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道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太元仙尊
幸亏凌云及时点醒了他,否则陷入自我怀疑中,动摇了信心,对心境的伤害便会非常大。若是因心境有损而造成修为有损,寂灭道人便要蹉跎许多岁月了。
这时,凌云再度说道:“虽然小子修为低微,比不得两位道友。不过,对于证道大罗之事,在下也有一些猜想和想法,便作为抛砖引玉之言,与两位道友说一说罢!”
鸿钧和寂灭道人二人闻言,不禁相视一眼,均对凌云接下来的话起了兴趣。
凌云看二人正色聆听,便说起了自己的看法:“两位道兄知道,我们的修行道途,便是为与神道区别而来。正所谓太初有道,神与道同。神道与天地宇宙相合,除去大罗之外,多数伟力均为天地所赐予。我等道途,讲究一切伟力,归于自身。”
“只是,我等生于天地之间,所行所作,均与世界息息相关。我们修行讲求独立自主,并非是一开始便能独立自主。就如凡尘生命,未生之前处于母腹当中,一切给养都来源于母体。诞生以后,因为力量不足,身躯柔弱,仍需母亲抚养。待到力量足够,身躯健硕,才能离开父母,独立自主。”
凌云深入剖析修行本质,以凡尘生命作为比喻,可谓是
第一百六十九章 鸿蒙紫气
仙道修行的目的乃是逍遥自在、超脱物外;修行方向是自给自足、不假外求;修行的过程是节制、平衡;修行的根本是悟道、明道、见道、证道。整个仙道的修行,就是围绕这四个核心,一步步向目的地进步前行,直至达成最终目标。
鸿钧道人与寂灭道人距离证道大罗只差一步了,眼见证道有望,自然是按捺不住。鸿钧匆匆和凌云道别,便拉着寂灭道人直接前往静室闭关参悟去了,只留下凌云独自一人。
看着两人匆匆离去的背影,凌云不禁无奈一笑。鸿钧作为东道主,却把自己这个客人给晾到一边,这做法也是没谁了!
回首遥望天穹,不知在何时,弥漫虚空的证道异象已经消散一空。
凌云知道,祝融他们已经证道完毕,所以这异象便会消散一空。从半空上收回目光,凌云左右看了看,眼下暂时也没旁的事,鸿钧和寂灭道人又去闭关去了,自己也该找点事做做,又略一琢磨:“索性没什么别的事打扰,何不如去研究一下,这玉京山中遍布着的先天道炁”
前段时间一直在参悟玉京山蕴含的道韵了,暂时放下了对先天道炁的研究。既然左右无事,鸿钧他们闭关肯定需要很长时间,不如干脆找点耗时比较长的东西来研究一下。想到就做,凌云也是雷厉风行之人,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他自然就立刻行动起来。
大罗天乃混沌与宇宙的缓冲地带,此地蕴含无穷混沌元气。玉京山上接大罗天,下抵乱星海。也就是说,玉京山的山顶顶峰是处于大罗天里面的。充斥大罗天的混沌元气,一到玉京山峰顶的范围内,便在一种莫名力量的作用下,分化瓦解,分化为无数种类的先天道炁。
随即,这些先天道炁就从玉京山山顶之上,滚滚流淌而下,仿佛流云飞瀑,各自散落在玉京山当中。这无数的先天道炁,自山顶流下来以后,也不知最终沉淀到什么地方去了,竟然一点也不曾满溢。
整个玉京山中虽然有道炁不断自天外流淌而来,冥冥中却仿佛遵循着某种平衡,无数先天道炁始终保持着一种相对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
凌云沿着山路,一路来到玉京山接近峰顶的部分。只要抬头往上看去,就能看到玉京山好几座峰顶,被淹没于一片混沌当中。脚下这座主峰是玉京山最高的一座,淹没在混沌中的山头就更多了。往上看去,就好像这座主峰的上半部分,全都淹没在了混沌当中一样。
看着眼前一片混沌景象,无数先天道炁自混沌中流淌而出,从他身旁呼啸而过,往山下流淌而去。在这无数先天道炁的流淌过程中,隐隐散发出玄妙韵律,让人仿佛抓住了某种似有若无地灵悟,但当仔细去感受的时候,却仿佛什么也没有抓住。
看着这般景象,凌云不禁啧啧称叹:“果然,每次看到这样的景象,都不得不让人感叹造化之奇!”
