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而圆圈的轨迹,正好经过属于汉的酒杯。

    看着这个圆,王玄策露出了了然的表情。他问道:“萧兄可是想把宋明两国也拉进来”

    “正是。”萧文点点头,他说道:“据我所知,西域的人每年都会通过大唐和吐蕃南边的大海,绕行数千里,前往宋明,进口一大笔的丝绸和瓷器,贩卖到更西边的地方,以此赚取财富。这些人,有部分人来自极西之地。但是大部分,却是来自与安西都护府接壤的大食。我说的没错吧”

    “没错。”王玄策点点头。

    而萧文,也接着说道:“这些人虽然与宋明隔着几千里海路,却能够通过航海术,通过漫长的航海,一路来到宋明之地,购买丝绸与瓷器回去。而为何与大唐距离宋明更近,却无法做到和他们那个富裕呢”

    萧文知道,历史上的大唐长安之繁荣,天下之盛。唐长安城的规模,是同时期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和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五倍以上。

    然而这个国家所创造的经济财富,却没有阿拉伯帝国那么多。

    事实上,不要说大唐,细数全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在近代以前,虽然大宋帝国是世界上存在过最富裕的国家。然而第二名,却不属于同属于这片大地上的任何政权。

    这第二的名头,其实还要属于与大唐同时期的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

    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占据着富饶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粮仓”,为帝国提供了充裕的产品。

    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稻米、椰枣和橄榄,园艺作物也相当丰富,有椰枣、橄榄、李、桃、杏、桔、苹果、西瓜、葡萄和各种蔬菜。

    在阿拔斯王朝期间,耕地面积和产量由于灌溉工程的发展而得以大幅增加。

    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由于地处绿洲,盛产椰枣、谷物和蔬菜。

    阿拉伯民族自身就是游牧民族,阿拉伯半岛以及其他沙漠半沙漠地带盛产羊,马和骆驼。

    此外,各省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来自努比亚的黄金、兴都库什山脉的白银、伊斯法罕的铜以及中亚和西西里岛的铁,还有帝国境内丰富的宝石蕴藏。

    在工业方面,各地出产制造的亚麻布、棉、绒毯、陶器等制品(有时还有丝绸)既有利于本地消费,又有利于出口。

    阿拉伯人还从在751年怛罗斯战役中俘虏的中国战俘那里学会了造纸术。

    不过这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商业。

    &




第301章 大汉战略忽悠局局长萧文
    第301章 大汉战略忽悠局局长萧文

    虽然萧文所处的这个时空交汇的世界,与原本那个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萧文却不管这么多。

    此时的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夸大阿拉伯帝国在西边对大唐的威胁,来让大唐与其他华夏国家联合起来。

    这也是作为炎黄子孙,萧文觉得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不过实际上,阿拉伯帝国对于大唐的威胁也并非空穴来风。

    在历史上的公元751年,大唐就与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发生过一场载入史册的怛罗斯之战。

    虽然怛罗斯的具体位置已经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应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相邻边境、塔拉兹地区。

    历史上的唐天宝十年(751年7月-8月),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这个地方相遇,并发生了战争。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域诸国、西突厥汗国先后被唐朝所灭,唐朝扩张并且开始统治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西域小国或被迫投降于唐朝、或被武力灭国。

    唐朝从此建立了以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内。

    与此同时,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从阿拉伯半岛开始,经过战争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则吞并了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控制了地中海南岸的整个地区。阿拉伯帝国成为唐朝之外影响中亚的另一力量。

    八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最高长官哈贾吉本优素福应许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

    于是前者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屠杀、赶走了大量非穆斯林。

    后者则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但谁都没能跨过中国的国界。

    开元三年(715年),阿拉伯联合吐蕃进攻中亚锡尔河的国家拔汗那,被唐军击败。

    阿拉伯帝国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在中亚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原本,中亚诸国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祆教(拜火教)等或自己的传统宗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东进感到不安,于是不少国家向唐朝求援。可以说,双方虽然没有直接冲突,但是唐食两国的矛盾,由来已久。

