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们的1660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只有二货们才能干出的事情。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光海君李珲。

    李珲是朝鲜宣祖李昖的庶次子------请注意这个身份。

    他受封为光海君,为人平素品行端正、聪明好学。

    因宣祖迟迟没有嫡长子,而庶长子临海君李珒又是一个声名狼藉的货色,所以朝臣属意的储君人选,唯有李珲。

    然而宣祖这个家伙却喜欢庶四子信城君李珝,所以迟迟不愿立李珲为储,直到壬辰倭乱爆发后,出于朝野要求选定储君以备不测的舆论压力,宣祖才极不情愿地立李珲为世子。

    李珲被立为世子后,受命权摄国事,协助明军抗倭,这个时候,他极为卖命,还真为驱逐日军、光复朝鲜立下大功,威望日著。

    然而李珲过高的人气让宣祖忌惮,加之嫡长子永昌大君李全的诞生,使其更有理由废黜李珲的世子之位。

    父王的猜忌、幼弟的威胁本已让李珲高度紧张------而更让其揪心的则是大明王朝一再以“立子以嫡”的宗法为原则,拒绝册封其为世子,这种二货行为,当然就埋下了李珲在以后即位后必然会背明的伏笔。

    就在李珲万分忧虑之际,突然传来令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宣祖薨逝了!

    一夜之间,李珲面临的所有危机瞬间化解。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二月初二,李珲继位,随即以“权署国事”的名义遣使明朝请求册封。

    如果这个时候,大明王朝马上对李珲继位的既成事实表示认可------毕竟他先前在协助明军抗倭之战中表现不错,远比其它可能的继承者强大,认同他对大明王朝更有用!

    但是啊,但是啊二货一般的大明王朝却认为他合法性不足,派使来朝鲜调查很久后,才恩准其请。

    此时,距李珲继位已有一年多时间。

    明朝拖延册封之事,对李珲来讲不啻于二次受辱,对其怨恨更深。

    李珲登基后




第五十八章 想要占古人的便宜
    建国安董事快速看完了大东亚发展共同体的计划书后,随口说道:

    “朝鲜王朝的孝宗李淏新丧,继位的显宗李棩也才十七岁,他们有守丧三年的传统------我们现在直接要求他们打开所有的市场加大商贸合作的力度,时机好吗”

    伍大鹏董事长笑了笑,说:

    “一些落伍而无用的东西必须要改,我们现在太需要他们的劳动力了,别说三年,三个月都等不起。”

    建国安董事点点头表示认同,现在确实是这样。

    大陆上的二十城计划已经开始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直接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汉唐集团按照眼下的实际情况,在明大陆上直接设计了要依次建造二十座适合居住百万人口大城的计划------这里面还要除了先前已经有了这样规模的城市,比如广州地区,苏杭地区,南京地区的大城等等。

    汉唐集团认为这样的规划,有利于战后重建。

    鲍威市长在杭州城搞新城区建设的工作给了汉唐集团城建部门最真实的案例。

    杭州新城区的建设地点在西湖的西北部,城市规模在图纸上要超过了老城区。

    说实话,鲍威市长是古建筑的爱好者,除了收集古文物之外,他最大的乐趣是拿着数码相机到处去拍杭州地区的桥梁。

    所以,他才不会像那些古人们想的那样他会在整个杭州城内搞什么大拆大建呢,西湖的西北边那是要多少土地有多少土地,而且还都不值钱,有的地方甚至还是泥沼水沟,根本就是无主之地。

    在白纸上画画那是最爽的事情,也许整个汉唐集团中,只有他才最有建造新城区的经验!

    湖州新城区的名头现在已经在江浙地区如雷贯耳,古人们对那里路边的煤气路灯,入户的自来水工程,还有数横数纵的水泥马路,以及严格的交通规则好奇万分,更对城区中工业区所竖立的数百座大烟囱叹为观止!

    有心的古人们听说新城区的生丝出产已经占了整个江浙地区的三成之后,他们的舌头都要吐出来了!

    一个小小的湖州新城区竟然能有如此之大的产出!

    先前,他们中有人有机会进到缫丝厂参观,发现那里面总是热汽腾腾,各种奇怪的物件在不停地运转着,又高又大又长的房子里不过只有几十个穿着白长褂的女子在那儿走来走去,那亮晶晶地生丝似乎自动从热水中升起来,自己卷到了那物件上!

