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唐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凌云松
各处都一无所得,直到他的目光集中在左手方向的一个角落时,才发现了两个若隐如现的身影。
不过就在他下意识的将手按住了千牛刀,意欲动作的时候。那两个身影,却主动显形,从黑暗中走了出来。
释罗刹也吃了一惊,他之前根本就没察觉到这二位的存在。而当望见那位当先走来的魁梧身影时,更是眼神剧变,浑身上下寒毛直竖。
李世民也同样吃了一惊,只因这两位不告而至的偷窥者,他都认得。尤其前者身上的墨甲,他印象深刻——那正是当日曾经在洛河之上大展神威的神甲‘青龙无当’。
不过认得归认得,李世民的神色,还是很不好看。
“不告而入,私闯民宅,帘窥壁听,这可不是为客之道!”
他的眼里,甚至蕴育着几分杀气。
如果不是对面这位,是号称大宗师以下第一人,他自问自己加上这别院内的所有人都打不过。这一刻,他就已经出手了。
张仲坚身后的娇俏少女,不由面色微红,前者却毫不在意,将头部的墨甲卸下之后,就朝着李世民爽朗一笑:“张某这次确实来的唐突,却非有意窥视,实在抱歉!”
李世民一声轻哼,听出张仲坚的语中毫无诚意,不过他随后就注意到张仲坚的语意。
“你是来寻我”
“准确的说,是欲寻李仪同你的父亲做笔生意,想要请你代为引见。”
张仲坚说到这里,却又眼含深意的看向了对面:“可张某却未能想到会在此间,看到不得了的一幕。二品真元,一以贯之,李仪同的修为,竟已至如此境地。还有远处的那位,这世间能够察觉张某形迹,还能让张某心生忌惮之人不多。如果张某猜的不错,那应该就是‘无面箭’罗礼,这样的人物都被李仪同网罗,真正是不可思议。只是敢问,李二郎你潜伏忍受,磨砺爪牙,网罗臂助,究竟是意欲何为”
李世民不说话,只是静静的与张仲坚对视,哪怕是面对后者那带着几分探究,几分压迫的视线,也不让分毫。
可张仲坚却已明白了过来,再次失笑:“看来我这女儿,真没看错你。她说哪怕唐国府会忍气吞声,你李世民也绝不会忍耐。”
李世民不由移目,看了一眼张仲坚身后,那名为张雨柔的少女一眼。而他的脸色,依旧阴沉:“如果是为私盐生意,前辈可在明日晚间到唐国公府,我会为你引见!”
他对私盐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这是挖朝廷的墙角,一方面是关西一带许多百姓,都已经用不起盐。
如今朝廷的盐税日渐沉重,一升官盐的价格,已经达到一两纹银。如今便是底蕴较厚的关西一代,也为之怨声载道。
此外他又知武功李氏的一大家子的开销不小,可能他的父亲会感兴趣,自己无权代李渊决断。
只是让李世民好奇的是,张仲坚难道是准备运江淮与两广的盐,到关西与河南来贩卖么这未必太远了些。
何况关西一代,也有解县盐池与盐川盐池供盐,根本无需舍近求远。
“是青海的白盐与青盐!”
张仲坚似看出了李世民的猜疑之意,直接就道出了答案:“近年解县盐池与盐川盐池的官盐腾贵,而青海虽道路艰险,可白盐的盐品上佳,卖到关西的价格也仅只是关西官盐的十分之一。至于青盐,哪怕是蜀地的盐井,也产量稀少。如今的长安洛阳,都是有价无市。”
李世民眼现了然之色,也暗暗吃惊。他对这产盐地并没有什么了解,可这家伙居然与青海的那些羌族都有联系,还真是神通广大。
至于青盐,他也知道,这种盐气香味纯,不似其他盐品般含有或多或少的苦味,是这世间最上等的盐品。不过这种盐的价格也贵,大隋之内,只有掌握着一定财力的达官贵人,地主豪商才能享用,可洛阳城内依旧供不应求。
可随后他听张仲坚语声一转,脸上现着莫名笑意:“张某这次来,原本是想看一看,是否有与唐国公合作的可能。可如今却发现,李仪同你可能是更合适的合作对象。”
“合作对象”
李世民的眼中,再次流露出疑惑之意;“敢问其详前辈总不会是要与我合作贩卖私盐”
“怎的就不可能了在某看来,你李二郎同样有着足够的人脉,也有着一定的财力与人手,怎就不能与我合作”
张仲坚目中,异泽闪现:“我在青海的合作对象,是蕃人。这支异族,在藏地与青海,都已有崛起之势,周围都没有对手,所以货源还是很稳定的。只是那位赞普大人对我还信不过,暂时拿不到多少货,一个月也只有一万五千石左右的白盐,一千石的青盐而已。二郎别告诉我,你连这点盐都销不出去这些盐,我可以给你两成的利润!”
