酒开开合合,如果是葡萄酒的话,萧文估计这玩意早就和空气中的醋酸接触,变
第295章 贵族不许经商
第295章 贵族不许经商
“只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突然,王玄策对萧文说道。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担忧和疑惑,萧文从自己心理学和微表情学的角度,能够解读出,王玄策显然是发自真心地想帮助自己这个故人之女的老师的。
因此,萧文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问道:“有什么事我遗忘的吗”
王玄策叹了口气,他似乎很无奈。
他指着萧文那身虽然并不是特别华丽,但毕竟是第一次上班,所以看起来也符合贵族体面的衣服说道:“我听婉儿说过,萧兄如今已经是汉国的大良造了。虽然汉国的爵位封赏很多,哪怕是彻侯也有上百个。远不如秦国的爵位值钱。但这其中,还是有很多低调弱势的贵族。我刚看萧兄的行为,发觉你虽然是个大良造,但如果爆发冲突,你甚至能够打败一个弱势点的彻侯。”
“事实上,我已经打败过一个强势彻侯了。”萧文心中默默说了一句。
不过他知道,打败董卓这种事情只是偶然发生。如果不是董卓自己作死,露出了很大的破绽,而且他和萧文的利益冲突背后,还有着东西贵族之间争斗的影子。
如果萧文愿意,完全可以通过东部贵族的人脉抵御董卓。
换一种情况,他要是和一个东部贵族发生矛盾,解决起来恐怕就不会那么顺萧文的意思了。
因此,萧文没有提起自己和董卓的事情。他只是继续问道:“我这贵族当得还可以。只是,这有什么问题吗”
王玄策无奈道:“萧兄。贵族经商有失体面啊!”
听到这话,萧文顿时伸手,想拍拍脑门。但是仔细想想,他觉得这样做可能还提高发际线。自己又不是程序猿或者医生,提高发际线的同时可不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此,他转而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说道:“原来如此,感谢王兄提醒。萧某刚才急着想如何用烧酒赚钱,却忘了这件事。真是不识长安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城中啊!”
“不识长安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城中好诗,好诗,没想到先生还是一个诗人。”听到这话,王玄策点头赞道。
萧文干笑一声,他只是把前人的诗词更改了一下,让其没有强行引用的尴尬而已。算不得什么诗人……
不过王玄策还是提醒了萧文。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划分是十分严格的。
如果一个商人有胆子穿着丝绸的衣服招摇过市,哪怕这件衣服的价值相对于他的财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官府也会将其拿下,并处以商人难以承受的惩罚。
并且,商人的直系亲属,还不允许参加科举,不允许做官。
而如果一个贵族想要经商,虽然贵族的地位已经能让他在很多事情上为所欲为,并且只要他们不造反,无论做什么,也不会受到太过沉重的惩罚。
但是萧文知道,这种不太沉重的惩罚,并不是说就不用在意。
因为这种惩罚,是方方面面的。
首先,是来自御史们的弹劾。
这群类似于后世纪委的官员们平日里并不会处理任何政务和事物,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监督官员。
如果有任何官员或者贵族这种士阶层的人违反道德法律,那这群御史就会对其进行弹劾。
严重的话,皇帝也会出现要求违反道德法律的士停止他们的行为。
而在这种政治压力下,很少人能够继续为非作歹。毕竟皇帝都已经开口了,你还不停手,这是要违抗圣旨吗
另一方面,因为官员经商有失体面,所以不仅御史那边会找你麻烦,你的社交圈子内的人,也会嫌弃你。
试想一下,如果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你在大白天裸奔上了新闻,你的朋友会怎么看你
 
第296章 无所不知的萧文
第296章 无所不知的萧文
“你个蛮子,知道什么,一边去!”王玄策看到安东尼走过来,作为骄傲的大唐人,他不觉得安东尼能够提出什么好建议。
不过萧文并不这么觉得。
毕竟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虽然战斗力并不算强,以至于后来很多人戏称其为败仗庭帝国。
但是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却十分发达。
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其实就是源自于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流落到西方的帝国学者们,将他们的理论带到西方。
因此,这个安东尼虽然并不是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汉子,可是他的见识,却未必短浅。
看着安东尼,萧文问道:“安东尼,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安东尼用右手锤了一下自己的左胸,这个从小说希腊语的家伙在说汉语的时候,总带着淡淡的翻译腔,他对萧文说道:“当然,先生,我想推荐一个我认识的一个威尼斯朋友。他现在在蒙古人那里。但我相信,只要我写信给他,告诉他这里有一个让他为像您这样的大贵族效劳的机会,他会很乐意过来的。”
“威尼斯人”听到这话,萧文眼前一亮。
他说道:“在我曾经生活的南唐,曾经有一群欧洲商人。他们很会做生意,而他们的家乡,好像就有叫威尼斯还有热那亚的,当然,也有部分说自己老家在耶路撒冷。”
这当然是扯淡的。不过事实上,在萧文的印象中,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犹太人,这些家伙其实都是西方最擅长经商的人了。
犹太人就不说了,这群家伙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因为在耶路撒冷发动过判乱,那些家伙被驱逐后,就禁止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加上欧洲自古以来的排犹传统,让他们很难呆在政坛上。
因此虽然犹太人一开始并非那么擅长经商和学术,但是在千百年的淘汰下来,那些不会经商和学术的犹太血脉都已经死光了。
也因此,这些家伙成为了欧洲最擅长商业的民族之一。
不过威尼斯和热那亚的人民却并没有犹太人那样的遭遇。
事实上,这群生活在曾经罗马帝国核心领土上的家伙,哪怕是十字军也不放在眼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