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总之中国基层领导的智商水平,就好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不打开盖子,你永远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不是豆腐脑。
这伙人领头的叫孙海吉,是原渤船厂长的办公室主任。就我所知,在前两天的封闭培训中,他和另外六个人莫名失踪了。正好,既然他出现了,倒是省的市里浪费警力寻找失踪人口。
李经理回头,王以纯章明杰和胡文海,三个人正鱼贯而入。调查组驻地突然发生变故,他们也不可能再坐的下去,当然要在现场看看孙海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以纯从打开的窗户探头向下看去,孙海吉一群人将工人们留在楼门口,六个人只身走进了办公楼。
都是做领导的,他们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拉人壮声势可以,但把人带到调查组面前,就变成威逼领导了。就算原本有理的,给了领导这样的感觉,最后也要变成没理。
而他们六个人只身走进办公楼,反而能给人一种君子坦蛋蛋的感觉。
咳咳
走廊里传来凌乱的脚步声,孙海吉六个人脸上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新选组准备当街砍人了。
当当当
敲门声响起,李经理此时已经坐回了首位上,王以纯和章明杰胡文海三个人则坐到了会议桌的末尾。和他们坐在一起的,是始终没有抬头的黄秘书。
说起黄秘书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的秘书工作养成的习惯。不管到哪里,似乎只要条件允许,他的手上始终是不会停下来的。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总有很多东西要记下来。
这不是,哪怕身边坐了三个人,他也只是稍稍点头示意,然后继续在他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起来。
请进吧。李经理最后看了黄秘书这边一眼,清了清嗓子,发出了指示。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只见孙海吉一马当先目不斜视,直接向着李经理走了过来。
李总您好,我是渤海造船厂厂长办公室主任孙海吉,我有重要情况要向您汇报。
孙主任,我们正想找你,请坐吧。李经理看了看他身后的人,又点头道:你们也坐,有什么话尽管说,我们调查组下来就是了解情况的。
说起来,如果是中船总公司成立之前,李经理这个位置少说也是个六机部副部级别的领导。做到他这个位置,早就已经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接物起码表面上挑不出毛病来。
然而六机部华丽转身成了中船总公司,这国企和政府公务员就待遇不同了。再如今中船虽说自由度不小,可也要看交通部的脸色行事。不说别的,中船如今在国际市场上默默无闻,所有的订单都来自交通部。所以这交通部对中船来说,难免有点不是婆婆,胜似婆婆的感觉。
李经理,我能旁听吗?苏岩就这么坐到了李经理的旁边,显然是准备拉偏架的样子。
然而面对苏岩的咄咄逼人,李经理竟然沉默的点了点头,就此干脆的让他坐了下来。
这点表示对孙海吉他们不啻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目光中流露出兴奋的感觉。
有戏!
这苏岩之前神神秘秘的,只知道他来头不小,没想到竟然这么给力啊!
孙海吉欣喜若狂,振奋起精神,直接将手上的文件袋双手递到了李经理面前:我们要检举绣城市府在渤船租赁项目中存在严重的路线问题,将国有企业出租给私人,这是对我国公有制体制的挑战,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行为!绣城市长王以纯不仅纵容,甚至是心甘情愿充当资本走狗
王以纯这段时间在绣城实施的政策,还真的是频频的在打政策的擦边球。说来也是无奈,如果是外资企业投资,那所有制问题倒还好解决了。可偏偏是国内投资,所有制仍然是个敏感的话题。国内在九十年代之前,如果较真的话还真是没有私人企业,也只有乡镇企业集体企业能沾上点边。
可前后几轮私营经济倒春寒,最后要到了国企死的不能再死之后,后妈生的私生子私营企业才算是能够进入那些国企已经死光的领域。
可想而知,在八十年代的大环境下,这私营资本四个字,确实本身就是原罪。
孙海吉滔滔不绝的将王以纯的种种倒行逆施说出来,仿佛看到了他被自己打倒的样子。
一个市长,被一个办公室主任扳倒!这样的功绩,足够他快慰平生了。绝大多数人一生也许连一个活的市长都没见过,可他孙海吉却能把一个市长从他的宝座上撵下去!这种操纵别人人生的感觉,简直让他沉醉。
如果用黄秘书的话来说,在这一刻,分明就是他孙海吉人生的高光时刻。
嗯,这份文件里说的情况属实?