先天道炁乃道之精华,本来只在开天辟地之初,天地将开未开是才会出现。等到天地一开,世界一定,这些先天道炁就会各自隐匿踪迹,等闲便再也寻找不到。可是眼下这玉京山里,却有无数先天道炁存在,着实是令人深感不可思议。
漫步于山体上,伸手抓过一缕先天道炁在手中。这一缕先天道炁看着紫气盈盈,飘然灵动,与笼罩紫霄宫的那些紫气一模一样。
“鸿蒙紫气!”只将目光一扫,凌云便认出了这是哪种先天道炁,略略思索一阵,凌云恰好露出笑容,“正好,曾听鸿钧道友剖析过鸿蒙紫气的本质,就拿这鸿蒙紫气来进行研究罢!”
将鸿蒙紫气纳入体内小千世界后,凌云正要继续搜寻,却在这时忽然发现,那道鸿蒙紫气不知是不是因为离开了玉京山,整个竟然开始膨胀起来。
只见那一缕鸿蒙紫气扩散开来,不一会儿便将小千世界的大半天穹都给染成了紫色。
“这是……”看到这种景象,凌云神色一怔,旋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立刻仔细观察起这一缕鸿蒙紫气的变化。
要知道,他的小千世界直径可是有数亿里之巨,只是一缕小指粗细的鸿蒙紫气,扩散弥漫之后,竟然布满了整个天穹,这当中的体量差距不可谓不大。
“只是小指粗细的一缕鸿蒙紫气,为何会在扩散开来之后,就能弥漫整个小千世界的天穹呢”
凌云心下不由细细思忖,鸿钧与造化天书都曾说过,先天道炁乃是道之精华,就其本质而言,道炁并不具备大小、多少的概念。
按照这种说法,它既可以是一缕小指粗细,也可以扩散至整个世界。所谓一即是全,全即是一,这即是大道玄妙之所在。
不知不觉来到本命小千世界中,凌云看着弥漫整个小千世界的鸿蒙紫气,看着鸿蒙紫气形态变化,心中不由生
出一股明悟:“先天大道的本质,乃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之态。而象征先天大道的先天道炁,自然也是具备这种本质。只是当这先天道炁落于后天世界里面之后,便要生出增减,垢净,生灭之象,以全宇宙万有之象。”
故此,仙道要证大罗,便要得先天道炁之本。
当然,不要误以为鸿钧说得,有了鸿蒙紫气就一定能成大罗。不成大罗,就算得到外界的鸿蒙紫气辅助,鸿蒙紫气一旦入体,就会生出增减,垢净,生灭之相,照样没办法成为大罗。
维持不住鸿蒙紫气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
第一百七十章 三道九玄
正在两人各自想着事情的时候,天上的鸿蒙紫气再度产生了新变化。
“哗啦”一声,鸿蒙紫气仿佛云涛卷动,两人不约而同抬头向天上看去。这一抬头,就见那蒙蒙紫气当中,生出一点混混蒙蒙清亮光气。
“这是……”凌云看着鸿蒙紫气产生的变化,不禁被其吸引住注意力。
造化看了一眼凌云,接着把目光转向天空之上,一面注视着鸿蒙紫气的变化,一面悠然唱道:“空无之化,虚生自然。上炁曰始清,中炁曰元清,下炁曰玄清。始清炁所生出乎元无,元清炁所生出乎玄洞,玄清炁所生出乎大空。故一生二,二生三,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返一,乃入道真。炁清成天,三炁分判,万化禀生;日月列照,五宿焕明……”
悠悠道音,响彻虚空。
似是在呼应造化唱道,天上那一点蒙蒙清气忽而分化开来,衍生始清,元清,玄清三大祖炁。
造化把手一引,始元玄三大先天祖炁列位三才,化生无尽。
“天朗炁清,三光洞明,九炁齐景,三光同軿,太上玄一,九皇吐精,三五七变,洞观幽冥,日月垂光,下彻神庭,使照**,太一黄宁。”
接着造化伸手一点,一抹造化玄光没入始元玄三炁之中,似乎激发出了始元玄三大祖炁的新变化。
