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雨非非
    他又哪里知道,上朝之前,所有的御史都被唐世济一一找去谈话,明确告诉他们,这次朝会,任何人都不许为弹劾陈雨的事出面,否则就是和他唐世济过不去。

    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一样,都是科道言官的核心力量,战斗力极强,逮谁咬谁,连皇帝的诏书都可以封驳,谁都不怕。但是万物相生相克,左都御史作为都察院的掌印官,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在其管辖范围内,老大的话,御史




第二百零九章 豁出去了
    除了相关当事人,其余吃瓜的大臣闻言都打起了精神,看来今天有大事发生啊,一上来就是刺刀见红,这个早朝有戏看。

    崇祯皱了皱眉,他对这样的弹劾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些人如此迫不及待、咄咄逼人,还是让他很不舒服。毕竟陈应元和陈雨的所作所为是事后得到他首肯的,只是没有公开而已,弹劾二陈实质就是针对他。他压抑住心中的不悦,问道:“你说陈应元、陈雨滥用兵力、中饱私囊,可有凭据”

    黄余良昂首回答:“有出海商人及天津海道的官吏作证,足以证明此事。陛下,千户陈雨自作主张,巧立名目,擅自对来往船只收取商税,却不上缴朝廷,截留自用,这不是私收商税、中饱私囊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陈雨没有兵部之命,就擅自动用卫所和水营的兵力,拦截、迫害海商,这不就是滥用兵力吗”

    崇祯望向队伍的末端,找到了陈雨的身影,示意他出列,然后说:“威海卫千户陈雨就在大殿之上,让他来回答你的问题。”

    不知情的大臣左顾右盼,寻找这个千户,心里很是惊讶,看来这是一场早有计划的辩论啊,当事人都提前到场了。

    陈雨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臣威海卫千户陈雨,参见陛下。”

    崇祯说:“对于给事中黄余良的指责,你可有话说”

    陈雨望向黄余良,气定神闲地说:“对于黄大人的指责,下官一一作答。第一,下官成立威海水营,是经过登莱巡抚陈应元同意,报兵部审定的,本来就是为了维护山东一带洋面的秩序,出海缉查也是职责所在,不存在滥用兵力之说;第二,下官是维护禁海的祖制与国策,向私自出海的海商征收罚银,并责令其返回原籍,将货物处理,并不是收税;第三,除了水营必要的开支之外,其他罚银收入都上缴国库,下官并没有中饱私囊。不知道这个回答,是否能让黄大人满意”

    黄余良有些意外,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说话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找不到太多破绽。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他用罚银回避了商税的问题,等于否定了海商的合法性,那么己方的论点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超出了大纲范围,这题目黄余良不会做了,他不由自主向侧前方一个绯袍官员望去,眼中满是征询,似乎在请示应该如何应对。

    这名官员用恨铁不成钢的眼光看了看他,然后扭头示意另一名御史出列,扳回局面。可让他意外的是,这名御史低下了头,避开了他的目光。

    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说好的吗,这厮怎么临阵退缩了

    他又哪里知道,上朝之前,所有的御史都被唐世济一一找去谈话,明确告诉他们,这次朝会,任何人都不许为弹劾陈雨的事出面,否则就是和他唐世济过不去。

    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一样,都是科道言官的核心力量,战斗力极强,逮谁咬谁,连皇帝的诏书都可以封驳,谁都不怕。但是万物相生相克,左都御史作为都察院的掌印官,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在其管辖范围内,老大的话,御史



第二百一十章 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听了陈雨的话,惠世扬气得须发皆张,伸手指着陈雨呵斥:“本官说得是你私收商税,你却顾左右而言它,简直厚颜无耻。”然后转身对崇祯说,“陛下,天子富有四海,擅自征收商税就是与民争利,非明君所为。几十年前神宗派出矿监收取矿税,就是前车之鉴,请陛下引以为鉴。”

    崇祯沉着脸问:“那依卿所言,该如何做才对不收税,怎么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辽东、西北用兵,钱从何来”

