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驴儿拉得吃力,骡夫急的跳脚,可没办法,运力就是这个运力。
席云飞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或许应该先买几十辆大型重卡。
可一想起25,他又摇了摇头,还是电好,绿色又环保。
就是可怜了这些驴儿……
“或许,可以铺设一条临时铁轨”
“你说什么”
“哦,没什么。”
程咬金挑着浓眉,他刚刚明明听到席云飞说了铁轨。
走过集市,滚滚黄河水如长天碧浪。
这个时代,黄河水已经是黄色的了,因为泥沙含量较高,有人称之为浊河。
又因为巨大的流水量和宽阔的河面,不少史书称为‘大河’,见字如面的意思。
天桥河段是一面总长接近一公里的浅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同时也是洪涝的重灾区。
选择在这里修建水电站,其实也有考虑到防洪抗灾的战略意义。
河面上,不少周边山民的竹排、渔船都加入了施工行列。
骡夫们将车上的石头卸到船上,船夫们拉着石头到河面上的指定位置,一块块往里丢。
工作很简单,但他们已经这样忙碌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来,中心区域的水流更加的湍急了,也证明他们的工作没有白费。
“这一座水电站若是修好,能够供应多有电力”
对于电,大家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但是已经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倒是张口就来。
对于李世民的提问,席云飞懒得回答,朝崔一叶示意了一下。
崔一叶无奈的点了点头,他也懒得伺候啊。
同为世家子弟,凭什么你当了皇帝,老子就是电工
心里腹诽了一句,崔一叶还是老老实实的将关于水电站的预想如实相告。
崔一叶也是有私心的,他想要水电站早点面世,凭现在的人手还是有点捉襟见肘。
修水电站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不是水电站盖好了就行。
上游的泥沙需要定期清理,这一点光他们几个世家肯定办不到的。
这个时候,就要把朝廷拉进来。
“回陛下的话,初步估计,供应三百万人口的用电量还是没有问题的。”
“三百万人口”李世民等人不免为之侧目。
要知道大唐现在有统计的人口也才不到六百多万啊,你一下子就给朕解决了近半。
“当然,因为电线铺设麻烦,前期我们只能满足关中十二郡,还有河东六郡的供给。”
你大爷的,话就不能一次性说完吗
李世民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想了想,急忙问道:“那长安能不能覆盖到”
崔一叶闻言一怔,看了眼席云飞:“应该,可以吧。”
应该
李世民幽怨的朝席云飞看去,后者正在跟程咬金比赛扔水漂。
“陛下,眼下有两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说这些都还太早。”
崔一叶说道:“如果陛下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您别说是长安了,便是扬州,我都能把电拉过去。”
李世民闻言一喜,不过他也不傻,能被席云飞称之为问题的,那一定是大问题。
“你且说来。”李世民可不敢拍胸脯保证一定能够解决。
崔一叶腼腆的微微一笑,露出一个自认为十分真诚的笑容,道:“人,我们缺人,需要大量的人手,只要有人,这两个问题都能解决。”
“又要人”李世民险些跳脚。
前一天,席云飞才从他这里要走二十万人,现在又要
崔一叶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说了个又字,最近他满脑子都是跟电有关的事情,别说高句丽的战事,就连中秋快到了他都不知道,要知道以往的中秋节,可都是他们这些才子的光辉时刻。
“陛下,上有河道需要大量人手清理泥沙,当然,这些泥沙可以用来修建城墙和堤坝,我们只不过是将工作提前了而已,这是其一。”
李世民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水泥需要配合沙子使用,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其二,开采和冶炼铜丝,以及制作电线……陛下请看,这是我研制出来的电线,郎君已经看过,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第七四一章:大唐第一腿
“这电线是你研制出来的”
李世民拿着手里的电线问了一个白痴的问题。
崔一叶闻言,却露出一副很是自傲的表情,还用力点了点头。
李世民见过电线,可那些都是席云飞从光幕上买的,相比于那些电线。
崔一叶研制出来的这一条就显得太……丑了。
不过,李世民没有说什么不屑的话。
他在想。
为什么崔一叶能研究出席云飞的东西,而自己收罗的全大唐最优秀的工匠,却半年多了还没有半点突破。
难道是朔方的水更养人
不是的,李世民看了眼洋洋自得的崔一叶,难道是这家伙智慧过人
拉倒吧。
一定是因为他拿到了制作电线的秘方。
没错,一定是。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除了席云飞能生产电线以外,还多了一个博陵崔氏
那自己呢,有要吃土
李世民突然有点小委屈,明明是自己先认识席云飞的。
“你们在聊什么呢,走了,去上游看看。”
席云飞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招呼了一声后,带着其他人径自朝上游走去。
李世民抿着嘴,欲言又止,紧了紧手上的电线,心中暗自做了一个决定。
这个大腿,要抱一抱了。
两个时辰后,一行人登上飞艇返回朔方。
总的来说。
