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学历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华阁主
“范先生,能不能把这幅字送给我,我好仔细研究一下。”季遇年难得正色的恳求道。
“当然可以,不过你也得送我一副字!”唐宁笑着答道。
 
第二百二十一章 范进中举(十二)
“范进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眼熟呢”看着手本上的名字,周进嘀咕道,好在随即他就想了起来:“啊!我想起来了,是我广东今年新中的举人,他考秀才的时候我见过一面。快叫他进来、快叫他进来!”
唐宁知道范进之所以能够考上进士,这位堪称是同病相怜、一样出身的国子监司业周进是帮了不少忙的,而且没有人家的话,范进能不能考上秀才都不一定呢,于是一进门唐宁就恭恭敬敬的口称“恩师”。
周进连忙拦道:“贤契你我分属同乡,不用这么客气,听闻贤契这次中举,我也是满心欢喜,不知贤契是什么时候到的京城啊”
“刚到京城,这便特来拜见恩师!”唐宁依旧恭敬的答道。
眼见唐宁如此谦恭,周进心下更加满意,于是便想再帮他一把:“以贤契的文采,此次南宫必然入选,但为了稳妥起见,我会在当道大佬面前帮你推荐一下,你只需在寓所静坐,将经义揣摩精熟,其他都不用操心,即便有少许费用,也都有我。”
听到周进要帮自己掏钱,唐宁连忙起身拦道:“怎敢劳烦恩师破费,晚生虽然家中不富,但此次进京赶考,岳丈给的盘缠足够,所以但有所需,还请恩师千万不要客气。”这句话唐宁说的还是非常有底气的,因为他空间里的钱多得是。
“那好,那到时候我再派人通知你。”周进随口答道,然后又留了唐宁吃饭,这才送他出门。
因为直到考试之前,都要呆在京城,而以唐宁的性子,是绝对不肯委屈自己的,于是便在一家茶馆向小二打听哪里有比较好的客栈,小二一听唐宁是来科考的举子,立刻毫不犹豫的答道:“既然您是来科考的举人老爷,那肯定是魁星楼啊!那里有专门的状元房,据说在状元房住过的举子有好几个都考上状元了!”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从旁边又凑过来一个家伙,抱着几本书对唐宁兜销道:“这位举人老爷,买几本小说呗!”
虽然唐宁知道明清时期是中国通俗小说发展壮大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也出了不少名家作品,但不要忘了他是从什么时候过来的,胃口早就被现代网文给养刁了,于是摆摆手拒绝道:“不了、不了,我这还得备考呢,哪有时间看什么小说啊。”
书商不死心的又劝道:“先生您有所不知啊,这些小说可都是跟您一样的举子写的,虽然写的东西肯定都与科考无关,但您完全可以借此来参详一下他们的文笔和思路,起码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
听到书商这么说唐宁觉得倒也有些道理,于是就将小说接了过来,打算随便挑两本,一方面的确可以如同书商所说那样参考一下,另外在无聊的时候也可以作为消遣,但只看了三本书的书名,他就顿时被雷晕了,指着小说哭笑不得的向书商问道:“《一代名臣马尚书》、《恩同父母马尚书》、《马尚书与我娘亲的二三事》,这怎么写的都是马尚书啊”
这个时候在邻座一位也是举人打扮的读书人走过来不屑的向唐宁解释道:“因为这次会试的主考官就是礼部的马尚书,这些人存的是一箭双
第二百二十二章 范进中举(十三)
“这状元彩就是店家设的关于本次会试的一种赌法,上面有着各个举子的名字和赔率,让大家下注、买谁能中状元,赔率越小就说明这个人声望越高,不过这只是商人的一种把戏,咱们没必要理会。”凌策解释道。
“咦那岂不是也有我的赔率那我可得去看看。”说着,唐宁就挤了过去,结果一看之下就发觉尴尬了,因为他的赔率是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也就是说没人看好自己能够考上状元,当然了、唐宁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事儿,能考上进士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至于状元根本就连想都没想过。
等到了房间,凌策与唐宁又闲聊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去,可就在唐宁刚要休息的时候,忽然房门被人敲响,他随口问了一声,原来是刚才的店小二过来给自己送热水,只是没想到这店小二送完热水之后,忽然将房门关了起来,然后鬼鬼祟祟的向唐宁问道:“范先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见您就觉得与您特别投缘,所以我这里有一桩天大的好事儿要告诉您!”
