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虽然,元朝是诈降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过去半个多时辰,哈尔巴拉和柴立人便都赶到赵洞庭所在的帐篷里。

    虽然元朝还未正式投降,但真金已在这里明确表态,他们两人也都知道真金是的的确确决定投降,所以两人都已然对赵洞庭施以君臣之礼。降宋以后,如他们这样的级别必然是要受到任用的,只是官职会有变化而已。

    这几乎是不用考虑的事情。

    赵洞庭面对着两人的跪礼,也是淡然自若。只道平身两字。

    “平身。”

    柴立人是后面进来的,他施礼后,赵洞庭让他起身,又道:“赐座。”

    柴立人瞧瞧哈尔巴拉,眼眸深处带着些疑惑之色,走到哈尔巴拉的下面坐下。

    文起坐在他们的对面。

    至于刘诸温、黄华等人,他们各有各的事情忙碌。而君天放、洪无天等人,在赵洞庭的安全并不需要担心的情况下,自然也不会到他的帐篷里来凑什么热闹。

    “朕不久前接见了四大汗国的四位元帅。”

    待柴立人坐下,赵洞庭目光落在两人脸上,缓缓说道。

    柴立人和哈尔巴拉也只瞧着他,脸色倒是没什么变化。

    赵洞庭对两人这种神情颇为满意,露出些微笑容来,接着又道:“他们是前来借粮的,想让朕给他们提供粮食,能让他们得以回国去。朕也已经答应他们了,只咱们大宋现在前线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来,朕心里在想,你们既然之前找他们前来助战,那必然是准备着他们的粮草的,没错吧”

    哈尔巴拉和柴立人对视了眼。

    随即哈尔巴拉拱手道:“回皇上,是的。皇……我们的确在和四大汗国联盟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他们大军所需的粮草了。”

    赵洞庭点点头,“那那些粮食现在何处”

    他话简直不要说得太明显。哈尔巴拉和柴立人当然都知道他的意思。

    赵洞庭这“刀子”下得有点快。

    他们怕也没想过,这才刚刚投降,且还没有正式受降,这宋帝就会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但转念想,投降已成事实。整个元朝都将是眼前这年轻帝王的,他们两人也没必要舍不得。

    而且这也不是他们的东西。

    只哈尔巴拉脸色仍是不禁尴尬,道:“现在各路粮食都还正在筹措,并未全部集中起来。就近之粮草都已经被皇上您的禁军给手脚了,虽是不少,但也没法供应他们回国去。”

    赵洞庭点点头,“那就让你们西北各路都不要将粮草送来了,直接给他们开出条粮草通道来就行。”

    “是。”

    哈尔巴拉不敢不答应。

    他抬了抬眉头,本是想问什么的,也终究没问出口。

    他大概是想问赵洞庭为何要将四大汗国给放走的。自古以来,北




第2289章 1965.善济会
    第2289章 1965.善济会

    他是颇有克制力的人。

    而以他的性子都将杯子直接砸了,可见心中是如何的盛怒。

    文起、任伟都陪在他的身边,本在商议安排降卒之事。忽见得赵洞庭如此,都吓得变了脸色。

    他们还从没有见过赵洞庭如此生气过。

    那前来通禀赵洞庭这消息的人也是忙不迭跪倒在地上。

    这是军情处的情报员。隶属于文起的建康军区,只是不受军区指挥,直接听命于军情处。

    军情处在各军区中都有部门,全部都是独立的。在军中的地位,和各军区的监察部门差不多。

    各军区中监察、律法,还有军情等部,都是地位特殊的。这样极大程度杜绝了军区元帅一手遮天的可能性。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过十数秒,赵洞庭脸色仍是铁青,终于开口说话。

    情报员连忙施礼,向着外面退去。

    文起带着些担忧之色轻声问道:“皇上,发生何事了莫不是……元朝投降之事有变故”

    “不是。”

    赵洞庭摇摇头,眼中杀意凛然。

    他大概也是不想压制这股杀意,以极为森严的语气道:“是咱们国内生出了蛀虫。”

    “蛀虫”

    文起和任伟的脸上都露出些疑惑之色来。

    蛀虫是什么,他们当然知道。蛀粮食之虫,蛀国库之贪赃之徒。

    这些年,大宋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兴盛繁荣前进着,律法也是逐渐健全,但贪官污吏,还真从没断绝过。

    朝中有,军中也有。

    他们两人都是在军中、朝中呆过的,见到这样的例子不少。有之前同朝为臣的人现在还在大牢里蹲着。

    甚至其中还有关系不错的。

    这些人曾经也都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之士,只后来却没能经得住金钱的诱惑,越陷越深,直到东窗事发。

    这当然让人觉得惋惜,也会愤怒。但按理说皇上不应该为这种事情而盛怒才是。

    皇上见过的贪官污吏还少了

    “皇上。”

    文起带着小心之色说道:“自古以来,不管哪朝哪代,蛀虫皆是无法避免之事。依臣看,您实在不必为了他们而生气,龙体为重。”

    “朕又何尝不知。”

    但赵洞庭眼中杀意却是不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蛀虫肯定是没法彻底消灭的。再健全的律法、再严苛的监察,也总会有这样的臣子冒出来,但有些钱……他们竟然也敢染指,真是杀一万遍都不足惜。”

    文起眼中疑惑之色更浓,“皇上您说的是”

    他还只以为赵洞庭说的是军饷。

    这事关百万将士,当然重要。尤其是那些死伤将士的体恤银,那更是重逾千斤。

    如果谁敢动这些银子,那真是杀一万遍都不多。

    然而,赵洞庭却是摇头道:“不是。”