    惠世扬回答:“商税非困商,困民也。商人被收了税,就会转嫁给百姓,所谓贵买绝不贱卖,这样下去,民间万物皆贵,收税其实就是从百姓手中收钱。神宗时左都御史高攀龙曾言:夺民之财,非生财之道也;生财之道,生之,节之,两端而已。臣认为他的话乃肺腑之言,望陛下采纳。”

    这番言论是万历年间,东林党人攻讦万历皇帝收税时提出来的,一直被奉为圭臬。当下就有几名大臣站出来给惠世扬站台:“惠大人此言甚善,臣附议。”

    见有人附和,惠世扬顿时面带得色。

    崇祯却气得七窍生烟。按照惠世扬的说法,朝廷就不应该向商人收商税,让商人都把钱赚走,朝廷甚至不该收税,只要节约钱就省出来了。这其实是个悖论,没有收入来源,怎么靠节省增加财政收入

    只是这个商税转嫁百姓的逻辑,崇祯一时不知道怎么反驳,当年万历那么聪明的人没有做到的事,他更加做不到。只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陈雨,希望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千户能化解这些文官的狡辩。

    陈雨哼了一声,反驳道:“请惠大人不要左一句商税右一句商税,强行把违禁之事往商税上引,混淆视听。本朝禁海,没有‘由引’私自出海就是违禁之事,只有合乎律法的经商才会收取商税。请惠大人在给此事定性之前,先解释一下,何为禁海从太祖到诸位先皇,禁海是对是错,需不需要遵守”

    他心知肚明,在现在的政治环境下,与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讨论是否征收商税是愚蠢的行为,这些人本就是利益集团的代表,对商税有天然的反抗,又掌握了舆论风向,除非杀个人头滚滚,否则不可能顺利的推行商税制度。所以,他一再强调罚银并非商税,然后祭出“禁海”这个大杀器,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扬长避短。

    老子不跟你争论商税不商税,就抓住你私自出海这个痛脚不放,怎么的吧

    惠世扬闻言一时语塞。禁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率先提出来的,建国伊始就下令“片板不得下海”,初衷是为了加强海防,其根源则是因为朱元璋重农抑商的思想。这个政策在后来的几代皇帝手中继续得到了继承甚至强化,也就隆庆年间在福建开了个小口子,终明一朝,禁海始终是主流,没人敢公开反对,否则就是政治是否正确的问题。

    眼见惠世扬被驳得哑口无言,不少东林党派的大臣暗自叹息,不是友军不努力,而是敌军太狡猾。人家根本不跟你讨论商税,而是偷换概念,打着禁海的旗号,这祖制的大旗一打出来,谁敢反驳而且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小小的千户得到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尽在掌握
    惠世扬觉得把潘、王的锅让自己背太委屈了,忍不住说:“陛下,焚毁粮仓之事,完全是潘、王二人自作主张惹下的祸,臣事先并不知情,请陛下明察。”

    “这么说,指使二人派商船私自出海,是确有其事了”李真咄咄逼人地问。

    惠世扬支支吾吾,不敢正面回答。

    李真甩了甩袖子,面向崇祯,严肃地说:“惠世扬亲口承认指使商船私自出海,违反祖制,当以通倭论处;另潘达、王洪也犯有同罪,加之焚毁粮仓,罪加一等,请陛下先免去其官职,然后依律法惩处!”

    听到“通倭”二字,惠世扬大惊失色,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惶恐不已:“陛下开恩,臣两朝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崇祯对他哀求的话置若罔闻,挺直了腰杆,打起精神,朗声宣布:“刑部左侍郎惠世扬指使他人私自出海经商,违反祖制,着免去官职,打入大牢,交由三司会审;天津兵备道潘达、总兵王洪,为一己之私,陷害忠良,还焚毁粮仓十余座,罪不可赦,免去官职,将其罪行昭告天下,三日后斩首示众!”

