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黄杉公子
“各国有75%的居民,住在离海岸线不到100英里的地区。”
稍稍停顿了一下,苏七月接着说道:“如今世界沿海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了300多个。”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海战战略模式——向岸性作战应运而生。”
听着苏七月这第一段讲述,n军区和海军的相关领导,脸色就都有些变了。
本来刚刚秦部长点了苏七月名的时候,大家还觉得这位大佬对这个年轻人有些太偏心了。
让这么一个小年轻,在这种场合下发言,无疑是在给他制造声势。
虽然大家也都相信苏七月肯定能力也不差。
但是这样太刻意地推出一个年轻人,还是让大家心里有些不服气。
然而现在的情况让大家都有些预想不到。
谁也不敢相信,苏七月这么个陆军指战员,竟然讲起海战也是一套一套。
关键是,他讲的这些东西,还非常高级。
要不是n军区和d海舰队几位军官在专业性方面都很强悍,还真有可能跟不上他的思路。
第一排的大佬之中,d海舰队的副司令员李树良下意识地向b军区的刘衡副参谋长的方向看了一眼。
本来李树良认为刘衡会对苏七月的“大放厥词”有些不满。
毕竟,这是在n军区的主场。
这个年轻人这样高谈阔论的话,很容易得罪人。
然而刘副参谋长此时的反应却十分平静。
其面上根本没有一声惊讶和埋怨。
看到这一幕,李树良心中不禁有些嘀咕。
他和刘副参谋长之前打过几次交道,算是比较熟悉的了。
在李树良看来,这位刘副参谋长绝对是那种行事风格比较稳健的类型。
这位带队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允许自己的队伍中出什么乱子。
从这方面分析,结果就很明显了。
不用说,肯定是刘衡对这个苏七月相当有信心。
他坚信苏七月讲述的东西不会有错。
可是,他这个信心到底从何而来呢?
苏七月这小子就算是个博士,那也是信息安全、信息工程方面的。
怎么可能对军事理论、海洋战争这方面也有这么高的造诣和了解呢?
虽然心中疑窦大起,但是李树良还是强行将好奇心给按捺了下去。
因为,苏七月又开始了新的讲述。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美率先提出了‘从海到陆’的新海上战略。”
“他们在新战略白皮书中强调:这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由海上的远洋作战转变为海上实施的联合作战。”
“这个战略,也是上世纪末和新世纪初,指导老美海军和陆战队作战的基本方略。”
“对于我军而言,这个战略同样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听到这里,海军的一名大校终于忍不住开声了。
“苏七月同志,你刚刚讲的这些东西观点很新颖。作为一个陆军指战员,能有这样的海战知识储备,确实很难得……”
“不过,你说老美的海战战略思想,咱们也能借鉴,这就有些夸张了吧?”
大校蹙着眉头说道:“要知道,世界其他国家的海军,和老美的海军,那根本是不能比的。”
“哪怕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北方邻国,在海洋作战能力上也要差了老美许多。”
“老美根据自身的条件,搞出来海战方略,咱们了解一下也就行了,有必要深入去研究,甚至学习吗?”
听了这位海军大校的话语,会议室里其他相关人员就暗暗点了点头。
确实,苏七月刚刚陈述的内容确实没毛病。
其对老美这个“从海到陆”的海上战略分析,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
只是,一味去参考老美的作战思路,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海战实力方面,我军和老美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对于这位大校的质疑,苏七月似乎一点不惊讶。
他微微一哂,很快做出了回应。
“老美的海军实力,确实领先于整个世界。但是,在加强近海以及陆岸地带的多兵种联合作战,实施‘向岸性作战’的思路上,这个大家都是没什么分别的。”
“由此推动海战战略理论和实践发展,也完全没有桎梏。”
苏七月语气轻松的说道:“举个简单的例子。”
“d海舰队目前的几处基地,不都是有陆军兵种参与其中吗?”
“咱们的这次演习,也同样是海陆空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模式。”
听到这里,问话的大校脸色就变了变。
确实,如今的海战,已经不光是海军的事儿了。
多兵种联合作战,已经几乎成了标配。
d海这边的几次演习中,n军区的陆军兵种都有参与。
在这个前提下,自己刚刚对这个年轻人的质疑,倒是有些托大了。
解释清楚之后,苏七月并没有继续发难。
他只是平心静气地讲述道:“我个人认为,向岸性作战的方式,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可以说,未来的海战,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打法。”
听完了苏七月这番讲解,秦忠培就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将目光转到钟元年身上,微笑着低语了几句。
毫无疑问,这位秦部长是在和钟副司令交换意见。
二人低语几句之后,钟元年就接着开声了。
“说得很不错。不过,具体海战的打法,你可是没有提及。”
“怎么,七月同志你还准备藏拙不成?”
