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桂仁
俞秀秀恨得眼睛都快瞪出血了,偏偏天色渐黑,根本看不清前方那一地翻滚的,到底谁是谁。还得防着那些士兵使坏,扔石子暗算。
简直比他们山贼更阴险!
等他们滚下这一段山隘,山坡渐稳,后头的马匹也赶上来了。
没什么可说的,打吧!
这个时候,就是你死我活了。
闵柏眼冒金星的爬起来,摇晃了几下,使劲拧了自己一把,竟不觉得疼!
“你,你揪我干嘛”
都快转晕了的美娘,好不容易找回自己的手,在他腰上也狠揪了一下,闵柏总算清醒了。
“对,对不起……”
方才揪的,好象还挺有肉,是,是师姐的**……
还没搞明白,就被人打断了。
“快让开!”
此时,先行逃脱的士兵,也没有走掉,反而在勉强打起精神的方夫子指挥下,埋伏两侧,设下几道山藤,形成了绊马索。
追上来的山贼收势不住,一连数匹马都摔倒在地,而后又绊倒了更多马匹。
人和马的惨叫声,连成一片。
俞秀秀也摔倒了,昏头昏脑的从地上爬起来,她倒是一眼看到闵柏了。
他身形极高,又瘦,身边还带着个女孩,实在是太好认了。
“皇子,皇子在这里!”
俞秀秀一面喊,一面举刀就劈。
夜色里的刀锋,渗着寒光。
美娘赶紧把闵柏一推,可闵柏却抓着她的手,迎向刀锋。
美娘吓得眼睛死死闭上,可手上忽地一松,却是布条被砍开了。
闵柏一手将她往旁边一推,用还缠着布条的手将刀一抓,带得俞秀秀踉跄一步,反手抢了刀,就往她后颈砍去。
可旁边一把刀伸了过来,是山贼同伙在救人,跟闵柏缠斗在一起。
美娘抱起块大石,左看右看,不知道该怎么帮忙。空出手来的俞秀秀,却是仇恨的盯向了她。
“林美娘,我自问待你一片真心,你为何要骗我,还背叛我”
“你神经病啊!”美娘破口大骂,“你一个山贼,我正经良民,为何要跟你讲真心不过是拿着抢来的贼赃当礼送,我受了你什么好处,你好意思说我背叛”
“那你呢我就不信,你身上有什么东西,是你自己挣来的!反正都是家里给的,你跟我,又有什么区别”
“那我还真可以告诉你,我跟你,不一样!我爹娘才没给我一文钱好处,我的每一文钱,都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赚来的!”
“你骗人!”
“不信你自到江州芜城去打听,我林美娘可有坑过谁,害过谁就你用的那原林,还是我开的店铺!”
第263章 入京
半天才搞明白先生生气由来的美娘,只得赔笑,狂拍马屁。
先生您神机妙算,给的地图就是好啊。
您看我一来,就找着师弟了,还平平安安出了关……
上官令大怒,差点敲她脑袋。
你还好意思说知道九盘关一役,死了多少人吗
美娘躲闪,那我,我不是没事嘛。
这是狗屎运,纯粹走了狗屎运!
好吧好吧,大方承认自己走了狗屎运的美娘,在被先生喷了一脸的唾沫星子之后,才弱弱的问,如今,这甘州之乱就快平息了吧
上官令翻翻白眼,发完脾气,终于神色缓和了几分。
“去!给我老人家做顿饭,做得好就告诉你。”
嗳!
