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桂仁
更别提永定伯傅德厚了,缩在人群后头当鹌鹑,生怕皇上注意到他。
燕成帝心急如焚。
此事若不尽快想个办法,疫病蔓延可是比打仗更恐怖的事。
毕竟打仗是为了守卫亲人家园,将士们还有拼死的动力。
但要是疫病蔓延开来,首先人心就慌了。且去跟群有病的人打,输赢可能都得是个死,谁还愿意去拼
往坏处想,若那些异族坏心,只消把把病死的牛羊往关口一倒,不出三天,边关必定不攻自破。
还打个毛啊!
徐太师站那儿琢磨一阵,心生一条毒计。
“启禀皇上,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最讨厌这些废话了!
燕成帝耐着性子,“太师请讲。”
徐太师摆够了姿态,方道,“传闻,上官先生有通天彻地之能,如今他既又入世,何不召他祈求天地,早日降下瑞雪,以解灾情还有白龙观的长春真人,一向宅心仁厚,医术高超。听闻边关有难,定愿意去救济苍生。皇上不如下旨,请他二人出山,前去平乱,以解燃眉之急!”
老贼好毒的心肠!
王瀚心中大骂,这哪里是叫人去平乱,分明是叫人去送死!
长春真人主持的白龙观,是因汉王殿下所建,而
第176章 开讲
同样的十一月初一,江州芜城,迎来一件盛事。
上官先生终于开讲啦!
就算不能去,也有许多人在暗中。好比徐赟,就瞪大了眼珠子,让人探听消息,等着抓把柄。
罪名他都罗列好了,若这回去的都是官员,到时就告上官令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连汉王殿下也讨不着好!
理由是现成的,你先生结交这么多官员,还不是为了你
谁知消息传来,却令城中不少人都大跌眼镜。
这回的三十张帖子,确实来了不少官员。
但更多的是,素有才名的士子,和饱学大儒。
当中有些人的名气不一定很大,但无一例外,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且私德很好。
就算芜城里有位名声不大,却教过很多小孩子,默默育人无数的私孰老秀才,也接到了邀请。
老秀才收到帖子的时候,还疑心这是假的。
但又舍不得这个机会,让孙子扶着,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了。
未料却得到上官令的亲自迎接,还挽着他的手进去。说起他启蒙的那些学生中,出了多少英材,如数家珍。
老秀才感动得不行。
他教过的很多学生,自己都不记得了。当然,也有很多不记得他的。却不想,名满天下的上官先生却统统记得。
老秀才只觉此刻便是死了,也心满意足了。
听说了这些与会人的底细,徐赟实在挑不出毛病,却又不解。
“那老头足不出户的,上哪儿去打听这些人的底细莫非全是他算出来的”
师爷也想不通啊。
有几个城中名气虽大,但私德不修的人,他早记着了。只等上官令请了,就好开撕。谁知竟是一个没有!
也许这就是高人的本事
那要如此,往后还真不敢轻易得罪了。
象他们这么想的,还不在少数。
而作为高人背后的小高人,美娘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要说城中,最知道各家底细的,除了知之甚深的亲戚熟人,就只剩下——乞丐了。
一个优秀的乞丐,甚至能从各家每天扔出来的残羹剩饭里,判断出这家近日的伙食情况,经济状况,乃至有没有人生病,病到什么程度。
所以美娘敢主动揽下给上官令发帖子的差事,就是因为,她拥有一个庞大的乞丐网。
只是如今大家都洗澡上岸,改行做顺心小哥了。
但整个芜城,谁是真正善心好人,谁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再没有比他们更清楚不过的了。
好比谁谁谁,名气挺大,其实抠得要死。自己老娘媳妇在家吃萝卜白菜,他倒成天跑青楼喝花酒,这种人,能做得出好学问
再比如那谁谁谁,名气不大,着实是个好人。家里虽不算富裕,每餐饭吃得干干净净,没什么剩的。从老人到小孩都特别懂事有礼,遇着灾年,总会施舍几个粗粮饼子,略尽心意。
还有那个谁谁谁,老实本分,成天在家里,一年四季都听得到。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倒是那个名气大的,没听见他读什么人,家里倒是成天川流不息,迎来送往,比青楼的红姐儿还忙。
于是这么一筛选,就知道请谁来,不请谁来了。
而根据实际授课的效果,上官令也十分满意。夸美娘这事办得好,比那两个男弟子强多了。
他俩送的基本属于友情帖,都是些官场老油条。学问都快丢光了,来了不过脸上贴金的,没啥卵用。
倒是美娘找的这些人,挺有真材实料。除了一开始有些拘束,不大敢说话,后面渐渐放开了,便敢跟他讨论学术,还有些颇有意思的见解。
一个好老师,就喜欢这样的互动。
每一次授课答疑解惑的过程,也是对自我知识的巩固与修复,还能激发起新的灵感。
上官令最后讲嗨了,还特别点名,想留几个人吃饭。
第177章 有钱
美娘原想着,是让师兄去给她烧瓶子,小师弟找宅子开会所的。
但上官令微笑释疑。
宫中王府皆有自己的窑炉,让你师弟烧些瓶瓶罐罐,再容易不过,还比外头精致。你照本钱,算给他就是。
至于找你师兄要宅子,他自然是没有。但肯定有人情愿白送,这倒要考考你,会是谁
美娘想了想。
“严大将军!”
