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盖世唐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凌云松

    可惜的是,六品的术法,远比八品与九品艰难,李世民也不打算再等待下去了,

    不过他这一路潜行,虽是畅通无阻,可到了西城水门之后,才发现这里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大铁闸而已,在铁闸的下面,还被钉入了数十个铁柱,上面满布符文,与闸门联通一体,不给人任何出入水门的空间。

    此外上面巡守的禁军将士,还异常的警惕,并且每隔一百个呼吸时间,就会发动法阵,搜查水下的动静。期间就有好几次,差点发现了李世民的身影。

    幸亏这‘紫气乾坤塔’,不但是一件少有的空间法器,还有着一定的隔绝灵力之能。

    当日的江横空,就是用这东西,将他与外界隔绝开来。让窦府之人,没能第一时间发现东院门口的异常。

    此时面对这些隶属府军的随军术师,还有水门的探查法阵,这尊‘紫气乾坤塔’同样有着奇效。

    而就在李世民等待半刻之后,差不多想要放弃时,刚好有几艘五牙战舰出城,使这西城水门为之敞开。

    李世民不敢冒险直接出城,一直都是攀附在一艘大船的船底,有惊无险的到了东都城外。

    ——其实以李世民的身份,根本无需如此鬼祟。

    他的父亲唐国公,虽勒令他在家中禁足,可如果李世民真想出府,其实唐国府内是没人能够拦得住的。

    而一个堂堂千牛备身,仪同三司,想要在城门落锁之刻离开洛阳,也有的是办法。

    可问题是李世民,并不想自己这次的郊外之行,被任何人得知。尤其是那些自他三弟死后,就如苍蝇一般围绕在唐国府外的绣衣卫。

    此外还有那些逆贼的主谋,杀死三弟的凶手,更是不能不防。

    据他所知,如今东都城内,依然有不少杀手在对他虎视眈眈。显然那神秘势力给出的五十万贯悬赏,仍未取消,

    所以一旦他现在的行踪泄露,说不定就又要面临的一场致命围杀,这是李世民,绝不愿见到的。

    出了东都之后,李世民就一路往西疾奔而去。他不敢走驰道,只能在山林间奔行。可百衲甲的灵巧与速度,也足以胜任。而李世民事先就储藏在紫气乾坤塔里面的墨石,也足可让他以十二成的动力,奔驰一日一夜。

    当然,一件将级以上的墨甲,要达到最高输出功率,并不只是墨石足够就可以,武修的真元,也不可或缺。

    而这一次,李世民就有足够的气血真元,供百衲甲的损耗。

    这次也不同于之前的太陵之行,李世民没有其他人的拖累,百衲甲又是动力全开,加上一门七品‘疾风术’的助力,全力奔驰起来,的速度可谓是风驰电掣,快到可怕。仅仅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就奔驰了八百二十里,直接就越过了潼关。

    只是李世民到了此地之后,也已是气喘吁吁了。百衲甲虽只是一尊帅阶墨甲,可全力催动之后的损耗,亦非同小可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夺宝神兵
    李世民很快就寻了他要早的东西,那是一个足有两丈长的木匣。

    当李世民连续打出了数个灵决,破开里面的封禁,将这木匣打开一看,就只见里面赫然是一片片的灵光闪耀。

    这是所谓的‘宝光’,只有法宝法器,或者绘有高级魔纹的兵器墨甲,自然散出的一种奇异光泽。

    而此时这木匣里面的‘宝光’异常浓郁,甚至是耀眼。

    匣内也正如史焕之言,共有三件神兵。一杆丈八长槊,一杆三尖两刃刀,还有一把长弓。

    李世民的眼中微透喜意,首先将那把珊瑚色的长弓取在了手里。

    这把弓名为‘射岳’,有着弯月一般近乎完美的弓体,还有着一对上下宛如龙翼般的弓臂,搭配上那些优美的魔纹,整体的造型美奂美轮。

    可就是这把仿如艺术品一般的兵器,却是一件世间罕见的神兵,也是李世民梦寐以求的杀人利器!

