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等到众将个怀心思的离开大殿,张红伟实在忍不住,问道:“皇上,您那句

    话……”

    赵洞庭笑吟吟道:“呵呵,朕只是昨夜让飞龙军士卒们去看看诸位将军有没有睡好而已。”

    张红伟懵了。

    他又不傻,当然能听得出来赵洞庭这话里是什么意思。

    让士卒去看将军睡好没有

    他这个主将怎么没有得到消息

    很显然,皇上是让人敲打那些偏将去了啊!

    回过神后,张红伟苦着脸道:“皇上,十个偏将中,有两个是末将的亲信……”

    “呃……”

     




第332章 纸上谈兵(2)
    第332章 纸上谈兵(2)

    不过按着赵洞庭的估计,元军应该不会分太多路数进攻的。

    他们本来就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分多路进攻攻城,那不是傻么

    要知道,攻城可要比守城难得多,需要起码多投入数倍的军力。

    如果元军分多路攻城的话,那便等于是将他们本身的兵力优势给消弭了。

    纵然有五十万大军,齐攻有万人驻扎的十多座城池,能攻得下几座

    而赵大离开以后,赵洞庭就带着剩余的飞龙士卒和武鼎堂供奉在信宜安顿了下来。

    除去柳弘屹的粮草应该还未运到偏远的武黎、太平镇等城以外,宋朝现在可以说已经是万事俱备了。

    夜里,赵洞庭宣来秦寒还有东河里、赵与珞在房间内议事。

    屋中桌面上摊开的是广西、广南两地的地图。

    不过这个年代的地图自然不会太过详细,只是标明大致山河走向和城池所在而已。

    地图上,有宋军驻扎的城池都已经被赵洞庭用圆圈标记。

    从图上看,铁桶防线已成。

    虎将张珏亲自坐镇宣化,统筹永定、宣化、武黎、太平镇、冻州五城防守事宜。

    文天祥坐镇平南,统筹镡津、平南、浔州、石门、郁林、宁浦六城之军事。

    赵洞庭自己暂且坐镇信宜,统梧州、岑溪、高州等城军事。

    从压力上来说,现在无疑还是赵洞庭这边最大。

    他仅仅六万军马,可要面对的,却可能是伯颜的二十多万大军。

    赵洞庭用手指点点地图,道:“三位可觉得朕的布置还有什么疏漏”

    东河里道:“皇上布置长达近两千里的防线,以城相连,遥相呼应,臣不觉得有什么疏漏。”

    赵与珞才是刚来,看着地图沉思,没有说话。

    秦寒沉吟两声,则是道:“若也速儿和伯颜两军汇合,哪座城池能挡其锋芒皇上此番布置看似没有疏漏,可若是被元军撕开裂口,整个防线,就也就破了。特别是如果元军选择岑溪、浔州、宣化作为突破之地的话,届时城破,我军可是有首尾不能相顾之忧。阵如长蛇,被抓七寸的话,也就灵活不起来了。”

    他说的岑溪、浔州、宣化,正是三道防线中的三个居于中间的城池。

    东河里听到秦寒这话,脸上的笑容猛然僵住。

    赵洞庭听得出来,秦寒还是不赞同他的这种兵力布置。他虽然没反对,但心里恐怕还是固执己见。

    赵洞庭自己是下定主意便很难被别人劝动的人,秦寒是鬼才,傲气斐然,自然也同样如此。

    谁不觉得自己的法子才是最稳妥的

    赵洞庭眼中微微闪过精芒,道:“以元军现在的军力部署,伯颜不可能假道去宣化,他的粮草不能供应这么远,而且有被我军切断粮草的危险。也速儿倒是可能从夔州前往荆湖北路或是荆湖南路和广西南路接壤的地方,然后和伯颜呼应,他在这两地,元朝对他的粮

    草供给更为方便。”

    秦寒道:“那如果他们不合并一处,而是尽全力各攻宣化、岑溪呢”

    赵洞庭撇撇嘴,“朕在各军之中派发那么多的火器,他们能够轻易攻得下么”