“哦什么好事儿啊”唐宁好奇的问道。
只见店小二小心翼翼的怀里掏出一个装帧精美的小册子然后低声对唐宁说道:“实不相瞒,您别看我只是一个店小二,但我有一位亲戚就在宫里做事,这次机缘巧合之下居然被他弄到了这次科考的试题。说实话这是掉脑袋的大事儿,但我觉得与范先生您实在是投缘,所以宁愿甘冒奇险将这份试题卖给您,一口价五十两怎么样”
看完店小二的表演,唐宁差点笑出声来,因为这骗局也着实是太拙劣了,他一个店小二怎么可能会有科举的试题,而且真有的话怎么可能就卖五十两,这分明就是看自己是从外省来的举子,而且年纪又大,觉得好蒙,所以来骗自己。
但唐宁不想将事情闹大,于是摆摆手说不要了,可店小二依旧不死心的继续推销:“您不会是觉得贵吧那这样,反正这事儿我也不可能告诉别人,干脆就便宜点给您算了,只要三十两,顺便再赠送您一本现在最火的小说《马尚书风流记》。”说着,就从后腰掏出了一本厚厚的书册。
原本唐宁依旧是不以为意的,但因为店小二的幅度有些大,所以唐宁无意中看到这《马尚书风流记》不但有插图,而且还是春宫图,这顿时勾起了他的兴趣,随手将书接了过来,打开一看果不其然,妥妥的小黄文,而且还是带插画版本的。
于是他对店小二说道:“这样吧,你这个试题呢我就不要了,但我给你半两银子,把这本《马尚书风流记》给我留下吧。”
“咦原来范先生您好这口啊,那太好了,我那里还有不少珍藏呢,一会儿我都给您拿过来。”店小二接过银子兴冲冲的跑了出去。
而唐宁则看着他的背影暗自感慨道,这高考产业链原来从明朝就已经有了啊,而且比现在的那些状元餐、状元房玩得还狠,起码现代没有状元彩啊。
到了晚上,唐宁去邀请凌策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忽然发现凌策的表情很怪,于是好奇的问道:“凌兄,你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么”
凌策摇摇头
第二百二十三章 范进中举(十四)
至于不从店小二手里买试题倒不是唐宁差那点钱,而是他怕万一店小二被追查的话,会供出自己买题的事情,这就得不偿失了,好在“精神胜利法”自带消除记忆的功能,所以还是抄录一份保险,大不了以后再买春宫图的时候多给他点钱做补偿就是了。
原本唐宁以为现代的高考防作弊手段是最高端的,毕竟什么监控、信号屏蔽之类的那时候也没有,但当唐宁亲自参加会试的时候就颓然的发现,其实还是古代的防作弊手段最狠,因为压根就没有人性啊......
