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青铜穗
至于婆媳关系——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呢?不是这个矛盾,就定然是那个矛盾,只要大家都知分寸,便没有什么化解不了的。
就像他们李家——嗯,下个月,她家嫂子也该过门了。
拿到圣旨的翌日高贻就出了京。
太平的日子过起来总是很快。
七月下旬,第一道秋风刮起来的时候姚霑与当初所有奉旨出京的将领都回京了,不光带回来早前押住的林家所有人,还有此行挖出的其余余党。
当然也带回了新的消息——赵旸虽然死了,但曾经在洛阳活跃过的一批武士忽然消声匿迹。
姚霑仔细搜寻他们留下的痕迹,包括裴寂说的那间茶馆,最后包了一包袱的零碎物件,带着回了京,又带着进了宫。
各方得出的结论,便与当日李存睿和靖王推测的接近,赵旸在魏王府训练的那只精兵,余下残勇很可能还在蜇伏。
但这些已经属于朝廷的军事了,是李南风插不上手的,连晏衡也没办法——他还在养伤。
这大半个月里,除去高贻拿到了赐婚圣旨,倒也还发生了另外几件喜事。
首先是皇帝给李南风晋爵的圣旨也下来了,跪接完圣旨的她看着满屋子金灿灿的赏赐,以及同样高大英俊的六个侍卫,乐得当天夜里就花了二十两银子在后花园设宴,宴请家里所有兄弟姐妹,闹腾到尽兴才散。
然后是晏衡被擢升为神机营指挥使,升授正三品昭勇将军,又赏了财帛若干。
八月初,太师府预备迎娶少夫人的声势也造起来了。
去往金陵那边接人的李家护卫,已经派了人打前站,报来消息说李家几位老太爷已在半路。
听说李挚八月要成亲,他们本就打算着进京。京中乱党已伏诛的消息到了金陵,使原已在半路的老太爷们又立刻派人返回去接老太太们,这必要耽搁几日,但无论如何也会赶在李挚婚期前到京。
李挚婚期在八月廿七,还有半个多月。
晏家这边因为离得稍近,则快些,晏家四老太爷与老太太率着各房的子弟将于中旬抵达。
这么说来,两家“世仇”也终于到了要摆到台面上掰扯的一日。
除去以上,最后让人心石落地的当数三件事了。
一是靖王妃度过了那几日的危险,并且近日就将迎来她分娩的好日子。
而后就是晏衡能下地了,还能在房里走上两圈。
再之后,就是裴寂醒了。
裴寂终于醒了——这日李南风正给晏衡勾兑香露,杨琦来告诉她,她拎着瓷瓶停顿了半刻,然后就到了竹心庵。
他头侧着,半睁眼帘,安静地朝着床里。听到声音他转过头来,目光在李南风脸上停留了片刻,说道:“你这么快就来了。”声音微哑,是久未说话的人喑哑的嗓音。
李南风弯腰仔细看着他脸色,瘦了很多,脸苍白,眼窝也有些陷,远不如从前的姿色。所幸一双眼睛倒还是有神的,有灵魂在。
李南风坐下来:“听说你醒了我就过来了。也睡了不少日子,感觉怎么样了?”
裴寂扬扬唇,小心翼翼地撑着枕坐起来些,说道:“做了场极长的梦。撕心裂肺了一回。”
李南风扬眉:“做梦?”
裴寂点头。
李南风释然。事发当时她虽未亲临现场,但从后来的残局来看,他跟赵旸的对斗定然是残忍残酷的,否则他也不会留下“遗言”让高贻转告。这样的情况下,人的情绪确实难以轻易抽离出来。
“太医说你还得静养几个月,赵旸下场你知道了吧?他死了,赵柯他们也将被承恩侯带回来。除去赵旸留下的那些精兵未除之外,大宁基本上太平了,你也太平了。”
金粉 第558章 恩怨随风
李南风说这话的时候是实实在在透着轻松的,不为天下操心,不担忧生活会动荡,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
裴寂听她说了些近来发生的事情细节,直到她啜茶润茶润喉的时候才开口:“我这边的叛徒是梁翼,就是我父亲信任的幕僚之一。我在京的时候,是徐幽他们跟着我,梁翼他们在京外。不知道你们抓到他没有?”
