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大汉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姜梵

    而真正能对对世家大族的利益造成冲击的,是选拔人才得制度。

    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其本意,就是为了消灭世家而诞生的。

    世家大族其实对于社会,对于百姓并没有危害。

    威胁社会,欺压百姓的乃是地方豪强,地主阶级。

    世家世家,时代为官的家族才是世家。

    世家的权利在中央,之所以被消灭,并不是对社会,对百姓有危害,

    而是世家,威胁到了皇权!

    比如东晋时期,王,谢,桓等世家为天下之最,皇权基本上被架空,天下由世家做主,三国时期世家刚刚兴起,至隋唐时期,已有五姓七望,发展至顶峰。

    世家在中央的权利太大,威胁到了皇权。皇帝想要独裁专权,想要中央集权,自然要消灭世家。

    因此军功爵制,九品中正制等人才选拔制度,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可是世家被消灭了,地方豪强,地主乡绅阶级却兴起了。

    若是将军功爵制下的世家门阀,与科举制度下应运而生地主阶级相比较。

    对国家真正有危害的,其实是后者。

    军功爵制之下,立功获爵,爵位能够世袭,代代为官,世家也便因此产生了,世家权势过大,因此容易产生权臣。

    若是皇帝昏庸无能,世家都不需要时间发展,军功制下,一代便能出强臣。

    如东晋南北朝时期,桓温,萧衍便是顶尖世家之主,桓温把持朝政十数年,垂涎帝位已久,奈何受制于王谢两家不能如愿。而萧衍出自顶尖世家兰陵萧氏,取代刘宋建立南梁。

    如刘裕,甚至诸葛亮,则是军功爵制之下直接催生出的强臣。

    诸葛亮是典型的依靠军功爵制崛起的草根人物。

    虽然诸葛亮出身世家,但到了诸葛亮这一代,已经落魄到在南阳以种田为生了,只能算是衣食无忧,凭借家世以及自身的才学,在荆州士人之中稍有名气,但远远比不上荆州的那些大家族。

    但他投靠刘备后,一直做到了丞相,哪怕是皇权,也是触手可及。若是诸葛亮夺取了皇位,便与刘裕无异了,但好在诸葛亮是个一忠臣,但不可否认,他是因为军功爵而崛起的。

    不过世家的存在虽然威胁到了皇权,但世家的利益,其实国家是一致的。

    因为世家的爵位,荣耀,是国家给予的,国家若是灭亡,世家的权利,便会荡然无存。

    虽然强大的世家,虽然会威胁到皇权,但外敌若至,世家便会上下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所以哪怕是西晋灭亡,北方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南下投奔东晋。

    蜀汉灭亡时期,如姜维,诸葛瞻父子,赵云,张飞的后人,依靠军功爵获得权利的家族,都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看益州的投降派,大多是豪强,地主阶级。

    这些人的利益,与国家是不挂钩的,他们与世家不同,他们的利益不在中央,而在地方。

    国家灭亡了,换一个主子就行了,他们的土地还在,仍旧可以在地方作威作福。

    科举制度,并没想想象之中那么好。

    说白了就是皇帝为了稳定皇权,为求拉拢地主阶级消灭世家,进行利益互换的一种制度。

    世家要的是中央的权利,而地主阶级,要的是地方的权利。

    唐宋之后,参加科举的考生,有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然而三年之中,金榜题名的名额,只有两百人。

    如此稀少的名额,为什么天下读书人,还要如此热衷于科举呢?

    因为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考个秀才就够了,虽然距离金榜题名的官途遥遥无期,但他们当不了官,可以回乡保全经济利益。

    国家对秀才有着优厚的待遇,见官不拜,犯法不打,免除徭役税收,秀才回乡之后便成了乡绅地主,隐瞒佃户,偷税漏税,屯积居奇,兼并土地,都是这些豪强地主乡绅阶级干的事情。

    豪强地主阶级,才是国家的蛀虫。

    军功爵制度之下,老兵退伍之后,可以回乡担任乡吏。

    然而科举制度之下,地方乡吏,则是由地主阶级掌控,如此地方的**,便更加严重了。

    皇帝灭了世家,集权中央,但却放地方权利于地主阶级,掌控了中央,失去了地方。

    也因此,国家变得越来越腐朽,遇到外敌,更是不堪一击。

    科举制度之前,从未有国家因为外族而被灭国,农民起义,也是少之又少。

    而科举制度之后,唐,宋,元,明,清,不是被农民起义灭了国,便是被外族灭了国。

    为何会如此?

