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桂仁
直到上个月。
她头一回拿了足有二两银子的工钱回来,可是把全家人都吓着了。
婆婆张大嘴,来回数了四五遍才问,“这,这别是人家算错了吧要不要退的呀”
邓大婶喏喏道,“我也怕错了,问了三遍。可美娘说,就是我的。娘,娘您收着吧,这么多钱,我真怕丢了。”
婆婆似想说什么,到底闭了嘴,把钱收进床底下的老腌菜坛子里。想想不放心,又抱到枕头边搁着了。
等中秋节时候,亲自跑去割了厚厚一块肥猪肉,全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顿。
然后九月初一,邓大婶一早赶去参加顺心针线铺的考试,又早早赶回来做饭了。
婆婆好奇,问她考得怎么样,邓大婶也只老实摇头。
“不知道哩,慌得很,跑了三回茅房。我都不敢看,考完就回来了。”
婆婆骂她胆小没用,她也不敢回嘴。
本来么自己就是胆小。
邻家妇人每回欺上门来,都得靠婆婆撒泼打滚才行。
说来自家婆婆虽凶了些,倒也不曾跟那些恶婆婆似的,故意打骂刁难媳妇。
无非是没个好脸子,也就罢了。
下午。
邓大叔比平日回来得早些,汗都顾不上擦,就急匆匆的问老婆,“听说你在镇上考了第一,是真的吗”
邓大婶吓一跳,“什么第一,我不知道啊!”
邓家小子也跑了回来,兴冲冲道,“娘,娘!你真考了第一,那针线铺外都贴出大红榜了,听说还有彩头呢!”
邓婆婆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什么彩头你娘还能拿第一别是同名同姓吧”
“没错!就是娘。娘不是绣了个荷包吗都挂出来了,我认得的!”
邓婆婆还是不信。
当即扶着孙子,全家人一起赶去看了。
顺心针线铺外,果然贴着张大红榜。
上头的字儿,邓家人除了那个邓字,一个都不认识。
但邓大婶做的荷包,是全家人都认得的。
她足足琢磨了七八天呢,换了好几次图案配色,邓婆婆还骂她糟蹋东西,瞎耽误工夫来着。
此时那荷包就挂在最前头,旁边还用红绳串着一大吊钱,显然比后头两个都多。
熟人打趣,“哟,状元来啦!邓婆婆,赶紧的,给你媳妇把钱领了吧!”
邓婆婆跟做梦似的,云里雾里,上前稀里糊涂领了这吊钱,是摸了又摸。
至于邓大婶,早就傻了。
全凭笑得嘴都合不拢的邓大叔拉着,否则路都不会走了。
一家人捧着喜钱,一路也不知听了多少恭维话,等快到家门口,素来不好讲话的邻居妇人都赔着笑脸。
还羡慕的问,“回头能让我闺女,来跟婶子学学么”
呵,呵呵。
遇着老对手,邓婆婆总算回过神来了。
“我怎么记着,从前恍惚听人说,死都没有求到我家的时候是我听错了,还是怎地”
邻居尴尬,“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那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咱们这么多年邻居,总有些磕磕碰碰。顶多往后,往后我让着点你呗。”
嘁!
找回场子的邓婆婆傲娇道,“那顶多往后,我也让我媳妇教着你闺女点呗。”
总算是握手言和了。
才想转头跟媳妇说句话,邓婆婆忽地抽抽鼻子,“什么味儿”
邓大婶大惊失色。
拔腿就往厨房跑,“饭,饭糊了!”
慌慌张张的跑出来,灶底的柴忘了抽。
她以为婆婆肯定又要骂了,谁知邓婆婆却是摆了摆手。
“算了,糊了就喂,让孩子去街上买些吃的回来。哎,媳妇你今儿得了第一,算是给咱老邓家争了口气。咱们就吃个现成的,也都高兴高兴。”
未料话出,邓大婶竟是捂着嘴,呜呜哭了。
邓婆婆奇了,“我又没骂你,你哭个啥”
第87章 东窗
周娟谦逊道,“也不是我一人主意,连阿福和他爹都有帮忙。你们不知道,这回阿福没进前三,在家里可是憋了口气,下月要奋发图强呢!”
