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菲斯托大人
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出演男主角的战友肖卫国。或者准确点说,应该是前战友。
没错,就是成为了烈士、老家房子还被强拆那位。
客串这个人物,只需要补拍一些回忆的镜头就行,比如男人之间的交流,想念家中老小,抑或并肩作战,为了掩护男主角而牺牲,总之就是凸显点人物魅力,寥寥几个镜头带过,工作量要小很多。
武觉盯着王奈杰现在的造型看了没几秒,突然冒出一句:“太白了!”
说完之后,他自觉有点失言,赶紧补救:“那什么……王导,主要我觉得部队里长期锻炼的军人,风吹日晒的,肯定都跟黑炭似的……”
王奈杰看看武觉,因为户外拍摄的缘故,皮肤黝黑,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明显白了几个档次。
“王导这是皮肤底子好,分解黑色素的能力强,天生的!”旁边化妆师笑着恭维。
还真是天生的。
王奈杰拍《大话西游》的时候,也是长期在外面工作,风吹日晒。而且那可是在大西北,风沙和日照都很凶猛,可拍完之后,他虽然黑了不少,跟其他工作人员相比依旧白上许多。而
第297章 风格融合
动作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转折和变革。
从最早期的套路拆招对打、借位假打,再到后来的死打蛮打,九十年代的飘逸漂亮、吊着威压长镜头跟拍飞檐走壁,以及近年来渐渐成为主流的写实派风格——出手必是攻击要害,招招致命,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从来没有一成不变这么一说。
可以看得出来,观众的审美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与之相应,电影人的摸索和尝试也从没有停止过。毕竟观众是很实在的,大多数人看腻了也许不会到网上骂你拍的不好,而是直接默默选择不买你的电影票。
这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不想被观众抛弃的话,就必须得不断求新求变。
作为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的动作明星,武觉在经过了早年间的懵懂、尝试和摸索之后,也渐渐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和思路。
他给《刀锋》这部电影设计的动作风格就非常适合自己,并不着重突出个人动作风格特点,而更讲究的是和各种军事器材的配合。
王奈杰看了一些之前拍摄的素材,镜头异常真实、动作设计极其干练,无处不显示出极强地冷酷美感。同时,又吸收了早年间武术打斗方式的长处,将动作的舒展性一并融合,写实风格的生硬和特技打斗的虚假都在最大程度上被降低。
总体而言,展现出了一种干脆利落的干练之美,算是多种风格融合之作。
好莱坞大片已经开始在走这种路线,但是国产电影却还没有出现过,王奈杰相信,上映之后一定会让观众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武觉给王奈杰设计的动作也是一样,所谓的潇洒纯粹是一种感觉,收尾收的比较漂亮而已,绝不是传统武术动作片那样白鹤亮翅似的硬凹造型。因为他的几个镜头都是在虐菜,再出现就直接中枪死了,所以不需要像男主角一样打的那么惨烈。
对此王奈杰非常认同,毕竟《刀锋》是一部现代军事动作片,动作设计必然要走凌厉写实的风格。
然而追求真实的打击感和力量感,却不代表拍摄的时候也都是真打。
动作设计在与时俱进,拍摄动作场面的手法也在与时俱进。
观众从大荧幕上看到的,是电影里面动作演员拳拳到肉的搏斗,动辄面目全非、眼角飙血,打得相当惨烈,让人不忍直视的同时,又感觉极其真实、大呼过瘾。
可是实际上,虽然画面效果越来越真实凌厉,可真正拍摄的时候,反而没有早年很多动作片那样打的实在。
比如王奈杰暴打几个外国雇佣兵的动作,挥拳的角度、出拳的弧度,完全都是精心设计和排练的结果。实际上只是以极快的动作扫过了对方嘴鼻部的大概位置,压根没有打到人。可从画面上看起来,却是结结实实的一拳把人脑袋都打歪了。
这一切的秘诀,就是提前设计好镜头拍摄时的角度,然后在镜头与对手头脸部的直线连接范围里、以适合的弧度完美划过拳头,形成视觉错位。如果镜头不好拍,还可以把摆拳换成直拳。这样一来,完全不怕镜头移动和角度刁钻,360 度无死角完美借位。
少数必须要产生实际接触的动作,则依靠巧妙的收力来掩饰。
看似凶猛一脚,实际上王奈杰只不过脚掌上半部分用力,而且还不是真正的“踢“,只是类似“轻拍”的动作。这样一来,会有肢体接触,但是由于被踢的演员衣服底下用了护具,所以仅仅看起来真实,不会太疼。
而且为了掩饰收力的技巧,王奈杰的身体用了一个猛冲和极速扭转的动作作为掩护,让人根本看不出来有收劲这么一回事。