“他在大理寺。”
罗亭他们招供之后,能抓的这些余党都抓到了。梁翼及身边人一并跟着入了狱。
“你要怎么处置他?”李南风有点好奇。看他对徐幽他们的保护,他应该不是个狠绝的人,何况梁翼也是中了赵旸的圈套,背叛手段并没有那么恶劣。
“当然是听凭你们处置。”没想到裴寂不但没有犹豫,反而像是想得很清楚了似的,“他是乱党,那就按处理乱党的方法对待他。我只要对他的结局有个数就好了。”
李南风点点头,想起来,又告诉他:“皇上已经赐婚给我表哥和明慧了,应该不出半年就能成亲。如今你醒了过来也正好,回头还能赶上她出阁。”
对参加明慧出阁的事,裴寂未置可否。
余沁端了药过来给他喝,眼圈红红地,看得出来才因为裴寂醒来而激动地哭过。
李南风当初为高贻追查这汉子的时候,很是敌视过他,如今几次接触下来,倒觉得这人也没有那么坏。
她一向认为只要还能对身边人好的人就总还有救,坏的是赵旸那样只有野心欲望的人。
又想到裴寂无父无母无家人,但有余沁明澈他们在,倒也还好。
裴寂喝药的当口,她顺道看了看外头设施,工部动作还挺快,当日损坏的庙庵都已经修复好。
如今尼庵仍是关闭的,但檀心仍带着尼姑们日日做功课,此刻外面便传来若有若无的梵音。
她忽然想起来对赵旸的疑问,转身道:“赵旸身边有人会观天象么?”
喝着药的裴寂抬头,略凝神:“没听说有这样的人。”
“你再仔细想想?”
李南风跨进门槛。
裴寂捧碗道:“我认识他六年,至少从来没听他提到过身边有这样的人。他身边全是会武功的,没有文人。”
李南风立在门下锁紧了眉头。
“怎么了?”他问道。
“我就是觉得奇怪,那天夜里他把那场雨掐得刚刚好,很多事情都提前安排了,比如吏部衙门的事,还有靖王府的事,如果他身边没有这样的人,那就是说,他自己懂得这些本事?”
裴寂靠在枕上良久未语,久卧初醒似乎使他精力有些不济。他缓声道:“他懂得也不奇怪,在我认识他之前的那些年,他干过些什么,跟什么人接触过,没谁知道。我有一次看到他在写八字庚帖,想来他会观星也不稀奇。”
“他还会写庚帖?给谁写?”
“不知道给谁,那会儿我养母尚在,他到泸州来寻我们,夜里我去他房里的时候看到的。有好几张,看模样也不像是他自己的。”
李南风心里疑惑。
会测天象就已经让人纳闷,居然还会测命格?他莫不是打算混钦天监?
李南风心下微哂,又暗道自己因为赵旸的事,近来似仍有些走火入魔。
“你才醒,先好好休息,我回头有空再来看你。哦对了,你既醒了,便让你的人去大理寺那边,或是跟靖王报个备,他们必定还有些程序要走。”
裴寂微颌首,目送她到门口。
眼看着她要跨门,他忽又道:“今年的七巧节灯市,你去了吗?”
李南风在门下止步,随后回头。
靠着枕看过来的裴寂很安静,神情随意地像是随口跟她一打听。
李南风顿了会儿,摇头道:“没去。”她凝眉半刻,又道:“你想去?”
裴寂望着她,温声道:“南方人没逛过京城的灯市,我只是在想,那必定很热闹。”
李南风没有言语。
其实她带他去过的,只不过那是他上辈子的事了。而且他对那个也并不感兴趣。不过被困在床上地一两个月的人而言,有这种想法也能理解。
她道:“你还是老老实实养着吧,养好了哪里都能去。再说灯市除了人多些,没什么好看的。”
她招手唤来余沁进内照看着,然后道:“我先走了。”
说完她转身,手搭阳蓬走入了烈日下。
裴寂直到看不到她人影才收回目光,半垂的眼角下,隐约有着一点星光。
……
李南风上了马车,坐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喊启程。
她透过车帘看着尼庵已经掩上的大门,眉尖轻蹙,沉凝于思绪。
前世她就跟裴寂逛过一次灯市,还是她拉他去的,他全程表现平平静静,看模样不算欢喜但也不讨厌。
他昏迷这么久醒来,居然会问她七巧节有没有去灯市……李南风自己是重生过的人,有些想法难免就比常人跳脱。
他说做了个很久的梦,是什么梦呢?