钟副司令这话说完之后,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在整个n军区,钟元年一向是以作风强硬著称。
遇到事情,他都是直接给部下发号施令,绝不会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
然而这会儿面对苏七月,这位大佬竟然没有直接下达命令,而是用调侃的方式和对方说话。
这个情况对n军区和d海舰队干部们来说,真是太少见了。
坐在钟元年另一边的李树良,心中也有些疑惑。
不过,他同样很想知道苏七月接下来还能有什么惊人之语。
于是这位李副司令就笑呵呵地补充道:“是啊,钟副司令说得是。”
“苏七月同志,你接着往下说。”
“对你所讲的现代海战的情况,我个人也很感兴趣。”
李树良这话说出之后,n军区的那些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都是暗暗咋舌不已。
在n军区,大家对这位李副司令绝对是非常熟悉了。
这位从当兵时候起,就一直在海军服役。
近40年的军龄,让这位对海战有着常人望尘莫及的理解。
哪怕是整个d海舰队,在对海战的熟悉和了解上,都没有人能超越李树良。
可这位现在竟然主动向一个陆军的营级指战员发问,并且还好像兴致盎然的样子。
这个情况看在大家眼中,实在有些突兀了。
相比众人的愕然,苏七月倒是显得很淡定。
听了钟元年、李树良这两位大佬的吩咐,他不慌不忙地继续讲述起来。
“步入21世纪之后,海战一步步由传统的对抗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其对抗空间,也由单维空间转向了多维空间。”
苏七月解释道:“首先,随着潜艇的广泛应用,海战的对抗空间扩展到了水下;”
“其次,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出现,海战的对抗空间扩展到了海空;”
“最后,随着导弹技术、海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战的对抗空间已经遍及水面、水下、空中、电磁,甚至太空等多维空间。”
“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海战的对抗空间将进一步向深海、外层空间等领域进一步扩展。”
说到这里,苏七月稍微停顿了下,给大家一些思考的时间。
“未来要赢得海战的胜利,不仅要在水面上压制住对方,还要夺取和保持各个空间的控制权。”
“包括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制电磁权等等。”
“只有将各个空间的作战兵力都协同起来,形成综合打击的力量,才能在未来的海战中取得胜利。”
苏七月这番讲解说完之后,钟元年忍不住向李树良望了过去。
和他想象中一样,这位李副司令同样是一脸的惊愕。
两位大佬都没想到,秦部长这随随便便点了苏七月回答问题,竟然套出了他这么多东西。
水面、水下、空中、电磁、太空,这个年轻人对未来海战的见解,实在是让人惊叹。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第588章 远程警戒雷达
“除了海战的对抗空间之外,其战术机动相比过去也有新的变化。”
会议室里,苏七月继续做着陈述。
“20世纪之前的海战之中,海上兵力只有进行机动,才能占领有利的位置,保障兵力的集中和发挥火力的优势。”
“进入20世纪之后,海战武器的机动性能、作用距离和明后在那个精度都有了长足的提高,战术机动日趋简化。”
“而未来的海战,随着导弹等发射距离远、命中精度高的紧缺制导武器的出现和广泛运用,海上兵力一些复杂的接敌行动将渐渐失去价值。”
“战术机动,也将由兵力机动转向火力机动。”
听到这里,李树良的眉毛就是一扬。
对于苏七月刚刚讲述这个海战机动,他并不是如何认同。
事实上,李树良一直认为,战争是人的战争。
武器装备就算再先进,也不能忽略了人的重要性。
而苏七月刚刚这个观点,可以说已经完全是唯技术论了。
这对于李树良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观点。
于是在苏七月停顿的间隙,这位李副司令就开声了。
“苏七月同志,你说的海战兵力战术机动,将会逐渐退出,是不是太主观了一些?”
“咱们抢滩登陆、海上拦截,不都需要用到兵力机动吗?”
