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强婚:重生回来当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红鸾
一瞬间,应如羽有一种挂电话的冲动。
蒋明丽是故意的吗
说谁不好,非要拿沈早早来打这个比方
她曾经、现在包括以后,永远永远最讨厌沈早早三个字。
“如羽,你是真的不知道,不懂你好的人,他们只看你的成绩。假如是阿姨这种人更多一点,看到你的内在美,阿姨也不给你压力,免得让你太辛苦。可是……哎,当下这些人,都肤浅!”
沈早早表现好了那么一点点,所有人加一起,都快把沈早早吹到天上去了。
她见过沈早早好几回,她怎么没觉得沈早早是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呢
应如羽:肤浅蒋阿姨,你觉得那些人肤浅,干嘛跟着一起夸沈早早表现好呢
“上了个电视,随便参加了一个比赛,一点都不正式,没奖状没奖杯,这算什么比赛啊。出书我就怀疑了,一个十几岁孩子出的书,能看吗”
她还四十几岁呢。
是不是只要她一动笔写点什么东西出来,她直接成了著名女作家了
什么时候,出书、当作家都这么容易了
应如羽连忙打断了蒋明丽,免得蒋明丽
第847章 惨败3
算着沈早早那本作文书,明天就该被运入各大书店开始售卖,应如羽心里各种着急。
沈早早能卖出怎样的销量,自己又得用多少时间去追,这些都是未知之数。
应如羽忍不住对月亮许愿:
“沈早早的书不好卖,我的书,大卖!”
本来,出版一本书哪有这么容易,从初稿到定稿,至少得好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半载的时间呢。
沈早早的书出得这么快,是巧合,是出版社的人早就筹备了一年,只差沈早早这十篇的量了。
应如羽也想出得这么快,原本该是不可能的。
但只能说,应如羽也是一个有“运气”的人。
刚好,她手里有那么一批复习资料自称是自己的,刚好,华东出版社的老师和编辑想凑点理科类的题又不是特别难。
凑巧,应如羽想跟沈早早打擂台,华东出版社还不愿意让华云出版社独领风骚,一家独大呢。
这龙头老大的位置,得想想办法保住才行啊。
两方的人一使劲儿,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就变成了可能。
但在这个“可能”变成事实之前,沈早早参与的这本作文书如期而至。
佘记者实时报道这个情况,摄像大哥则把这真实的一幕记录下来。
倒不是说书店里一直挤满了人,可是在早上上班时间,书店来了一批人。
中午吃饭的时间,来了一批人。
到了晚上下班的时间,书店里来了第三批取书的人。
除了这三个点之外,其余的工作时间,也有人陆陆续续地来拿书。
可以见得,沈早早这本书卖得不是一般的好。
但凡是定了书的人,几乎都在第一天里来取了。
沈早早在安安心心上学,参加开学的摸底考试的时候,华云出版社的人则在统计以及期待这书的销量。
不负众望。
第一批五万本,本市全部卖光。
已经加印的第二批,要运往其他省内城市的十万册装订地也差不多了,最迟三天,就可以投放到市场。
还有,其他省和市的书店开始间断地往自己的出版社打电话,也要卖这本书。
这么一来,华云出版社其实在书面市的第一天已经在加印第三批了。
“早早,我觉得我脑子这会儿是空的,脚踩在地上是轻飘飘的。”
方小喻整个人粘着沈早早走,都快变身成为一只树懒了。
“嗯,我肚子也是空的,手是软的。经鉴定,咱俩这是脑力消耗太大,饿了。去食堂吃好吃的,吃肉肉好不好”
方小喻点头:“吃肉肉,而且还要吃大肉肉,再不给我吃肉肉,我会饿死的。”
就是不知道,吃肉补不补脑啊
曹琴端着饭菜,坐到了沈早早和方小喻的旁边:“这么巧”
“是挺巧的,还就今天最巧。”
方小喻咬了一口红烧排骨,汤汁香浓,肉味十足,哇,好吃。
一块不够吃的话,她花钱再买一块。
一定要吃饱了,吃高兴了为止。
让方小喻这么刺激,曹琴也不生气,谁让方小喻说得是事实呢:
“方小喻说得对,没那么巧,我特意坐过来,问你一个问题的。沈早早,你方便回答吗当然,你要不想回答,也可以不说的。”
沈早早咽了一口饭:“一,我没有记答案的习惯,二,我没有对答案的习惯,三,你随意。”
方小喻欢快并且大大地咬了一口肉,这一口气可算是还回去了。
曹琴脸色微僵,又笑呵呵地看向了方小喻:“方小喻,那你呢”
总不可能跟沈早早一样,没把答案抄下来,也没有对答案的习惯吧
一个个的,还是不是正常的学生了
不对答案就不正常
方小喻告诉曹琴,她还就不正常了。
&nbs
第849章 惨败5(万更)
所以,她怎么会是九十五分以下呢,不该是九十五分以上吗
曹琴看向杜金星,杜金星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考卷给曹琴看。
这道题,两人的答案是一样的,曹琴错了,杜金星自然也错了。
杜金星的分数还比曹琴低了两分呢。
果然,这道题有陷阱,错的人不少呢。
为了拉开尖子生跟其他学生的距离,市二中数学考试的习惯是每一次考试,这些试题之中至少有≥2的题目。
当然了,这么做也是为了测试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以及潜在的水平。
不然的话,真正聪明的尖子生跟普通学生考得一样,学校岂不是观察不出来了
像市二中这种重点高中,总有那么一点特权,可以保送学生。