快速是高级领导的必备能力,否则工作根本无法完成。每天等着领导签字的文件汗牛充栋,如果每份文件都花上几十分钟才能看完,那还有什么时间精力搞政治斗争啊。
仅仅只是在孙海吉复述的档口,李经理就已经将手上这份文件大概的通读了一遍。
果然,看过这份文件之后,李经理的表情难得的严肃了起来。
哼,王以纯胡文海,你们就等着中央调查组雷霆之怒吧!
孙海吉拍了拍胸口,信誓旦旦的说道:李总请放心,我拿人头担保,里面一个数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有错!
你们也都看看吧。
李经理将手上的资料分成几份,散了下去。这样大家互相轮换着看,很快就能把一份文件全都看全。
你们也坐,坐吧。李经理的的声音有些沉重,沉吟问道:这些文件上的数据,你们是从哪里得到的?
二轻局商业局二商局,这几个部门是王以纯政策损害最严重的地方,所以他们手里的数据是最真实的!孙海吉洋洋得意,显然对自己能够想到这个办法着实有些骄傲。
王市长,你对这份资料的内容有什么意见吗?
王以纯耐心的将手上的这最后一份内容看完,这才抬起头来谨慎的回答道:除了一些地方的陈述有些偏颇,对实质数据上,我没有意见。
这么说,这份文件的内容都是真的了?
王以纯默然片刻,点了点头。
李经理像是突然失去了全身力气似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靠在了椅背上。
竟然可以这样,原来还能这样!李经理喃喃自语,似是不敢相信。
苏岩放下自己手里这份文件,表情深深的出卖了他,简直呆若木鸡的看着一脸平静的王以纯。
最后还是黄秘书站了出来,他敲了敲桌子,面沉如水道:我建议这份文件暂时由我保管,调查组马上对这上面的内容进行核查,如果属实,由我转交给首长进行判断。
对对,这是当然!李经理如梦初醒,连忙跳了起来,将桌子上散落的文件整理好,规规整整的放到了黄秘书面前。
直到这时,孙海吉才意识到这间会议室里,最重要的人竟然是一直坐在会议室末尾,好像个书记员一样的家伙。
听他的意思,自己这份材料竟然能送到中央首长的手上?哈哈哈哈,王以纯,这次看你怎么死!胡文海,没了王以纯撑腰,你又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渤船的位置我要,到时候每年一亿的租金我们还要。最多,我到时候仁慈的让你当个名义上的厂长吧。
嗯,如果这份文件的资料属实,王市长,你为中国改革立下了一大功啊!
哎?
【搜索引擎第一时间收费是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井底之蛙
孙海吉不蠢。
应该说,能够在上万人的渤船里,爬到厂长办公室主任这样的位置,肯定不会有情商低了的人。对于人情世故,对迎来送往,对潜规则和明规则的掌握,甚至是他作为办公室主任的业务能力,可以说都是无可挑剔。
然而他本身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眼界狭窄。
渤船已经是他人生最大的战场,绣城就已经是全世界,帝都仿佛是天上的神仙居所。
当然,在绝大多数时候,渤船本身和独立王国其实没太大差别。绣城对渤船拥有相当强大的影响力,而帝都发生的事情和渤船几乎无关。
不过这只是绝大多数时候,但在调查组进驻渤船之后,显然事情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渤船这一方小天地了。
受限于时代认识,孙海吉并不知道胡文海搞出来的劳务派遣制度意味着什么。
但这不代表李经理看不出来,作为前船舶工业部现任中船总公司的副总经理,这一举措意味着什么。
时间放到三十年后,对改革开放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之所以要国企改革,根本原因就是工人劳动积极性不足。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苏联也一样有克格勃冲进电影院,将工人赶回工厂的事情发生。可以说为了让工人大爷们能够回到岗位,社会主义国家真是想尽了办法。可始终没有什么有效的方式,能够让工人自觉自愿的积极劳动。
正向激励——奖金在传统社会主义中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确,所得超过了付出的劳动嘛。
不过既然正向激励搞不定。是不是还有反向激励?对。如果换成资本家的工厂。工人劳动不积极,大不了把人开除就是了。
可这在中国或者苏联都不行,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什么叫铁饭碗?九十年代前,国企就是铁饭碗,可以端一辈子。哪怕工人不干活,哪怕他和厂长拍桌子,哪怕他偷厂里东西拿出去卖废铁。没人有权力开除一名工人。当然除非他触犯法律或者政治上有问题。
结果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反向激励同样行不通。
可是如果工人的工作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提供的,那就又不一样了。
绣城工业局可以把工人的工作关系都抓到自己手里,然后劳务派遣到劳动服务总公司,这样谁不好好干就不是开除,而是调回工业局的原岗位。
你本来就不是劳动服务总公司的人嘛,现在回来谁又能说什么?
