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雨非非
这下就有些难办了,如果不能当场擒获陈雨把这桩构陷办成铁案,而是让他跑了的话,不仅不能达到做掉他的目的,还可能因为无人背锅,由己方承担粮仓焚毁的严重后果。到时候,负责监管粮仓的兵备道首当其冲,会是第一个被追责的对象,作为帮凶的王洪也跑不掉。
王洪也想到了这点,有些惶恐地问潘达:“潘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吓唬不了他,硬来也啃不下,这厮软硬不吃,今晚如果不能抓他去治罪,这粮仓被焚的罪责谁来背锅要不然,咱们先撤,然后弹劾他动用火器残杀官兵”要知道,点火可是他命人干得,如果事情不能按照原定剧本进行,一旦败露,他也要倒大霉的。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箭双雕
王洪唯唯诺诺不敢抬头,潘达更是眼前发黑,心里一片冰凉。他现在十分后悔,动手过于仓促,没有摸清陈雨身边人员的底细,贸然下手,却没想到这些人从巡抚千金到司礼监太监,尽是得罪不起的人物,更没想到陈雨是奉旨入京,有这样的光环加持,加上方正化出面作证,自己的诬陷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更可怕的是,诬陷不成,这十几座粮仓却是实打实烧了的,这个恶果如果不能推到陈雨头上,就会反噬自己,不需陈雨出手,自己就要陪着这些粮仓殉葬。一念之差,就从天堂堕到了地狱。
方正化厉声说:“今晚的事非常蹊跷,粮仓绝不会无缘无故起火,既然陈千户是清白的,那么背后必定有人栽赃嫁祸,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魁祸首一定逃脱不了罪责。”
眼见形势急转直下,来势汹汹要抓人的潘达和王洪反倒自身难保,躲在暗处的莫老大也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大声说:“小人也可以作证,这件事不是陈千户干的,而是有人指使,栽赃嫁祸!”
这话一出,方正化、陈雨等人大喜过望,潘达和王洪则大惊失色,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些小人物居然阵前反水。
潘达声厉内荏地呵斥:“你胡说八道什么本官警告你,还想在天津卫混,就不要乱说话!”
“你住嘴!”方正化尖声喝止了潘达,然后和颜悦色地对莫老大说:“你不要怕,咱家是宫里的人,是当今皇上派出来办差的,你把事情真相说出来,咱家给你撑腰,谁都不敢动你一根寒毛!”
陈雨也帮腔:“这位老兄,方公公是钦差,代表的是皇上,天大地大,皇帝最大,不管什么官,要杀要剐,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你尽管说,不要担心被报复。”
莫老大被揪出来后,始终对潘达、王洪过河拆桥,要置于自己于死地的事情无法释怀,只不过见到对面的几百兵马后不敢吭声,等陈雨的一百战兵从容击退对方,方正化再及时出现镇住了局面,心里的怨恨终于压不住了,决心站出来揭穿对方,借助别人的手进行报复。
受到方正化和陈雨的鼓励,他更加没有忌惮了,有钦差撑腰,还怕个鸟,潘达和王洪再厉害,能大过皇帝他指着陈雨身后的陈卓和小环,大声说:“就是潘达指使小人绑架了这二位小娘子,再留下纸条,引陈千户来漕运码头,然后他们再纵火点燃粮仓,栽赃嫁祸。为了杀人灭口,他们居然把小人也关在粮仓里,想一并烧死,幸亏陈千户的人出手相救,小人才保住了性命。”
方正化冷笑一声,对潘达、王洪说:“现在证据确凿,整件事都是由你们一手策划,谋害朝廷命官、焚毁粮仓,不管哪一件都是重罪,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潘达和王洪见大势已去,如丧考妣,像烂泥一般瘫倒在地。
陈雨趁机大声喊话:“天津营的兄弟们,你们只是被上官利用,并不知情,现在有钦差主持大局,还不将功补过,拿下他们二人”
方正化也说:“对,只要首恶伏诛,其余人不予追究。”
早就被火铳打得没了脾气的营兵们如释重负,掉过头涌向潘达两人,三下五除二把两人捆成了粽子。
见大局已定,方正化转身走向了陈雨,
第二百章 初见崇祯
与赵传宗辞别后,上了专为他准备的马车,方正化打开车内的匣子,看见满满一匣金灿灿的金条,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一趟山东之行,收获之丰厚,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陈雨在山东给他的“土产”本就丰厚,再加上这一盒黄金,如果只呆在在宫里,恐怕半辈子都没有这么多进账。而这些都和陈雨有关,看来和陈雨打交道,“钱途”无量啊!
