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下面的领导也一样,造船厂的特殊性质使得厂里的子弟传承情况非常严重,基本就是个封闭的独立王国。
在这种封闭社会里做个领导。可比在绣城市府做个小官更滋润。作威作福起来,这里面的黑暗,呵呵,那就不用说了。
当然,洪桐县里也有好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混吃等死的官僚。不过胡文海并不知道谁是什么样子,只能选择先把他们给压服了。
可作为被压服的对象,渤船的中高层们并不会就此选择束手待毙。
这个胡总,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船厂的运作,年轻人会心急一点也是正常嘛。马美智讪讪的解释道:船厂的会议一般要开的时间是比较久的。这和建造一艘船需要的方方面面努力分不开。几十个部门的负责人,随便说上两句,一圈下来就要一两个小时。这要是没有椅子,厂里的同事们可怎么工作啊。大姐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听过哪家公司开会,连坐都不让坐的。
马大姐。胡文海笑笑,温和的说道:您这话说的可不对您现在不就听到了吗?中国新科公司的会议,就是不许坐。如果大家觉得站不住也没关系,请你们尽量把会议开的短一点。将开大会变成开小会,多汇报多交流。能私下交流的内容就不要拿到大会上来,能写在纸上就说明的东西,就不要花时间在会议上说。我就不相信,不开会新科重工就开不下去了?
胡文海这话话音刚落。突然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阵椅子腿磕在地上的哒哒哒哒声音,然后是一声瘆人的推椅子摩擦声,啪嗒
渤船的人堆里,突然矮下去了一块。
看来,有人对我颁布的第一条规定有不同的看法。
胡文海向会议桌的右侧看去,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此时正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
不同看法说不上,不过我可没觉得自己是什么新科重工的人。老子渤船技术部副主任苏岩,用得着遵守你的规矩么?
没问题。胡文海点了点头,走开几步将会议室的大门推开,做了个请的手势:那就请你离开,渤船的基础设施租赁包括这栋办公楼,现在这里我说了算。
呵呵,走就走。苏岩竟然真的说走就走,站起身来轻蔑的笑道:呸,小屁孩装什么大瓣蒜,咱们走着瞧。
胡文海面无表情,看向面色各异的渤船干部领导们,毫无感情的声音问道:除了苏岩一个人,还有谁要离开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人们面面相觑,却再也没有一个人敢于再站出来。
好,既然没人再有反对意见,我们继续开会。
胡文海重新站到主位上,转头问道:马大姐,渤海造船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除了苏岩一人以外,是不是全都已经在这里了?
啊,是是的。
作为渤船仅剩的唯一一位副厂长,马美智之前可是被王以纯和章明杰耳提面命的交代下来,胡文海的能量究竟有多么大。
马美智的想法是好的,她认为胡文海就是来给渤船送钱治病救人来了。毕竟渤船作为传统重工业企业,国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交给一个个人去经营的。
自己这边把胡文海伺候好了,让他乐乐呵呵的拿出一笔钱来。至于这笔钱市府和他做了什么交易,里面有什么内幕,这个重要么?
不重要,因为渤船的厂长书记副厂长们都能倒,整个领导层就剩下了她一个人也无所谓。但惟独渤船本身,那是万万不能倒的。
不说别的,每年渤船都能领到几艘长江的内河船,或者是跑海岸线的国内散货船订单。这些订单一般来自南方的的航运公司,不用问,全部都是国企。
南方能造散货轮和内河船的一大堆,何以人家千里迢迢的跑道休息来找渤船委托?
原因很简单,渤船是中国唯一能总装大黑鱼的企业,渤船是绝不能倒的。这些订单带来的利润,全是国家给渤船的输血。
而胡文海的军队背景,也被马美智理解为了这样的变相输血。
原本因为胡文海深厚的背景而欣喜的马美智,此时也同样因为他的背景,而不敢当面发作。
胡文海撸起袖子看了看手表,略微点头:时间差不多了,既然所有人都在,那就听我的命令。
大家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十分钟之后,厂办楼前集合!
十分钟之后,乱糟糟的人群重新聚集在厂办大楼的楼门前,所有人都莫名所以的看着一脸沉静的胡文海。
马大姐之前说,渤船开会一开就要几个小时。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商场如战场,这样的效率想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一艘三万吨轮船的建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使用任何先进的技术,配备多少名工人都不行。就好像一个弱智,他的四肢再怎么健壮,也不可能完成哪怕最基本的造船工作。
而在场的诸位,你们可以自己思考,看看自己扮演的是一个蠢蛋的脑袋,还是一个聪明人的脑袋?