至于说岗位津贴劳务费和计件工资,对不起,这些要派遣出去才有。没被派遣的,就吃基本工资吧。
这样一搞。企业的经营者对工人的威慑力自然大大增加。吃基本工资和未来劳动保险推行之后,吃低保吃失业救济金也没什么区别了。
当然。国企的问题不仅是这一点。但是解决了工人吃大锅饭的问题,无疑对国企改革是个显著的进步。
正是看到了这点,李经理和黄秘书,这才对这份报告如此重视。
在孙海吉看来完全是恶政,是王以纯罪名的政策,到了李经理和黄秘书眼里,却分明成了济世良方。
说到底,不过是孙海吉太过坐井观天罢了。
对不起,孙海吉同志,还有这几位渤船的同志——
李经理挥了挥手,严肃的说道:在中央的意见没有下达之前,请你们先暂时委屈一下吧。
李总,您这是什么意思孙海吉已经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
李经理给了门口两个看门人一个眼神,正色道:为了防止消息泄露,请你们暂时不要离开这栋办公楼和我们工作人员的视线。
他想了想,似乎有些不放心的补充道:我必须提醒你们,此事事关重大,不要再玩失踪的把戏。否则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同样是对你们自己命运的不负责任!
可是——孙海吉呆若木鸡,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报告竟然换来了这样一个结果。
这不是才出狼口,又入虎穴了吗?
而且看样子,王以纯不仅不会有事,反而还会成为改革明星?什么是改革明星?就是海盐衬衫厂的步鑫生,是石门造纸厂的马胜利啊!
有这么一层光环,那就相当于有了免死金牌,有了不坏金身,等闲问题都扳不倒他们了。
这样一来,自己一方的下场
李总,不是这样的,王以纯是个反革命啊,是个官商勾结的贪腐分子,是资产阶级的走狗啊!
孙海吉再怎么喊,然而最后还是被两名安保人员给拽了出去。
你们不要有压力,也不要胡思乱想,这只是暂时的正常的保密手段。要相信组织上是公正的,你们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李经理看向已经目瞪口呆的剩下五个人,不是我们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怎么一转眼,告状的变成了阶下囚,这世界还有天理嘛!
孙海吉这边剩下的五个人,此时内心泪流满面。恨李经理官官相护,又恨孙海吉将他们拖入这趟浑水。
只是他们偏偏不恨自己,为什么连三年都忍不了,为什么非要去打胡文海的主意?
李经理看着五个人面若死灰的跟着两个安保人员出去,这才松了口气。国内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这份资料怎么交交给谁,交了之后会有什么结果,接下来估计还有一阵腥风血雨呢。
不过中船这边倒是可以参考一下,不用像绣城这么激进,但至少剥离三产盘活资本存量和企业内部通过调岗实现内部派遣,应该还是可行的。
这样一来,对中船提高生产效率和国企病,肯定会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李经理想的那样简单,随着对绣城企业运作效果的调查,调查组很快发现劳务派遣和盘活资产存量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让人感到吃惊的,是绣城正在推进的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
而这些管理方式的发源地新科公司则走的更远,依仗其私营企业的身份,绩效奖金这不过是开胃菜。技术工资和新科工人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更让这些国企人胆战心惊。
最后所有的调查源头,都表面这一切,似乎和新科公司的两个部门密不可分。
质量管理科和培训科,这两个不起眼的新科公司科级单位进入了调查组的视线之中。
苏岩同学,来请你给大家讲讲你的感想,大声的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的梦想——苏岩站起来,有些神思不属,这大概是培训课上的常态——差不多被忽悠nie了的都这样。
我的梦想是成为让我父亲骄傲的人,我希望有一天大家叫我苏岩,而不是某个人的儿子!
好!台上的讲师带头,哗啦啦的教室里鼓起掌来:苏岩同学勇敢的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梦想,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我们说的,要勇于面对自己!要正视自己的灵魂,不要回避我们的!它是我们人生进步的阶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