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强婚:重生回来当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红鸾
“现在你只听枣儿的话了是吧,忘记谁生的枣儿了”
这啊,就是一个女儿奴!
沈国根脸红了一下:“都听。”
就是比起来,他可能更听枣儿的话吧。
“哼,你以为我还会信你的话不过没关系,听女儿的话也好。以后啊,我专门找枣儿治你。”
李梨可不吃这个干醋,不单沈国根,她自己对女儿那也是百依百顺,女儿说什么是什么。
夫妻俩都是这样的人,李梨哪里会跟沈国根计较那么多。
“枣儿说缺书了,不急着回来,都去书店了,好好看一看,多买几本。身上的钱,带够了吗”
“够了,我闺女买书的钱,我怎么可能没带够呢。等什么时候我有钱了,我兜里直接装着能让我闺女把整个书店的书都买下来的钱。”
到时候,枣儿想看什么拿什么,都不用考虑钱的问题。
李梨呵呵笑:“就你天天躺在屋子里,你确定我们家枣儿能有这么一天吗”
沈国根不好意思地挠头:“我这不是已经出来了吗,你别念了。缓了几天,我都好了。”
“爸,我衣服换好了,咱出去吧。”
回来的时候,沈早早穿的是市二中的校服。
因为最近几次上新闻,沈早早都是这个形象。
为了避免让人太快认出来,沈早早干脆换了一身衣服:
“爸,妈,我觉得我头发太长了,你们说我把头发剪了怎么样”
以前沈早早可喜欢自己的长头发了,漂亮啊。
现在,沈早早只觉得长头发太麻烦了,要经常洗,洗完之后要好久才能干,严重浪费时间。
李梨有点舍不得:“你这头发都养了快十年了,真要剪啊”
沈国根:“枣儿想剪就剪吧,长长又长了,很快的。”
作为男人,沈国根的想法没李梨那么细腻:
“再者说了,现在是夏天,老要洗头,你的头发比枣儿短,我看着老麻烦,枣儿肯定更麻烦。以后冬天了,头发干起来慢,那可怎么办总不能晚上洗个头,头发不干连觉都不睡了吧”
这些可都是沈国根观察李梨的平时生活状态得出来的结果。
李梨:“你不说,我真的差点给忘了。行,剪就剪吧,以后再养。”
沈早早初中的时候不住宿,她的头发是李梨给打理的。
哪怕到了冬天,李梨都能一直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沈早早擦头发,直到干了,才让沈早早上床睡觉。
第839章 这生意我们做(万更)
方国荣很是尴尬,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主动进书店。
以前来,那都是拿着自己的工资给方国光买书。
现如今,他学了不少知识,认的字也多了,但方国荣并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读书人,是那种进书店的人。
进了这种地方,方国荣怪不自在的。
“长话短说就好,有什么事情”
沈早早跟方国荣所在的这个角落很偏,目前为止没人靠过来。
方国荣:“岛国人找我们做生意,我哥想拒绝,但我想接下来。”
生意都是大姐大的,最后做不做,他跟他哥说了都不算的。
“岛国人”
沈早早的眉毛都皱起来了:“什么生意”
看沈早早还想谈,并不像方国华说的会一口拒绝,方国荣才继续道:
“好像叫什么卫生筷。那东西,看着不起眼,但岛国人说了,他们要的量非常大。而且我们本国很多地方也适用,一定会有非常高的销量。我听了之后觉得这的确是一单好生意。”
他大哥之所以不同意,一是因为来找他们做生意的人是岛国人。
只要换一个国家的人的话,他大哥不但不会拒绝,还会相当高兴地答应下来,都未必能记得得先提前问一下大姐大的意思呢。
二来,这些岛国人才找过大姐大的“麻烦”,跟大姐大比这个比那个。
方国华表示,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姐大哪肯再跟这些岛国人做生意啊。
是的,井上被那些人拒绝了之后,考虑再三,他找到了方国荣。
最近这一年的时间里,除了早就混起来的商家之外,就只有方国荣表现得特别出色,明显是后起之秀。
井上觉得,方国荣这种人更渴望成功和赚大钱。
自己这么大的一笔生意送上门,方国荣没有拒绝的理由。
中外合资,光是这名声就够响亮的了。
沈早早挑了挑眉毛,果然是这件事情啊:
“这生意,我们接。”
方国荣一喜:“大姐大……”
是说认真的吗
这是一单大生意,要签合同的。
如果他们这边违约的话,要赔很多很多的钱。
说不准,他们这两年辛辛苦苦赚的钱,可能就这么一次得全搭进去。
“我有一个要求,你听好了。这个要求是对你的,不是对岛国人的。与此同时,如果岛国人在跟你谈合作的时候,有特别提到这个材料的问题。你得坚持我的要求,假如岛国人不同意,这生意就拉倒,明白吗”
“大姐大,你说!”