    他此时有着如秦寒那样自信的神采,“只要能够坚守住两三日,朕在其余城池中的援军便可赶到。届时,不过是和元军决死而已。元军兴师动众,不管战局如何发展,我军和他们决死,在所难免。”

    秦寒不再说话,看向赵洞庭的眼神中微有诧异。

     



第333章 梧桐岭之战(一)
    第333章 梧桐岭之战(一)

    不过,伯颜却是在肇庆府大军驻扎,不再前进。

    赵洞庭意识到,他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发生了。伯颜,似乎真有等待也速儿汇军的势头。

    远在宣化的张珏飞鸽传信信宜,请示赵洞庭是否率军往东,收缩防线。

    赵洞庭只是让他再等等,明确元军动向再说。

    又过六天,伯颜大军从肇庆府压到德庆府主府端溪,这里距离梧州、岑溪都已是不远。

    也速儿大军也已到荆湖北路地境,似有直接挥军到广南西路静江府的打算。

    静江府依山而立,城墙高耸,着实是个可攻可守的军事重城。

    张珏调动冻州、太平寨的天贵、天富两军往宣化聚集,收缩防线,欲往文天祥防线靠拢。

    而就在双方紧锣密鼓行军之时,伯颜终是率先向宋军发起攻势。

    元将阿剌罕率五万军卒从端溪赶往最接近梧州城的封川府,兵压梧州,距离梧州不到百里。

    元将孔元率兵两万,在端溪城外横渡郁水,直奔岑溪。

    双方的探目来来往往,在荒野中川流不息,到现在,自然都已是对对方的动静了于指掌。

    宋军知道元军的动向,元军亦是知道宋军的防御布置。

    说到底,还是得在战场上见真章。

    赵洞庭和秦寒等人在信宜研究局势,都很清楚,阿剌罕的五万军卒大概没有胆气进攻梧州,突然进军封川府,只是为牵制梧州府的天魁军而已。天魁军不过万人,岳鹏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驰援岑溪。

    而岑溪有天罡军驻扎,这点元军应该知晓。孔元做先锋,大概也只是探宋军虚实而已。

    就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当天,赵洞庭信鸽传令苏泉荡,让他务必击退孔元,打好这第一仗。

    双方大摆阵势,这第一仗的胜负,对士气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将近十天过去,孔元两万大军到岑溪县外二十余里处山丘上安营扎寨。但是,却并未向岑溪发起进攻。

    也速儿大军接近静江府。

    张珏麾下五万大军齐聚,放弃原本驻扎的城池,到宁浦,和天满军汇合。六万大军驻扎宁浦。

    赵洞庭夜里和秦寒、东河里、赵与珞继续探讨局势,忽然发觉有些不妙。

    阿剌罕五万元军牵制岳鹏,似乎是想给兵发岑溪的孔元制造机会,但是孔元却按兵不动,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房间里,赵洞庭用手指点着地图上的岑溪,问道:“孔元按兵不动,到底想作何打算”

    因为也速儿这个时候还未到静江,伯颜的每个举动,便都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也速儿不到,不正式摆开架势,实在让人无法预料元军到底打算如何突破赵洞庭的防线。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大军接近静江府,便绝不可能再从广南西路的西边迂回进攻了。他的后勤补给线无法延续这么远,而且,他也不可能这样浪费时间来故布疑阵。

    秦寒、东河里、赵与珞都是低头看着地图沉思着。

    过数分钟,秦寒忽然道:“要是元军先围后攻,我

    军怕是就麻烦了。”

    赵洞庭的眼眸猛然凝缩起来。

    秦寒这句话如同针似的直直插在他的心里。

    他脑海中极速盘算着双方的兵力配比,是啊,如果孔元并不是欲取岑溪,而是牵制岑溪呢

    只待伯颜将岑溪往南的宋军全部牵制住,也速儿再分兵牵制张珏和文天祥,梧州岂不是危矣

    宋军要守城容易,可要出城突破元军防线,驰援其余城池,可就有些难了。

    秦寒这时候看向他,道:“皇上,看样子我们只能将天机、天闲的军马全部调往岑溪了。然后再看元军如何应对,如果他们继续



第334章 梧桐岭之战(二)
    第334章 梧桐岭之战(二)

