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他们如今都有了主见,有了灵魂。
其实他们谁都知道,那些花边消息肯定不全部都是真的。但是,空穴不来风,善济会的不作为是事实。
有流离到嘉定府的难民们汇聚到了善济会会长的宅子外面。
这位据说以前一贫如洗的善济会会长如今真是发大财了。
且不说他是不是真在嘉定府内有十余个宅子,单就这主宅,便已经是价值不菲。
这宅子坐落在嘉定府内最好的位置,周围绿树成荫,有湖泊环绕,鸟语花香。
至今,赵洞庭当初创办的建筑公司在大宋的发展也已经颇为成熟。民营建筑公司早如雨后春笋般冒将起来。
现在更是已经开始出现私营的房地产企业。
善济会会长这宅子并非是自己建的,而是由成都路内某房地产企业建成。宅子什么价,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有人算了算,以善济会会长的银奉,就算不吃不喝,买这样的宅子也得六十年。
而他刚刚来嘉定府的时候,几乎是身无分文的。那买这宅子的钱是如何来的,也就值得推敲了。
“请辞!”
“罢官!”
“出来受死!”
此时此刻,侥幸没有被地震波及的嘉定府内并不平静。
数个城门口都是熙熙攘攘。
有军卒、百姓,还有各种运送物资的车队不断在城门口进进出出。
这善济会会长的宅子门口也很热闹。
起初还只是数十难民汇聚到这里,而现在,汇聚的百姓们已经是越来越多。
百姓们有的打起横幅,有的嘴里叫喊着,看着大门紧闭的寨子。眼中都有着同样的光辉。
他们都想要将这个蛀虫给揪出来,也好平平心中的怒气。让那些在地震中不幸丧命的无辜同胞们能够瞑目。
善济会会长不必为这整个震灾买单,但他,却必须为他的善济会不作为而负责。
门口,有嘉定府内的社安局捕快们挡着汹涌的人群。脸上尽是无奈之色,眼神颇为复杂。
他们也都听说善济会会长的事,不觉得这家伙有什么委屈。只作为捕快,维护治安又是他们的职责。
为首的捕头已经不知道多少遍对着百姓们喊,“大家不要乱来,我敢保证,府尹大人必会给大家个交代的!”
这话,是他来这里之前,嘉定府府尹派人告诉他的。
嘉定府府尹这个时候还在城外,已经数日没有回这嘉定府。相较于这善济会会长,府尹大人显然是觉得此时将救灾工作做好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这捕头很相信府尹大人的为人,也相信他的能力,说这话时,眼中有着坚定的色彩。
或许是他这种神采在无形之中感染了众人,于是到现在,都并没有爆发暴力事件。
但捕头和众捕快们,也是免不得满头大汗了。
第2300章 1976.可笑反转
第2300章1976可笑反转
而此时,在这依山傍水的宅子里。富丽堂皇的正堂内,那善济会会长却是面对微笑在悠闲地喝着茶。
茶,是产于福建的青凤髓。这是仅次于贡茶的名茶,可谓是价值千金。
茶叶根根在茶水中冒着尖儿。
善济会会长年约五旬,面黑有须。此时看他面相,大概难以想象他以前也是个寻常百姓。
他轻轻拨着茶盖,似乎压根儿没看到旁边婆娘们脸上的焦急之色。
“老爷。”
最后他的大老婆实在忍不住,道:“外面那些贱民都将咱们宅子给围住了,叫嚣着让您自己引咎请辞,还要揪您去报官呢!怎的你还在这喝茶啊!快点想办法啊!”
“呵!”
