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她没吃过苦头,能够挨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是极为不易。到此时,她终于是彻底放下心中高傲。
乐婵又扯了扯赵洞庭的衣袖。
赵洞庭道:“让朕给你饭吃,可以。不过,你得答应朕一个条件。”
可怜兮兮的明珠公主眼中露出浓浓希翼之色。
赵洞庭沉声道:“岳殿主差点因你而死,朕,让你给她跪下请罪!”
“你!”
明珠公主大怒,“本宫乃是公主,怎可向贱民下跪
”
“贱民么”
赵洞庭冷笑道:“你若不是生在皇室,不也是个贱民在你家先祖未发迹前,不也是贱民”
他向着殿外走去,“既然你不愿意跪,那你便在这里继续挨饿吧!放心,朕不会让你死。”
“啊……”
明珠公主拼命挣扎,但没两下,疲乏的身子就已经没了力气。
挣扎完,她好似认命了,哭着道:“本宫答应你!本宫答应你还不行吗”
她实在不愿意再受这样的折磨。
赵洞庭回头,轻飘飘瞥她,对乐无偿道:“前辈,给她松绑,带她去见岳殿主。”
其后,堂堂的明珠公主便像是鹌鹑似的,被乐无偿提在手中,
第427章 高傲使差(2)
第427章 高傲使差(2)
若是有的人穿越而来,大概会大权尽握,奴隶天下。但他赵洞庭,却绝不是那样的人。
明珠公主终于吃到了饭菜,却是丧失了自己作为公主的尊严。
同时,也见识到了这个世间的残酷。
翌日下午,梧州城外,有快马赶到。
数骑到梧州城下,向着城头上高喝:“大宋使差奉皇命前来,速开城门。”
他们的语气可谓是极为高傲了,简直是居高临下,连“求见……”两个字都没有说。
城头上的元军将领登时有些不忿起来,没好气道:“老老实实在城头下给老子等着。”
说罢冲着旁边的士卒挥挥手,“去府衙禀报元帅,说宋朝有使差求见。他娘的。”
虽然不忿,但他倒也没想将这几个使差怎么样。首先这个年头通常是不会为难使差的,另外,即便要杀,也轮不到他。
当然,碙州岛赵洞庭斩杀范文虎时不算。赵洞庭本就不在乎这个年代约定俗成的规矩。
而这个时候,伯颜和也速儿已经知道明珠公主被擒的事。蒙托用信鸽传报,自然要快过马匹许多。
府衙内,伯颜和也速儿两人相对坐着,正为这事在忧心忡忡,听得士卒通报,已失去些许方寸的也速儿匆匆说道:“快些将他们带进来。”
士卒便又匆匆跑开去。
伯颜叹息道:“副帅,若是宋朝以公主威胁我等退军,我等如何”
这件事想要传到中都,再等忽必烈拿主意,显然需要时间。
而且,伯颜的直觉也告诉他,明珠公主被宋军擒住的事情或许并非那么简单。蒙托的信中只说明珠公主率黄粱策、李望元还是数十绿林营供奉刺杀大宋皇帝,黄粱策、李望元两人撇下公主逃离绣江镇,导致公主被擒。可以黄粱策和李望元两人的身份,会撇下明珠公主于不顾么
蒙托心机深沉,但他伯颜却也并非是个头脑简单的人。
在他想来,便是被宋军围困,黄粱策和李望元两人也该死战到底。因为,他们即便逃出来,也活不成。
这只能说明,蒙托的禀报并非全部属实。
但蒙托是他爱将,收到信件以后,他只是将信件原封不动地传到中都去。
他不会为蒙托开解什么,将自己牵扯到这件事里,同时,也不愿枉自去下什么定论。
皇上英明神武,自会有他的决断。
在这件事情上,伯颜很是谨慎的选择了明哲保身,将自己全部摘了出去。
而这件事,他是和也速儿商量过的。也速儿,也同意她的做法。
明珠公主倍受宠爱,即便是以他们两人身份,被牵扯进去,下场也是难料。朝中太过复杂,派系无数,说不得他们的政敌会以此为借口趁势在朝中攻击他两,到时候,他们说不得会极为被动。
也速儿听得伯颜的话,叹息道:“先稳住宋军,等皇上旨意下来再说罢!”
