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青铜穗
两拨人得了主意倒是消停了。
曹雍刚要喘口气,院门外竟来了一大波人:“大人!袁家那边靖王在找您!”
“大人!已经酉时了,宫里该准备了!”
“大人!大人!章程您都清楚了吗太子殿下来传话说绝不许出现差错!……哎大人!曹大人!”
曹雍望着这满堆的人,听着这嗡嗡嗡的说话声,脑子里已只剩下一团浆糊。
天色已经暗了,时间也不多了,这半日的工夫就已经去掉了他一身力气,而他的任务真正艰难的却还是在皇后进宫之后的大典上,那是绝对绝对不能再出错的时刻……
他说不出的后悔,他为什么一定要争夺这个尚书之位,好好当他的三品侍郎,难道不好吗
“来人,”他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挥袖道:“上笔墨,我要上折子请辞!”
……
李家接连热闹了三四日,灯火车马就没断过。
李存睿本就生于京师世族,
第364章 多子多孙
李存睿这一进宫,靖王就再也没跳脚了。宫里每隔两刻钟有消息送达,同时换取消息进宫。
李南风抽空睡了会儿,到丑时起来梳妆,到达袁家是丑时末刻。
袁婧已经换好冠服,打造精细又繁复的凤冠之下她眉目如画,一身崭新的礼服将她美丽的容颜更衬得高贵庄严,就近侍候的宫人们眼里无不流露出惊艳之色。
李南风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想赞美一句“艳冠群芳”,到底不便再像从前那般轻佻。
外面不断有人来,李夫人靖王妃等都来了,所有三品以上命妇回头都得上坤宁宫参拜。
寅时三刻一到,外面鼓声与号角声就响起来了,礼官进来唱诺,恭请皇后登辇。
李南风执了柄如意,随在凤辇后方的鸾车上。
城里百姓都知道今儿是个什么日子,早就在等着这个时刻,这时候万家灯火将京城照成了不夜天,所望之处全是欢呼雀跃的声音——
国家有了皇后,就表示着皇家子嗣兴旺,子嗣兴旺,也预示着国运昌隆,国祚长久。
皇后于百姓而言,是社会安定的要素之一,并不仅仅是宫里多了位女主人这么简单。
这场宫廷盛事,轰动了朝野,也轰动了后宫。
太皇太后自从被胡氏与李夫人气到卧床,便处于半昏不醒的状态。
负责起居的宫女守着到了半夜,听见前面大殿礼乐号角的声音,也不觉披衣到了窗前。
这是卯时初刻,皇后凤辇应该进宫了,宫城上空都平白被照亮了一片,太庙的钟声,百官的山呼声,都此起彼伏地传了进来。
而这四处都洋溢着腐朽气息的寿宁宫,却恍如与前殿隔成了两个世界。
“什么时辰了”
这一殿的寂静里,忽然有了苍老而缓慢的声音。
宫女瞬即转身,看到床上的老太后不知几时已睁开了双眼,微微侧脸看着这边。
“老太后!”
宫女微惊,随后连忙过去,躬着身看着她脸色:“您醒了您觉得怎么样”
太皇太后仍然望着窗外:“宫里是有什么事吗是,过年了吗”
宫女怔住,年已经过去很久了,除夕晚上,她记得她喂老太后吃了两颗山药丸子,这怎么又提到过年了
她心下微紧,说道:“老太后,是皇后娘娘回宫了,太子殿下的母亲找到了,皇上举办了隆重的册后大典,要迎接娘娘进宫。”
太皇太后浑浊的目光迟钝起来,她缓声道:“太子生母……不是**了吗”
“那是假的,都是荣嫔的阴谋。”宫女边说边自外间温着水的小炉子上斟了点水,探过温度后小心地送到她嘴边。
“荣嫔,”老太后把水推开,“荣嫔呢”
“被打入大牢了。她犯了滔天大罪,皇上和太子殿下都不能饶了她。——老太后,您想吃点什么吗你能好起来真是太好了。”
宫女心里很忐忑,老人家脸上泛着奇异的红光,又说着糊里湖涂的话,结合她的病况,让人忍不住往不好的方面想。
但是无论如何今儿是不能出事的,今儿是皇后才入宫的日子,皇上不会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而若是今夜里老人家真有个三长两短,只怕有有损皇后日后的风评,在野愚民,万一将这相冲的帽子扣到皇后头上……皇上只会拿他们宫人们出气啊!
