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姜梵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前将军之位不能一直这么空缺着。今迁张任为前将军,魏延为后将军,迁陈到为左将军,升林啸为右将军。四人爵位皆升至乡侯,增食邑五百户。
前后左右,是一个国家的高级将领,原本大汉在立国之初,给黄忠追封了前将军,为了显示对黄忠的尊重,所以这些年一直没有封前将军。
这四个将军,本来没有上下高低之分,但前后左右叫得顺口,因此也有一些高低之分,就是按照前后左右来排的。
第575章关中大发展
一开始张任为后将军,魏延为左将军,陈到为后将军。
如今三人各提了一位,刘禅又将征东将军林啸提拔为右将军,至此,前后左右四将算是齐了。
庞德,霍峻,邓艾,黄煦上前。
末将在!邓艾,黄煦二人拱手出列。
刘禅虽然点了四个名字,但出列的将领,却只有邓艾和黄煦二人,因为庞德在凉州,霍峻在上庸,虽然这是大汉在长安的第一次朝会,但二人隔得太远了,都没有过来。
刘禅开口说道:原本我大汉四征将军,由林啸担任征东将军,泠苞担任征南将军,庞德担任征北将军,霍峻担任征西将军。
如今林啸升任右将军,征南将军泠苞于陇山一战不幸战死,因此四征将军空缺两位。
今迁霍峻为征东将军,庞德为征西将军,加封邓艾为征北将军,加封黄煦为征南将军。
四人爵位皆升至乡侯,增食邑五百户。
多谢陛下恩典!四人拱手谢恩。
刘禅继续说道:四镇将军原本乃是杨怀,李恢,费观,刘聩。
去年镇北将军杨怀不幸因病去世,镇西将军刘聩年迈,不愿迁都,如今辞官回乡,因此四镇将军,又空缺出两个来。
李恢镇南将军职务不变,迁费观为镇西将军,加封关平为镇东将军,张苞为镇北将军。四人爵位皆升至亭侯,赐食邑三百户。
另如今大将军年迈,朕想留大将军在身边,以后就不必回荆州了,荆州军务,由关平总领。
自从刘禅得到华佗,张仲景之后,大汉的高级将领,很少有因病去世的,不过这些年张仲景和华佗都先后去世了,吴普的医术虽然不错,但还是比不上华佗。
所以去年杨怀不幸得了疾病,没有了华佗,张仲景,便没有挺过来。
末将多谢陛下!新的四镇将军,只有费观,张苞二人在大殿,二人拱手谢过退回班位。
微臣代犬子谢过陛下。关羽也出列,代关平谢过刘禅。
剩下的将领职务不变,具体的封赏退朝之后朕会派人前往府邸宣布,这里也就不一一说了。
剩下的四安,四平将军,这些年倒没人病逝,虽然刘禅的亲信将领马忠,林渊,柳隐,王平,鄂焕这些人都还是杂号将军,但刘禅也不好踢了四安,四平这些人来任命自己的亲信。
不过将位终究是虚的,爵位和食邑这些才是最实在的,刘禅给予林渊他们的爵位都是亭侯,食邑也都有几百户,堪比镇字位的将领了。
商议完治理关中的大计,封赏完文臣武将之后,朝会也就结束。
到六月中旬,长安城又热闹了一次。
却是刘禅迎娶了贵霜帝国的公主。
贵霜公主是波调的亲女儿,到了大汉后,为了入乡随俗,也取了个汉语名字,贵霜的姓氏非常复杂,因为以前大汉称呼一位贵霜王名为阎高珍,所以贵霜公主便以阎为姓氏,取名阎蘭。
阎蘭来到大汉也已经快有五年的时间了,经过五年的学习,她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话来交流。
早在出兵关中以前,刘禅就答应过贵霜使者阎就,迁都长安之后会正式迎娶贵霜公主,如今总算是履行了诺言。
在此期间,关中也陷入了大发展的进程当中。
长安附近的一个村庄之中。
村口的墙上贴告示了!
又贴告示了,快去看啊!
你给我读读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肃静!两个官差将告示贴好,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百姓。
一个百姓对着官差问道:官爷,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去年刘禅得到关中之时候,就颁布了不少的政令,每个村口都用水泥建了一堵墙,用来张贴告示,因此张贴告示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百姓也不怕官差,故而相问。
官差看向身边的村长问道:村长,人都到齐了吗?
老村长看了看说道:人都到齐了,家家户户都来了。
嗯,那就好!官差点了点头,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你们不识字,都给我听清楚了,这告示上的内容,对你们很重要!