只要先生不生气,做饭什么的,完全可以。
咳咳,多年没下厨的美娘,自己做是做不来的,但她可以指导一下啊。
这些年,在杨公公的悉心投喂下,她可是很会吃呢。
可走进厨房,美娘傻眼了。
行军打仗,哪有条件讲究
她能喝个粥,都是闵柏留下服侍的小太监,小郭子用小灶熬的。
想做点不一样,就这些基础米面和些打了蔫的萝卜,和吃腻了的牛羊肉,能做得出什么
怪不得上官令要折腾她来想主意,美娘看着都没胃口。
忽地急中生智,让小郭子将萝卜擦丝,和点面粉,炸成丸子。
然后也不用牛羊,只用清水,煮了一碗清汤面。下几颗萝卜丸子,滴上几滴香油,和油爆香的葱花,顿时满屋清香,诱人脾胃。
这让早吃腻了牛羊肉的上官先生,终于吃上了一顿好饭。
吃完嘴一抹,心情好转的上官先生告诉美娘,“好消息就是,甘州之乱,确实快平息了。”
这,这不是早猜到了吗
美娘微囧,但还是耐心,听上官令讲起细节。
那天九盘关一乱,闵柏顺势带着顾瓒和大军杀进去,重夺关口。
而依据这处天险,再加上本身许多甘州士兵,当初只是被挟裹着不得不投了敌。等燕成帝凌迟了董勇和灭了他家三族的消息传来,许多士兵心里就动摇了。
他们原先都是良民,本就不是那么真心投靠山贼。
且投敌之后,让这帮不学无术的山贼,反欺到他们头上,许多人心里是不服的。
所以一旦得知汉王殿下重夺回九盘关,要清剿反贼了,各地士兵纷纷响应。就是主官不愿意的,底下士兵也偷跑回来自首了。
到底这世上就一个董勇,余下人多半还是看重家人的。
就算自己最后会被追究杀头,可谁舍得一家老小,全族都送掉性命
所以汉王殿下越发声势浩大,竟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收复起各个失地。
而与此同时,严大将军也亲自领兵,从美娘走过的旧道,杀进甘州来了。
其实早在汉王府将营救消息送到京城时,燕成帝就秘密下旨调兵了。
后头信鸽又送来留仙镇告破的消息,冒着险的皇上心里,才真正安稳下来。
不过薛慎没赶上这一拔,他负责留守本地了。
如今想来要不了一两个月,甘州之乱就能平息。百姓们也能松口气,好好过个年了。
美娘也松了口气。
只是看样子,她现在赶回去也是不现实的。不如留下来,陪先生好好过个年。
说来代州的玉城,她还没去过,很是向往呢!
可上官先生摇摇他那光秃秃,已经没几根头毛的大脑袋,狡黠一笑,“这个好消息,是战事的。但关于你的,却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林姑娘,林姑娘!”
丫鬟小蝉跟阵风似的,冲进来报喜,“听说你家二叔,立大功了!”
什么
&n
第264章 掌眼
帝王之都,比起芜城,不仅城池更加巍峨,人口更加密集,其繁华程度,也是远胜芜城的。
美娘一路惊叹,一路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概因为是帝王所在,京城风气向来是从朝臣到平民,特别关于国家大事,也爱谈论政事。
尤其如今仗打赢了,甘州之乱也算基本平息。因年关将近,也是为了安抚人心,朝廷有意识的放些好消息出来。
于是,当美娘一行进到京城的时候,就只听大街小巷,已经把汉王殿下勇斗通天大王的故事,编成评书了。
“……只听这时急,那时快,汉王殿下掐指一算,列位不要忘了,他可是上官先生的高徒。区区一些手段,自然不在话下。于是假意败走甘州,搅浑这泄水,才好钓上通天大王这只大王八……”
美娘撩开车帘,只听了一小段,便叹为观止。
这些说书人也太能编了。
照他们说的,闵柏还苦逼的打什么仗,钻什么山沟子啊凡事掐指一算,就有了计较。
再掐指一算,就有了破敌之策。
那通天大王俞子通原是个丈八身高,丈二腰围的巨汉,可在掐指一算面前,统统虐成渣。
可那掐指一算的师弟,还是她去寻着的呢!