其实在科举最早期的唐朝,是没有什么防作弊手段的,甚至考生们还可以带《切韵》、《玉篇》这样的工具书进去,所以跟开卷考试没多大区别,但后来考生们反响强烈,觉得这样不公平,所以到了五代就禁止携带资料进考场,于是“怀挟”也就是古代的小纸条就出现了,因此应对作弊的搜身检查也就从此开始了。(话说古代的小纸条那才是真正的蝇头小楷啊,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绝对叹为观止。)
在当时如果被检查出携带小抄,那就直接驱逐考场,并且停止一次科考甚至数次,要知道正常来说三年才有一次会试啊,适合考试的年纪一共才几个三年所以这个惩罚是相当重的。
现在的这种搜身就如过机场安检一样,过机场其实有探测仪等辅助工具,安检员仅简单摸一下就ok了。但古代不行,真地搜,而且是全身搜摸一通,鞋子也脱下来,看看鞋底是不是有可疑物品。
这还是幸好唐宁没赶上金国的科举,因为那个时候是要进行裸检的,据《金史选举志》记载:检查时,考生要主动把衣服解开,裸露身体,让士兵检查;还要把束紧的长发放下来,看头发结内是不是藏有“蝇书”一类的作弊资料,连鼻孔、耳朵也要扒开看一看。此即《金史》上所谓,“解发袒衣,索及耳鼻”。
这种检查其实除了查找是否有小抄之外,还有一个职能就是抓“枪手”。从古至今,但凡有考试,就少不了各路“名枪”的身影,而历史上最出名的枪手就是晚唐才子温庭筠,那句迷倒无数小女生的名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就是他写的。(这可不是唐七公子的原创。)
但即便如此,被这些士兵搜身唐宁也依然觉得这是一件极其有辱斯文的事情,好不容易过了搜身检查这一关,唐宁终于来到了考场,不过这个时候的考场可不是今天光线明亮的教室,还有一大堆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考试的考场叫做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来看,可以称其为牢房。
贡院里的房间全都是单间,可能会有人觉得单间很好,别忙,我来介绍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单间,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
第二百二十四章 造反
瓢泼般的大雨、泥泞的土地、单薄的衣衫,即便是唐宁这样身负内功的人都禁不住打了个哆嗦,就更不要说身边那几百个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普通人了。可即便这样,带队的军官依旧不满的抽着鞭子骂骂咧咧的催促着。
没错,唐宁现在已经来到了《陈涉世家》的世界,而且还是在前往渔阳的路上,也就是在发动起义的前夕。
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另一个屯长也就是吴广凑到唐宁身边向他问道:“就现在这么大的雨,咱们肯定不能按时抵达渔阳,那到时候咱们可就得掉脑袋了,你之前不是说有办法么到底是什么办法”
唐宁左右看了一下,发现四周无人,便凑到吴广耳边低声说道:“既然左右都是一个死,那咱们还不如干脆就反了他算了!”
听到唐宁这么说,吴广情不自禁被吓得一哆嗦,下意识的反问道:“反反谁怎么反”
“当然是谁让咱们死咱们就反谁了!”唐宁咬牙切齿的答道。
“可、可造反是要杀头的啊!”吴广有些胆怯的说道。
唐宁则冷哼一声道:“说的好像咱们不造反就不会被杀头似的既然这样,咱们干吗不拼一把就算是将来被官兵镇压了,起码还能多活一阵子!而且咱们也未必就不会成功,现在被逼的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只要咱们能挑起一个头,肯定会有人响应,到时候官兵就不一定能腾出手来对付咱们!”
看到吴广的神色有些松动,唐宁继续劝道:“另外咱们再找一个大一点的名号,比如就说咱们是公子扶苏和项燕将军的手下,凭他们的声望,到时候肯定会有人来投奔咱们的。”
吴广琢磨了一会儿,然后用力的点点头附和道:“你说的没错,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拼一把,起码死的也不用那么窝囊。”
但随后话锋一转:“但这么大的事儿,咱们是不是得找个人算一算正好我认识一个会占卜的,咱们去找他问问吧。”
唐宁知道这个时候人们的迷信思想有多么的严重,其实更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心里寄托,好增加自己的信心,而且唐宁也知道这个占卜的家伙也没反对这件事,于是便同意跟吴广一起过去。
到了地方陈胜这才知道原来吴广所说的这个卜者其实就是这次的九百民夫之一,其实想想可也正常,他们现在又不是在阳城,人生地不熟的上哪找卜者而且军官也不可能给他们外出的时间,毕竟赶路的时间都不够用呢。
这个名叫孙安的卜者很是聪明(这也是废话,不聪明也干不了卜者这种忽悠人的活儿),只从吴广的简述中就明白了他的意图,于是装模作样的算了一卦,然后开口说道:“你们这件事肯定能成,但是呢必须得有鬼神相助!”