    他心里很清楚,大将之才他绝对算不上。因为要是让他去排兵布阵,他只能抓瞎,但是这个短板,他却也不愿意告诉秦寒。他现在对秦寒和蜀中都有着极深的防备,若非万不得已,他不想在秦寒面露暴露太多的东西。

    将秘密深藏起来的人,往往才能活得更长。势力亦是如此。

    从信宜到岑溪,不过百多公里的距离。仅仅是在两个小时后,信鸽便到苏泉荡军中。

    负责接收命令的军卒见到信鸽腿上以黄色小布条绑着的信件,不敢怠慢,连忙求见苏泉荡。

    以黄色小布条绑的信,那是皇上谕令。

    苏泉荡在睡梦中被侍卫叫醒,拿过信后,在油灯下看信。

    信只是上小纸条,而上面写的,都是如拾伍、贰陆肆、叁拾柒这样的数字。

    苏泉荡将信摊开在桌上,走到床边,从他的床铺底下箱子里拿出本约莫数十页的线装本书籍来。

    这本书只是以牛皮作为封面,封面上什么字都没有写。

    这自然是出自赵洞庭的手笔。

    暗令。

    飞龙军中传信便是用的这样的暗令,而现在,已经普及到岳鹏、苏泉荡、文天祥、张珏等数人。

    至于其余将领,还没有到让赵洞庭完全信任的地步。是以,赵洞庭也并未给他们派发这本暗令书。

    苏泉荡打开书,第一页。

    书上面的字很齐整,十行十列,都是单独的汉字。

    第十行第五个字,攻。

    这个字应对的便是暗令中“拾伍……”这个数。

    再到第二页,第六行,是个孔字。

    这样的暗令,便是被元军截取,也没有泄露军机的危险。

    苏泉荡找到一个字,便在纸上写下一个字。不过数分钟,他的纸上便已写下一条完整的命令。

    攻孔元,尽力歼灭。

    苏泉荡看着这七个字,神色逐渐凝重。

    足足看了有数分钟之久,他才忽对房间外的侍卫喊道:“令,让诸位将军到正殿议事。”

    “得令!”

    门外的侍卫不敢怠慢,也不敢多问,脚步声很快远去。

    苏泉荡眼神又重新移回到纸上,嘴里喃喃,“全歼孔元两万元军么……”

    大概谁都想不到,元军大军压境,最后主动发起进攻的,竟然会是宋军。

    苏泉荡穿戴整齐后赶往岑溪府衙正殿中不多时,天罡军中的副都指挥使刘再远、都虞候苗成,还有诸位千夫长正副偏将便也都赶到正殿。率着两百飞龙军卒来岑溪驰援的赵大也同样在列。

    刘再远、苗成两人,原本都是厢军中的统帅,四十岁许年纪。在现在的天罡军中,拥有不小威望。

    “指挥使。”

    众将到正殿中后,给苏泉荡拱手行过礼,都在书案后坐下。

    刘再远拱手问道:“不知都指挥使深夜宣我等来有何事吩咐”

    将军们也是人,这个时候他们着实已经睡下了。

     

    ;苏泉荡眼神在诸位将军面上扫过,向着南方拱手,“皇上有令,命我等出城歼灭孔元。”

    “出城歼灭孔元”

    众将都是惊讶,登时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是有些不解起来。

    他们这些人里,有些以前是厢军统帅,有些是义军领袖,还有土匪头子。

    刘再远疑惑道:“指挥使,我军不过万人,出城攻打孔元,能取胜”

    这也怪不得他没有底气。

    他们这些人以前都只能算是散兵游勇,和元军交战时,实在是很少有占到便宜的时候。

     



第335章 梧桐岭之战(三)(1)
    第335章 梧桐岭之战(三)(1)

    苗成道:“皇上派给军中的神龙铳威力那般强大,应该能够大破元军吧”

    只是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没有太多的底气。

    神龙铳是强,但也不是无敌的。元军孤高临下,箭矢的威力同样不可小觑。

    这时,赵大突然说话,“不如我率飞龙士卒直接去将他们的大帐轰个稀巴烂得了。”

    他带着两百挺掷弹筒,这时候可是意气风发得很。
1...99100101102103...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