门下听到灯市而转身的那刻,她是有过想问问他的冲动的。
然而,冲动也只是一时的冲动,这些事对她来说还重要么?并不重要了。她已经不想知道他是否知道他亏负过他,也已经不想知道他后来的际遇如何——
既然他进京是有目的的,那就不存在前世她对他有亏欠和愧疚,既无愧疚,自然也不会再有什么不甘。
过去的事情,已经影响不到她,也影响不到朝局,她也不愿意再对从前那个裴寂再投入关心,不管他梦到了什么,那些真相不会让她受益,前世的纠葛,最好的结局是让它随风而去。
当然,倘若他还有关于赵旸的线索又另说,但这些事,也应该是晏衡他们来与他交涉。
……裴寂苏醒的消息很快传到大理寺,靖王到竹心庵来看过一回,李存睿也去过,据说在那儿停留了好一阵子,然后太医回禀给皇帝的消息是伤口愈合的不错,施以药物调养,不出一月便可下地走动。
靖王去过竹心庵之后,便下令让庵门打开了,仍旧接受信士们香火供奉。
金粉 第559章 可太巧了!
入了秋之后李南风出门次数又开始多起来,毕竟秋高气爽,而且她升了县主,开始也有了自己的应酬。
晏衡打从能下地走路就想往李家跑,但靖王不准,靖王妃也不准,为了即将出生的小毛孩不被气的提早跑出来,晏衡只好老实呆着。
不过李勤这个当“徒弟”的殷勤得很,隔三差五来寻他给他解闷,倒也能聊以打发时间。
中秋前夕魏家报来喜讯,李舒有喜了,李南风带着李絮李缘去看望她,留下来用饭,又尝到了魏夫人的厨艺。
十四这日又随李挚去相国寺上香,顺道求到方丈给晏衡一道护身符,又寻到成悦房里讨了杯茶喝。
成悦显然对她时不时的造访见怪不怪,免得她自己动手,还主动拿出了珍藏的好茶。
李南风想起来:“你最近还给人看相么?”
成悦白眼:“除了你俩还有谁知道我会看相?”
李南风笑了下,又问:“你这门手艺到底是打哪儿学来的?”
成悦神色淡淡:“你不知道我打哪儿学的,又怎么知道我会这门手艺?”
李南风托着下巴:“我有一回上庙里来,偷偷见到你卜卦,发现了。”
成悦斜眼睃着她:“那你可真会看。”
李南风耸肩,又催他:“快说,我等着听呢。”
成悦把茶壶放了,就说道:“我小时候跟着师兄在外化缘,有一日下大雨,我在破庙里等他,然后有个同为避雨的外乡人给了我几本书,传授了我这手看卦观星的本事。可惜我学艺不精。”
“什么样的人?”李南风停住手。
“一个男人。”
“什么样的男人?多大岁数?”
“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应该也就四五十岁吧。风尘仆仆地,背一只包袱,不知道上哪里去。”
“他跟你萍水相逢,怎么会送你这些?”
“说起来都是缘份。”成悦摸了摸脑袋,“那天下很大雨,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师兄丢下我一个人在庙里等他,我有些怕,那人就安慰我,说这雷打一会儿就不会打了,还教我怎么看云,学会之后我心里有数,下次就不会害怕了。
“说也奇怪,他说那雨下多久,果然就只下多久,他说雷声什么时候停,果然就什么时候停。我觉得有趣极了,缠着他再教我些别的,他似乎不急着赶路,于是也耐心地教了,后来雨停了,他要走了,就从包袱里掏了那些书给我,嘱我不要外传。”
说到这里成悦又不甘心地瞅向李南风:“本来我都隐藏地好好的,偏让你们给发现了。”
李南风却没有理会他的抱怨,想着这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听成悦的说法,这人是十分厉害的,而且还很随性,可是赵旸年龄就跟此人对不上,赵旸三十多岁,成悦说的这事少说也有好几年,再者赵旸也绝没有这般随和,定然不是他。
既不是赵旸,那又会是谁?