    因为以前军功制度下,士兵就算在战场上立不了功,无法封候拜将。但退伍以后,还可以回乡担任乡吏,因此那个时候,当兵是可以获得利益的。

    可是科举之后,当兵的就是当兵的,退伍没有利益可言,依靠战功建功立业更是空谈。如两宋时期的岳飞,狄青等依靠战功上位的将军,下场皆是非常凄惨。

    没有利益激励士兵,武将更是被残忍打压,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提得上去?

    百姓被地主阶级压榨,农民起义自然是层出不穷。

    异族外敌来了,地主阶级与国家的利益不统一,重新换一个主子便行了,如何会上下一心保全国家?

    军功爵制之下,是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华夏的科技,一直是领先世界千年。

    可是科举之后,莫说领先世界了,最后反倒是被其他国家给赶超了。

    军功爵制之下,国家尚武崇尚征服,两汉领土到了最后灭亡时期也一直是处于扩张状态。

    而科举制度之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无法开拓,读书人只知考取功名保全利益,没有进取之心,故而国家的领土越来越小,随着土地兼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积贫积弱,最后逐渐被外敌吞并。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便是这个原因。

    军功爵制,世家门阀,虽然会威胁皇权,但却远不如科举制度,地主阶级对国家的危害大。

    其实任何一种制度,都难以保证国家延续万世经久不衰,想要国家走的长远,其根源,还是看统治者,看帝王。

    帝王英明神武,国家自然繁荣昌盛,可帝王要是昏庸无道,国家一两代便会被灭亡。




第九十六章凤雏之谋
    益州,葭萌关!

    刘备于公元211年冬季率兵入川,如今已是公元212年十一月,出兵益州至今已将近一年。

    益州有山川之险,葭萌关,乃是川蜀与汉中道路上的一座城关。想要从川蜀进入汉中,或者从汉中进入川蜀,就必须得经过葭萌关不可。

    刘璋请刘备入川的本意,乃是攻打张鲁。

    因此,刘备北上抵御张鲁,自然也就驻扎到了这葭萌关之中。

    这一年来,刘璋先后为刘备增兵数千人,赠送了无数的钱粮,多次修书刘备,请他攻打张鲁。

    然而刘备,却没有进攻汉中,而是在葭萌关按兵不动,结交拉拢当地的士人,百姓,树立恩德,收买人心,为攻打益州做准备。

    刘备如此行为,自然是引起了刘璋的警惕,可是让刘备攻打张鲁,刘备不听,让刘备率兵离开益州吧,这又有点过意不去。

    因此在谋臣黄权的建议下,刘璋便缩减了给刘备的粮草,以此来逼迫刘备退兵。刘备率兵入川,钱粮皆靠刘璋提供,只要刘备没了粮草,便只能率兵离开。

    葭萌关位于崇山之中,山风一吹,寒冷刺骨。

    关中府衙,刘备的书房之中。

    刘备与庞统相对而座,二人中央,乃是火塘,碳火熊熊燃烧,火焰跳动着,将房间烘烤的十分温暖。

    火塘上挂着一个酒壶,酒已热,蒸汽腾腾,满室酒香。

    此刻庞统手中正拿着一本纸书《论语,兴致勃勃的翻阅着。

    在荆州的甘夫人每月都会修书给刘备汇报家事,这《论语便是刘禅顺便派人送过来的。

    好啊,好啊,主公,有此物在,天下士人必定心向主公,到时候只要拿下益州,厉兵秣马,何愁不能兴复汉室啊。小公子小小年纪,真是天纵奇才,居然鼓捣出了这种奇物!

    哼刘备冷哼一声,说道:这小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外出居然不带护卫,导致被劫去了襄阳,若不是军师谋划,此刻只怕早已送了性命。整日只知鼓捣奇淫巧技,也不知学业如何了!

    刘禅从襄阳回到江陵后,军中许多士兵都知道刘禅被劫走的消息,虽然这个消息禁止流传,但毕竟纸包不住火,九月份的时候甘夫人终于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刘禅的事情也告诉了刘备。

    不过荆州聚集葭萌关何止千里?这书信九月份派人送出,到十一月份初刘备这边才收到。

    庞统摇头一笑道:主公不必置气,公子这不是安然回来了吗?更何况孔明还拿下了襄阳,而且荀令君,还成了公子的老师,荀令君治学之能要胜过孔明,如今有荀令君教导公子,公子的学业想必不会拉下,这是因祸得福!

    希望如此吧!刘备摇了摇头,从火塘上取下了酒壶,给自己以及庞统倒了杯热酒。

    刘备手中摸索着酒杯,想到了当前的局势,叹了口气道:士元啊,刘璋昨日派人送粮,比之上次少了三千斛,他这是想用粮草逼我退兵啊。

    庞统喝了口热酒,将酒杯放到了案上,沉吟道:主公入川已有一年,然而这一年来一直在葭萌关树立恩威,却没有率兵攻打张鲁,刘璋也该坐不住啦!