她没说,其实赵福还偷偷哭了一场。
小少年觉得自己在美娘面前丢脸了。
可他手工虽好,到底这些年活得太过闭塞,只会依样画葫芦,要创新的时候就显出不足了。
所以如今主动找到他爹,表示想读书,想长见识。
赵盛又喜又愁。
孩子愿意上进是好事,可问题是一个聋哑孩子,要怎么学呢
葛大娘给出了个主意,“不如教他画画吧。我看阿娟你这老虎绣得就不错,先画些花鸟鱼虫的绣样教他,这些字儿也简单,将来若有天份,再请先生也容易了。”
嗳!
这个可以试试。
周娟道谢,又商定年前给梅姨那里供货,仍是以络子为主,周娟和邓大婶的钱袋荷包为辅。
因这回交货周期长,可以多做些。等腊月前去卖了,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了。
未几日,双河镇的新鲜事传开。
有些铺子开始模仿顺心针线铺的做法,也有人,就干脆又要去抄她们的图样。
金桥乡,萧秀才家后院。
一个走街串巷,卖些零碎的妇人为难道,“不行啊,问了一圈,拿着钱都没人肯教。”
萧明珠问,“为何”
“上回有几个教了的,都被开革了。如今能接到活的,皆是在自家关起门来做,连左右邻居都瞧不见。”
萧明珠沉着脸,心中恼火。
她也不是没想过要做过后世有的东西,来博人欢心。
可不管是蓝胖子,还是粉红猪,这里的人都当成怪物,没一个懂得欣赏。
做小吃做点心
乡下地方原料都凑不齐,别说牛奶,白糖都是特别稀少金贵的东西,上哪儿弄去
还是上回靠抄美娘的络子,才总算小赚一笔。
如今竟被她斩断财路,这可如何是好
要说萧父能考秀才,家境在乡间还算是不错的。
一家人吃得饱,穿得暖,也不必辛辛苦苦下地劳作。但在萧明珠眼里,远远不够。
想想美娘那日胸前挂的银锁,腰间悬的玉佩,她可是一件没有!
这妇人早瞧出萧家小娘子是个心大的,试探着道,“要说姑娘花容月貌,合该投胎到富贵人家才是。如今还得成天操心家计,真是委屈了。”
就是!
萧明珠心中怨愤更深。
从前,她觉得只要自己穿越,肯定能呼风唤雨,走上人生巅峰,不用再当受气丝。
谁知老天为她实现了愿望,却给了个太低的起点。
她要是能穿到名门世家,哪怕当个庶女,肯定也能出人头地!如今困在这个乡下地方,还哪有她的用武之地
她叫那个便宜爹考个举人进士,她好做个官小姐。她爹却说她异想天开,自己没天分,家里也供不起。
叫她兄弟去经商,又说她糊涂猪油蒙了心。正经良民不是不能做点小买卖,但要当真入了商籍,便成了贱民。
前几天,还听爹娘暗中商议,想给她订门亲事。
对方是在乡学里念书的一位童生,家境跟萧家不相上下,人也端正本份。
可那有什么用
萧明珠算是看透这个世道了。
会读书比不上会投胎,从童生秀才到举人进士,再到做官,都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她的青春有限,才不要浪费在这种人身上。
“婶子有话就直说,别这么吞吞吐吐!”