她琢磨了一下,说道:“你能不能把那书拿来给我看看?”
成悦嘀咕两句,还是把禅床翻开,拿出几本磨毛了的书来。
李南风翻了翻,只见上面批注颇多,但没发现有署名。“他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
“我问了,他没说。不过他相貌颇佳。”
“四五十岁了还相貌颇佳?”
成悦点头:“四五十岁怎么了?人长得好,到五十岁也是个美男子。”
这话李南风无法反驳。比如晏衡四十岁的时候就也还挺惹眼的。
再看这书,书上字迹倒是清晰工整,看着应是颇通文墨。乱世之中出几个奇人倒不为奇怪,但奇的是他居然也是懂看星象的……这也太巧了不是?一个赵旸会这本事,成悦随便路遇个人也会这本事,难不成这钦天监的本事会的人还挺多?
“你看完了吗?”成悦十分忧心地看着她翻书的姿势,“看完就还给我,别弄坏了!”
李南风合书递还给他:“那人长什么模样?”
“说不出来,反正给我感觉就不是一般人。”
成悦忙不迭把书接住,小心翼翼抚平皱角,而后才放回原处。
李南风凝眉看着他做这些,又问:“怎么不一般法?”
成悦道:“我又没读你那么多书,怎知道怎么形容?”
李南风想想也是,看他两眼,喝了口茶,起身走了。
出了庙她直奔宫中,去坤宁宫求见皇后。
太子妃的人选差不多定下范围了,就等最后圈定。皇后在看礼部上来的折子,听说李南风来了,便把折子放了下来。打量她身上道:“怎么今儿这身打扮,这是去上香了?”
“娘娘慧眼如炬。我刚从相国寺上香回来。”李南风坐下来,打量了一眼皇后侧颜,只见进宫这大半年,皇后面容愈见美艳,肤质也变好了,甚至连细纹都少了好多,即便后宫独皇后一个,皇帝也是很有艳福的了。
“你怎么了?”皇后察觉她在出神。
李南风清了下嗓子:“娘娘如今精神头愈发见好,让人不由回想起娘娘当初在宫外的时候。”
皇后微笑:“是啊,那会儿住在李家,经常能看见你,大家一起唠唠磕,多快活。”
“如今也快活。”李南风道。
皇后又笑:“是快活,但终究不如从前方便。”
李南风顿了下,而后道:“不知道袁老先生,啊不,国丈爷,他后来有消息么?”
皇后那日被太子一提,这阵子正想着这事,就说道:“没有呢,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消息。”
李南风道:“有件事,说出来虽然对朋友不好,但我还是觉得应该跟娘娘说一下。”
“何事?”皇后好奇。
“我有个朋友,是方外人士,据他说好几年前在外化缘的时候见过么一个人,五十来岁,谈吐很好,在观星术上有很高的造谐。重要的是,我这位方外朋友说他相貌生得极好,娘娘,国丈他,年轻的时候定然也是个很有魅力的人吧?”
“在哪里遇见的?”皇后情不自禁站了起来。
李南风跟着站起:“他在相国寺修行,化缘外出遇见的,理应就是京城附近。”
“相国寺?”皇后喃喃自语,随后她很快地抓住了李南风手臂:“他在相国寺?”
“是。”李南风点头,“我这位朋友在相国寺,若娘娘要传见,”
金粉 第560章 想抱抱吗?
皇后在门下站片刻,往外道:“素馨!你去请太子殿下过来。”
东宫这边太子正在与李挚叙话,礼部尚书梁赐想把李挚提升官阶,引为自己的左右手蓄势已久,近来李存睿闲了,此事便在进行之中。
但太子想让李挚到詹事府来当少詹事,今日便特地请了他进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太子妃我选的是在工部侍郎杜家的小姐,大婚之后,皇上会挪出一部分政务予我,詹事府如今虽然靠谱,但我到底觉得朝中已经有太师替皇上分忧了,你是不是也该帮帮我?”太子边说边执壶给李挚斟茶。
李挚觑着他,说道:“殿下这是想我到东宫来帮忙忙理政务呢,还是有别的想法?”
“什么别的想法?”太子梗着脖子:“我没想法。”
李挚扬唇:“那你挑中杜家的小姐当太子妃,是有什么说头?”