    整个大房间里根本看不见烟火,但是那缫丝缸里的热水似乎从未凉过------有聪明者断定那热水肯定来自于那巨大的烟囱,但是,他也无法理解解释那一排排又高又大又长的房间里不停转动的物件怎么会都是热气推动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先前似乎只有在新城区才会有这般事物。

    直到后来,杭州城里的一些头脑灵活的作坊主纷纷购买了台湾出品的多少多少马力的锅驼机后,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弄明白蒸汽机的原理。

    真是天人之作啊!

    那时的鲍威市长从来不搞什么宣传啊,推广啊之类的事情。

    他当时真是这样想的------我全心全力建湖州新城区,建新式工厂,如果你们古人看都不看,学也不照着学,那么,你们的那些小作坊,小生意该破产就破产,根本不关我的事。

    当然,当古人中的聪明者跟着湖州新城区里的小型工厂学的时候,鲍威市长也不刻意帮助,一切都按照市场主义来办,你出钱钞,我卖你设备。

    汉唐集团对生丝的需求近似于无穷的,因为那时不仅仅是在服饰上有需求,随着大型飞艘向着商业化转型后,粗绸的需求简直翻了三番还多!

    如果不是建国安董事大力发展木薯叶蚕的话,恐怕都能引发了全大陆的丝绸荒!

    所以生丝业仍然有大发展的预期空间------鲍威市长相信就算古人们再没有远见,他们中的聪明者也会跟着自己学呢。

    后来,果然让他猜对了,



第五十九章 可怜的老虎?
    鲍威市长那时指着西湖的西北部对几十个市政人员大声说:

    “我们为什么要建新城只有建新城才能把浙东的游民们吸引过来有利于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那时,那几十个市政人员听的心旌摇动。

    他们听鲍威市长讲过太多次城市化的理论,已经烂熟于心。

    湖州新城区的经济成就其实就摆在那里,不容他人怀疑;至于说到想要重新安置浙东的游民,这些人也知道其中的原因,只不过对此理解并不深刻他们实在是想不通,鲍威市长竟然提到要保护华南虎!

    早在明末以前,浙东地区发生过虎灾,但次数很少。

    有人统计过,从北魏年间一直到元末,千年之中,史籍记载的老虎伤人事件大概只有16起,发生在浙东地区的为只有6起,似乎在虎灾一项上,南方比北方要安全。

    从明末时期到现在,虎灾的情况就明显不同了,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东南地区出现的虎灾次数竟然达到两百多起!

    而且虎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明代之前,虎灾只出现在浙江萧山、安徽祁门、福建福州等少数几个县市,而到现在几乎遍及东南各地,尤其是浙东地区。

    据统计,现在发生虎灾的地区已经将近200个。

    东南地区各地虽然都有虎灾,不过面对的灾情有所不同。

    平原较多的淮扬地区虎灾相对较少,浙江、江西、福建等丘陵地区虎灾较多。

    虎灾最多的是江西的西部、浙江的东部和福建的北部,这三处占了虎灾的八成之多。

    而且这时的虎灾有三个明显特点:

    一、老虎成群结队作恶伤人;

    二、老虎公然在白天伤人;

    三、老虎窜入城镇内伤人。

    虎灾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过最严重的就是造成人员的伤亡。

    每次虎灾都有百姓丧生于恶虎之口,少则几个,多则成百上千。

    当然,现在整个的东南地区究竟有多少百姓丧生于猛虎之口,暂时还无法马上统计出来,不过一些较为重大的虎灾还是能弄清楚。

    死伤百人以上的虎灾次数有31次,

    其中伤亡100人左右的12次;

    伤亡200至300人左右的10次;

    伤亡400人左右的1次;

    伤亡500至600人的2次;

    伤亡1000人的4次!

    明大陆的东南地区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为平原,南部为丘陵山区,这里地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树木茂盛,野生动物众多,自古以来,一直是华南虎的乐园。

    鲍威市长曾经说过,老虎尽管是猛兽,但上古时期老虎并未威胁人类的生存,相反老虎还对人类的农业有帮助作用,因为老虎捕猎野猪,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嘛。

    这个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市政人员听了后不得不点头认同。

    但是,在整个浙东地区建立华南虎保护区是何道理

    不是说,人是最宝贵的物件,是所有物资的创造者与使用者嘛,怎么会把垦荒的土地还给老虎呢!