胡文凯看着身边这些人不服气的脸色,呵呵冷笑:我也不指望各位能够突然变的聪明了,虽然作为一个大脑你们并不合格,但我希望你们至少能做好神经的工作。传上达下,多请示勤汇报,不用带什么脑子,但要完全按照规定去完美的完成任务,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
为此,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课程。
胡文海正说着话,突然厂区里开来了三辆解放军卡,嘎吱一声就停在了渤船厂办的大门前。
三辆军卡上跳下来六个士兵,哗啦啦的解开车斗后面的挡板,然后一动不动的守卫在了车旁。打头的车上跳下来一个穿着海军军装的军人,在场不少人都认识他,正是驻扎渤船的军代表郭文。
郭代表,辛苦你了。胡文海欣喜的伸出手来,和郭文握在了一起。
郭文松开胡文海的手,当即一个立正敬礼道:渤海造船厂军代表郭文向您报道,请胡文海同志指示!
请郭代表安排渤船的领导干部参加为期十天的封闭培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中途退出!
政治斗争,胡总不行。不过耍枪杆子,那就是这些领导干部不行了。
身后有军队背景,这本来就是胡文海最大的优势。有巨型总段造船法在前面吊着,请海军出面开个封闭培训班还不是小意思?
可胡文海的话听到渤船这一干领导干部耳朵里,却不啻是一声炸雷。十天的封闭培训,也就是说这些人将脱离岗位十天。
十天以后,这渤船里还会有他们的位置吗?
第一百七十九章 质量管理
沈倩哲从大客车上走下来,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在绣城很有名气的造船厂。,
渤海造船厂所在的绣西正如其名,位于绣城西南方海岸。这是一座由绣城代管的县级市,面积不大,经济比较单一。
对于绣西来说,渤船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柱产业了。
而在绣城,工人上了一万多的渤海造船厂,也是仅次于石油六厂的巨无霸。
若非是渤船本身的封闭性太强,等闲人家根本进不去,它在绣城受欢迎工厂的名单里绝对能排进前五。
沈倩哲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新鲜人,要说对这家久负盛名的企业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渤海造船厂啊,真是,好大啊!
是啊,真大。嗯新科工厂质量管理科科长黎美黛大大的伸了个懒腰,然后伸手一搭,将沈倩哲搂到了自己的身边。
她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挑着沈倩哲的下巴,看着她的眼睛说道。
小沈啊,我跟你说,这造船厂里都是浑身臭汗的臭男人,你可要小心一点。除了工作,离那些臭男人远一点,知不知道?
知知道了,黎科长。沈倩哲好像被吓了一跳,脸色红扑扑的,忙不迭的连连点头。
黎美黛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改拉着她的手,再招呼车里其他的质量管理科的科员们赶快下车。
要说这个质量管理科,在新科工厂里也算是蜚声在外了。除了质量管理科的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以外,也是因为这个科里几乎90都是女性的原因。
女人的心思比较细腻,这是性别差异,倒也不需要在任何方面都男女争个长短。正是因为这种细心和有耐性的优势,让女人做质量管理的工作来更加合适。
这个质量管理可不是质量检测的意思,而是全程监控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对提高质量和良品率提出解决方案的一个部门。
基本上,她们的工作大多数时候,就是在扣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想尽办法做到最优化的程度。
比如说半成品物料堆放,放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会不会容易受到污染?层叠堆放需不需要货架?使用什么材质的货架,货架怎么设计?半成品物料如何移动,使用推车还是人力?移动中需不需要设置一定的保护设施?每个区域最多可以堆放多少半成品库存。如何优化生产库存的利用率?