到电影上映的时候,观众只会被他迅猛的动作吸引注意力,不会注意到其中的技巧。
这么一分析,似乎显得非常无聊无趣,但这正是光影魔术的魅力,以假乱真。
所以真正精彩的动作戏份,其实有很大一部
第298章 到底谁说了算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国产电影上映前发布的制作宣传特辑里面,大家往往只能看到导演和主演在拍摄现场沟通、工作的状态,然后是导演开始独自面对镜头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我这部电影如何如何拍摄、如何如何克服困难,诸如此类。接着就是各个演员轮番上阵夸导演,惯用套路一般是导演对自己启发很大、要求很严格、从没有拍过这样的电影云云。
而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宣传花絮不太一样,经常可以看到一大帮子人分别从各个角度讲述电影的幕后,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指导、美术指导都有机会上镜,甚至还有特效总监、特技顾问等等,每个人都在阐述这部电影的特色,台词也各不相同。
两种幕后宣传片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可以体现出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区别——好莱坞电影更倾向于团队合作,而国产电影则是属于导演个人一手掌控的。
这跟历史原因也有关系。早期的国产电影,大部分甚至连制片人、监制都没有,就算有也只是因为负责融资或者友情赠送的名头,实际上从立项开始,就由导演一个人全权负责。哪怕时至今日,也是导演负责创作或者选剧本,然后发起一个项目,组建团队,继而进行拍摄、制作。像梁丰英这样的香江监制,更多的也是负责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行政管理、监督、风险把控职责,基本不会参与到电影核心的创作和决策当中去。
而好莱坞则完全不同,一个项目的发起,往往是从制片人开始的。制片人看中看了合适的剧本,开始调动资源,选导演、选演员,自己投资或者拉投资进行拍摄。从这个角度来说,普通观众最熟悉的导演和演员,在好莱坞其实就是一个打工的,电影拍的好,这些人自然风风光光。可电影万一拍砸了,他们就要负责背锅。
甚至电影还没拍完,制片人因为不满意,把导演炒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打个比方,前世原版《战狼2》,导演吴京为了拍好这部心血之作,不断地超预算、追加投资,才算是完成了制作,创造出票房奇迹。如果放在好莱坞模式里,很可能故事的走向会截然不同:导演吴京肆意妄为,无视做好的预算,私自提高电影成本,被制片人炒鱿鱼……
强如卡车司机卡大神,也要在拿到了制片人的权力之后才能用《泰坦尼克号》不断逼着制片方追加投资,可见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究竟是谁说了算。
这也是王奈杰深入研究之后,无论如何要占住第一制片人这个身份的原因。否则哪怕他是投资方,到时候都有无数的扯皮,让电影脱离掌控。
“《逃出绝命镇》的剧本已经进入最后的修改阶段,等你提出意见之后,可以进行定稿。“罗杰西尔洛表现的相当专业与务实,简单打过招呼之后,就开始进入角色,跟王奈杰讨论起新片的筹备工作。
“谢谢!我今天之内就会看完,给出相关的意见。请你安排参与修改的编剧们明天一起碰面,具体进行最后的讨论。”王奈杰接过厚厚的经过修改的剧本,没有急着翻开,而是朝对方说道。
在好莱坞,编剧的地位也比国内要高得多,相应的工作机制和水平也要高出不少。
尽管这部戏的剧本是王奈杰一手按照原版创作出来的,但是因为主角从黑人改成了华裔,所以很多背景故事、文化细节,甚至人物性格都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这个方面,王奈杰作为华人肯定比不上美国本土的编剧,只有他们才最清楚,真正的美国少数族裔群体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同时美国主流社会又是怎样看待这个群体的。
第299章 第一个难题
天方夜谭!
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阅历告诉罗杰西尔沃,哪怕在动辄成本过亿美元、电影工业体系最为完善发达的好莱坞,这个数字也算得上是火星撞地球一样惊为天人……
现在北美影史票房榜上,排名第一的是好莱坞第一ip《星际争霸7:黎明》,北美票房9.1亿美元。排名第三的也是大ip《恐龙世界4:卷土重来》,票房6.78亿美元。
也就是说王奈杰一部电影在华国的票房,拿到北美也能排进影史三、四位。
这可是百年好莱坞!
什么时候对岸的红色国家也能有这么惊人的票房了
看来现在华国人果然有钱!