他早说了,大姐大这么开明的人,怎么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公私不分呢
更何况,就因为不喜欢岛国人,他们才要接这个生意,去做岛国人的生意,赚岛国人口袋里的钱。
这一点,他哥真的是一点都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岛国人提出来的卫生筷是不是木头做的”
“是的,我们国家什么都多,树不值钱。井上给我算过一笔账,我听了没问题,有的赚。”
一颗大树不值几个钱,但把它们做成卫生筷的话,就可以卖好多钱了。
想到华夏国山那么多,树那么多,砍都砍不完,方国荣觉得这笔生意太划算了。
他哥说不做,那就是气话,一点都不理智。
“呵呵呵……”沈早早冷笑,“生意可以接,可有一条,必须跟岛国人谈妥了。在我们保证出货的质量和数量的基础上,我们做卫生筷所采用的原材料可以不是木头。这一点,岛国人必须答应。”
“不是木头,那用什么”
“有竹子,大熊猫的故乡,那一块长的毛竹做筷子就挺好的。”
“毛竹啊。”
方国荣知道这东西,毛竹的竹身是比较厚和大,用来做筷子,可以。
第841章 认可2
冷毅煊自然能明白沈早早的担忧和考虑:
“那些岛国人没那么好说话,他们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别的,说不准。包山头的事,等你这生意谈下来了,我第一时间帮你找。”
“行,等我把生意搞定了,这山头就是你的事了。”
岛国人意识到环境问题,想来华夏国捣个小乱,沈早早相信。
但沈早早觉得,岛国人真的想赚钱,又不想继续破坏自己国家的环境了,也是真的。
只要她价给到位了,岛国人未必一定会坚持非要木头筷子不可。
井上:“保质保量用竹子做的筷子,确定没有问题不会有毒,用了出问题吧”
方国荣:“井上先生只管放心,木头没毒,竹子也没毒。我们的国家都在亚热带,没这种有危险的植物,这一点,博学的井上先生应该非常了解。”
井上表示,他这是因理解而生气啊。
岛国的森林因为被过渡砍伐已经出现了不小的问题,他们想在赚钱的同时,坑华夏国一把。
谁知道这些华夏国的商人这么有脑子,提出了以竹替木的要求。
竹子跟树木的生长周期,井上当然知道。
知道得越清楚,井上的心里越不舒服。
“其实,用木头来生产,对你们来说更方便,为什么会提出改用竹子”
到底谁那么有才,想到这么一个办法的
坑不到华夏国,他不开心了。
方国荣:“我们华夏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先人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这会使人在用餐的时候,有一种愉悦的心情。出于对使用者的考虑,所以我们才觉得,用竹子来做,会特别好。保质又保量,价格还可以让一下,井上先生还有别的问题吗”
井上:……这话说得,真能哄人。
什么竹子的清香味儿,木头还有木头的味道呢。
“如果我说我只认木头做的筷子呢”
方国荣自信一笑:“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这次的生意怕是谈不成了,只能期待下次合作。”
他给的价已经摆在那里了,现在木头不值钱,竹子更不值钱。
换句话说,这笔生意要能做,竹子会使得他们的成本降低一些。
假如井上真不跟他谈了,换一家,那他只能说,井上不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
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在华夏国的环境上插一脚,这损失不小啊。
井上的生意实则是羽田的生意,少赚这么一点钱对于羽田来说,很重要吗
换作一个星期前,羽田宁可少赚一点钱,也要坚用木头的筷子。
现在……
竹下三人输给了沈早早,价值百万的古董书没到手,还赔了一本出去。
这一来一回对羽田来说,他等于是赔了两百万。
还有,随着输了比赛的消息传回国之后,羽田家族在岛国的影响力大大降低。
想要再努力提上去,怎么也离不开钱。
现在的羽田非常需要钱,钱越多越好,至少也得把赔进去的那本古董书的钱给赚回来。
方国荣给的价格这么诱人,羽田没的选择。
等双方的律师看过合同的确没有问题后,签上彼此的大名,这生意算是谈成了。
“机器很快就会运过来,我方注资已经打入你的户头,凭据我收好了,你也应该能查到了。”
谈成生意,井上松了一口怕了。
这次华夏国之行,他处处失利,没有完成好羽田先生交待下来的任务。
这生意要是再谈失败了,从此以后,他可以滚出羽田家族的事业了。
不单是羽田家族的事业,其他人轻易也是不敢再用他的,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
“好的,合作愉快。”
资金一到位,方国华第一时间就
第842章 认可3
“乖,听爷爷的话,回去的时候记得拿。爷爷一个人吃,吃不了那么多,水果放不住,坏了多可惜啊。”
沈早早笑笑:“到时候再说。”
这一老一少坐在一起,整整一个多小时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个不停,一看就是感情特别好的那一种。
“应爷爷,应奶奶快回来了,所以我先回去了啊。”
跟应奶奶约定好的时间到了,沈早早站了起来要走人。
应先明:“这么快就走了”
沈早早:“应爷爷,该吃午饭了。”
“有人给爷爷送饭,爷爷请你吃”
今天老婆子不在,晓闻送过来的两份饭,其中一份刚好可以给早早啊。
沈早早耸肩:“应爷爷,不是要说你们家里人的坏话啊。除了对你和应奶奶之外,没一个有好印象的。能不见就不见吧,万一吵架了多不好。”
应先明高兴地眼睛都眯了起来:
“没关系,你只要对爷爷和奶奶的印象好就成。其他人,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应有容和任晓闻有多宠爱应如羽,应先明全看在眼里呢。
哪怕这还只是一个设想,哪怕应先明还没有对沈早早提过,他怀疑沈早早跟应如羽是抱错的了。
应先明就先考虑上了,如果一切都成了真,那之后该怎么办
他们家的孩子,必须认回来啊。
早早让他们认回来了,那应如羽是不是该还回去。
要是有容和晓闻舍不得,不肯还的话,他们再把早早要回来,这做人不太地道了。
还有,有容和晓闻喜欢应如羽,早早跟沈家的人感情好啊。
想来想去,假使两个孩子没法儿彻底换回来。
行,他们两个老的认沈早早,对沈早早好就成了。
应有容和任晓闻爱怎么样怎么样,他们家早早又不是没有疼她爱她的爸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