这些关系到生产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全部都是由质量管理科的人来制定的。新科工厂生产的水锂电电池能够把成本压低到20人民币以内,能够把良品率提高到999,这是和质量管理科的人密切相关的。
而质量管理科的科长黎美黛,则是一手缔造了这个奇迹的人。
若非她总是爱对质量检测科的女同事们表现超出姐妹间感情的举动。她肯定能被评价为最受新科公司欢迎的上司第一名的荣誉。
即使如此,质量检测科在她的手里,也被一些好事的人称之为新科工厂的影子内阁,幕后黑手。
这么说倒也没错,黎美黛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制定规章制度,使新科工厂的工作定岗定责定岗定人。
在501厂时代,501厂的所有纸面规定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一百条。至于说填单子这种事情,更是极少极少。绝大多数时候,501厂办公纸的消耗是从上至下的。上面有思想要学习有规定要贯彻。发个文件下来大家学习一下,这就是最大的消耗了。
然而自从改制成新科工厂之后,短短半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新科工厂的规章制度总数,已经超过了两千条。
而办公用纸的消耗,也变成了自下而上。最大的办公数据,是每批每天每次,具体到每一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单据的填写都伴随着每一个工人。
这些单据从最底层的工人手中产生,然后向上逐层传递。最后汇总成一页最详细全面的生产信息,放在胡文海的桌面上。
小胡总对工厂下达的每一条指令都是根据这样一份表格产生的,那么掌握着这个表格源头的黎美黛被当做是影子内阁,倒也不算是有多大错误。
好了。姐妹们,接下来就是看我们的了!黎美黛拍了拍手,笑的像朵花一样,给手下的姑娘们鼓劲儿道:业务流程我们都熟悉,不过这次的工作可不轻松。生产电池的一条生产线也就是一两百个人,绝大多数人的工作专业性也不够高。不过咱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可是渤海造船厂。哦不对,现在要叫新科重工公司了!制造一艘船需要的人手和专业技能更不是生产电池能比的,咱们的工作肯定不会轻松。
姑娘们,你们有信心吗?
有!
一片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女声响起,为渤船这沉闷而老旧的厂区带来了一抹亮色。
工业局的工作组,新科公司派来的临时管理人员,市府支援的组织人员,林林总总的有五六百人在渤船的中高层被集体带走之后,就果断的进驻了厂区。
渤船的工人们被组织起来,上万人的工人队伍根本没有一处会场能够容纳,干脆就把动员大会安排在了船厂的船台上。
密密麻麻的人群聚集在三万吨散货轮前,从龙门吊下面到不远处工人休息楼的房顶上,从海边一直到龙门吊轨道的尽头,几乎被黑压压的人头给覆盖的不见本色。
胡文海站在已经建造了大半截的散货轮钢板上,手上拿着扩音喇叭,试了试音。
喂喂,大家好,我是胡文海。
挤满了人的船台上,所有人都抬头仰望着只有一个点的胡文海,全场鸦雀无声。
有人可能知道我,也许有人并不知道我,不过没有关系,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胡文海,绣城新科公司的法人,同样也是新科重工公司的法人。
什么是新科重工公司?简单的说,你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未来三年的渤海造船厂,因为我以每年一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渤船的资产全部租赁了三年。
也就是说,未来三年渤船的厂长是我,是我个人将掌握这家企业的发展方向!
预期中的哗然并没有来临,渤船虽大,但胡文海脚下的这艘船就在这里,渤船人早就已经无路可退。
没有胡文海,1985年年后这三个月的艰苦岁月,就要持续到不知多久以后。国家会保大黑鱼,但却不代表一定要保渤船这个整体。
事关渤船的生死存亡,在场的上万人,没有一个人是后知后觉的。这次的大会是为了什么,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预计。
除了胡文海,没有人能把他们从地狱里拉出去。既然如此,那就跟他走这三年吧!反正也只是三年,有什么苦咬咬牙过去了,最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我今天在厂办会议室向渤船的所有中高层领导干部发布了一个纪律,那就是任何会议室不许有椅子!每次开会保证在半个小时内结束,每人发言不超过五分钟!这个纪律,对我也同样有效!
胡文海松了松衬衫衣领的扣子,终于发现了人群有些微微的骚动。别说是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大概现在全世界也没有几家公司是站着开会的。
这样的规定,似乎还真的有那么一丝新意。
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来说,开会似乎是个挺遥远的事情。他们参加的最多的职工大会,等闲也开不了一次。至于说工作现场会,那倒大多数都是站着开的,工作现场本来也没有椅子给人舒舒服服的坐着干活的道理。
胡文海等了片刻,见下面的涟漪很快平复,便又接着说道:为了贯彻这条纪律,我就长话短说了。新科重工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技能考试和岗位大比武!根据个人技能定岗定责,根据职称级别定基本工资和待遇!岗位大比武的各岗位优胜者,将获得一年的工资奖励,并且成为新科重工标准化办公室特别顾问,领取双份工资!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今天的会就到这里。
随着胡文海转身消失,会场上所有人先是一片寂静,然后猛的就爆发出了一浪浪的汹涌热潮!
苏岩在绣城火车站前百无聊赖的坐在台阶上抽着烟,偶尔抬头向着远方眺望,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果然,过不多时一辆拉达车缓缓的停在了他的身边。里面的人摇下车窗,一声不响的将一袋文件向苏岩递了过去。
呸,鬼鬼祟祟的。他从车里那人手中接过文件袋,冷哼道:你和你的主子一样,天生一副不敢见人的样子。回去告诉他,我可不是要帮他,只是看那个小屁孩不顺眼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