其实,在市二中这种好学校里,每一场考试,每一门课的成绩能以九字开头的两位数,已经相当好了,是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望尘莫及的成绩。
这么一来,姚露和曹琴这些人,考得都不算差,没对不起她们的学号。
市二中的这个情况,曹琴和姚露是有所听闻的。
只不过,以前习惯了小考次次九十五分以上,来到市二中之后生不上了,多少有点不适应吧。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沈早早,她们连九十五分都没有,不知道沈早早考了几分。
姚露本来就不是那种忍得住的人,更何况,她又懂得说话的“艺术”,所以想什么问什么:
“黄老师,数学这一课最高分是多少,在不在我们班上啊你说一说呗,也好鼓励一下大家。我们是学校的重点班,万一最高分不在我们班,多不好意思啊。”
其实姚露这么问有点多余,黄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嘴角一直都是翘起的。
假如这次考试一班的成绩并不如意,黄老师还能是这个表情
作为班主任,黄老师早不管不顾,喷这些学生一顿了。
“这次数学考试的最高分当然在我们班,没有并例。”
姚露急,既然在一班,那到底是谁,考几分啊
自己这个分数不算低,跟第一名比,不会差太多吧
“说了,你们要想知道自己去公告栏看。课堂上,不浪费这个时间。”
黄老师拒绝,第一名考这么好的成绩,没什么可奇怪的。
这学生就是以这种中考成绩进来的,现在保持得挺好。
学生尽量要少夸,多批评。
沈早早挨夸的次数多的吓人,要是这种“小”考试都要夸一夸的话,他怕把沈早早给夸坏了。
一节早自修把一张数学考试给搞定了。
铃声一响,关心自己成绩的人都往公告栏那边跑。
没办法,现在打听那么清楚,只是知道了一门课的情况。
还有两门呢,所以跑公告栏去看会更快一点,看得更直接啊。
不光是姚露和曹琴,几乎所有一班的学生都重视啊。
之所以用几乎,因为一班有沈早早这个例外。
教室里的学生都跑出去之后,就沈早早不急不慢地看着自己的收,做自己的题。
不一会儿的功夫,跟只兔子似的方小喻跑回来了:
“枣儿,你年级第一,三门课,三百分。我年级二十,总分是二百七十二。哎,语文和英语好难啊,特别是作文,特别容易扣分。还是数学好考多了。数学成绩我瞄了一眼,你一百第一,我九十五第二!”
一讲到数学,方小喻特别来劲儿。
曾经数学对她来说是最恐怖的一门课,现在成了她最喜欢的一门课,因为容易学啊。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基本上考完试,方小喻已经知道自己这次数学能考几分了。
拿到考卷一看,跟自己猜得一模一样。
想到自己这都上了高中了,还能有这样的分数,方小喻可满意了。
 
第850章 有良心就好1
这么看来,方小喻的理科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那作文和阅读呢”
文科,基本得分点,方小喻都表现得不错,但在作文上,方小喻表现得跟其他人一样,是一道大难题啊。
目前为止,好像无解。
没沈早早教着的时候,方小喻一道作文题能扣七、八分,有时候跑题了,十分也被扣过。
有了沈早早的教导之后,作文的得分算是提高了一点,至少能保持在被扣五分左右了。
跟数学比起来,方小喻的文科的确是难教了一点。
不然的话,方小喻两门文科,不可能有一门才考了八十几分,生生把数学教的高分给拉低了。
方小喻皱了皱眉毛:“作文字太多了,你让我背成语,多用成语,我也用了,用不好啊。”
数学题多简单啊,这道题用这个解法,一减一只能是零。
作文……
方小喻哼哼唧唧的,一副难受极了的样子。
“那以后,我们先理科”
方小喻这个办法,沈早早也唯有选理科了。
教下来,方小喻在理科方面的悟性高那么一丢丢吧。
方小喻用力点头:“选理科,理科特别好!”
当方小喻把这个决定告诉她爸时,方爸点了点方小喻的脑袋:
“你这个傻丫头啊,到底是哪儿来这么大的运气,交上了沈早早。没有沈早早,你都会有截然相反的两段人生了。”
连选文理科,沈早早都要替他家的笨女儿考虑,福气,服气!
方小喻哼哼:“那当然,我跟枣儿可是要当一辈子的好朋友的。爸,这样的朋友,你没有吧”
方小喻一得意,那贱贱的样子,惹得方爸扬起巴掌,想往女儿的身上打。
这种人不欠揍,谁欠揍
画面拉回来,沈早早说要选理科,让进门来的姚露和曹琴听到之后,纷纷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
姚露和曹琴早就考虑好了,必选文科啊。
沈早早……
太可怕了。
念了九年的书,这是第十个年头,她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么可怕的人。
学校为了拉开距离故意设的关卡,完全成了是专门为了帮沈早早似的。
她们已经看了高二和高三的情况,哪一届的情况也没有他们这一届这么夸张啊。
年级第二是郝仁,二百八,被沈早早怒甩二十分……
想到从年级第二开始,后面的排位之间都是相差个位数,甚至是一分、两分,有的还是零点五分的差距。
沈早早跟郝仁那二十分的高低,不正常啊!
二百八的郝仁都只有年级第二,姚露跟曹琴自然更低一点,比方小喻高了没几分。
姚露和曹琴挺不愿意这么想的,但万一,万一沈早早以后的表现都这么变态,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