“会不会觉得心中不平明明你立了那些功劳,却是一字没提。”上官令一直闭目养神,却神奇的猜出女弟子的心意。
美娘噗哧笑了,“与其让他们这么瞎编排,倒不如默默无闻的好。哎,先生,好似到了。这里哪儿”
马车停下,上官令很是感慨,“这是我从前在京城的旧宅,先帝赏的。没想到这些年,并未赏赐他人。”
一路进来,宅中景色如故。
连领头来伺候的大太监也自我介绍说,“从前奴婢也是在这儿伺候的,不过那时是个洒扫茶水上的小太监,只怕先生记不得了。”
上官令很是看了他几眼后道,“我记得你!那时你负责扫书房前面的那段石子路,冬天下雪,缝隙里爱结冰,又怕铲冰吵到我,你总比旁人早起半个时辰,拿引着的柴禾细细把路烤上一遍。可是也不是”
那太监很是感动,“先生竟然还记得真是小的三生有幸!”
上官令笑道,“我当时就觉得,一个这样用心做事的人,不会永远屈居人下。你能有今天,也是自己该得的。”
这话说得太窝心了。
大太监眼圈都红了,服侍起来,越发尽心尽力。
美娘默默看着,学着。
上官先生从不喜长篇大论的说教,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中教导弟子。
一个人品行教养,不仅是看他的学问,和对上权贵的时候,还有对待这些下人的态度。
于是美娘回头去了自己的院子,对在院中伺候的姑姑宫女们也是谦和有加。
小宫女忍不住到掌事姑姑跟前,说起好话。
“没想到林姑娘出身虽低,却半分没有小家子气。且长得这般好模样,为人也不傲气。我看宫中差不多的主子娘娘,多有不及。”
秦姑姑沉下脸教训,“主子娘娘的事,也是你我能随意议论的不要看人家和气,就心存敷衍。皇上既派了咱们来伺候,就得上着心!”
小宫女吐舌,老实去了。
秦姑姑却也在暗地里琢磨。
她是宫中的老嬷嬷,跟去到汉王府的瑞姑原是一拔。自然更有眼力劲儿,早看出美娘不是池中之物。
说起当年瑞姑刚去汉王府不久,也曾来信,提及过这位林姑娘。
当日还以为她夸夸其谈,没想到如今相见,真正是个绝色。
只不知皇上跟前的太监总管李大海,特意叫她来服侍,还要她多掌掌眼,是个什么意思
燕成帝虽然年轻,却着实不是好色之人。
且美娘是汉王殿下的师妹,辈分上就与皇上差了一辈,皇上自然不会动啥心思。
那可是要给美娘赐个婚
可一介民女,就算是殿下的师妹,是不是恩宠也过了些
&nbs
第264章 重赏
忽地,徐贤妃身边的管事姑姑,陈姑姑找来了。
徐贤妃一脸心虚,不停找话头,东拉西扯,就是不想回去。
陈姑姑无法,只得当着曾太妃的面说。
“皇上已经留了上官先生的饭,还格外多送了一席菜过来,说要赏给林姑娘。娘娘,要不还是把林姑娘请进宫来,略坐坐吧。”
徐贤妃一脸的不高兴,“那上官府里,有的是宫中派去的人伺候,又不差她那一口吃的,赏什么呀”
曾太妃却是灵光一现,明白了!
汉王殿下的师妹,不也是汉王府的小姐么难道侄子看上的,竟然是她
“贤妃娘娘,你怎地如此不喜那女子”
徐贤妃一下来劲了。
“太妃你是不知道,那丫头生就一张狐媚脸,又惯会伶牙俐齿。最会迷惑人心,还一点都不知道尊重人!也不过是跟着我儿留在王府的人,去了趟甘州,立了那么点芝麻绿豆大的功劳,皇上就要我见她,我才不想见呢!”
徐贤妃一脸忿忿,心想她还欠我三千两银子呢,难道叫我见她讨债么
不过这事细叙起来,自己也有几分没理,就没说出口。
曾太妃倒有几分好奇了。
谁这么本事,把徐贤妃治得连见都不敢见了徐皇后也没这能耐啊。
她倒动了心思,想见见真人了。
“皇上给的体面,你就算不愿见她,也不好这么晾着人家。要不这样吧,你推说今儿身上不好,添几样赏赐,跟皇上赏的席面,一并送去就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