几匹马,加上两辆马车在兵士们的簇拥下,往京城而去。天津卫与京城的路途也就两三天,陈雨一行很快就到达了京城。
从南面入京,要从永定门进城。陈雨骑在马上,仰头看着巍峨的城门,只见前方是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城墙高达十余丈,最高处的城台接近三十米,心中叹为观止,在没有现代化建筑机械的条件下,能够建成这样雄伟的城池,古代人民的智慧可见一斑。
方正化急着带他入宫复命,也没给他时间慢慢品味京城的雄伟,一路穿过永定门和外城,再从正阳门进入内城,穿越承天门进入紫禁城。
陈卓回京的理由是省亲,自然不能跟着进宫,只能在正阳门和陈雨分手。经过天津卫的生死劫后,陈卓似乎放下了千金小姐的矜持,说话也不藏着掖着。
隔着马车的窗口,陈卓眼波流转,盯着陈雨,柔声说:“此行多亏陈将军护卫,才能安全抵达京城。大恩不言谢,要是陈将军不嫌弃,有空时家中坐坐,我和母亲扫榻相迎。”
陈雨的心态也从天津卫之行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陈卓话中的期待,他也听出来来了,微笑着说:“陈小姐言重了。保卫你的安全,本就是应该的,再说天津卫的事情,你完全是受我牵连,纯属无妄之灾。等面圣之后,我一定登门赔罪。”
在陈卓和小环的恋恋不舍中,双方就此分开,各走一边。
方正化打趣:“陈千户,陈小姐的情意,瞎子都看得出来。估计这一次上门,就是丈母娘看女婿了。巡抚千金,知书达礼,而且品行样貌俱佳,这样的良配,打着灯笼也难找。大好机会,千万别错过啊!”
陈雨笑道:“承方公公吉言,要真有好事,一定要重谢公公。”
两人相视大笑。
方正化带陈雨入宫走得是大名鼎鼎的午门,穿越这颇富传奇色彩的宫门,就进入了大明的心脏之地——紫禁城。
在去乾清宫之前,方正化引着陈雨来到一处偏殿,这里早有几名太监等候。他告诉陈雨:“陈千户,你从未入过宫,宫里的规矩未必懂,为了避免君前失仪,所以要先熟悉宫中礼仪和规矩,然后再去见皇爷。”
陈雨点头道:“下官明白。”
方正化交代:“你就在这里学规矩和基本的礼仪,咱家去禀报皇爷,看他什么时候可以接见你。”
等方正化走后,陈雨就在太监的教导下学习如何行礼,如何应答等礼仪和规矩。几名太监教的卖力,陈雨学起来也不含糊。毕竟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大明的君王,应对得体一些,印象也会更好,对自己只会有好处。
毕竟是崇祯亲自点明要见的人,方正化很快就转回来告知陈雨,立刻去乾清宫面圣。
陈雨跟随他来到一处宫殿门口,一名宦官迎上来,询问:“来人可是山东威海卫千户陈雨”
方正化恭敬地说:“回王公公的话,此人正是陈雨。”然后低声提醒陈雨,“这是皇爷身边的王承恩,从信王府就跟着皇爷,最受信赖,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千万不要得罪了他。”
第二百零一章 贿赂皇帝
陈雨这才醒悟过来,这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不是隔壁邻居,说话都要讲规矩,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唠嗑。可是话已出口,收不回来了,只好顺着说下去。
“启禀陛下,没人教臣怎么说,这是臣看见陛下的第一印象,实话实说。”
他看崇祯没有发怒的意思,便大着胆子说:“臣在山东就听闻陛下勤政,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想必是朝中大臣不能替陛下分忧,才会让陛下如此劳累。”
这句话却说进崇祯的心坎里去了。他站了起来,恨恨的说:“连你一个刚入京的千户都能看出来,可见朝野上下,百官文恬武嬉,庸碌无能到了何种地步若是有几个勤勉能干的臣子,朕又何必这么辛苦”
陈雨初见皇帝的不适应慢慢消失了,思路也清晰起来。他立刻跟上了崇祯的步调,附和道:“臣虽然位卑权微,但愿意尽自己所能,为陛下分忧!”