    他忽地拿起书案上的笔,奋笔疾书起来。

    文起没有再问,但见赵洞庭并没有让他们回避,是以眼神也落在赵洞庭面前的纸上。

    转眼便是数十龙飞凤舞的字跃然纸上。

    文起越看越是心惊。

    为信上的内容惊心,为皇上的杀意而惊心。

    赵洞庭这封亲笔书是写给军情处、监察省还有律法省的,着三部联合督办此案。而且从严处置,不管何人,该杀当杀,该办当办。哪怕是皇亲国戚,也绝不容情。众犯之审判,酌情重判一到三个等级。

    大宋现在的刑罚里面有死刑、死缓、无期、有期等等。

    重判一到三个等级,可是相当吓人了。

    原本是死缓的,提一个等级,那就得直接执行死刑。而无期,也会变成死缓。



第2290章 1966.准备撤退
    第2290章 1966.准备撤退

    任伟也跟着跪下去,“请皇上斩其正法。”

    虽说赵洞庭已经在信中明言要严肃处理,但他和文起都觉得应该将那些人直接斩立决才能泄心头之愤。

    赵洞庭真有些意动。

    若是可以,他当然也想杀这些人。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

    他不能不管情节轻重就全部以斩头了事,毕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律法,最重要的是公正。

    嘉定府善济会行径当然让人万分憎恨,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该斩头。

    冤有头,债有主。赵洞庭想要的,是律法省对善济会那些有枉国法的人加以处罚。

    其实,他着各省对善济会严加惩处,已经是以权力在侵犯法律的公正性了。

    要想大宋成为一个健全的法制国家,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起来吧!”

    赵洞庭叹息道:“善济会有不少人该杀,但朕相信也有不该杀的。朕已废了诛九族之罪,便不能再作出这种事情来。”

    冤有头,债有主。他只是想让那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家伙遭受惩罚。

    错误的根源并不在善济会,善济会只是个机构而已。其根源,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善济会公差。

    “你们都下去吧……”

    说完,赵洞庭便摆摆手,让文起和任伟都下去了。

    这件事情让他有些索然无味,也再度意识到许多问题。之前他对贪腐已经足够重视,特别实在爆发出温哲彦等广西诸大员的事情以后,更是着监察、律法等部门对贪腐之事严防死打,但对于懒政,他之前却并未太过重视。

    善济会会在震灾时是如此的表情,除去有人贪腐以后,必然也有尸位素餐之徒。

    非是如此,不可能一整个善济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那些捐助的物资竟然都被堆放在仓库中发烂,而灾民却是无衣可穿,无食可用。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文起和任伟离去后,赵洞庭独自在帐篷内呆坐了许长许长的时间。

    又是两日时间过去。

    在上蔡、遂平还有磐石寨等地的投降元军被遣散回去的越来越多。

    这都是各军区负责安排降卒的将士们没日没夜奋斗出来的成果。

    这不计其数的元军被遣散回去,虽然花费不少遣散费,但相应的也节约下来许多粮食。

    而且这个不安定因素总算是消去了。

    没有了这些元军,元朝投降便彻底成为定局。哪怕是真金想反悔都不行了,因为他手里已经没多少兵马了。

    当刘诸温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赵洞庭的时候,赵洞庭也算是松口气。

    元军已经遣散,四大汗国的军队也已经撤离西平县。接下来这前沿不会再有仗打,只需等待元朝投降就行。

    他这个做皇帝的也没有必要继续再呆在这前沿阵地了。

    至于大军,也可以诸部安排撤退。足足数十万众全部都在这元朝境内,对国内来说每天都是不小的负荷。

    夜。

    刚进十一月,天气已经是颇有些寒冷了。

    赵洞庭的帐篷里燃着暖炉。

    除去赵大以外,前沿各军的最高阶层次将领都在赵洞庭这帐篷里面聚齐了。

    从汝阳城内赶来的军机令文天祥,再有就是各军区的元帅,以及飞天军总都统任伟。

    如赵虎、刘子俊、肖玉林等人这种总都统,都没被赵洞庭宣到里面来。

    因为这是整个大军撤退的事情。赵洞庭并不打算去详细安排各军如何撤退,这是各军区元帅们的事情。

    “免礼了,都坐下吧!”

    众人陆续进帐,赵洞庭笑眯眯地说道。

    眼前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爱将,是大宋的军中扛鼎。光是看着他们,心里便就会觉得舒服。

    &nb



第2291章 1967.阴霾散去
    第2291章 1967.阴霾散去

    如建康军区中就有军队几乎是名存实亡,这样的军队若是还留守在这,的确是不像话。

    而且留着他们在这也没什么作用。

    文起默默地将纸撕开,将其中四张挑出来。其余的,全部揉成了纸团,又按各军区摆成六堆。

    其中建康军区仅有的那两个纸团,可谓是相当的刺眼。

    攻元之战,建康军区真是接近名存实亡了。

    赵洞庭从每堆里都随手捏出了一个纸团。

    六个留守军团的名单就这样出炉了。

    赵洞庭逐个打开,逐个念出声来。

    “祥龙军区,天捷军。”

    “大理军区,天寿军。”

    “蜀中军区,天哭军。”

    “镇**区,天败军。”

    “兴**区,天暗军。”

    “建康军区……天立军。”

    刘诸温、柳弘屹等人在赵洞庭念到自己军区的时候,都是点了点头。

    “既然是抽签出来的,那就这样决定了。从明日起,便就安排撤退事宜吧!”

    念完,赵洞庭眼神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文天祥的脸上,笑道:“军机令你稍待,其余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众将便就起身,又向着帐外走去。

    赵洞庭宣他们来其实就这么件事情,但要是不将他们宣来,直接传达圣旨下去却也不好。

1...799800801802803...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