会长轻轻瞥了眼自己的婆娘,“无知妇人。”
他眼中满是不屑之色,“就凭这些难民,能将老爷我如何”
他慢悠悠地说着,“本老爷就是官,且是皇上亲封的善济会会长,这嘉定府从上到下,谁都得给老爷我几分面子。府尹大人现在还在城外,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回来,谁都不敢将老爷我怎么着,而老爷我已经让人去打点那些乱传消息的小作坊了,负责书本、报纸刊印的传媒管理司主官也和老爷我都有交集。这些小作坊要想活下去,都得乖乖的将那些抨击老爷的话变成褒扬老爷我的。那些小贱种,以为自己勾搭上个小作坊东家,就能将老爷我怎么样了。哼,等这事过去,看我如何收拾她。”
说着,他眼中有着极为阴冷的光芒闪过。
而他的这几个婆娘,包括他的正室在内,似乎都是极怕他的。见他这样,都不禁是抖了抖。
随着在这善济会会长的位置上坐的时间越来越近,老爷的性子好像越来越乖戾了。
“可是老爷……”
好半晌,正室才又开口道:“难道就任由这些乱民们在外面闹下去”
“闹吧,闹吧!”
善济会会长不以为然道:“只要等到那些报纸都给老爷我正名了,他们现在闹得多凶,之后就会对老爷我有多愧疚。呵呵,到时候,老爷的官名还得更为清朗许多啊……”
他的婆娘们大概还是有些想不明白,便没有再出声。
府外,呼喊声也终究还是渐渐散去了。
似乎事情都在按这善济会会长料想中的那般走。
虽说嘉定府内有江湖高手,但现在大宋律法健全,并没有人为杀这善济会会长而铤而走险。
自始至终都没有高手强闯进府。
寻常百姓们也没有冲击挡在外面的捕快们,逐渐议论纷纷或是骂咧咧地散去。
有不少人离去前将捕快都连带着恨上,从他们的眼神中就能看得出来。
有人说,这些捕快就是善济会会长的看门狗。
捕快们听在了耳里,但即便不忿,却也只能无奈承受。
“回去!”
等得百姓们全都回去,捕头面色阴郁地低吼道。
离开前,却是重重的往府门旁的石狮子上吐了口唾沫。
如果不是府尹大人交代等她回来再处置这善济会会长,他才不愿意带着弟兄们来保这家伙。
他的家乡也在遭受震灾的五县之中,他心里,也是将这中饱私囊的善济会会长恨得要死。
翌日。
嘉定府内的大小各种报纸果真是突然间全部改变了口风。
他们将之前对善济会会长的口诛笔伐全部都说成了是误会。
一事之黑白,一人之黑白,竟然被他们这些笔杆子天衣无缝的转圜过来。
百姓们都懵了。
将信将疑。
有的信了,但有的,却的的确确被打动。嘉定府内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但到底还是没有人再聚集到善济会会长的宅子外面。
他的宅子,被说成是他某位小妾家里的。他那位小妾也的确是出自嘉定府内某富商之家。
大概谁也意料不到,就区区的善济会会长,竟然还有这样的能量。
在嘉定府内的大员们都为救灾事宜而操劳的时候,他将民间舆论如此玩转于手中。损了财,却赚了名声。
只这善济会会长也定然意料不到的是,在他正为自己的举动沾沾自喜时,其实他的所有举动都被别人盯着。
军情处的人在发现善济会的端倪以后,始终都在暗中调查整个善济会的人。
嘉定府善济会总共不过那么二十余人而已。
监察省在明,军情处在暗。在暗中调查这方面,军情处的人比监察省的人还要更为擅长。
善济会会长不会想到,他引以为自傲的种种举动,都没有瞒过军情处的眼睛。
只是,军情处的人有调查权,却并没有处置权。是以,到现在还没有将这善济会会长怎么样。
时间很快又是两天过去。
这嘉定府府尹红娘子和几位大员还没有回来。
要安顿好城外的难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各军区大军都还在前线的情况下。
现在嘉定府的情况是人手不足,能够抽调的守军都已经抽调出去。但如此,也只是保障救灾工作勉强进行。