她无疑更要比伯颜烦恼几分,因为,她心头还是真正喜爱明珠公主那个丫头的。
这份感情做不得假,只能说还未浓郁到足以让也速儿甘愿牵扯到这件事中的
地步而已。
伯颜闻言,轻轻点头。
不多时,南宋的数个使差便被侍卫带到府衙大殿前。
使差们自然不会下跪,只是对着伯颜和也速儿微微拱手,“见过伯颜、也速儿两位元帅。”
伯颜心情极为不好,直言道:“你们的皇帝想要如何,直说吧!”
使差们也不计较,为首之人微笑道:“圣上的意思,是让两位元帅撤军,给我军让开道路,让我军大军安然抵达绣江镇。如此,他便保证贵朝明珠公主能够再安然无恙地见到两位元帅。”
“哼!”
&nb
第428章 神武厚德
第428章 神武厚德
“保”
伯颜微微摇头,“本帅本就不知情,眼下都只是臆测,不敢擅自定论,何来保字之说”
也速儿眼中划过光芒,不再说话。
其实她也看出来这事和蒙托定然有关系,要不然蒙托不会这么迫切地进攻绣江镇。
有些事,做得太过急迫,反而适得其反了。
蒙托虽有心机,但太过低估她和伯颜的头脑。
只是,伯颜和她关系不错,此时出征在外,理应相互扶持。蒙托既是伯颜爱将,她也不愿看到蒙托出事。
至于那黄粱策和李望元,李望元不过是个无关轻重的人,而黄粱策是皇上身边的狗。
他们两死便死了,也速儿并不在乎。
这日,梧州城内又有信鸽向北飞去。
滕州境内,有郁江横贯,又延伸蒙江、容江、皇华江三条支流。
其中容江经过绣江镇的那段,又被单独命名为绣江。
而因容江、皇华江在郁江的分流处正好汇聚,是以,在两江源头处有个几近于三角洲的地带。
这里土地肥沃,可以说是滕州境内最为盛名的盛产之地。只是,如今已经看不到多少人烟而已。
而此时,迷蒙夜色中,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俨然扎着无数的泛白帐篷,还有许许多多的篝火在燃烧着。
这些篝火,和天上的星辰相印成辉。
许多旗帜迎风飘扬,在篝火火光中时隐时现。军旗上,镶嵌着各种动物祥瑞。
南宋除去绣江镇天魁、天罡、天机、天闲四军,此时尽皆汇聚于此。共分为十一个集团军部,其下再有二十七个师团部,皆是千人左右。
这些军队原本驻扎在郁江南面各村镇,在得到赵洞庭传令以后,匆匆汇聚到这里来。
只是,紧赶慢赶汇聚到这里,终究还是晚了。
赵洞庭发现元军意图的时候,元军已经大概对滕州形成合围之势。相较宋军,元军更占主动。
在容江、皇华江对岸,以及宋军军营南面十余里处,赫然也是有着无数篝火,帐篷林立。
元军在广南西路的军队,除去镇守梧州的数万人以及绣江镇旁侧的蒙托大军,还有宋碧涛麾下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两千士卒,也都尽皆汇聚于此。呈三角形,彻底对宋军形成合围之势。
赵洞庭本意让这些宋军撤退绣江镇,但也被南面十余里处的元军大军截断退路。
原本,元军尽可以大举进攻。十余万大军三面夹击之下,纵是宋军火器强盛,想要突围,也势必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明珠公主突然被擒,这无疑让得元军不敢再轻举妄动。伯颜主帅和也速儿副帅同时下令,谁敢妄动,便军法处置。
这虽然让得诸多元军将领极为不解,但也无可奈何。
而要说最为生气的,大概是杨帆无疑。
他献上围攻策略,且暂时掌管也速儿麾下大军,本以为这回可以大灭宋军,夺得头功,以后平步青云不再话下。伯颜和也速儿不得妄动
的命令,无疑将他的如意算盘打乱。
迟则生变,这个时候不攻宋军,更待何时
但他才刚刚到也速儿麾下不久,纵然有把握让宋军损失惨重,却也不敢违抗军令。
再者,纵是他想动,他麾下也速儿的那些将领也未必肯听他的话,更遑论伯颜麾下那些将领。
这让得杨帆这两日的心情极是烦闷,心中已不知暗骂过多少次伯颜、也速儿优柔寡断,不成大器。