    明朝时期,人口快速增加,为了解决耕地不足,朝廷一再提倡垦山,并制定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推动了大量农民进入山区进行开垦,把很多原属于老虎领地的土地变成耕地。

    尤其现在,汉唐集团把玉米和红薯、白薯、木薯传到整个明大陆,这更加刺激了山区土地的开垦。

    那时的鲍威市长用悲伤的语调说:

    “啊那些失去栖息地的老虎,只能下山为了生存,那些可怜的老虎铤而走险,进入人类地盘,与人类争夺生存领地,伤人伤畜,从而形成了虎灾是我们侵占了老虎的利益,而不是相反啊。”

    当时,他



第六十章 谁都有自己的往事啊------
    其实鲍威市长对所谓古人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很早就引起了汉唐集团董事会的注意。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超市老板加小工厂主竟然能把杭州管理的这样好。

    董事会曾经让杨友行秘书长写一份总结报告,意在推广鲍威市长的一些做法。

    杨友行秘书长向鲍威市长要了一些材料,又从侧面了解了一下,还看了看一些新闻写手写的杭州游记之类的文章,他很随便就写了一份比较全面而真实的总结报告。

    那时,他还想拉着人家进到他组织的某政党呢,因此,报告书里当然性的有一些溢美之词。

    董事会看了后相当满意,于是让王征组织古人秘书誊写二十几份,准备分发给其他大市的市长们看一看,以期有借鉴之用。

    极少数人知道的,王征这小子绝对是和杨友行不对付的,甚至不惜为反对而反对。

    那个时候,他们携带的打印以及复印设备已经坏了,连最后的配件都用完了。

    有的设备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根本修理不了,于是就把它们封存入库,当成百年之后的研究之物。

    还有的设备努力试一试也许还能看成这个时代的又一个发明。

    钢尖笔和腊印纸、油墨都很容易搞出来的,但是,这样印出的文件不够庄重,远不如铅字印刷正规------而对一些只需要少数件的文件,用铅印有些扯蛋了------所以,就安排一直负责篡改那面世界的文件的王征来组织一些古代文人秘书来誊写。

    这个时代的文人书法都相当了得,学习写钢笔字那也是能力极强。

    王征从事过编辑工作,在那面的世界也敢说耍了几十年的笔杆子了,但是,在书法这一项上,他还真没有人家刚学写了几个月的文人强。

    杨友行曾经笑话过他,他一个大编辑的字都没有自己这个曾经当仆街写手的人写的好。

    当时,王征恨恨地说:“在那面的世界你见过哪个编缉的字好看,见过哪个医生的字好认!

    就算你是仆街写手吧,你不是也早用电脑写了!”

    那时,杨友行看王征的脸色不善,就没敢多说什么,打了个哈哈就跑了。

    王征那时则恨恨地看着杨友行挺拔的背影远离,他努力挺起自己胸膛,但是仍然没有那个小子个子高。

    王征一想起杨友行这几年嚣张的样子,他就恨!

    在那面的世界,多少写手在他的面前要点头哈腰,嘴里说着恭维的话啊------而在这面的世界,他这个在上海当编辑的人竟然没有仆街写手吃香!

    尤其他还是东北一个小城的家伙------

    他承认他自己写的东西不受人看,而且其实也真写不出来,但是,他在思想和理论上可比杨友行强大啊!

    尤其是当他看见杨友行带着沈千千骑着吴迪亲手打造的摩托车出行时,心里简直要气疯了!

    凭什么大家都在开拖拉机版的汽车,而他一个来自东北小城的仆街写手可以洋洋得意地随便快速超越别人!!

    当然,他也知道,那是吴迪利用私人时间打造的,连吴迪本人都开着即将量产的三轮摩托车。

    但是,吴迪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也打造一个呢!

    许多仇恨其实都是小事引起的------而且这些小事都是你无法预知的。

    王征在心里早已经埋下了对某人的仇恨的种子。

    他发誓不看某人的文章作品------当然,工作上的文件和公文还得看。

    他用上海老编辑的本事认真看了某人写的文件,结果愉快地找出二十一个错别字,十处语法错误。

    哈哈!
1...192021222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