你们也知道,关中这些年久经战火,百姓十不存一,上次朝廷统计户籍,发现只有不到三十万人,如今陛下迁都长安,立志要发展关中,这不仅与朝廷有关,你们也义不容辞。官差说着,指着一个告示说道:
这一个告示,是关于农耕的,以后关中各地,以村子为单位,到了收获的季节,将会以亩核算产量,谁家的产量最高,就可以减免赋税。所以为了减免赋税,你们可要更加勤奋的劳作。
乖乖,减免赋税,这太好了!
哈哈,咱们村子属我家的田地最多,看来一定是我家能减税了。
是啊,吴老二家的地最多,肯定产量也最多,谁能争得过他啊!
一众百姓议论纷纷起来。
官差听了这话,眉头一皱,这些百姓的学识太低了,竟然根本听不懂他说的意思。
官差更加详细的解释起来:你们弄错了,我都说了,是以亩产核算,就算田地在多,收获的粮食要分摊到亩才行。
也就是说哪怕你只有一亩地,只要你这一亩地粮食的产量是全村最高的,也都可以免税。
一个脑筋灵活的百姓反应了过来:我懂了,我家有二十亩地,这么说所有的粮食收获要除以二十亩地,得出的单亩产量是全村最高的才能免税是吧?
不错,就是这个道理!官差点了点头道:陛下为你们着想,发布了这条政令,只要你们肯勤奋劳作,不管有多少田地,都有机会获得免税的机会。
太好了!
还是陛下圣明啊!
这个免税咱们大家都有机会争一争啊!
是啊!这才叫公平呢!每家每户都有机会!
一众百姓皆欢呼起来。
官差拍了拍手掌说道:别急,我还没有说完呢,陛下给你们免税的机会,是为了让你们勤奋劳作,所以有奖励,也有处罚,如果有人家中有田地荒废的,就要征收五倍的赋税。
第576章百姓的反响
听了这话,一个百姓顿时惊呼道:五倍的赋税,俺的个娘哩呀,这把俺家收获的粮食全交出去也给不起啊。
完了完了!一个百姓更加不堪,噗通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地,急得眼泪汪汪都哭了。
隔壁的老王,你哭什么啊!
隔壁老王一边哭一边说道:俺的老娘病了,俺每天都要花时间照顾她,家里田地这段时间都耕不完,肯定会荒废一些的,五倍的赋税根本给不起,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嘛?
一个拄着拐棍的消瘦男子一脸为难道:是啊,俺前阵子山打猎摔断了退,现在还没好,这地是种不完的,肯定有荒废的,这可如何是好啊!
好了,你们别吵了,听官也把话说完。村长拍了拍手掌,示意百姓安静下来。
官差前将隔壁家的老王扶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陛下乃当世明君,怎么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陛下说了,如家实在有难处的,可以报与村长,届时审核的时候,会酌情处罚,甚至是不处罚。
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村里那些懒汉的!那些懒汉要是不劳作,导致家里有田地荒废,到时候要征收五倍的赋税,若是交不起赋税,哼哼,要被充作徭役还税,直到还清为止。
官差说着,看着百姓后面那几个穿着懒散,吊儿郎当,一看是游手好闲的几个人。
虽然汉末乱世,不劳作无法生存,但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懒汉,这个是无论什么时代都不可避免的。
如打仗会有逃兵,当官的有尸位素餐,这些人跟懒汉的性质差不多,都是混日子的人。
而刘禅的处罚制度,针对的是这些懒汉,利用严苛的处罚制度,来逼迫懒汉劳动,从而提高生产力。
如果这些懒汉还是不能改过,届时要被征收高额的赋税,肯定是没办法给的。
不过交不起没关系,交不起要去充当徭役,到了徭役队伍里,可没办法游手好闲了,因为会有人监督,你不干活的话连饭都没得吃。
因此刘禅的这个处罚制度,无论那些懒汉是否劳作,都对国家有利,劳作的话能提高粮食产量,不劳作做徭役还税,支持国家建设,对于国家来说,都是双赢。
百姓们听了这话,尽皆放下心来,他们大多人,还是勤劳的人,游手好闲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而后面那些懒汉们听了这话,一个个犹如霜打的茄子,看来这地还是非种不可了,相繁重的徭役,动辄挨打挨饿,种田相对来说要轻松得多。
好了,现在来说这个告示的内容!官差拍了拍手掌,指着墙的另一个告示说道:这个告示,是陛下为了增加关人口而颁布的。
如今你们基本也都种植了红薯玉米,粮食产量大增加,已经不愁吃了。
所以以后啊,得多生孩子,陛下说了,从即日起,只要生了五个或五个以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并且朝廷还会补贴口粮。
除此之外,家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必须得出嫁,如逾期不嫁,同样要多交五倍的赋税。
另外陛下已经从各地召集精通妇科的医者来关,基本每个镇子都能派一两个,到时候你们的妻子,孩子要是生了病什么的,要去镇子看,这是不收钱的。
别相信什么符水,求神拜佛之类的,耽误了治病的时间,自己瞎搞,害了孩子妇人性命。
百姓们听了这话,又是一阵议论,对于奖励制度,他们非常感兴趣,多生孩子也能够免税,还能补贴口粮?这可是好事情!而且还有医者免费看病!