有许多道路都在地震中被毁了,要重新清理出道路来,还要给难民们粮食、安排房屋,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
而且在地震过后的半个月时间里还发生有数次余震,这让救灾的将士都有折损。
红娘子等嘉定府大员都是忙得焦头烂额。
据传,连这成都府路的转运使希逸都已经坐不住,打算亲自到这嘉定府来主持救灾工作了。
关于善济会会长的事,发生让人啼笑皆非的变化。
随着那些报纸不断为他洗白,他竟是差点被歌颂成为英雄。而善济会的不作为,全部都归责于人手不够。
如此,那些要让他引咎辞职的喊声自是渐渐消失了。
即便有些知道真相,对那些鬼话压根不信的明眼人,也都很无奈地选择了默认。
因为,他们的声音太小,纵是用尽全力呐喊,也已经没法改变什么。
只是心中的那片阴霾,好似怎么也挥之不去。
这一场震灾里,涌现出许多许多的英雄,但讽刺的是,他们竟是大多都没有这善济会会长被人津津乐道。
第2301章 1977.金刚师傅
第2301章1977金刚师傅
嘉定府南,有龙符镇。
龙符镇传闻曾是升龙之地,有仙人在此篆刻符咒而使地上龙脉成形化龙,飞升而去。是以留下这么个名字。
但实际上,数百年来,这距离嘉定府极近的龙符镇都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大人物。
有人说是因为那龙脉化龙而去,不再庇佑龙符镇了。
这回,这样的说话更是多了。因为,近在咫尺的嘉定府没有遭受震灾,而龙符镇却在这场地震中几乎毁于一旦。
那日天崩地裂的场景,至今都还让镇子里的居民们心中发颤。光是回想,便绝对双腿发抖。
地面忽然就裂开了缝,像是吞噬人的巨兽,掉进去的,鲜少有再爬上来的。
房屋因此而倾倒,曾经的避风安身地,化作是夺取性命的钝器。
镇子里足足有近两成的人是被砖头、房梁给硬生生压死的。
那到处血腥味,翻出来的尸体都是缺胳膊短腿的场景,让得镇子里的青壮们这些天都没能逃离噩梦的纠缠。
当然,说起来其实能够睡着过去都已经不容易。有着太多太多的人,到现在夜里都还不敢闭上眼睛。
生怕闭上眼睛后,地面下的那只“巨兽”又突然发起凶来。
因为距离嘉定府近的原因,龙符镇当然还是有些好处的。这时候救灾的工作已经基本完善了。
活着的,死了的,都被从地下给扒出来了。该埋的,前些时日也都入土为安了。
嘉定府里的将士们和那些好心人们送来粮食、衣物等等,已经让镇子渡过最艰难的时候。
但救灾工作也不能说已经完全完善了。在镇子里,还有着许多人的房屋在地震中毁坏,这时候还在修缮。
还有就是在这场震灾中受伤的那些人们,嘉定府有医所,但容不下那么多人。现在有很多还在临时的安置所里。
他们的医治,只能依靠镇子里本来的那些郎中和从嘉定府及其余各地赶来的郎中们。
在嘉定府周遭各县都被地震摧毁得颇为严重的情况下,郎中们显然是不够的。即便有外地郎中赶来,也仍然远远不够。
就在镇子外边空地上搭建的临时医所里,郎中们和他们的弟子们都是忙得满头大汗。
他们个个都佩戴着由朝廷医馆署配发的勋章。脸上却大多没什么傲色。
这无疑是群值得尊重的人。
大宋医馆署是赵洞庭改政后设立的,只有医馆署登记在册,配发勋章的郎中才有行医济世的资格。因为他们是经过医馆署进行专业技术考较的,都是真正有些本事的人。
这勋章就相当于是行医资格证。
在现今的大宋,没有这勋章就敢轻易给人治病,是极可能要吃官司的。
而忙进忙出的十多个郎中里面,有个光头的和尚无意很是显眼。
又是和尚,又是郎中。
呵
这还真是罕见。
而且这和尚脑袋上又没有戒疤,说不准是自己剃度的。这便不是真正的和尚,是不受寺庙承认的。
但这却并不妨碍这龙符镇的百姓们对这年纪不过二十余岁出头的小和尚心怀敬重。
他的医术很高明,高明到镇子里那个之前自认为医术精湛的老郎中惊为天人,奉若神明。
在震灾过后的几天,小和尚就到了这龙符镇。老郎中说,他从鬼门关前拉回来的人有十几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