    只不过这场战争的真正导火索,却是在天宝九年(750年)。

    那你是,大唐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征讨石国。

    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

    不久高仙芝违背承诺,掳走石国国王及其部众,格杀老人与小孩,搜取财物开始的。

    在这次灭国战争之后,也就是天宝十年(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玄宗面前。

    因为灭国之功,高仙芝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并将石国国王斩首。

    此时高仙芝达到了征战生涯的最高峰。

    而另一边,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求救。

    于是回到中亚的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

    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

    怛罗斯城是石国的第二大据点,根据《新唐书石国传》记载:“怛罗斯城,石国常分兵以镇之。”

    并且,距离怛罗斯城不远的撒马尔罕,在当时就是是大食兵聚集的据点。

    这也是高仙芝与大食在此相遇的重要原因。

    因为高仙芝并不知大食的意图。而且唐在葱岭以西的属国分散部署,一时很难集结。

    为了阻止大食的东进,以攻为守,远征大食,以此作为动态防御,对于深谙兵法的高仙芝来说似乎成为可行手段。

    &nb



第302章 出使唐国
    第302章 出使唐国

    人在高兴的时候,时间总是会过得很快。在长安的时候,萧文总觉得自己的事业心因为掌握的权力增加的关系,逐渐提升起来。以至于他现在面对无数的案牍时,在面对那虚伪的应酬时,也能保持着一种愉悦的心情。

    距离他灭了大行令,成为典客的一把手,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立夏将至,在这一个月里,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或者说,这些事情都是一些虽然重要,但却没有脱离任何人计划之中的事情。

    在半个月前,也就是谷雨开始之后,刘邦就已经开始班师回朝。这次的战争很成功,他们不仅劫掠了辽国这个逐渐汉化的游牧国家,得到了不少的财富。并且宋皇答应给予汉国的财富,也已经送了好几批过来。

    原本接收货物的事情,都是由大司农或者少府负责。不过萧文在朝会上,却把这工作揽了下来。

    这却是让负责监国的吕雉在朝堂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毕竟虽然这件事真要扯的话,肯定可以扯到典客上面。可是官字两张嘴,这种事情虽然与典客有关,却也与大司农,与少府有关。

    至于到底怎么解释,其实还是得看朝廷诸公和吕雉的意见。

    不过在朝堂上,墨明却突然支持起萧文来。或许这个墨者,是好奇着萧文这个杂家士子,到底能给大汉的典客带来什么变化,才接过这件事的。

    因此,他的态度十分强硬。

    有着墨明意外支持的萧文,十分强势地包揽这活。不过萧文知道,墨明的帮助只有这一次,如果他不能在这件事上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政绩,那墨明也会停止这种没有必要的政治投资。

    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只讲利益,不讲道德的**裸政治。

    而在看着萧文风头越来越盛的情况下,董卓终于是收敛起自己的仇恨。他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选择和萧文硬怼,而是灰溜溜地跑回西凉去,好好当回自己的郡守了。

    而与此同时,因为深知这个国家的主宰者是军功贵族,所以萧文也有心与他们搞好关系。

    因此,他花了一大笔钱,给弘武馆翻修了一下,并且订购了许多后世的健身设备——这其实也是关羽要求的。

    毕竟骄傲如关羽,并不是什么喜欢私藏自己健身秘诀的人。在他试探性地询问是否可以指导弘武馆里的朋友健身时,萧文就直接让他把这些健身法教授给弘武馆的朋友们。

    而萧文在知道了弘武馆里有马超后,他也是眼睛一亮,立刻给卓王孙写信,让他找冒顿买上五百匹顶级战马送来长安,给这些孩子们做骑乘训练。

    这下子,却是让这些孩子,以及留在长安的武臣对萧文带有很大的好感。

    毕竟汉朝缺马,基本上,能够骑乘的战马都要拉到战场使用。因此,虽然一些背景比较好的武将世家还能给自己的子弟们提供训练战马,但是那些小武将,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因此,这五百匹战马的投资,也使得萧文慷慨的好名声传遍整个长安。

    而就在这个时候,萧文看着东边已经朝着长安回来的皇帝大军,也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出使。

    他要通过这次出使,让所有怀疑自己能力的人闭嘴,让他们在对自己出使的事情上没有任何意见。

    而他出使的地方,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也是最开放的朝代——唐!