对于这种耸人听闻的事情,罗杰西尔沃是拒绝相信的。
但是他的内心却很诚实,管你是华国人、亚洲人还是非洲人,哪怕《逃出绝命镇》只能拿到华国王的前一部电影五分之一……不!哪怕只能拿到十分之一的华国票房,都是大赚特赚。能够参与这样一部影片的制作,足以让他的履历再添一笔金灿灿的纪录。
至于好莱坞制片人的骄傲和矜持,那是什么能卖钱吗
所以,罗杰西尔沃已经打定了主意,全力配合王奈杰,做好保驾护航工作,一定要让这部电影按照对方的思路走,确保华国市场稳稳拿下。
……
同罗杰西尔沃交流结束之后,拿着初步由美方编剧修改完成的剧本,王奈杰专心研究。
因为他的英文读写能力不如口语那样流畅自如,所以阅读分析起来速度并不快,特别是一些不太常用的书面语,以及非常有本土特色的美式俚语,他还要专门去查阅资料,确保理解方面不存在偏差,能够准确把握修改的意图,所以效率根本高不起来,当天一直忙到深夜,才算完成了全部注解。
说实话,因为外公和王妈妈都是英国裔的原因,王奈杰从小就有说听英语的语言环境与优势,所以并没有把交流问题放在心上,但是真正到了研究美国人改出来的剧本的时候,才知道还真没那么容易。
有很多词汇哪怕他认识,依旧被绕的头晕。
没想到到好莱坞拍戏碰上的第一个难题,居然是语言关……
用一晚上功夫完成了这部份工作之后,王奈杰睡得特被香,第二天都比往常起的要晚许多。
健身、洗漱,吃完早餐乘车感到会议室的时候,因为比较仓促,头发还有点湿漉漉的,都没有完全干透。
“早上好,先生们!在开始今天的会议之前。首先我要特别说一句,非常感谢各位的辛勤付出,你们对电影剧本做出的的修正都很棒,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
王奈杰坐下来第一句话,就是真诚地夸奖。
说句实话,虽然把完成的剧本交给麦克斯影业方面,请好莱坞的专业编剧来进行修改完善是他主动提出来的。但是王奈杰并没有真的特别放在心上,也不是多么重视这件事情。
本来在他看来,这大约只会是一些小修小补,相当于把买来的车送到4s店定期检查一样,只是一种程序上的保养,并不会大动筋骨、大修大补。
原因很简单,《逃出绝命镇》的剧本,是他根据原版影片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手指头再现出来的剧本,除了男主角从黑人身份改成了符合他本人形象的华裔,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大的改动。而原版影片在前世
第300章 非典型影片
而布莱恩阿帕图本人就更有骄傲的资本,他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是麦克斯影业专门邀请过来,为剧本保驾护航的,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专心修改、润色剧本,从技术的角度提升剧本质量,确保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能够成功为市场所接受。
在好莱坞,像他这样的专家级编剧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剧本医生。
是的,这不是一个比喻,而是真实的职业,就叫做剧本的医生(script doctor)。
通常剧本医生有两种,一种是专业知识方面的,比如一部电影涉及到航天、考古学、医学等方面,就会邀请这些方面的专家从专业角度给剧本挑毛病,但这些剧本医生只是客串玩票的,局限性很大,没有这方面内容的电影就没他们什么事情了。
另外一种则是专职剧本医生,由有着丰富行业经验的编剧或者导演担任,能力远远高于一般的编剧和导演,既有创作经验,也懂得市场。
几乎所有的大卖好莱坞影视剧背后,都有这样的专职剧本医生深度参与,自然非同一般,身价高、地位也高。
布莱恩阿帕图就是第二种,麦克斯影业请他来修改剧本,付出的是每周18万美元的高昂薪水。
华国国内拍摄电影,有时候也会邀请一些专家参加剧本讨论会,或者在剧本出现问题的时候,邀请一些更有经验的职业编剧帮忙修改,但基本都是被动应付,很少有人有清晰的“剧本医生”这个概念。
这大概也是烂片、烂剧泛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王奈杰也感受到了有专业剧本医生帮助修改的好处,《逃出绝命镇》的剧本改完之后明显更加流畅,基本上来说,以布莱恩阿帕图为代表的几个编剧,没有让他白花钱。
每一个钢镚都做到了物有所值。
但他今天来主要不是为了夸人的:“但是有几个地方,我希望听一下各位的想法。比如……为什么新剧本的开头和结尾都变成了男主角的特写“
“这是为了体现男主角经历过这一趟惊险历程,成功逃出之后的变化,无论外在还是内心都经过了彻底的洗礼。同时也是对影片主题的凸显……”
布莱恩阿帕图其实觉得有些不耐烦,在他看来浅显无比的道理,居然还要专门去拎出来解释。
莫非这个华国天才导演名不副实
但是看在高昂的周薪份上,他还是勉为其难做着回答。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逃出绝命镇》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惊悚恐怖主题影片,这部电影更重要的,应该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种族问题,而不是人心的阴暗或者对恐怖的渲染,所以我希望电影的主题始终聚集在这一方面,而不是人物的转变。”
王奈杰明白布莱恩的想法,也理解他的意思。
电影工业化、标准化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容易出错。
毕竟个人创作是很容易带入感**彩和个人习惯的,人都会犯错,难免有时候会因为过于个人化,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也走向过于独特、偏离轨道。这个时候,电影工业化的纠错功能就会发挥作用,至少可以确保不犯常识性、常规的错误,过于脱离市场导致大亏特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