    需知这世间,除了术师的法宝之外,可能就只有这些所谓的‘神兵’,能够与那些传说中的神甲稍稍抗衡了。

    无论是‘神兵’自具的神通异能,还是本身的杀伤力,都足可对那些神甲构成威胁。

    而这次他之所以冒险潜行出城,最首要的目的,就是为取得此物。

    ——相较这把‘射岳弓’,那尊‘落日雷鸣’的重要性,都要膛乎其后。

    需知一把合用的战弓,是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位射手的战力的。

    而他现在持有的‘血战’长弓,最多只能算是王阶下品,威力相较于射岳,差了不可以道里计。

    如能持有‘射岳’这种等级的神弓,他的箭术威力,必可在如今的基础上再激增十倍,直追那些能够名留史册的真正‘神射’。

    李世民手抓着弓身上的握把,心中不免再一次涌起了一股冲动,想要试一试这神兵的神威。可他还是勉力将这情绪压下,小心翼翼的将这把‘射岳神弓’,重新收入到了木匣里面。

    这时候他才发现,在这木匣的一角,还藏着一个锦囊。而等他将这锦囊打开之后,眼里却不由再次闪现了几分讶色。

    史焕明明对他说过,史万岁生前对钱财并不看重,所以并没带出多少财物。可这锦囊里面,却有着整整二百四十万贯的银票。

    李世民不禁腹诽不已,看来那史万岁,并不似史焕所说的那么清廉。

    据他所知,这位昔日的大隋第一神将,虽非是出身寒门,可家世也并不豪奢,其父史静只是沧州刺史,家世在朝中只能算是中下而已。而史万岁一生,都是在军中任职,虽是掌握重兵,可都不是什么有油水的职位。

    可仅是史焕藏在这里的墨甲神兵,就价值上千万贯!

    由此可见,史万岁的这份积聚收刮之能,完全可以与宇文士及的父亲比较。

    李世民又仔细翻了翻那些银票,发现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不记名的,且都是出自于鼎鼎有名的大钱庄。

    只有大约六十万贯的一小部分,必须由史万岁,或者史怀义亲自出面。所以这一份,看来是只能便宜钱庄了。

    这让李世民大喜过望,他没想到如今最让困扰的财力,就这么轻易的解决了。

    而就在这时,他又发出了一声惊咦,略有些错愕的,将藏在锦囊最里面的一张卷轴,也取在了手中。

    这卷轴里面,绘着一副看起来再正常不过山水图,可李世民却本能的认为此图另有玄虚,否则不至于与这些银票放在一处。

    再以那位先帝年间大隋第一神将的性情,也不像是喜好附庸风雅的。更不会无缘无故,收藏这么一副笔法粗糙,毫无价值的山水图画,

    当李世民睁开了‘阴阳元瞳’,就着月光打量。很快发现这看似普通的图中,还隐藏这一条条闪烁着银色光泽的纹路。

    “这些线条,好像是一副地图可看这图的地势河泊,似乎并非中原之地倒更像是巴蜀一带——”

    李世民从幼年开始便精习兵法,早就将这天下的山川地理了然于胸,

    只是须臾,他就已判定出这副地图的大概方位。而此时李世民的眼中,也不由现出了一丝怪异之色。

    传闻昔日史万岁征讨南宁,大破羌王爨翫。后者被迫请降,却不愿随军入朝,于是以重金贿赂身为行军总管的史万岁,求后者放其归还。

    可这件事,随后又被监军督战的蜀王杨秀知晓,于是遣人索取。史万岁闻知此事,先一步将所得金宝全部沉于江底,杨秀搜查之后无所获,才只得作罢。

    莫非这图,就是当年史万岁沉金之处

    李世民思及此处,不禁唇角微抽。心想这位被先帝杀死的神将功臣,虽是使人扼腕叹息,却真不值得同情。

    当年先帝固然有昏聩冤杀之嫌,可史万岁也自有取死之道。若非是这位自己露了破绽在前,杨素再如何能挑动起先帝的猜忌之心

    摇了摇头,李世民将这张卷轴连同那些银票都一起收到了自己的怀中。

    他猜自己是没机会,也没能力去取史万岁那些沉金的,可要是日后有万一呢所以这张画轴,还是妥善保存收藏的好。



第一百五十八章 隋军大败
    第二天李世民醒来之后,樊世兴就前来禀报,说是宇文士及前来拜访,正在前院侧厅里面等候。

    李世民闻言后诧异不已,他因疲累之故,今天起床的时间确实晚了些,直到午时时分才醒来。可这位来的也太快了吧他昨天才跟樊世兴说过,要他告知宇文士及伤愈而已。

    不过人既已来了,那么他是必须出面见一见的,李世民将自己收拾整顿了一番,就来到前院侧厅。随后就宇文士及坐再客席,一边喝茶,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脸的不耐之色。

    直到见李世民到来之后,宇文士及才神色一振,带着几分关切的望了过来:“毗卢遮,之前不是说你伤势,最多五六日就能恢复了之前见你,也是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伤重不支,卧床半个多月”

    面对宇文士及那全不作伪的目光,李世民的心内,陡然升起了几分愧意,可他随后就冷硬起了心肠,语声平静道:“让仁人你担忧了,我这些日子,确实是状态不佳。可与其说是伤重,可其实更多是心病。我三弟遇袭身亡,被人夺去心肝脊骨,可我父亲,却是那般反应。我一时气不过,所以牵动内伤。”

    他发现自己颇有说谎的天赋,如今在自己最好的朋友面前,就可以做到面不改色。

    “我就猜是这样!”