    惠世扬一听,眼前一黑,就此晕厥了过去,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旁边文武百官眼睁睁看着,却没有一个人搀扶。现在惠世扬像是瘟疫,旁人避之不及,又哪里会去扶,自找麻烦呢

    陈雨冷笑着看着昏倒在地的惠世扬,环顾群臣,心中无声地呐喊:

    还有谁

    如他所料,没有人敢吭声,群臣一片死寂,之前附和惠世扬商税之说的劲头不见了踪影。

    事情发展至此,陈雨杀鸡儆猴的计划已经圆满完成,牺牲惠世扬这只鸡,震慑住了所有的猴,其余参与海贸的大臣见此情景,任凭心里如何不服气,也是敢怒不敢言。以后再没有人敢出头质疑,那么禁海缉私的政策就可以顺利推行下去,只要把水营的船队往海上一摆,就真正可以做到躺着收银子了,刘公岛以后就是自己的聚宝盆,可以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

    在众目睽睽之下,陈雨好整以暇地退回到队伍之中。虽然他仍然排在武官的末尾,可是现在已经无人敢轻视这个小小的千户——这可是一手掀翻了刑部左侍郎、天津兵备道、总兵,而且掌握了整个北方海域命脉的男人。其能量是不能用官职来衡量的。

    有了这样震撼的开场,后面的议程就平淡了许多。大臣根据各自职司,出列奏对,中规中矩地议完了事情,以往动不动就有大臣跳出来直谏的场面不见了踪影。坐在龙椅上方的崇祯,第一次有了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原来,没有党争的朝会,是这样的。

    朝会结束,群臣散去,陈雨本来也想跟着众人退出大殿,无意中却看到龙椅的那边,王承恩在悄悄冲自己招手。

    他心中一动,慢慢走回殿内,小声问:“王公公,有何指教”

    王承恩笑眯眯地说:“你不要急着走,呆会直接去乾清宫,陛下要见你。”

    陈雨按照指示,在一个小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乾清宫。

    &nbs



第二百一十二章 好好合作吧,朱由检
    按理说,雷霆雨露皆君恩,君王的赏赐不是臣子决定要不要的问题,陈雨的说法有不妥之处,换个暴脾气的皇帝也许立马就炸毛了。但崇祯心情正好,没有计较这些枝节问题,兴致勃勃地问:“要支持什么,说来听听。”

    陈雨当然不会直接说自己要去朝鲜占地盘、建分基地,以便将来做一个游离于朝廷管控之外的大军阀,而是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

    “陛下,要想把北方海面过往的商船一网打尽,给朝廷创造更多的收入,那么从登州、威海卫到旅顺口,就必须建立一个密不透风的网,让商船无所遁形,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己守规矩上。目前登州和威海卫这边,有登莱陈巡抚的支持,作为水营船队的基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难就难在旅顺口那边。”

    涉及银子的问题,崇祯自然重视,他立刻被陈雨带入了节奏,沉吟道:“你的意思是,水师需要在旅顺口一带有固定的补给码头”

    陈雨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陛下圣明。船队长期游弋海上,拦截商船,必须要有一个补给水和食物的地方。如果从登州或者威海卫出发,恐怕到达旅顺口就要返航,拦截过往商船就无从谈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勒令邻近军民配合。”

    崇祯有些踌躇:“可是旅顺口在天启年间就经历了鞑子三次入侵,眼下也只是勉强保住城池不失而已。包括旅顺口、皮岛在内,整个东江镇的粮草都要登莱提供,自身难保,又谈何给水师提供补给”

    这些情况,陈雨当然也知道,他的目的本就不是真的为了补给,而是另有所图。现在伪装成海寇的苏忠在老铁山附近海域大肆劫掠想逃避罚银的商船,海商就是粮食补给的运输大队长,根本不需要威海卫大本营提供粮草。

    他见崇祯为难,趁机说:“做臣子的,就应该想办法给君王分忧解难,要是什么事都由陛下安排妥帖了,还需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陛下,只需要您给一道密旨,允许水师在东江镇一带便宜行事,臣自有办法解决这些事情。”

    崇祯楞了一下,类似的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了。从朝堂到地方,文官武将们张口闭口就是要银子、要粮草,动不动就是“请陛下圣裁”,很少有这样敢担当的官员拍着胸脯说,只要给政策,余下的事就由他自己解决。

    对比其他官员的消极态度,陈雨这样的表态无疑很对崇祯的胃口。他叹了口气:“要是文武百官都像你这样,朕也就不必这么辛苦了。”