他并不知道明珠公主被擒的事。
而在三角洲地
第429章 元帝之断
第429章 元帝之断
他年近七旬,但看起来仍是壮硕,面相约莫六十岁左右,面色黝黑,极具威严。
殿内元朝各文臣武勋分数排坐着,这时却是颤颤兢兢,谁也也不敢开口。因为,戎马半生、所向无敌的皇帝陛下正处在暴怒之中。
有人看着忽必烈双手死死抓着龙椅,仍在微微发抖,心中都是大感惊讶。
他们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见过皇上这般生气过了。据大都以后,皇上修身养性,不再像以前在蒙古时那样喝最烈的酒,睡最灵性跳脱的娘们,说最脏的脏话,渐渐的喜怒不形于色,再未露出过这般模样。
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惹得皇上如此生气。
莫非……
是伯颜、也速儿征南宋败了
有伯颜、也速儿的政敌已在心中打着腹稿,只待忽必烈揭开谜底,便打算上言参他们两。
然而,忽必烈在长达数分钟的暴怒之后,却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忽然起身,往殿外走去。
众臣满脸不解,在太监喊出退朝两字以后,连忙躬身,“恭送皇上。”
等忽必烈走出大殿,便也各自离开大明殿。只是离去时,难免三五成群,成派系互相探讨这事。
忽必烈的这番暴怒,实在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而作为臣子,若是摸不清皇上的心思,那也就是危险的开始。
伴君如伴虎。
少不得,有位极人臣的大臣旁敲侧击地向伺候忽必烈的大太监打探消息。
但老太监,却只是闭口不言。让诸位大臣稍安勿躁,然后便也匆匆向着大明殿后头跑去。
作为皇上旁边的亲信大太监,他知道什么事能说,且什么时候才能说。明珠公主的事,现在显然不能走漏消息,因为他知道无论皇上作何决定,都会为皇上惹来不少流言蜚语。
救明珠公主,会被人诟病不以国家大事为重。而不救明珠公主,又会被人说薄情寡义。
虽然皇室本就没有太多亲情可言,可那终究只是私底下不是明面上谁敢不做出其乐融融的模样
到后头皇上批阅奏章的大殿内,老太监老老实实垂手立在忽必烈旁边,也是不敢多言。
但忽必烈却好似很是纠结,出声问道:“明珠的事,你觉得朕该如何”
老太监实在不愿掺和到这事里,但又知道忽必烈性格,不得不说。
在心中做好措辞,他小心翼翼道:“皇上英明神武,厚德载物,老奴不敢多言。”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忽必烈闻言,却是轻轻叹息,“可明珠那丫头,着实是让朕心中疼爱啊……”
老太监英明神武在前、厚德载物在后,忽必烈岂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那就是先神武,再厚德,也就是说,让忽必烈以军事为重。
这大概是符合忽必烈心意的。
以他的作风,显然也不会将明珠公主临驾于整个国家军事之上。
忽必烈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
是和他的兄弟们厮杀过后,以血淋淋的骨头铺就出来的。
这样的人,就算心中再疼爱明珠,会为明珠而放弃覆灭南宋的大好机会么
老太监心中悄然松口气,庆幸自己刚刚这句话没有惹怒皇上。
他老老实实立在旁边,又不再出声。
而忽必烈叹息完,则道:“传朕旨意,让伯颜、也速儿速速剿灭宋军。”
“是。”
老太监躬身出去。
只不多时,在这座巍峨森严,却仿似没有多少人烟气的皇宫之中,有信鸽冲天而起。
忽必烈做出他的抉择。
第430章 俊美肖玉林(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