李世民闻言,不禁动容。一万五千石也就是一百五十万升,如今市面上的官盐价格是一升一两纹银,而私盐的价格,则是二钱。
也就是说,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三十万两的交易额。除去运费
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氏当王
当李世民再次返回唐国府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子夜十分。当他来到府门前的时候,李渊刚好也带着一大批的随从从街道的另一边走来。
李世民不禁暗叹了一声倒霉,只能乖乖的上前行礼,然后就耸立着耳朵,准备听训。
此时李渊对他虽有着纵容之意,可这位身为‘严父’,对于自己孩儿夜不归宿这种事,还是要出言管教一二的。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李渊今日似心情甚佳,根本就没提这几天都没回家的事情,只是嘘寒问暖,问他这几天是否按时吃饭,是否穿暖,晚上是否熬夜等等。
李世民不禁诧异的,仔细打量一眼李渊。发现他父亲,此时竟是满面红光,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嘴上的那抹笑意,都不做任何掩饰。
李世民下意识的心想,最近是出了什么喜事吗可据他所知,最近无论是朝中,还是府内,都是噩耗不绝。
可仅须臾之后,李世民就已猜到了缘由。他父亲的轻松得意,只怕确与朝中的局面有关。
自进入九月之后,河南一带的天气就已渐渐转凉。可洛阳城里面的谣喙谶语,非但未消停下来,反倒是甚嚣尘上,愈演愈烈了。哪怕朝中已有确实消息,天子即将在十天之后返京,也没将这城中的乱象压下。
可这满天乱飞的流言,对于武功李氏而言,却不是什么坏消息。
至少那些有关有关‘十八子,坐天下’,‘李氏将兴、刘氏当王’的谶语参杂于内,已经不是那么刺耳,也再没多少人关注。
此外征辽大军撤过辽河之后,卫尉寺背负的压力,也大幅度的缓解。李渊身为卫尉少卿,自然也无需似以前那样繁忙。
不过让李渊心情愉悦的关键,多半还是仕途,
辽东的这场大败,折损了太多的名将与大臣,如兵部尚书,左侯卫大将军段文振;宿国公,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等等。
此时天子身边的亲信之臣,已经不多;而他父亲李渊,作为经历过考验的重臣,必将得到天子的进一步重用。
所以辽东这场国难,对于他们武功李氏而言,反倒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不禁微一摇头,这个时候,他也彻底熄了将与张仲坚合作之事,禀知李渊的心思。
而就在他们父子步入府门之后,李渊又仿佛不经意的问着:“毗卢遮你在外面,也已闲得够久了,打算何时销假哦昨日我见了皇后殿下,她也念叨你来着,说你一个年轻人,总不能这么荒废下去。崇文阁都的虞候的职位,她还给你留着。”
李世民有些意外,本能就蹙起了眉头:“不瞒父亲,孩儿其实已不打算回宫。自三弟一事之后,孩儿便已看透了世情。心想人这一辈子,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如梦幻泡影,过眼烟云,死了之后,不过是白骨一堆,坟冢一座而已。所以在半月之前,孩儿就已向直斋大人上了辞呈。”
“你这小子才几岁,从哪学来的什么梦幻泡影,过眼烟云”
李渊脸上的喜色,顿时就消散的无影无踪,胡须拂动,差点怒发冲冠,
不过在他出言训斥之前,却又望见李世民吗面无表情,眼神淡漠,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李渊心中一惊,忙又把吐出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他生恐适得其反,转而小心翼翼道:“要说这功名利禄,死后都烟消云散,却也没错。可人这活一辈子,不就是活的一张面皮一位一品重臣的面皮,总比一个闲散武官要强不少。可能毗卢遮你自己不在乎,可你日后也是有妻儿的,总不能让他们日后吃的比别人差,穿的也不及别家暖,无权无势,更是受人所制。你看这天下的蚁民,倒是无权无势,可如今绝大多数,都苦于劳役。一辈子被人盘剥,一辈子被人驱策。且毗卢遮你生于武功李氏,一辈子锦衣玉食,无需为衣事忧虑。那也该有回馈宗族的义务才是。如今族中,也不求你能回报什么,只望毗卢遮你能不负这一身兵法韬略,未来有一日能够出将入相,光宗耀祖。那时武功李氏举族上下,都会与有荣焉。”
李世民依旧默默无言,他说那些言语,自是言不由衷的。却没想到,会引出李渊这么一番长编大论出来。
不过不得不说,父亲劝说他的话,还是挺有道理
李渊则是心惊不已,他见李世民一副毫不为所动的模样,以为他这个嫡次子,已经是铁了心要放弃仕途。
“罢了,你要不想回宫当值,那暂时不去也无妨。接下来这几个月,不妨好好玩一玩。也别一天到晚,都呆在你那别院,什么上林坊,教业坊,都可以去看看,让你那