    士元可有计策应对?

    主公,如今刘璋缩减供应我军粮草,想借此逼迫主公退兵。主公您进退不得,依我看,咱们只有动手了!庞统神色渐冷,同时做了个杀的手势,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仿佛让人置身于寒冬腊月,如堕冰窖一般。

    刘备闻言沉默了一会,旋即摇头道:我至益州不过一年,尚无恩德加于百姓,此时动手,只怕是

    庞统劝说道:主公,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望早早决定!

    刘备摇了摇头道:我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如今我等身处益州,一但出了差错,便会死无葬身之地。况且刘璋所赠钱粮,我一半都拿来布施恩德,战事一起,粮草便会吃紧,这对于我军行动,颇为不利啊!

    庞统淡淡一笑道:主公只要有夺取益州之心便好,区区钱粮算什么,我还能为让刘璋在送主公上万兵马!

    刘备闻言大喜:士元有何妙计,快快教我!

    庞统笑道:主公只需书信刘璋,就说年初孔明拿下襄阳,如今北方曹操已在厉兵秣马,有开春率领大军南下夺回襄阳,攻打荆州之意,因此孔明让主公您速速率兵回防荆州。

    主公在顺便向刘璋讨要钱粮兵马,刘璋如今巴不得主公您离开益州,必定许之。您到时候得了兵马钱粮,实力大增,而刘璋以为您要离开荆州,必定疏于防范,趁机突袭cd,如此主公大业可成!

    刘备闻言,再不迟疑,一口便答应了庞统的计策:好,就按照士元的意思办!

    随后,刘备便休书一封,派人星夜赶往cd。

    而在葭萌关以北数十里之地,也有一座关卡,名叫白水关。

    葭萌关是汉中至川中的必经之路,而白水关,同样也是如此。

    并且葭萌关只是从汉中到川中路上的一道关卡,而白水关,却是桥头堡,是川蜀的门户。

    从汉中至川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白水关,经过白水关,南下才是葭萌关。

    白水关的守关大将,乃是川蜀名将,白水督杨怀,高沛二人。此二人,一直负责坐镇白水关,防备汉中的张鲁入侵。

    一开始,刘璋请刘备入川,便遭到了益州文武的极力反对,只因有张松,法正二人从旁为刘备说话,刘备这才得以入川。

    刘备入川之后,先抵达了培城,刘璋率兵在培城迎接,当时,庞统想要趁机直接杀了刘璋夺取益州,因此派遣魏延在酒宴舞剑想要暗杀刘璋,不过刘璋这边有武将警觉,提议一起舞剑,甚至发生了械斗,导致庞统的计划失败。

    发生了这种事,刘璋麾下文武自然是规劝刘璋,让他警惕刘备,以防止刘备图谋益州。

    在这些文武的建议下,刘璋便为杨怀,高沛二人增派了一万兵马。

    白水关本就是川中的门户,一直有两万重兵把手,为防备刘备,刘璋又增派了一万兵马,白水关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众。

    白水关在葭萌关以北,刘备若是发生兵变,想要攻打川中,位于葭萌关后方的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便可以率兵攻打葭萌关,切断刘备的后路。

    而杨怀高沛二人,乃是川蜀名将,刘备在葭萌关收买人心,二人都看在眼里。

    加之二人坐镇白水关本就是有防备刘备之责,所以二人便派出斥候,时刻盯着葭萌关,以防止刘备用兵。

    葭萌关信使连夜出城向南赶往cd,便被二人派遣的斥候发觉,斥候见此,连忙飞马奔赴葭萌关,回报杨怀,高沛二人。



第九十七章辩才张松
    一个时辰之后,杨怀,高沛二人,便收到了斥候的传信。

    杨怀高沛二人,年纪大约都在三十岁上下。

    杨怀身长七尺六寸,长相俊朗,通晓军事,而高沛身高八尺,生得威武雄壮,勇猛过人。

    二人一文一武,镇守白水关防备张鲁,可谓相得益彰。

    听了斥候的话,杨怀怒道:刘备入川已近一年,仍旧按兵不动,反而是将主公赠送的钱粮分发给士族百姓,收买人心,其心可诛。

    前几日主公已经向刘备增粮五千斛,如今刘备又派使者南下入川,只怕不是为了粮草。因此必有阴谋,高将军,你率兵守关,我立刻轻骑南下去见主公,以免刘备阴谋得逞!

    高沛点头说道:都督只管去吧,休要让奸贼蒙蔽了主公!
1...4142434445...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