“怎么才能有鬼神相助啊”吴广不解的问道。
这个时候唐宁左右看看没有其他人,微微一笑道:“这个还不简单。”说着,就将大黄小黄两只猛虎召唤了出来,笑眯眯的向两人问道:“这样的手段算不算是鬼神相助啊”
看着眼前的这两只斑斓猛虎,孙安吓得直接跪倒在地、连连叩头道:“原、原来您就是神仙啊
第二百二十五章 斩木为兵
“好,既然大家都愿意跟着我造反,那就先让我看看大家的决心和勇气!”说着,唐宁一指两个军官的尸体高声喝道:“想跟着我造反的兄弟,现在就过来捅这两个狗官一剑,只要捅出血来,我就认可你,否则你就回家等死吧!”
很明显,唐宁这就是在逼着众人来交投名状,而且他所说的回家等死也不是在吓唬人,秦法极苛,这九百人按照规定就应该是去渔阳驻防的,如果你偷着跑回来了,被官府发现不但你死定了,就连你全家也都活不了,而且也别指望逃到其他城市,因为没有路引的话,无论到哪个城市都依旧会被杀!
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捅人尤其还是捅一个原本高高在上、对自己生杀予夺的军官,这个心理障碍还真就不那么容易跨过去。
就在有些冷场的时候,忽然一人越众而出,大喝道:“我来!”
唐宁一看,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昨晚被自己慑服的卜者孙安,只见他哆哆嗦嗦的拿起石头上的长剑,然后咬了咬牙、闭着眼睛用力的捅向军官的尸体,捅完之后喘着粗气向唐宁问道:“将军,这样行么”
“好兄弟、好汉子!”唐宁大声夸赞着,甚至还走到近前用力的拥抱了他一下,。
有了孙安的带头,后面就有人逐渐的跟着上前捅了下去,很快两个军官的尸体就被捅成了一滩烂泥。
解决了军心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解决武器问题,毕竟不能让这九百人都赤手空拳的去跟官兵拼命吧可这里又不是在阳城自己家,就连锄头扁担都没有,但好在唐宁对此早有准备,命令刚刚任命为都尉、并赐给两套军官装备的吴广和孙安带人去附近的竹林收集毛竹,唐宁早就查过资料,这里的毛竹坚硬而又不失任性,再用军官的长剑和唐宁的宝刀削尖之后,绝对可以用来杀人,这也就是最早期的“斩木为兵”。
折腾了将近一天,总算是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支竹枪,而且队伍里带的粮食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唐宁决定带着大家先开次荤,这次的目标就是本次起义的地点大泽乡!
虽然已经不是战国乱世,但由于秦皇已死,大军又驻守四方,加之剥削日重、民不聊生,所以在非关中境内,成规模的盗匪还是偶有发生,所以当远远的看到唐宁这一大帮人过来的时候,村民还以为是盗匪来了。
但乡里的族长立刻驳斥道:“你也不看看那是多少人,哪里的盗匪能有这么多人我听说这几天有驻守的民夫路过咱们这里,是不是这帮人过来了”
一个眼尖的村民立刻说道:“没错,应该就是他们,你们看领头的那两人不就是军官么”而事实上他说的是穿着军官衣甲的吴广和孙安。
族长确认了这一点,于是向那个眼尖的村民吩咐道:“你去问问军官大人,为什么来咱们大泽乡,是为了征粮还是什么”
看到眼尖村民过来,孙安刚要如临大敌的将长剑抽出来,却被唐宁拦了下来:“别激动,他一个人过来肯定不会有什么恶意,他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敢跟咱们九百多人动手”
“也对啊、还是将军您有见识。”孙安讪讪的奉承
第二百二十六章 葛婴
大泽乡一共也就不到两百名青壮,敢出来拼命的更是连一半都没有,而且即便是这些敢拼命的家伙,在面对四面八方刺过来的竹枪,也很快就崩溃了。最开始义军还有点下不了手,可随着有人受伤,也打出了真火,开始下起了杀手。
于是顷刻间,大泽乡就死了十多个人,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到了这个时候,亭长和族老终于发现唐宁这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尽管在心里是恨得他要死,但也只能无奈的哀求道:“将军,我们、我们愿意加入义军!”在他们的命令下,那些被杀怕了大泽乡人也都跟着求饶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