    宇文士及先是长吐了一口浊气,随后苦笑:“我想以毗卢遮的你性情,一旦伤愈,一定会不顾一切,为三郎复仇才是。如今既然困居于唐国府内,不见半点动静,那想必是真的伤势沉重。可其实这一次,毗卢遮你真是不能怪唐国公,令尊他半途而弃,其实是别有苦衷。”

    李世民闻言,顿时眉梢微扬,用刀一般的视线注目过去:“看来仁人你对这其中关窍,似知之甚详不知能否详细告知”

    “只能说是略知一二,看出冰山一角而已。”

    宇文士及苦笑道:“所以半月前得知了一些线索之后,我就急忙赶至此间。可结果毗卢遮你病重,让我无功而返。不过这十几天来,我却是越发确定了,毗卢遮你一定不会涉入。”

    他说到此处时,又深深看了李世民一眼,只见后者神色平静无波,分明是不以为然。宇文士及不禁微微一叹,又继续加重了语气:“如果追查的后果只是一死了事,想必不足以让二郎你戒惧,可如果我告诉你,贸然涉入,可能会牵连家小了”

    李世民终于动容,语声也时降温冰点以下:“到底详情如何总不可能只凭几句空口白话,就让我放弃”

    “可以毗卢遮你的聪明,又何需我把话说透”

    宇文士及本欲到此为止,可他见李世民那如虎似狼般凶横的目光,终究还是没能顶住,面上微透冷汗道:“无非是某人有了不该有的野心,与江湖势力勾结。此外还有那些逆贼,不知为何也参了一脚。毗卢遮你们这次遇袭,应该是多方合力的结果。”

    他说到这里,又迟疑着道:“这件事,你也别怪殿下。如今皇后殿下,其实也不知详情,只道你们在潼关外遇袭,是那些逆贼所谓——”

    可宇文士及语声未落,李世民就冷声问道:“是不是与齐王杨暕有涉”

    宇文士及先是怔了怔神,随后心内就一阵苦涩异常。

    他就知道,以李世民的智计,哪怕自己只透露一丝半厘的口风,就可能被这家伙猜处究竟。

    可李世民这句话,他却是万万正面的回答的,宇文士及侧过头,不敢与好友的目光对视:“大统之争,肃来凶险异常。开皇年间的大臣,因此获罪,甚至身死族灭者,不知凡几,便连高颎,史万岁那样的人物,都不能得免。贵家是当世高门,世袭罔替,富贵绵延,又何需卷入这团烂泥里面”

    可李世民却完全没注意听,他目光痴痴的看向了门外,一阵入神,

    他原本没打算从宇文士及这里套出消息的,今日之问,只是姑且一试。却没想到,居然真有所收获。

    ——能够让绣衣卫畏首畏尾,能让侯士安出面与他父亲交涉,这个人想必是天家中人。

    而要说‘不该有’的野心,那就无过于皇位。可如今天子膝下子嗣单薄,有希望问鼎皇位的,就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那韩王杨暄,在窦府事变之前,可以勉强算一个。可如今最有希望的,却是天子的嫡次子齐王杨暕。

    在太子死后,齐王无论声望还是名位,都很有希望挤开几个侄儿,登顶大宝。

    原来此人,就后幕后真凶之一

    可李世民想不明白,这位袭击他们的意图,到底为何齐王杨暕总不可能对李玄霸的心肝脊骨感兴趣——

    思及此处,李世民胸中的戾恨之意,益发浓烈。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追查究竟,让害死李玄霸的所有凶手,都罪有应得!

    也在这刻,宇文士及再次打断了他的思绪:“对了,我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广之怒
    


    “哈!一群丧胆之鼠,即便军阵严整又如何王仁恭一介无名之辈,更无需在意,”

    渊太祚冷然一哂,面上略含嘲意:“大沛者之前在平壤城,还能力排众议,以不足五万之军,与来护儿在野外决战。更能孤身一人,前往敌营诈降。这个时候,莫非还怕了这区区不到万人的隋军不成”

    “下官这不是畏怯,而是谨慎。”

    乙支文德一声苦笑,目光移向了对面。

    只见再那对面的河畔,正有一万左右的隋军正在河畔列阵,严阵以待的面对河东方向。

    他发现阵中的大隋将士,尽管面上都显着惶然与慌乱。可这些人握着兵器的手,且都是牢牢紧攥着,显然战意未失。

    尤其阵中的那些墨甲,无不是整齐有序的排列于阵内,给人以沉稳如山之感。

    关键是河上两条浮桥,都已烧毁大半,高句丽聚集于东岸的二十二万大军渡河不易。

    此时更有西风潮卷而来,使得东岸这边,几乎睁不开眼睛。

    “莫离支大人,我听中原兵法有云,自古善战者,皆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如今天时地利,皆在对面,岂可轻敌冒进以下官之间,不妨等渡船备妥之后,再渡河追击不迟”

    “自古善战者,皆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出自于孙子兵法是么”

    渊太祚依旧是嘲讽的一肖,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以善于作战的人,会让自己处在不败的地位,而不放过对手的失误。所以上策是先有了胜算才去打。下策是先打了才去努力提高胜算。
1...5657585960...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