听了李树良的发问,钟元年、秦忠培就都坐直了身子。
显然,他们二人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关心。
“李副司令的意思我明白。”
苏七月微微颔首,解释道:“可事实上,在上世纪末的几场海战中,兵力的战术机动,已经被武器的火力机动所代替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苏七月伸出手指,举例道:“比如舰艇上射程为20公里的舰炮,其对敌杀伤面积已经达到了1200平方公里。”
“如果射程提升至300公里的话,杀伤面积更是高达28万平房公里。”
“再考虑到武器射程每增加一个数级,其杀伤面积就扩大两个数据的因素,那么一个射程数千公里的导弹,其弹道轨迹机动范围之广,不难估算出来。”
“在这样的大规模覆盖之下,海上兵力的机动就显得没必要了。盲目出动兵力的话,贻误战机不说,甚至还会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
听着苏七月的侃侃而谈,李树良脸上神情由最初的不理解,渐渐变得平和。
确实,如今世界几大军事强国的弹道导弹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导弹的射程,越来越远;精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还用老的战术思维去指挥海军作战,就不太适合了。
注意到李树良脸色的变化,苏七月倒是一点埋怨的想法都没有。
事实上,现代化海战,我军还从未经历过。
李副司令他们这些高级别的指战员,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海战,也只能出一个大致的判断和设想。
即便是这次n军区搞了这么大规模的海战演习,也只能是多给海军方面提供一些思路而已。
因此出现一些误判,也在情理之中。
而自己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对未来海战发展的方向,自然有更准确的判断。
沉思了片刻,李树良就抬起头,对苏七月一摆手道:“你接着说,不用管我!”
苏七月点头应了一声,又从未来海战的攻方态势、兵力编制的集成、组合等方面做出了陈述。
目光看向大屏幕,苏七月最后说道:“未来的海战,总结下来就是几个词语——多维对抗、火力机动、小群组合、远程打击、软杀伤战。”
“而这些作战内容,都离不开一点——战场信息化、数字化。”
苏七月一脸认真地说道:“在现代条件下,无论是海上发生的各种作战行动,还是由海向陆的行动,包括各种机动舰艇、飞机的指挥与控制,都需要借助信息工具、通过信息控制来实现。”
“进一步提高海战兵力的数字化能力,和海上战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将是未来海战的关键。”
说完最后一句话,苏七月的目光就看向了秦忠培。
正是这位秦部长的一句话,让自己不得不做出这么多解释。
瞥见苏七月的目光,秦忠培嘴角就是一扬。
“七月同志对海战的分析很有见地,让咱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啊!”
一旁的钟元年也唔了一声,插口道:“没错!一个陆军指战员,能有这样深入细致的分析,实属不易。”
转头看向默不作声的李树良,钟元年就一挥手道:“树良同志,你是海战的行家,你也来点评两句?”
钟副司令发了话,李树良当然不会拒绝。
他轻轻点了点头,表示道:“老实说,七月同志的一些观点,我还是不能完全认同。”
“但不能否认的是,七月同志提到的几个点,都是海战的关键。他的一些见解,也很是发人深省。”
说到这里,李树良用欣赏的眼光看向了苏七月:“很难想象一个陆军装甲部队的指战员,对海战如此精通。确实很了不起……”
李树良这话说出之后,会议室里不少军官、技术人员就都忍不住张了张口。
在d海舰队中,李副司令的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
平时从这位大佬的口中,几乎不会对部下进行任何的夸奖。
能够得到他一句不错的评价,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可是现在他对苏七月,却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会议室里沉寂了片刻,大家都在思索着苏七月刚刚做的那番讲述。
对于海战,这位年轻的上校真的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这让大家对未来几天的演习,就更期待了。
一方面,大家想要看看苏七月的“预言”,能不能在这次演习中实现。
另一方面,众人也很想听到这位年轻军官对演习局势的判断。
就连钟元年心中都暗暗得意:看来点了苏七月这小子的名,还真是作对了。
“看,蓝方的雷达阵启动了。”
目视着大屏幕上的一个画面,前排的一个大校低声对身边的人提醒道。
苏七月同样听到了这位大校的言语。
他抬头一看,果然看到蓝方一排排雷达开始了运作。
“国产ylc-4远程警戒雷达!”