妇人微讪。
这小娘子白生一张好面皮,但为人处事,着实一般。不过看在钱的份上,还是说了吧。
“姑娘别怪我唐突,有句老话,叫宁做大家婢,不做穷家妻。如今就有个极好的人家,想要挑几个才色出众的婢女。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极好的人家”
妇人道,“姑娘莫问,问了我们也不知。只知这回要人的牙婆,却是湖州城的官牙。想必能有的去处,非富即贵。但姑娘一介良民,
第88章 事发
怕美娘吃亏,叶氏即刻要去瞧瞧,叶蓉却主动道,“我先去瞧瞧,若有事再喊娘。”
哟,女儿长大了,敢担事了。
叶氏笑眯眯叫她去了。
不一时,叶蓉伴着美娘过来。
却不是旁的,而是林家夫妻又管美娘讨要金花彩缎,还允诺给钱来着。
美娘自是不肯,只是生出疑心。
她娘也就罢了,一向懦弱无用,只林俊仁素日最不待见那位大姨。怎会拉下脸来,帮起葛方氏
小姑娘心中不安,隐约觉着要出事。
快晌午那会子,果真就出事了。
镇上开饭铺的黄家小郎,慌慌张张跑来传话。
“你们快去瞧瞧吧,方老爹不好了!”
此时在方家,已是天翻地覆。
葛方氏也没料到,自己还没张口,不过在娘家多呆了几天,又透出管美娘讨要东西的意思,就让一向精明的方老爹起了疑心。
转头去查家里的田产地契,竟是不翼而飞!
方老爹这下气得非同小可,一口气没接上来,竟是生生厥了过去。
葛方氏吓坏了。
生怕要找她算账,她,她竟是撒手不管,跑回婆家。
只丢下这个烂摊子,险些把方勤气死!
又不敢声张,只得一面请大夫,一面托人去叫林俊仁一家回来。
等林家人赶去的时候,大夫已经施针,好歹把方老爹救醒了。
只是造成偏瘫,须得慢慢调养。
大夫在时,方老爹没吭声。
等大夫一走,方老爹顿时用唯一能动的那只手,紧紧抓着美娘,从流着涎的嘴角,硬生生挤出几个字。
“……刘家……坑咱……”
美娘大吃一惊,到底怎么回事
方勤见事情败露,早跟他爹坦白了。这会子无非是在外甥女面前,再重复一遍而已。
他还振振有词,“不是刘老爷,是他管家的门路!都拿了好几月的利钱了,准时得很,怎么可能坑咱们”
犹如兜头一盆雪水泼下,美娘只觉心冷齿冷。
“舅舅若还说这话,不如现去找那刘管家讨个本钱试试。方才大夫也说,外祖这样病着,只怕花销不小,你看他能不能给你!”
方勤有些不悦,嫌美娘小题大做。
但林俊仁觉得女儿提议有理,就不把全部本钱讨回来,总得先讨个几十两吧。
老人生病要花钱,难道要他们贴补吗
他可没钱。
方勤这才不情不愿的去了,却直到天黑方归。
手上提着瓶酒,和半只烧鸡。
脸色却不大好看。
刘管家很好说话,又请他吃饭,还送了这些东西。但就是各种理由,不肯给钱。
方勤心虚,嘴巴却硬,还替人家辩解。说银子借给那些大老板做生意,哪有说抽就抽的
美娘心中越发笃定,只是冷笑,“舅舅之前不说,若遇到刘老爷查账,这位刘管家,随随便便也能拢起上百两银子,怎么你去讨要就没有呢”
方勤给说得也有些发慌,却发起脾气,“你个小孩子懂什么”
美娘道,“但愿是我这小孩子不懂事,否则真若出了事,你们自个儿瞧着办吧!”
她去煎药了。
可林俊仁也有些不踏实了,“我觉得你明儿再跑一趟,咱两家的银子可都搁那儿了。若真出了事,那就是大事了!”
他也是如今方知,小舅子竟如此胆大包天,把家里的田地都押了。
虽说借条是小舅子打给他的,但要是小舅子还不出来,还能逼着他去死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