    历史上的唐,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

    &nbs



第303章 突如其来的袭击
    第303章 突如其来的袭击

    这个世界的隋国,曾经与秦国发生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就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原本属于秦国和隋国的人民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起义。

    在这次规模宏大的起义中,隋国灭亡,唐国在它的废墟中诞生。

    可以说,唐国和汉国在某些方面,是很有共同话题的。

    一路往东,萧文走过函谷关,走出了关中地区,来到关东地区。

    然后他们经过了孙尚香父亲任职的东吴郡,虽然这里熙熙攘攘,一片繁荣。但是因为孙坚跟随刘邦在辽国征战的原因,她并没有看到自己的父亲孙坚以及孙策孙权。

    不过萧文还是在东吴呆了几天,让孙尚香在母亲身边腻歪了一下,好好当贴心小棉袄。

    接着,萧文就带着众人由东转南,一路前往唐国的首都洛阳。

    因为纬度逐渐降低,并且时间也逐渐进入夏天的关系,当他们的车队来到汉唐边境时,气温已经很热了。

    “这天气……”诸葛亮抱怨地看着天空,说道:“这才夏初,就已经比云中的盛夏还热了。”

    不过随行的上官婉儿和萧文,还有孙尚香,还有安东尼却很平静。

    上官婉儿就不必说了。她从小就生活在南方的唐国,对于唐国的气候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对比唐国夏天的炎热,她更害怕的还是汉国云中的冬天。

    而萧文却一点不方。他的灵魂过去长期呆在华夏的大吃货省,这里的炎热程度,甚至比唐还要夸张。因此,单靠意志力他也能抵御这炎热的气候。

    而他的身体也是出生在南唐,这个世界的南唐位于唐国的东南,属于隋国原本在东边的飞地。只不过隋国灭亡后,南唐和唐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只不过从小在南唐生活的萧文,身体上也很适应这种炎热的气候。

    而长期四处浪的孙尚香,自然也经受过南边炎热的气候,虽然她没有萧文或者上官婉儿那么扛热,但也还是能忍受。

    至于安东尼,他却是面无表情地对待这一切。

    事实上,作为曾经的东罗马帝国皇家禁卫军百夫长,安东尼曾经在中东的大马士革跟随皇帝征战过,也在大高加索地区打过仗,在比云中寒冷的东欧,以及比唐国更加炎热的中东锻炼下,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问题。

    而关羽虽然是云中出生,云中长大,但是他的身体素质不错,虽然也不适应这里的气候,但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然而,萧文看着诸葛亮和杨修,却发现他们一副颓废的样子,似乎一条咸鱼那样。

    “我说你们啊!”萧文无奈地看着车上,赤着上身的两条咸鱼说道:“好歹注重一下仪容仪表吧!要是让人看到了你们这副样子,恐怕会丢汉国的脸的!”

    听到这话,诸葛亮勉强睁开眼睛。他看着萧文,道:“先生,现在能做点冰吗难瘦,香菇……”

    萧文无奈,撇了撇嘴,丢了一瓶他配置出来,早上冰镇过的藿香正气水给诸葛亮,道:“现在我们距离洛阳还有很长一段路程,硝石根本没地方补充。冰块什么的,每天限量!”

    听到这话,诸葛亮露出了苦瓜一样的表情。不过他还是拿过葫芦做的瓶子,打开后喝了一口里面的藿香正气水。

    清凉的感觉瞬间滋润了喉咙,让他感觉好了许多。而藿香正气水的成分,也让诸葛亮的精神有所恢复。
1...8889909192...1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