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桂仁
孺子可教,秋大姑略满意。
咚!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苏栋一拳头砸在饭桌上,从牙缝里挤出声音。
“我七你三!”
“不可能!你分文没有,连铺子和伙计住处都是从美娘手上抵的,给五五都算便宜你了。一口价,没得说!”
“六四!”
“再扯就四六!”
“五五,五五就五五……不过你们不能管我和我的人!”
“那自然!你若想叫我们管,就不是这个价了。但这账要记清楚,可别想着偷鸡摸狗的动手脚。”
美娘眼珠一转,“章姐姐不是眼睛不好么往后就叫她管钱了。”
章希光一看就是老实人,叫她做假,只怕比杀了她还难。
苏栋气得眼珠子都快红了,憋了许久的话,终于脱口而出,“亏项大羽还说你们是好人,我看他不仅傻,还瞎!”
分明老少俩奸商!
被坑得一脸血的苏栋,再不客气,狠狠吃了一顿全是银子堆起来的好饭好菜。
然后苦大仇深的被立了两张契,兼一张借条。
摁上自己手印不说,还得带回去,让他媳妇接着摁。
明明是有出路了,还拿到了银子,可苏栋总觉得,有种上当受骗,卖身的错觉。
那,真的只是错觉吗
次日一早,把郑飞扬赶到苏栋那里去帮忙,顺便拿契约回来。那俩奸商,人家兴冲冲逛街去了。
女人出门都是没数的,不管多老和多小。
她俩这一逛,就逛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等终于回了老燕家客店,月亮爬得老高,郑飞扬幽怨得都快化身望姑石了。
“大姑,你们怎么才回来我一天都没吃饭,就吃俩大饼,快饿死了!”
“你饿了不会先吃,不是给你留钱了吗快快快,先把东西搬进去,可累死我们了!”
等把几乎装了半马车的东西卸下来,郑飞扬真是半点脾气没有了。
“还没过年呢,你们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怪不得累。
“便宜啊,比咱们乡下可好多了。”美娘帮着把东西放下,拍拍手问,“你想吃啥大姑要不要来碗面条”
秋大姑摆手,只顾清点战果。
美娘给郑飞扬叫了饭菜,也过去帮忙了。
“你们都不吃啊”
“我们一路吃了好多小吃,一点不饿。”
等人回来吃饭的郑飞扬,只觉自己傻透了。
女人出门,不就是逛吃逛吃吗
“可你们怎么都不问,我正事办得怎样”
秋大姑不耐烦了,还是美娘好脾气的敷衍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信你,肯定都办妥了。对不”
在女人清点战果时说正事,他果然,又犯傻了。
他大概是被项大羽传染的,一定是。
诸事已了,次日大家都放松心情,睡了个懒觉。
出门拜过关老爷,秋大姑就带着两小只,去了故园。
郑飞扬拉着缰绳,不让马往里走,“大姑,咱们是不是,是不是忘了什么”
空着手,好意思上门么好歹也去买两盒月饼吧
可美娘已经笑着
第67章 道破【求月票啊~~】
“这,这是哪买的”梅姨问。
美娘甜笑摇头,“这可没地方买去,独此一条,专门给您订制的。过来之前,大姑还带着我们,特意送到关老爷跟前,请道士念经开了光的。保佑梅姨这一年啊,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梅姨感动了。
甚至,湿了眼眶。
那些嘲笑挖苦的商人们傻眼了,他们送那些金贵之物,竟还比不上几颗烂银珠
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古怪
别人看不到,只有梅姨看得到。
这手串上头,一共八颗小银珠子,俱做成四面宫灯模样。
珠子两面用于穿孔,一面雕着月宫、玉兔、吴刚、桂花等八种图案,讲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另一面则雕着暗八仙,就是八仙的八种法器。
要说这些图案都很平常,不过一般是中秋节,用来打月饼画宫灯,保平安图吉祥的。
谁知,美娘竟是别出心裁,将这些图案雕在银珠子上,又用络子打了一个手串。
手串上还坠着个蚕豆大,精致小巧的攒心梅花结,暗合梅姨的名字。
确实是独一无二,专门订制的。
且是把梅姨当小孩子来疼呢!
一片祝福之心,情真意切。
要说梅姨这辈子,见过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但这样用心的礼物,还真是头一份。
怎会不感动
美娘苦思两日,也是忽地想起那天,听梅姨感慨自己老了,才意识到与其讨好,不如设身处地,替她着想,才琢磨出这件礼物。
昨儿她们逛到那么晚,也不全是为了买东西,主要是等银匠打制这几颗银珠,着实费了些工夫。
梅姨伸手,当即示意美娘帮自己把手串戴上,摸摸她的头,“我会好生戴着的,谢谢。”
人家送得真心实意,她回得也是真心实意。
本还想留她们吃饭,但美娘却懂事的告辞了。
她们送这份礼物不过讨巧,博人一个念想。真正梅姨要赚大钱,还得跟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大客商周旋。
“悄悄告诉梅姨,官府选中画像的,正是我呢!我还介绍那位画画的薛大人,回头来你这里了。”
梅姨又是一喜。
她又不是专做粉头生意,正经人也是接待的。象这样能写会画的风流才子,更是多多益善。
美娘附耳跟她低低说了几句,梅姨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
“顽皮!”