    他坐回案几前,提笔写下了一道旨意:“兹有威海卫指挥同知、海防游击陈雨,奉旨禁海缉私,所需粮草补给,由沿海军民鼎力相助,不得推诿。钦此。”然后命王承恩取来玉玺用印。

    王承恩将密旨递给陈雨,崇祯提醒道:“这道密旨,仅用于水师巡查在东江镇一带补给之用,不可用于其他。”

    陈雨接过密旨,高举过顶,应道:“臣谨遵陛下旨意,绝不会借机谋取私利。”

    崇祯点了点头:“虽然你做官时间不长,也是第一次面圣,但是朕信得过你。朝廷文武百官虽多,但趋利避害之徒甚多,能让朕倚仗的没有几个,希望你做好差使,立下功劳,将来成为朕的股肱之臣。这大明江山,需要你这样的能臣帮助朕来守卫。”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武器
    守在午门外的张富贵迎了上来,问道:“大人,上完朝了结果如何”

    陈雨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如愿以偿,大获全胜。 .”

    张富贵嘿嘿笑了起来,搓着双手:“俺就知道大人出马一定行的。现在咱们该干啥了”

    “回威海卫。”陈雨伸手指着东南方向,“官职升了,还拿到了便宜行事的密旨,尚方宝剑在手,该回去大展拳脚了。”

    “就这么回去,不见见陈家小姐了”张富贵提醒。

    “猴子啊,我怎么觉得你呆在我身边,别的正事没干,一天到晚尽想着这些事了。”陈雨打趣道。

    张富贵挠挠头:“大事自有大人做主,俺是操心不来的,就只能帮着大人操心这些琐事了。不过俺觉得那个方公公说得没错,这个陈小姐是巡抚千金,无论从哪方面都是大人的良配,更别说巡抚大人是大人的靠山了,所以这段姻缘不能错过。”

    “呵呵,现在我找到了比巡抚还大的靠山,整个大明还有谁能大过皇帝。”

    张富贵呆了呆,迟疑着回答:“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戏文里都说伴君如伴虎,全部押宝在皇帝身上,好像不太靠谱吧”

    “哈哈,还挺有见识,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陈雨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里面的门道,我拎得清。皇帝虽然比巡抚大,但是在地方上,他也是鞭长莫及,县官不如现管嘛,陈巡抚这尊大神,我怎么可能放过”

    陈府。

    “陈将军这么快就要回山东了”陈刘氏有些意外,“不在京城多呆几日了我还想着留你做客,多吃几顿便饭,以感激你对小女的照顾呢。”

    陈雨恭敬地回答:“皇上交代的差使,必须要办好,所以不能在京城逗留,夫人的好意,在下只能心领了。”

    听到皇帝亲办差使,陈刘氏眼睛一亮:“原来陈将军得到皇上器重,亲自交代下来差使,想必飞黄腾达指日可待,那就不好挽留了。”

    陈卓在一旁低声说:“母亲,女儿也打算一并回山东……”

    陈刘氏瞪了她一眼:“你在登州陪了父亲这么长时间,多陪陪我不行吗”

    陈雨笑了笑:“既然陈小姐暂时留在京城,无需护送,那在下就告辞了。”

    等送走陈雨,陈卓迫不及待地问:“母亲,您不是要撮合我们吗,为什么不让我跟着他回去”

    “撮合你们是没错,但是女儿家的矜持总要有的,不能让他觉得这桩婚事唾手可得,否则,太容易得到的东西,男人不会珍惜的。”陈刘氏解释,“只要我们有意,他有心,我和你父亲会促成此事的,你就不必上赶着倒贴了,安心等着媒人上门吧。”

    陈卓脸上一红,低头说:“全凭母亲做主。”

    圆满完成京城之行的陈雨踏上了归途,这次进京面圣,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不仅获得了官职上的晋升,进一步掌握了更大的实权,而且还除掉了以惠世扬等人为首的利益小团体,震慑了其他权贵,为自己彻底消除了隐患。至于崇祯给的那道密旨,则是意外的惊喜,看起来很普通的授权,可是在陈雨眼里却是大有用处,就看怎么用了。
1...4243444546...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