“老太后……您,您歇会儿吧,天就快亮了,回头皇上就会带着娘娘过来给您磕头了!您,您是有洪福的人啊!”
宫女声音都微微发颤起来。但也仍然努力保持着镇定。“奴婢直接给你传太医来瞧瞧。”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示意要起身。
宫女小心翼翼扶她起来,见她要下地,又连忙拿来鞋子给她穿上。
&nb
第365章 最狠心的
打从永王府事件后,寿宁宫几乎就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太医却在这个时候飞奔向寿宁宫……
李南风猜也能猜到个七八分,心里也不由紧张起来,大典开始到如今一切顺利,可千万不要在这时候陡生枝节。
看了下漏刻,她跟女官们道:“我先去寿宁宫看看。”
自有太监引路前往。
寿宁宫这边宫女心肝全悬在嗓子眼,时间一点点过去,太医在为太皇太后施针喂药之后,如今已然无计可施,只是老人终是未曾睡去,脸上的潮红看起来也更加明显了。
宫女只觉除去来回踱步已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宫门口的小太监冲进来了:“县君来了!”
宫女顿住,正想问是哪位县君又想今日这样的日子,能出现在宫里头的,除了嘉宁县君还能有谁
便连忙迎了出去,堪堪就在门下遇到了跨门而来的李南风。
“老太后怎么了”
李南风进门看到这情形就觉凶险,宫门下立着好些个宫人,还有人进进出出的。她加快脚步进了殿,扑鼻而来的浓烈汤药味令她皱起了眉头。
再走到床前,锦被里的老人已瘦的只剩下一把骷髅,瞳仁褪成了浅灰色,雪白头发下皮肤泛出奇异的色泽。
“太皇太后。”李南风轻轻唤了一声,老人没动,隔了片刻眼珠儿才往这边转了一转。
李南风又唤了一声,那只搁在锦被下的枯瘦的手伸出来。李南风把手只手一握,还好,手温还是正常的。
她扭头看向太医,太医忙道:“方才已施过针,并也喂过参汤,说说话尚且无碍。”
李南风才放心坐在床沿上,望着目光紧盯着自己的太皇太后,正要问她感觉如何,老人已先开口了:“你来了。”
李南风听着这话倒还清晰,便道:“近日府里忙,没顾得上进宫看望您。”
因着李夫人与高家的恩怨,李南风原是不必顺从迁就的,但是此时此刻,她就是再不愿意也还是得顺从,没有什么比让这场册后大典喜乐祥和地完成来得重要。
“你怎么回去了那么久周家不是都离开嘉兴了吗”
李南风怔住,周家她目光瞬间落回老人脸上,屏住了呼吸。
“你还是一点没变,”老人目光始终落在她眉眼上,“潜儿倒是老了,我看他昨日鬓角都有白发了。”
李南风情不自禁挺了挺腰,周家,值得被这位老人提及的周家只能是周太妃的娘家,而金嬷嬷不是说她李南风跟周太妃长得极像么难道老人这是把她认成了周太妃
再想想她又提到昨日见过的“潜儿”,越发有数了,她这明显是犯糊涂了。
李南风望着这张干枯的脸道:“您还认得我么”
“琪丫头啊,怎么不认得。”老太后道,“你十六岁嫁到我们高家,给我们高家生了个姑娘。她叫敏姐儿,她是高家同辈所有姑娘里最争气的一个。也是最狠心的一个。
“你性子温顺,但也太软了些,哭有什么用抓住丈夫的心才有用啊。”
李南风未置可否。
“琪丫头,你恨我么”
李南风当然恨,哪怕没有直接仇恨,可是若不是李夫人在高家有过那么一段少年时光,她李南风也不用在李夫人手下过得这么郁闷。
但眼下很明显老人问的是周太妃。那么周太妃恨不恨这个婆婆呢
李南风想着眼下怎能刺激她,只能耐着性子说:“您好好养病,不要劳神。今日是宫里的大喜日子,您要是盼着子孙后代好,就该安安心心地才是。”
太皇太后道:“你把敏姐儿喊过来。”
“喊过来做什么”
&nbs
第366章 恩怨两消
李夫人其实已经也猜到寿宁宫是什么状况。她虽然未再到老太后宫里来过,但情况还是会不时传到她耳里。
到达寿宁宫时便见已有大群宫人立在门下,一看常春也在,便知皇帝皇后都已经来了,也不再多问,通报后直接进了殿。