该说的都说到了,秋大姑便起身告辞。
“你这里忙着,就不叨扰了。只我瞧你那桌上空着,倒可搁个小屏。正好我还记得前朝黄老禅师的一首诗,倒跟你这应景。”
“大姑请讲。”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姨听得浑身一震,秋大姑淡然一笑,走人。
“等等!”
梅姨追上前去,跺着脚叫丫鬟赶紧去拿了月饼和几匹好料子,摆出一副不收就是她面子的姿态,非要送给秋大姑。还说下回一定要请秋大姑吃饭,让她略尽晚辈之礼。
秋大姑只好,只好笑纳了。
出了门,郑飞扬面色古怪。
说好是来送礼的,结果反倒赚了不少回去
怎么看美娘送那副手串,也不值这些钱哪。
大姑不过随口念了首诗,怎么就跟灌了**汤似的,把那挺精明的梅姨,一下就忽悠傻了
难道是和尚的诗都特别神奇,还能点化人的
美娘将他一拍,“走吧。就你这脑子,也想不明白。大姑,回头教我啊。”
那你这脑子,不也没想明白么
撇撇嘴,郑飞扬牵着马,驮着礼物,三人走了。
等宾客散去,梅姨关起门来,把秋大姑说的那首诗,一笔一划写下,竟是痛哭一场!
她这隐忍半生,万般辛酸,竟是被秋大姑一语道破。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她这辈子,真的还能等到花香扑鼻吗
次日。
当美娘她们去到码头的时候,就不是初来的寒酸三人组了。
除了驮着大堆战果的老马,还有几个肩扛手抬的小弟。
苏栋脾气不好,但办事很快。
拿到银子,跟章家迅速了结房子一事,跟玉兰谈好合作细节,置办齐家当,还给小弟买了统一的衣裳鞋子。
再洗个澡理个发,一帮小子们精精神神,统一着装,今天就来接顺心人力行第一笔单。
送金主上路。
纯字面意思。
美娘检阅过后,还算满意,“这衣裳背后能不能写上顺心二字就跟官府衙役似的,胸前不都有个差字么或是套上统一的短褙子,回头人家一看,就知是我们店里的。”
苏栋磨了磨牙,好歹同意了。
怕她又出幺蛾子,先扛着行李,带小弟们搬东西上船。
项大羽拖着病体,也坚持来送她们了。
“我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只知大姑来时,在船上受了腌臜气味才生病。怕你们回去又遭罪,就按从前在馆子里学的方子,调了一味香。你们回头点上,好歹能舒坦些。”
这就很好了。
礼物不在于贵重,在于用心。
美娘很知足,秋大姑却习惯性挑剔。
远远一闻便嫌弃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用在这种船上。哎,也正好对牛弹琴!”
项大羽给臊得蔫头耷脑,正一副鹌鹑模样,秋大姑又叫他过去。
“我只说一遍,你记好了。”
她口述一个香方,不客气道,“别以为自己有把子傻力气,就能出来谋生。就你这张脸,出门就招祸。往后还是老实蹲在家里,配些香囊先熏熏这些野猴子。他们跑街蹿巷的,迟早能卖出去。要是做得好,下回我再来教你几个。”
项大羽,项大羽要不是身子不便,当时就要给她跪下磕头!
香料珍贵,故此调香这种风雅之事,只有挥金如土的世家名门,才懂调配。
他从前为了学这几个低级香方,都没少花钱。
秋大姑这方子,一听就比自己高明百倍。且用的香料寻常,最适合穷人来做。
“大姑,您,您人真好……”
“不许哭!”秋大姑看他这娇滴滴,动不动就嘤嘤嘤的模样,略头疼。
怕他靠不住,她冲搬完下船的苏栋嚷嚷,“那小子,你管着他些!香囊一个不许低于二钱银子,回头若好卖,我老人家是要来讨茶水费的。这一个两个,瞧着就累!”
&nb
第68章 礼到
船上。
虽然项大羽合的香料不怎么好,但总能驱驱恶臭。也大概是事情办得顺利,心情愉悦。所以回程的时候,秋大姑半点没吐。还挺有心情的跟两小只,答疑解惑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是咏梅的,而梅姨的名字里有个梅字,铺子又起名叫故园。
当日听美娘一说,秋大姑就觉得,大概是从这首词里化出来的。
而她,应该是个经历过挫折,又不失傲骨的女子。
等见到本人,果然如此。
她若果真是个铁石心肠,或是全然麻木的世俗女子,就不会被美娘一副不那么值钱的手串感动。
所以,秋大姑最后才另送了一首咏梅诗。
因那首《卜算子》,最后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透着一份决绝,与死不回头的倔强。
但她送的咏梅诗,最后却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更着重于,在经历重重波折后,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是寄望于未来,透着一份希望。
所以才格外打动梅姨的心。
郑飞扬明白了,“不管什么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都需要有个盼头。所以大姑送这诗,也是安慰她的意思。只是没——”
没啥用哇!
就这轻飘飘几句话,还白骗了那些好布和月饼。
心疼梅姨,亏大了。
美娘却拿小白眼戳着他道,“也不能说没用,起码让她心里好过了呀。好比你难受的时候,不也想找个人说说,哭一场么你看梅姨这辈子见过多少人,可你不会说那首诗,我也不会。偏大姑知道,还适时说了出来,说到她心坎里。人家才心甘情愿送上这么多好东西,这就是本事。”
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