天桥水电站的建设还算顺利,毕竟,席云飞很有先见之明的指出了一些重要问题,还为工头制定了一个确实可行的施工计划。
有着席云飞这个活生生的金手指,如果工头们还摸着石头过河,那就真的很该死了。
飞艇上,崔一叶问到什么时候可以安装水力发电机组的事情。
席云飞看了一眼侧着头俯瞰大地,实际上耳朵不自觉动了动的李世民,摇了摇头,并没有明确的给出答复,只说到时候会让崔一叶负责安装事宜。
在李世民一脸羡慕的注视下,崔一叶高兴得像是八岁的小孩子,蹦蹦跳跳,蹦蹦跳跳……
返回朔方后,李世民又拉着程咬金一行人去开会了。
看来我国‘夜总会’的习惯由来已久,估计今晚又是一个不眠夜。
后天就是中秋节了,席云飞想了想,与马周一起逛了逛人潮川流不息的中山街。
节日的氛围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十分的浓郁,街道上挂满了跟中秋节有关的灯笼饰品。
不少小吃摊也开始兼职卖月饼。
这个年代的月饼长得跟炊饼差不多,只是里面是有馅的,以红豆和绿豆为主。
不过,自从席云飞带着后世的美食入侵之后,朔方的各种美食层出不穷。
古人并不笨,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点拨或者灵感。
特别是厨师,真正喜欢厨艺的人,也是最勇于去尝试的那一拨人。
比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
你看,大胆的人都是吃货,更何况还有第一个吃河豚的人,当然,这个人肯定是被河豚毒死的,毕竟,不是所有美食都想螃蟹和西红柿一样无害又美味。
何晟,作为朔方混得最好的餐饮业巨头。
这一年来很是春风得意了一把,何氏酒楼各种美食俘获了大把吃货的心,也让何员外的心思开始野了起来。
因为他被如家在大唐各地开花结果的消息,刺激得不要不要的。
明明他才是最早跟着席云飞的那一批人,可看看人家王淮,才进‘公司’几天,凭什么就当上了部门经理,而且还混得风生水起。
关系户了不起吗
呃……
是挺了不起的。
何晟能力不差,缺的就是一个机会,如今,他的机会来了。
席云飞与马周路过何氏酒楼总店的时候,在外面看到了几道熟悉的身影。
其中一个人叫秦海,是秦琼身边的随从,长得十分文气,手上时刻拿着一把折扇。
还有一个叫徐聪,这个人席云飞更有印象,因为他是泾阳徐家庄那个徐管事的小儿子。
当初席云飞与李勣(徐世勣)合作开火柴坊的时候,这小子还讨价还价,颇为精通经商之道。
席云飞神色一动,另外一个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程咬金那混不吝的人。
只是,这三个人来何氏酒楼做甚
是席家庄的饭菜不香了,还是……
何氏酒楼,三楼最大的包厢里。
何晟正襟危坐,对于面前这三个人,他可以不在乎,但是他们背后的人,何晟一个都得罪不起。
秦琼、程咬金、李勣,瓦岗三兄弟,盯上了何氏酒楼
“三位管事,我家酒楼有四成份子是郎君的。”何晟开门见山,先把席云飞搬出来再说。
秦海呵呵一笑,颔首道:“这一点我们当然知道,不然,我家将军也不会让我们来找你。”
“你们的意思是”何晟神色一变。
秦海展开手中的扇子,上书四个大字:合作共赢。
何晟一看,会意的点点头:“你们是打算入股我何氏酒楼”
“非也非也!”秦海扇子一番,这次是三个字:海底捞。
“什么意思”何晟觉得有点懵。
徐聪瞥了一眼秦海,见他还要从怀里拿出一把扇子,急忙开口道:“何员外,我家将军的意思是,单独代理你们家的海底捞火锅,其他的不参与。”
何晟闻言一怔,看了一眼兀自懊恼的秦海,蹙眉道:“这事儿,恐怕还要问问我家郎君,毕竟,海底捞火锅的秘方也是郎君给的,何某无法自己做主。”
秦海三人若有所思的相视一眼,对于席云飞这个大唐第一腿,他们也是佩服得紧啊。
好像这个人什么都会,只要抱着他,就不怕没钱赚。
秦海面色一动,拍开一把新扇子:“那你店里的经营之道也是郎君的主意”
何晟嗯了一声,看了眼他的扇面,竟然还有字,写作:顾客至上。
看来这些人对酒楼的经营状况很了解啊,显然是有备而来。
何晟心里挺激动的,或许这是何氏酒楼正式进军大唐其他州郡的好机会。
只是,还要问问郎君,这事儿他可做不了主。
何晟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席云飞和马周就站在门口。
还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马周眉心微蹙,对席云飞请示道:“要不要派人到各个产业警告一番,免得……”
席云飞闻言,嘴角上扬,摇头笑道:“算了,有人想帮咱们赚钱,没必要拦着他们,回头你跟何晟,还有其他商会的其他会员都说说,除了极关键的配方和秘方不能泄露以外,具体事务让他们自己看着办,但答应给咱们的份额,绝对不能打折扣。”
席云飞没想到这些人的行动这么快,秦琼三人盯上了海底捞,眼光还不错。
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那房玄龄呢、柴绍呢、其他官员呢
他们又盯上了自己的哪个产业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世民,他盯上了什么
而且,以他的身份地位,估计不会委身去找那些主事和管事谈,他能找的,也只有自己了吧!
呵呵,还挺期待的。
席云飞莞尔一笑,摇了摇头,与马周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酒楼。
第七四二章:辽东八郡 二合一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八月中旬的高句丽遍地金黄。
成片的麦穗压弯了腰杆。
才刚刚抵达‘新家’,带着满身的疲惫,庄民们莫名迎来丰收的喜悦。
二十万从关中远道而来的百姓还没来得及安家,就被分配到各座城池收割稻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