“很好!虽然你官职低微,但是能有这份心,就把许多身居高位的大臣比了下去。”崇祯的情绪好转,看着陈雨说,“而且从你在山东的所作所为,也担得起这句话,不算夸大其词。”
他对王承恩说:“给陈雨赐座。”
王承恩有些吃惊,在乾清宫能让皇帝赐座的,整个大明也寥寥无几,这个小小千户这是享受了大学士的待遇啊。他心里这么想,动作却不敢慢,赶紧命内侍取了个小凳子给陈雨。
陈雨虽然只是突击学习了一下宫廷礼仪,很多细节不明白,但也知道能在皇帝面前有座位是个很高的荣誉,便小心地坐了半边屁股,恭敬地说:“谢陛下赐座。”
崇祯从案几上翻出一份奏折,举起来扬了扬,说道:“你是个聪明人,想必也知道朕召你入宫与何事有关。陈思昌在奏折中提出,只要朕支持,你们的禁海缉私就可以做大,进账也会水涨船高。听说这件事的实际操作者是你,朕想问问你,这话是否属实”
陈雨心里彻底放松下来,终于进入正题了。从山东出发到京城这一路,他已经把这件事来来回回想了很多遍,针对皇帝可能提出的疑问也都想到了,已经胸有成竹,当下从容回答:“启禀陛下:陈巡抚奏折里的话,全部属实。这件事确实是臣的主意,也是由臣一手推动——当然也离不开陈巡抚的鼎力支持——所以臣有这个把握,只要陛下愿意公开支持,彻底消除掣肘,那么明年送入京城的绝不止五万两银子,可以达到十万两,假以时日,将来甚至可以达到十五、二十万两!”
关于这个上缴银子的数目,陈雨反复计算过,只要保证大部分海商都能按规矩缴纳罚银,以现在刘公岛的流水来看,每年五十万两都是个保守数字,那么取出五分之一左右的收入来换取皇帝的全力支持,完全没有问题。换句话说,其实这就是变相的贿赂皇帝,只不过和贿赂其他官员相比,官员为的是个人私利,皇帝为的是自己的内库。
而且政治上的帐,不能用简单的数字衡量,只要皇帝信任自己,除了海禁,其它的事也会受益——比如扩军,比如向海外扩展势力。得到最高统治者全方位的支持,这是多少银子买都买不来的。
听了陈雨的承诺,崇祯原本苍白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他兴奋不已:运河的钞关去年的总收入也不过二十余万两;当年万历皇帝费尽
第二百零二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
崇祯坐回龙椅,提笔拟下一道旨意,然后唤方正化进来,交代道:“持朕旨意返回天津卫,将兵备道潘达、总兵王洪押入京城问审,同时将二人家产全部抄没充公、男丁充军,女眷为婢,由教坊司发落!”
方正化大喜,抄家可是一等一的肥差,这下发达了。他抑制住惊喜,恭敬地回答:“奴婢遵旨。”
“至于惠世扬……”崇祯沉吟片刻,对陈雨说道,“不管是出海还是天津卫粮仓之事,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参与其中,即便朕答应你,也不能以潘达等人犯下的这些罪名给他治罪。毕竟是朝廷重臣,没有合适的理由,不能轻易去动他。”
陈雨解释道:“陛下,潘达等人焚毁粮仓被抄家灭族是罪有应得,而惠世扬也并非没有罪名。只要咬定禁海是祖制,惠世扬是潘达之流的幕后指使者,根据‘擅自出海以通倭论处’的规矩,直接打入大牢。至于证据也容易,潘达和王洪就是人证,为了减轻罪责,只要略微示意,他们肯定会攀咬惠世扬,不怕惠世扬狡辩抵赖。”
崇祯回答:“你说的我都明白,只要把天津总兵和兵备道押入京城,交由三司会审,为了自保,他们一定会把幕后主使惠世扬供出来。可是给潘达和王洪定的罪名是焚毁天津仓,这个罪名无可非议,如果要以违反海禁私自出海的罪名处置一个刑部侍郎,恐怕会引发众怒。”
他斟酌了一番措辞,谨慎地说:“以禁海为由处置一个侍郎级别的重臣,本朝从无先例,更何况是为了向海商收取商税你知道前朝神宗皇帝为了收取矿税,朝野上下是如何反对的吗朕现在支持你,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还要处置重臣,你想让朕也面临满朝文武的反对,政令不出紫禁城吗”
王承恩也忍不住帮腔:“陈千户,皇爷愿意支持你向海商收税,并且惩治天津总兵和兵备道,已经是很难得了,就不要再得寸进尺,让皇爷为难了。当年神宗派出税监奔赴各地收取矿税,银子没收上来多少,却遭到百官的攻讦和百般阻拦,地方也是阳奉阴违。从首辅以降,无论浙党还是东林党,异口同声反对收税,指责神宗与民争利;万历二十九年及三十四年,苏州和云南先后民变,打砸烧毁当地税监房子,击杀税监及随从多人,皇帝亲自下令严惩,地方官却百般袒护,事情不了了之。神宗皇帝为此气得绝食数日,却又无可奈何。所以,收税要谨慎,闷声发大财才是上策。”