因为事出突然,叩拜之礼也一切从简。
皇帝皇后也是刚进殿,皇后接了魏士楷亲手斟上递交女官的茶,往上一拜,再跪地行了大礼。
老太后被施了针,精神稍好,虽然方才错把李南风认成了周太妃,但此刻一旦接受了面前这人是太子的母亲,她也还是回应的有条有理。
只是终究体力难以为济,靠坐着等礼成,便就让宫女把准备好了的一柄尺长翠玉如意授了给皇后。
礼成后李夫人就进来了,太监报到榻前,老太后看过来。
“臣妾叩见太皇太后。”
李夫人行了个大礼。而后又跟皇帝皇后见过。
太皇太后望着她,气息渐重,向皇帝等众人摆了摆手。
皇帝对着李夫人看了会儿,率着众人退出正殿。
很快殿中只剩下祖孙俩,老太后道:“你坐过来。”
李夫人站在床下:“有话就这么说吧。”
老太后望着她:“我说话费力。今儿是你皇嫂进宫来的日子,别给她扫兴。”
李夫人抿唇,走上前,在床沿坐下来。
为了迎接皇后,老太后显然是梳妆过了的,此刻妆容简单却很整洁,气色也看不出来究竟如何。
她靠着床头,望向李夫人:“我小的时候,常听老人们说,久病的人临终之前常会回光返照。
“她们告诉我我已经昏睡了快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梦见了你父亲,你母亲,还有高家的列祖列宗。
“还梦见了从前很多很多事。也包括胡氏进殿的那一回。你们的指责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想,也是时候为这件事做个了结了。”
李夫人垂首听着,并未答话。
“你们恨我,我也曾觉得委屈,但想来我的委屈终是比不上你受到的实际伤害。从这点上说,我是应该给你一个交代。敏姐儿,祖母错了,我对不住你。”
李夫人抬头,对上那双灰浊双眼。
“我对不住你,也对不住你的母亲。去地府之后我要跟她说,是我错了。只是遗憾的是,我竟到死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造成了你们多少心酸。
“如果我还有机会重来,我会改变我的做法,我会放弃做一个的婆婆,也不会再做一个只盼着给高家传宗接代的主母。
“但可惜的是,时间流不回去了。我只能带着对你们的愧疚往生,但愿来世有机会弥补了。”
李夫人望着她,眼底微波轻涌。
老人眼望着东墙下,又道:“桌上有笔墨绢帛,我还有话要留下,你来给我执笔。”
李夫人坐片刻,站起来,取来绢和笔,铺开在桌上。
“你写:高家自我往后,明媒正娶入门的原配不论出身,不论有无子嗣,一概以礼敬之。若子弟丧妻,除宗室嫡支之外,除无子无女之外,只许纳妾,不许续弦。丧母的”
李夫人怔望着她,笔尖在微微颤动。
“你写,照我说的写。写好了,交给皇帝皇后。”
李夫人垂眸,提笔写下来,一字一句,不听使唤地在写。
李南风和帝后都在侧殿等着,宗正院和内务府的人都在,以及李存睿等诸官也在场,虽然大家看起来情绪还挺不错,但是隔壁老太后已到了这种时刻,又还是显得过于安静。
皇后交握的双手更是显露出她的复杂心情,初进宫就碰上这样的突发状况,她也有些不踏实——大喜之日若是碰上不好,总仿佛预示着什么似的。
一只手伸过来将她双手稳稳握住,她抬头,正好对上皇帝深邃目光。
&nb
第367章 抱我大腿
坤宁宫里皇后准备接见官眷。
空当之间李夫人把老太后懿旨给她看了,又转述了皇帝的旨意。
皇后对高家的事情不甚了解,看到懿旨内容还怔了怔,因为所书之事看上去实乃人之常情,既然特地写出来,那想必是还有内情的了。
也没急着问,将凤印取来,往这份影响高家后世女眷命运的帛书上盖上了开国皇后的第一印。
随后便宣官眷入宫,宫里备了午宴,宫宴完毕也就算是大典全部结束。
寿宁宫老太后的病情终究牵动着大伙的心,下完懿旨之后老人便又陷入了半昏睡之中,皇后在坤宁宫,推算着吉凶,卦象倒还好,只是终究不是神仙,又岂能把人生死算得那么准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