好友宇文士及带你过去,他是那边的常客。”
所谓的上林坊,教业坊,不但是洛阳城里青楼的聚集地,且是吃喝嫖赌,一应俱全,且名声远扬,传遍天下,
他是想着以毒攻毒,让李世民见识一番花花世界,六欲红尘,先息了这遁世之念。
而末了之后,李渊还是忍不住交代道:“毗卢遮你即便无意仕途,也不妨回宫看看的。近日萧后殿下那边,可能有用到你的地方,也算是不负殿下她对你的青眼垂爱。”
李世民听到上林坊与教业坊几字,也忍不住满头黑线,而听到后面几句,就已对李渊的用意了然于胸。
无非是那位突厥王子与铁勒可汗闹得太过,所以萧后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财之途
罗礼果然就说起了李世民预料之中的事情:“其实我与那些同袍,虽是不得已迁往山东,可其实里面真正有能耐的,并没多少人甘心务农,做隐世之民。公子既应允罗某,要将他们迁回关西。那么只需再给足上俸银,不难从其中招纳三五十好手。这些人物,无不都是武道六品,精通战阵的精英,甚至还有四位五品。”
他的语中,颇有几分惋惜之意,如果不是被他前任主公牵连,他这些同袍在军中,本该都有其一席之地。
李世民闻言,也是眼神微亮,他相信罗礼不会说谎,没想到昔日贺若弼的亲军,会有这么高的质量。
三五十人的数量,则是刚刚好。超出这个数量,他就要担心这支部曲,究竟是谁的了。
尽管他有信心,能够让这些贺家旧部归心,可该防的也不能不防。
而有了这些精锐作为骨干,那么这支护盐队,只需再有一二位拿得出手的强者,就足可应付任何状况了。
其实都很合适李信与释罗刹等人都很合适,可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援手,他没法将这几位派驻关系。
“坐镇的高手,其实也有一个很合适的人选。昔日右武候大将军的身边亲兵,分有左右二旅,其中一旅由我统领,而另一旅的旅帅,名为章北斗,昔日实力不在我下。哪怕现在,也是修为二品的帅级顶峰。这些年我那些同僚能在山东安身,也多亏了他。”
不过罗礼的语声,却是没什么自信的样子:“不过此人与我不同,他是真正想要归隐泉林的。公子要想将他请出来,恐非易事。我最多只能将他邀来洛阳,与公子你见一面。”
李世民闻言,不禁一笑:“如能有此等人物效力,那自是不容错过,罗先生尽管将他请来便是。”
他说完这句,耳边就恢复了沉寂。李世民也不在意,继续往黑市方向走去。
尽管罗礼已经给了他一个人选,可李世民依然没有放弃前往黑市,物色部属的打算。
这位章北斗能够请来的话固然是好,只这一位,估计就能帮他震慑那些盐贩了。可如果请不来了他不能不做最坏打算。
何况他现在的财力绰有余裕,哪怕多请一两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仲坚借给他的一百万贯,指明了一部分是用于招揽人手,一部分用于配备战具墨甲。
可之前李世民,已经从史焕的藏宝地,取来了二十套将级战甲,以及六套帅阶战甲。这些甲具,只需他稍加改造,将之改头换面一番,就可用于招揽那些二三品的强者。刚好也省了他,将这些甲具出手外售的麻烦。
这次他的运气也很不错,在黑市里转了一圈,身边就多了两位二品。
一个名叫王诺真,江湖匪号‘八臂火猿’;一个名叫韦智,匪号则是‘草上狐’——
当然这两位二品,与释罗刹杨韵等人是没法比的。这两位修的只是易于修习的江湖武学,后二者却是气脉悠长,根基扎实的沙场战将。
前二人以一敌百都很吃力,可后二者却可很轻松的,在千人军阵中出入。
似王诺真与韦智这样的所谓二品,释罗刹这个三品,可以一个打三个。
简而言之,就是普通与精英的区别,
所以李世民一直以为自己运气好,随便逛了一次黑市,就可遇到释罗刹这样的人物。
不过以这两位的实力,勉强可以达到他的要求。
关键是身家清白,足够可靠,足够年轻,也没有家世牵累。
这二人曾效力多家主顾,有着极好的履历与‘口碑’——其实说是恶名也不为过。
他们的那些雇主,最终下场可都不怎么样。可这两人毕竟是尽心尽力过了,每一次尽到了供奉之责,也从未有出卖雇主之举,李世民看重的也就是这一点,
所以哪怕这两人,在一尊帅阶墨甲之外,又开出一万五千贯的高价年俸,李世民也没怎么讨价还价,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需知释罗刹的年俸,也就只是两万贯而已,而自带墨甲,修为二品的杨韵,也只有四万贯的年薪。
有了这两人,其余的人手,李世民有信心在一个月内齐备。而接下来就是分销了,这个却有些麻烦,他准备回去再仔细谋划一番,
不过就在离开这人市之前,李世民却忽然心中有感,看向了左面的一艘楼船。
那边的一楼,正在进行拍卖,聚集着大量的人潮。此时正有一阵哗然之声,从内传出。
李世民略略迟疑了一阵,还是带着众人走了过去。而须臾之后,他就望见那位于中央处的高台之上,有一个硕大的人影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