从崇祯的谨慎和王承恩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当年万历收税触动了整个官僚阶层的利益,让热衷党争的文官站到了统一战线,朝野上下万众一心,这样的局面,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无可奈何。看来万历皇帝收取矿税留下的阴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皇帝,崇祯也不例外。崇祯和王承恩话语中的意思,陈雨也听明白了:皇帝拿下一个兵备道、一个总兵,就已经是极大的支持了,拿下侍郎以上的官员,就别想了。
可是仅仅做到这样的程度,并不能满足陈雨,他想要的是杀一儆百,用个体来震慑整个群体。
第二百零三章 升官
一个“大明中兴之明君”的评语,挠到了崇祯的痒处,让他笑逐颜开。这个千户,既能给他赚银子,做事也考虑得周全,说话也中听,这是那些只会说“臣该死、臣无能”的官员们无法相比的。后者只会推诿避责,遇到难题就“请陛下圣裁”,每年花那么多俸禄养这些米虫有何用要是朝中多几个陈雨这样的能臣就好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说:“你现在还只是威海卫一个千户吧在威海卫那个角落里未免委屈了你的才干,不如调入京城来。让朕想想,给你一个什么职位呢”
陈雨心里一阵苦笑,在老板面前要表现没错,可是表现过头了,引起了老板的兴趣,从一个地区实权机构调到总部,看似是升迁了,可是自己的发展计划就会半路夭折。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威海卫扩张势力多好,调到京城来,除了在熬资历中消磨生命,还能得到什么这样的事情,已经在陈应元那里出现过一次了,这是第二次,只不过这次换成了最大的boss,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他低下头,紧急思索着,该怎样婉拒崇祯的好意,才能保证在达到目的同时,不得罪皇帝。
崇祯也在思索,该给陈雨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才合适。进五军都督府进兵部思来想去,都不太合适,前者门槛高,千户的职位实在太低,塞进去恐惹人非议,再说其现在已经沦为兵部的附庸,有名无实,就算是个人才也发挥不了才能;后者则是文官衙门,一个武人进去必定会被排挤,泯然众人,再也出不了头。
想了半天,他拍了拍手,说道:“有了,朕记得朱延之的请功奏折上提起过你善练火器,在登州镇压叛军中立下不小功劳,既然擅长火器,便调入神机营吧,先做个坐营官,干几年后再升掌号头官,资历熬够足以服众后就升为神机营提督(注1),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在朕身边为朕效力,而且方便随时入宫召对,为朕出主意、想点子。伴伴,这安排是否妥当”最后一句话却是对旁边的王承恩说的。
王承恩却认为这个安排很不妥当,但又不能直接对皇帝的话进行质疑,只能委婉地提醒:“皇爷圣明,这个升迁的路子是没错的。可是神机营的大小官职历来是京中勋贵子弟担任,陈千户这样的外来户进去,会不会被那些勋贵子弟排挤”
有王承恩出头,陈雨也趁机说:“陛下对臣的厚爱,臣感激不尽。不过臣的出身低微、资历也浅,进入神机营这样的地方,恐怕会让众人不服。若是如王公公所说,被勋贵子弟排挤,臣受些委屈倒没什么,可要是办砸了陛下交代的差使,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两人异口同声表示了反对意见,虽然委婉,但崇祯还是听明白了。可是自己兴致勃勃地提出的想法,被臣子和内侍同时否定,不管正确与否,面子上都有些过不去。当下他的脸色就有些不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