三大祖炁交融,始清炁首生玉清,次生天清,末生素清;元清炁首生太清,次生空清,末生紫清;玄清炁首生上清,次生阳清,末生碧清。始元玄三炁交融,生出玉清,太清,上清,天清,空清,阳清,素清,紫清,碧清九大玄炁。
被造化这么一番操作,鸿蒙紫气彷如天地开辟,分化为玄、元、始三炁,三炁混洞,三道合而生九玄。导运御世,开辟玄通,运推数极,三炁为先,九玄列后,三道九玄,造化备矣!三道九玄,尽衍天数玄妙。
随着鸿蒙紫气化生三道九玄,三道九玄之炁混合,竟然衍生出了一片鸿蒙清气海,就仿佛是太初天地初开时,天地间的那片鸿蒙清气海一样。这清气海迅速扩散开来,笼罩了整个天穹。
“鸿蒙清气……”看到笼罩天宇的无边清气,凌云低声道出了这清气的称呼。观看着鸿蒙紫气的这一番变化,他不禁想到了造化天书上,所记载的天地初开的太初时代的一些记录。
天地初开的太初时代,并没有现在的意义的天。那时候,鸿蒙清气无边无际,笼罩整个天地的上端,化为垂盖大地的天穹。那个时候的天,指的是鸿蒙清气覆盖范围的概念,故此才有‘清气升而化天’的说法。
本来他以为,鸿蒙清气就是一种物质构成,直到如今观看了鸿蒙紫气的演化,他这才知道鸿蒙清气,竟是由始清炁,元清炁,玄清炁与玉清,太清,上清,天清,空清,阳清,紫清,素清,碧清十二种清炁共同组成。
这时,他就听造化说道:“鸿蒙紫气乃是除去玄黄之炁之外,性质最接近混沌的一种道炁。本身具有无穷玄妙,更是具备天道玄妙,乃是促进世界演化的最佳事物。尤其是鸿蒙紫气可以作为载道之器,刻印宇宙大道玄妙,你可以借此……”造化对凌云指点了一下,如何将鸿蒙紫气用作载道之器,如何用来刻印宇宙大道。
听到造化这么一说,凌云心中不禁一动,鸿蒙紫气的这一特点,几乎可以说是非常万用了。他一边思索着鸿蒙紫气的用途,一面默默催运本命世界,消化起这些鸿蒙清气来。
本来,小千世界的演化,全靠吸收虚空元气来积累本源。虽然演化出了天地之形,却未曾演化出天地根基。鸿蒙清浊二气,乃是天地演化最初的源头。要演化小千世界的天地根基,鸿蒙清浊二气是必不可少之物。
鸿蒙浊气是混沌的杂质,具备混沌的‘混杂’性与‘器质’性;而鸿蒙清气,则具备了混沌的‘空’性与‘包容’性。而鸿蒙清气一旦包容了太多杂质,就会转化成鸿蒙浊气。将鸿蒙浊气的杂质与器质性剥离,就会转化成鸿蒙清气。
两者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天地根基。所以有了鸿蒙清气,还需要担心缺少鸿蒙浊气吗
凌云将鸿蒙清气消化后,整个清气海便彻底融入本命世界。有了鸿蒙清气存在,整个小千世界当即变得稳固起来。
而且小千世界内有了鸿蒙清气存在,整个世界的演化也更进一步。吞吐来的元气经过鸿蒙清气过滤,一部分被鸿蒙清气纯化,化为了先天清气,一部分混杂的元气,鸿蒙清气沾染了后,慢慢沉淀于小千世界底部,转化成为了浊气。
细细感受着本命世界的变化,凌云惊奇地发现,鸿蒙清气竟然能拓展并增厚小千世界的空间。而鸿蒙清气转化来的浊气,能演化出填充小千世界的物质。
也就是说,有了鸿蒙清气存在,以后只需吞吐元气,小千世界的虚空就会自动演化,而有了鸿蒙浊气的存在,小千世界演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界演化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一道鸿蒙紫气,演化三道九玄,立下天地根基。一场元气化雨,诞生地煞之气,建立地脉温床。
“本来以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耗费许久,谁知这次来到玉京山,竟然一下子解决了许多问题!”