聪明。
上官令感慨,“严大将军,也是真正的聪明人呐!怪不得能坐到这个位置。”
他三十张帖子送出去,只有严大将军一人没来。
而是把这张帖子,给了手下一个真正热爱读书的青年子弟。而那个青年,也是上官令今天留饭的人之一。
他的用意很明显。
表示自己是个粗人,听不懂上官先生讲课,又怕浪费好的机会,才提携后进。
既让皇上放心,他没有更大的野心。也施恩于人,光这一样,都不知会有多少下属,会为他死心塌地的卖命。
上官令不找两位知府,偏偏找严大将军要宅子,用意自然也是给皇上看的。
虽然你的官员都想来听我的课,我却无意插手官员政务,所以干脆找了本地军方,一把最大的保护伞。
反正我一平民老头,又不可能去调兵遣将,造谁的反。如今还替你教儿子,就更不可能了。所以管严大将军要宅子,反而最安稳。
也是刚好美娘想做这门生意,要不上官令还不好出手表态。
所以上官先生并不觉得女弟子给他找了麻烦,反而觉得给自己解决了桩麻烦事。
不管严大将军回头给什么宅子,不用有心理负担,拿去照做就是。
果然,没两天薛慎就送来一纸房契。
他还有些纳闷,严大将军没给城南繁华区域的宅子,也没给城北邻近军营的宅子。反倒是在城西,离白龙观不太远的地方,给了一处风景优美,却略显偏僻的园子。
这是为了方便师妹照顾生意
上官先生忍不住横了这个笨徒弟一眼。
“再看!”
薛慎顶着巨大压力,再仔细琢磨,忽地惊出一身冷汗!
城西可是官府衙门所在地,师妹做这个会所,定位便是给达官贵人交际应酬的。严大将军特意给了这么个地方,竟是要借他们的手,探听衙门里的消息么
看大徒弟脸色都变了,上官先生忍不住又横一眼。
“再想!”
薛慎喝口茶水,缓了口气,渐渐镇定下来。
便是打探又如何
芜城驻军上万人,里面难道就没有府衙里的探子
双方相互试探,相互制衡,不也是皇上希望看到的,军政双方的平衡么
可不对呀!
江州,尤其是芜城,历来是军镇重地,军权大过政权的地方。
这个地方没有平衡。
而且江州知府素来老好人一般,从不多管闲事,那么严大将军,还担心什么
看他求教的看过来,上官令总算多给了几个字。
“骑驴看唱本。”
——走着瞧!
不明白不要紧,慢慢琢磨就是。
这个大弟子虽然蠢了点,但眼光不差。选到芜城这个地方作为当官第一站的历练,其实是很能锻炼人的。
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形势一边倒,但底下暗流涌动,还不知藏着多深的水。
若能在这个地方站稳脚跟,打开一片天地,日后去到其他地方,也就不怕了。
薛慎虚心受教,带师妹看房子去了。
美娘不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上官先生也不要她学太多。
官场里的复杂,有这些臭小子去琢磨就完了。要是一个姑娘家搞得这么明白,还要男人做什么
老头活了一辈子,早已睿智的参透世事。
美娘需要能听懂这些事,可以为她将来的夫君分忧,但却没必要时时刻刻去给丈夫当师爷。
&n
第178章 孤生
美娘便问谭迎春,腊八要不要也来参加琴会,还可以带着姐妹来玩。
谭迎春摇头,“这点自知之明我家还是有的,妹妹你能赏脸给我爹张帖子,就已经很好了。我家估计还得有个两三代,才能蕴养得出琴棋书画上的人来。只我那二哥,也照着上官先生出题,作了篇文章。他那水平,肯定是不能入眼的。能不能请上官先生看一眼,略点评两句,就是他的福份了。”
美娘真挺喜欢干姐姐这份实在的。
“这有什么明儿下午你让你二哥过来,我带他见见先生,当面请教。放心,我家先生最是和气不过,且他平日也没这么忙。”
谭迎春大喜,再三道谢,才回去了。
回头美娘看薛师兄一双绿眸还盯着人家背影,忍不住打趣,“早有主了,你可别痴心妄想。”
薛慎道,“我是那样人么我只是奇怪,谭家根基也不深厚,怎么就养出这样一个女儿来”
太有见识了。
且天马行空,好多想法比些老江湖都新颖有趣。
或者说,是超前。
美娘却不以为然,“就算人家根基不深厚,也是有些根基的,我家都能养出我这样的女儿,谁知人家有什么际遇”
这倒也是。
薛慎才收起疑心,却听美娘顺着话就道,“师兄你这人就是疑心太重,凡事就太爱刨根究底。往不好里说,就是爱钻牛角尖!”
薛慎讪讪,假意说要打理园子,摸着鼻子走了。可美娘这话,到底在他心里留下印记。
回头问薛良,“我真的很爱钻牛角尖吗”
薛良正忙着去教书育人,随口道,“有一点吧。”
薛慎勃然大怒,“你比我小气多了,还好意思说我!”
薛良一脸不可理喻,“那你还问我”
薛慎挥手,赶苍蝇似的把人赶走了。
心里某块原以为坚硬如石的地方,却开始松动。
谁也不是天生多疑,爱钻牛角尖。他如此聪明,自然知道自己如此在意美娘说的话,是因为戳到了他的痛处。
那证明,这问题是确实存在的。
那么,有法子改吗
美娘回头,悄悄把这事也跟上官令说了。
上官先生感慨,女弟子真是个好孩子。
薛慎身上这毛病,他早看出来了,可是没说。
他怕自己说出来,会让薛慎觉得太重,更加难以接受。
别看这个学生装出一副风流倜傥,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事比谁都重。
毕竟自小担着复兴家族的重任,又有神童之名,他给自己肩上压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
所以说越聪明的人,往往活得越累。
也就是美娘了,一个女孩子,比他小,又是他师妹,有时这样“无意”讲出来的话,才会让他好接受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