看到屏幕上雷达阵之后,苏七月暗暗念叨了一句。
ylc-4雷达是一部p波段全固态、全相参两坐标远程警戒雷达,主要担负远程警戒任务。
该雷达可以综合四部其他雷达的情报,其终端数据容量相当大。
而且其情报和状态都可入网,实现遥控和遥测。
当配有测高雷达时,能兼负引导任务,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目标数据。
由于其具有探测距离远、可靠性高、易于维修等优点。
在苏七月的印象中,这款雷达前世生产出来并通过试验之后,就成了我军防空雷达网中的一部骨干雷达。
当然,这个年代的ylc-4雷达还未经过改款。
性能方面有没有自己记忆中那么先进,还不一定。
同样看到这个雷达的,还有n军区作战部部长王栋。
王部长作为军区作战部长,在这个雷达的研制和试验中,一直是全程参与了。
作为华夏雷达事业发展的起始地,n市在国内军用雷达的研制方面,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夏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专门进行雷达研制的第十四研究所,就坐落在n市。
而n军区近水楼台先得月,更有机会参与到最先进的雷达研制之中。
这个ylc-4雷达的研制,n军区这边就有过参与。
最后试验,也是放在n军区搞的。
因此,王栋对这个“ylc-4雷达”的性能自然是了若指掌。
此时看到蓝方第一时间就用上了这套雷达系统,王栋就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观察着蓝方雷达工作的时候,王栋不经意地瞥了一眼苏七月。
对于这个年轻人刚刚的那一番话,王栋很是惊叹。
他之前对苏七月并不如何了解,只是通过钟副司令的只言片语,知道了有这么个人。
之前钟副司令点了苏七月的名,让他前来观摩这场演习的时候,王栋还有些不解。
现在看来,领导的这个安排,确实有见地。
这个年轻人虽然是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可他在军事理论方面的水准之高,同样不可小觑。
其讲述的几个点,更是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唔,对了!”
想到这里,王栋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这个苏七月不是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吗?那他对雷达的了解,应该是极具专业性咯?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听听他对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思忖至此,王栋就向前凑了凑,微笑着对钟元年开声道:“钟副司令,好像之前听您说过,苏七月同志在国科大的时候,就是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吧?”
钟元年闻弦歌而知雅意,当下就应和一声道:“没错,确实如此!”
“怎么,王部长也有问题向苏七月同志询问吗?”
听了这话,王栋就莞尔道:“是啊,咱们这个ylc-4雷达,研制出来也有段时间了。七月同志作为专业人士,肯定有所耳闻。”
“我想听听他对这款雷达,有什么样评价……”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第589章 专业人士
钟元年、王栋这两位大佬同时发声,苏七月当然没办法拒绝。
他思忖一番,将自己对ylc-4雷达的了解大概讲述出来。
“ylc-4雷达是由我们n市电子技术研究所——14所研制的新一代远程警戒雷达,也是我军目前最为先进的远程警戒雷达。”
“结构上,它采用了全固态、全相参、脉冲压缩体制。”
“其主要战术功能,是担任飞行目标的警戒任务,以及提供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二维数据。另外,配有测高雷达时,也能兼顾引导任务。”
停顿了下,苏七月跟着解释道。
“之所以对这个ylc-4雷达如此了解,是因为它的信号舱、天线车等零件的研制,我有过参与……”
听了这话,钟元年、李树良、王栋三人都是面色一滞。
这三位大佬虽然位高权重,但平时都是忙活指挥作战方面的事情。
对技术这一块,即便有了解,也只是一个大概。
像这种最先进的技术,通常一个科研组都有上百号研究人员。
钟元年他们不可能去关注其中的某一个人。
苏七月本身在这项技术上参与的不多,更多地是给与项目组一些技术上建议而已。
因此他的名字不被三位大佬得知,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过稍微想了想,钟元年他们也就释然了。
国科大在国内军工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那是毋庸置疑的。
信息安全系作为国科大的王牌专业,其实力更是冠绝全军。
苏七月是国科大副校长、信息安全系主任刘世锦的得意弟子,参与了国内军工方面很多重量级的科研项目。
其技术水平之高,懂行的人都懂。
这小子能够参与到ylc-4雷达的研制中,提出了一些自己专业性的意见,也就不奇怪了。
“看来,咱们n军区这个ylc-4雷达的研制成功,还有苏七月同志你一份功劳啊!”
思忖至此,李树良忍不住喟叹了一声。
听了这话,钟元年释然地点了点头,对苏七月一挥手道:“唔,你继续说。”
“客观地评价一下咱们这套先进的雷达系统。”
“讲讲优点,当然了,不足之处也要指出来……”
苏七月应了一声,继续讲述起来。
“相比其他远程警戒雷达,ylc-4雷达还具有综合其它雷达情报的能力。”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战争爆发之后,它可以作为局部雷达网中的情报中心,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目标的位置数据。”
“至于特点的话,ylc-4雷达大概有以下几点。”
苏七月一五一十地讲述道:“第一,是威力大。”
1...305306307308309...3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