太子吸气:“当然是因为她心怀大义,是很好的太子妃人选。”
李挚笑微微凝视他,并不说话。
太子被他看的有点闹心,道:“你允不允,倒是说句话!”
李挚把扇子合了,道:“我倒是没有问题,只是辜负了梁尚书。”
太子撑着案头:“回头我去找皇上说说。”
李挚颌首。
这边厢正好素馨来请太子去坤宁宫,李挚正好还要回衙门,便就起身告辞。
太子与他同出门,折步往坤宁宫来。
李南风带来的消息确实掀起了皇后心潮,不管这有多么不可思议,但至少她听到的这些线索与袁坤都是符合的。
但冷静下来想想,倘若袁坤还在人世,他又为何不回乡寻找他们呢?他一个人背着包袱又要去哪里?这些年他又遭遇了什么?
太子到来后她便把李南风禀报的事说了,然后道:“你不如去相国寺,找他问问看?”
太子看向李南风,李南风很肯定这提议地点了点头。她也不知道是这消息有用没有,不过,只是想到就告诉他们罢了。
如她所想,皇后母子并没有耽搁,太子去往乾清宫禀过皇帝,而后便以上香的名义带着侍卫直接上了相国寺。李南风没再跟去,她怕成悦控制不住会打她。
寻找国丈这件事也不必李南风操心,她等着听消息便是。
秋风来了又止,中秋过后第五日,她在靖王府陪晏衡逛园子,忽闻一阵嘈杂喧哗,原是靖王妃要生了!
李南风与晏衡走得慢,到达曦日堂时,已经满院子都是人了,房里根本没办法进人,但晏衡听见我靖王妃的痛呼还是想进去,被正从屋里出来的靖王一把撂到了一边,压根就不让他靠近!
李南风也觉得是,哪里有亲娘生孩子,自己跑进屋里去看的?便把他扶到一旁。
当然这种场合也不适合她一个外人在,便跟晏衡说了两句,又跟沈侧妃辞行,先行回了府。
这一下晌便等着王府那边传来好消息,然而派去几拨人回来都说还没出来,直到傍晚李南风端起了碗筷,新来的六个侍卫之一伍宥才把靖王妃顺利生下个健康男婴的消息传回来,伍宥还拿出晏衡赏他的玉璎珞给侍卫们显摆,被侍卫们联合起来揍了一顿!
靖王妃生产第三日李夫人去晏家看望,李南风提出要跟着去,李夫人没有反对。
到了王府,产妇的气色恢复的不错,襁褓里的晏家小四儿脸蛋儿胖胖,小嘴儿咂咂,可爱的不行,只有旁边的晏衡脸拉的有点长。
李南风跟他走出来后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多了个弟弟然后分了你的宠?”
“我才没那么幼稚!”
“那你为什么拉着脸?”
晏衡道:“我只是看不起他那细胳膊细腿儿,将来肯定练不好武功。”
李南风恍然。又觉得他都当哥哥的人了,对个这么小的婴儿作出这样的评价,也不好吧?
她说道:“长大了自然就粗壮了。就是不粗壮,那也没关系,跟他大哥二哥一样从文就好了。”
晏衡睨她,走开了。
李南风耸耸肩膀,回房又去逗小四儿。
小四儿另有乳名,叫阿仁,谁取的呢?一问,他三哥晏衡取的。因为晏衡当时正在吃核桃仁。
名字虽然不太好听,但李南风觉得晏衡没给他起成阿核阿桃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这家伙压根就没长大!连亲弟弟的醋也吃。
而大名是靖王妃响亮地唤出来的:“叫‘晏谌’,是他大哥取的。”
谌,信也,若不是靖王妃交付出足够的信任,这一家子也融洽不到今日这地步。想来阿仁的这个大名,晏弘也是斟酌推敲过许久的。
李南风伸出手指点了点晏谌的脸蛋,晏谌咧嘴乐了一下。出生的三日的小毛头哪里懂得笑?不过是李南风觉得他连咧嘴的动作都透着可爱罢了。
出去又回来的晏衡趴摇篮边,静静看了晏谌半晌,说道:“怎么这么黑,吃点啥能变白?”
“才生下来是这样的,满月了就很好看了。”
晏衡连连调整了两个姿势打量了一会儿晏谌,忽然问她:“你想不想抱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