至于处罚制度,他们却没有放在心,因为这个年代,是重男轻女的社会。
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嫁出去了嫁出去了,这可不像后世,逢年过节还会回家看望。
在这些百姓看来,女儿是养给别人的,而男孩子,不仅可以留在家里劳作,还能娶媳妇回来增加劳动人口。
因此刘禅规定百姓女子到了十五岁必须出嫁,这些百姓不仅没有抵触,他们还巴不得早点把女儿嫁出去呢,如此还能收获丰厚的嫁妆,家里还能节省口粮呢。
宣读完告示的内容,官差这才遣散百姓,叫来村长吩咐道:头说了,陛下颁布此制度,虽然会促使百姓更加勤奋,但终究有一些人会使些歪点子。
如看别人家的收成好,暗破坏,截断人家的灌溉水之类的,甚至还有可能杀人家耕牛,你身为村长,一定要处理好这种事情。
世界始终不缺坏人,刘禅颁布的这条政令,虽然公平,只要百姓肯劳作,每一个家庭都有机会获得免税的奖励。
但也正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有机会,必然会出现恶性竞争的事情。
如有的人嫉妒心强盛,看别人家粮食高产,担心自己不能获得免税的机会,便暗破坏别人的作物,截断别人家的灌溉水,甚至杀牛这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刘禅小时候,听长辈说过这种事情。
村长连连点头道:一定一定,我一定管好这些事情。
我们每个月都会下来巡视,如果百姓用卑鄙的手段竞争,唯你是问。今日我们还要跑几个村子,先走了。
这种情况,在关各地的陆续发生着,由于刘禅基本把能想到的地方都想到了,所以这两个政策百姓没有任何的抵触心理。
唯一麻烦的是会引发百姓恶性竞争,虽然每个村子的村长是负责监督此类事情,但终究无法全部避免。
不过这也算不什么大事,这两个政策的最终效果,还是以提升粮食产量和增加关的人口为主。
与此同时,陇右凉州那边,他送了一批百姓到了关。
关之地,一开始有百姓六百万人,但自从经历了西凉兵乱之后,人口大大的减少了,一方面是因为饥荒战乱,而另一边,则是迁走了。
不过陇右凉州当时也不安定,迁到那里去的关百姓不多,大部分百姓还是去了荆州和益州。但虽然不多,也有一些,只不过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一万户而已。
第577章张温使汉
不过蚊子在小也是块肉不是,一万户百姓,也有三四万人口,这三四万百姓重新迁回关中,对于如今关中的发展来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不过汉末乱世,关中兵乱之时,关中的百姓,主要还是逃到了益州和荆州这两个地方。
因为当时整个北方基本上都是陷入了战火当中,而益州和荆州相对安定一些,没有战乱发生,所以百姓都逃到了荆州和益州。
比如刘禅麾下的法正,就是关中逃到益州避祸的人之一。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关中人在益州,荆州落地生根,结婚生子,如今已经发展壮大,单论益州,就有二三十万的百姓祖籍是关中人士。
而荆州的人数,同样不少,也有二十万上下。
如果能将这四十多万百姓从新迁回关中,加上目前关中已有的六十多万的人口,关中的总人口,就能增加到一百万有余。
百万人口,在后世也不过一个较为发达的县那么多,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是大州。
经历了连年的战火之后,如今大汉各州郡,也只有荆州,扬州,益州,兖州这几个州的人口达到了一百万。
因为这四个州,荆州和益州是刘备起家的地盘,扬州是江东的立足根本,兖州是曹操的大本营,这四个州经历的战火相对较少,所以人口维持在一百万上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