凌云看向天上的鸿蒙清气,鸿蒙清气是建立大千世界的根基,有鸿蒙紫气演化三道九玄,衍生出的鸿蒙清气,一下子就解决了小千世界的根基问题。
天地一定,整个世界的大循环便更进一步完善。大地之下的七十二地煞之气,便由此衍生而出。有了七十二地煞之气支撑,大地稳固程度便直线上升。
七十二地煞之气更是孕育地脉的基础,地脉一旦孕育出来,便可在地脉中积累灵气,待灵气彻底洗涤地脉,地脉转化为灵脉。灵脉就能吸收转化万物生灵溢散的生机灵秀,使之化为灵气充盈于天地间。
只有有灵脉存在的世界,才能孕育出仙佛神圣等超凡存在。所以灵脉对世界演化极为重要,凌云这一次可谓是获益良多。
早年决定兼修地仙道时,凌云就以自身部分元神为根基,融合世界树开辟出本命洞天。并借助世界树的妙用,将这部分元神彻底与洞天融为一体。
伴随着洞天演化,他将元神融合得愈发深入,逐渐达到了法则层面。如此一来,也就逐渐达成了对本命洞天的绝对掌控。
后来,他更是在洞天晋升小千世界时,将自身融入洞天的部分元神,一跃化为了小千世界的天心意志。大到世界运转,小到一缕元气流转变迁,就连小千世界的因果变迁都在他地掌控当中。
如此一来,因为他对本命世界投入太多,一旦本命世界一旦有所损伤,他的修行根基就会遭到重创。可是反过来,小千世界的每一次演化进步,却对他的修为推动更加巨大。
这次玉京山之行不但解决了本命世界的许多问题,更是推动本命小千世界更进一步完善。化为小千世界天意的那部分元神,当小千世界每演化完善一分时,作为主宰世界的天意便会壮大一分。而与本体元神的联系,当世界意志每壮大一分时,就会连带着本体元神也跟着一起壮大。
泥丸识海之内,元神身上的灵光随着世界意志传递的意志灌输,顿时大放光。整个本命元神粲然生辉,元神灵光照彻了识海,将整个泥丸宫照得一片通透明澈。
默默感受着化为小千世界天意的那部分元神传递来的浩瀚意志,凌云心中的神思却不知飘向了什么地方:“这次小千世界完善,足以省却我数千上万年的苦修,那么接下来,就是……”
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小千世界内部,既然七十二地煞之气已经逐渐成型,那么地脉的孕育也要进行准备了。不仅仅是地脉,还有天上的三十六天罡之气,也要借此一诞生出来,形成完整的天地大循环。
凌云离开了世界树,漫步于大地之上。每到一处地方,便在当地聚气点灵。七十二地煞之气围绕着凌云聚气点灵的地方,慢慢孕育出了最初的地脉。
七十二种地煞之气,各俱独特属性,或是生机盎然,或是死气沉沉,或是阴气森森,或是炽热流动,或是冰冷刺骨,或是清风盈盈……
正所谓是物有好坏,事有两面,万事并无绝对。七十二地煞虽名为‘煞’,但却并非完全是不好的东西。可能许多煞气对生命来说,的确是不好的东西,但是也有一些煞气,却对生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改编大道
冥冥当中,在一片未知之地,有一方正世界正在缓缓运转着。
这片未知之地无大无小,无外无内,虚寂寥廓,茫然失象,玄妙难言,处于不可捉摸的状态之中。此地只存于个人认知当中,他人无法来到此地,也无法看到这方世界的存在。
在未知之地当中,这方世界处于其中,显得既大也小,颇为古怪。说其大,因这方世界占尽了这未知之地;说其小,因这世界与这未知之地,俱都显得无比渺小,仿佛微尘一般。
世界外裹一片仿佛水晶似的晶幕,整个世界散发淡淡微光,仅将这片未知之地,照亮了些许方寸之地。透过微光去看那方世界,能看到其中有许多山山水水。难以计数的山水,构成了一方广袤山河大地。
世界之内,山河大地,层绿染尽;山林溪间,鱼潜鸟翔,虫鸣声声;草原沃野,狼逐兔走,尽显野性;茫茫四海,汪洋鲸波,环流运世。打眼看去,整个世界显得一派生机盎然;山林沃野,隐藏诸般灵根仙种;冥冥之中,造化灵秀充盈天地。
在世界中央,一株通天神木直插云霄,像是撑起了整个世界。无数枝叶甚至延伸到了天穹上,无数清气流淌于枝叶之间,仿佛流云一般将神木树冠映衬成了天上仙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