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不过工业之伟力。往往就在于能以违反直观的震撼方式,解决人们认为无法解决的事情。

    而这其中,尤其便是以吊机钢炉和火箭这些大工业的具现产物,最能体现出工业的暴力美感。

    孙厂长拍了拍纹丝不动的巨大船舶分段,像是要重新认识胡文海似的,以完全陌生的目光看着他。

    我大概是在这么小的时候

    孙文学用手比了比。高度只到了他大腿的膝盖处:还不到十岁。我就已经在大港造船厂的工地上给人捡铁丝和螺丝了。我还记得,当年大港造船厂管事的全都是日本人,他们那个总工程师人竟然还不错,总是能在工地上看到他。如果他不是说日语,大概和普通的工人也没什么能分辨出来的地方。

    说到这里,孙文学露出了一副回忆的神色:其实说起来,日本大头兵对人是最凶的,总想着办法的捞钱占便宜。倒是这些总师经理,对人反而和气。当时年纪小。不懂啊。恨鬼子兵,可是倒不怎么恨那个待人和气的总工程师。

    不过后来才知道,呵呵,鬼子兵也不好当。他们在前线打仗。说不定后方的父母要饿肚子,姐妹要被卖去南洋,早就被逼的没有什么人性啦。而高官财阀们倒是不用担心这些,吃的饱肚子,才有心情露出一张笑脸来。

    可就是这样,你知道,这个总工程师却指使船厂的宪兵队。把一个人给抓了起来,说他是。

    孙文学不屑的奚笑一声,摇头道:你知道为什么说那个人是吗

    因为他偷了船厂的书来看,也不是什么机密的文件,只是一本工艺手册。你知道,当年大港造船厂里能看懂图纸的技工80都是日本人,剩下的20有朝鲜人也有一两个宝岛人,可却一个当地人都没有。能看懂图纸的技工,每月工资是32块,普通的力工一个月则是一块二。那个工人,不过是想多赚些报酬而已。可对那些日本人来说,则是动了他们的命根子。

    满洲人还想学技术当年那个总工程师就是这么说的,你们满洲人是劣等民族,是学不会技术的

    嘿,不过到了43年,日本人还是把原来的中国技工们都找回来了。没办法,太平洋上吃了败仗,等着修理的战舰根本忙不过来。我们中国人,这才有了几个职长和生产组长的名额。

    后来建国了,我们自己能造轮船了,甚至能造万吨轮船了那时候我们多么光荣和骄傲啊,没有日本人,我们也一样能造船可是改革开放,我们又看到了和国外的差距,国内能造的最好的轮船,放到国际市场上,不过是最低端的产品。我甚至真的以为,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就不如外国人

    直到和胡总这次去了日本,我才知道我们中国人能做到什么程度。今天我们能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有一天,我相信我们能拿到十万吨二十万三十万吨巨轮,甚至是lng船的订单我终于坚信,我们一定能够站在这世界之巅

    八十年代中国远洋船上一般都是军事化管理的,何况淘宝号船组船员,也都是胡文海通过关系直接从海军找的转业人员,船上管理的就更加严格了。

    不过就在淘宝号装载上巨型总段起航的那天,孙文学却醉了个不省人事。

    到了,到了

    进港的拖船响起雾笛,在十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淘宝号载驳船装载着人类第一次建造的巨型轮船总段,驶入了大港造船厂的自有港口。

    港口上人头攒动,被拖带进港的淘宝号上也同样到处是激动的身影。不等船舶靠岸,人群中便已经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在清晨的薄雾和鞭炮的青烟之中,仿佛小山一般的淘宝号终于在泊位上停靠了下来。

    两个大港的海关人员还特意提前登船,为船员们办理了入境手续。于是倒也免了胡文海和孙厂长的偷渡嫌疑。在热火朝天的鞭炮声中,舷梯被搭建起来。人群响起阵阵欢呼,作为地主的孙厂长第一个双脚踏上了坚实的土地。

    我回来啦,同志们,幸不辱命啊

    孙厂长又是敬礼又是抱拳,简简单单便已是热泪盈眶。

    涌过来的工人们将他抬起来,扔上天。然后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胡文海站在船舷静静的向下看去。心中感慨莫名。

    巨型总段造船法,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项目,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他的重心也都没有放到在这方面过。毕竟他重生之前搞的是电子制造,而不是重工业。对于重工业的大投入长时间低回报,除了国家恐怕没有哪个商人会真的感兴趣。

    要搞造船厂和巨型总段技术,更多的是为了给手上的光电技术和中国的巨型机找个出路,顺便还有拽韩国人后腿的打算。

    他知道巨型总段造船法对造船业的意义,也知道孙厂长手上三百万吨订单对国家的意义,更知道万亿日元的贷款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造船业对中船总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他突然才意识到。刨除这些,他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它其实意味着,对千千万万如同这些造船工人一样,普通人生活的改变。

    在这之前。大港造船厂是陷入经营困境,工人工资都需要贷款,银行看在政府的面子上勉为其难才继续输血的负担。

    而在这之后,是无数人生活的希望,是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所有人脸上的笑容。

    他突然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他所努力改变的中国。究竟是什么。爱国,又是什么。

    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啊,是把他们从绝望,从改革的阵痛中拉出来。

    胡文海并没有加入到他们庆祝的行列中去,只是这样远远的看着,只是这样,他就已经觉得非常满足了。

    孙厂长脱下了在日本穿着的那身定制西服,换回了他的深蓝色工作服,出现在胡文海面前的时候,脸上仍然是红扑扑的。

    嘿,耽搁的久了点,让胡总等的着急了吧

    胡文海摆摆手,忍不住笑道:没有的事,孙厂长看来在厂里的威望很高啊。

    嗨,那是你没看几个月前,工人们想要吃了我的眼神孙厂长说是这么说,可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困难都过去了,成功者不会受到过往困难的影响。相反,那时候的情况越是困难,越显得他们身上的成功更加耀眼。

    哦,对了,胡总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孙厂长好奇的问道。

    我先回家吧,这都走了好几个月。说实话,当初孙厂长你来找我,我不是才刚回家。这两年我在外地的时间,比在家可多多了。哎,你说我一个大好青年,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可怜我连高考都没有时间参加,上大学简直成了奢望

    哈哈哈哈

    听到胡文海的抱怨,孙厂长笑的简直上气不接下气,连连摆手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你胡文海要上学

    呃,现在还真不知道哪所大学能装的下你了。

    说来也是不好意思,本来省里是下了通知的,说会有一位副总理来给胡总接风洗尘。

    孙厂长摸着脑袋,嘿然摇头。不说别的,三十多亿美元的订单啊,有个副总理出面,也还真就是一般般的待遇了

    不过临时出了点事情,这位就没赶上咱们回来的时间,现在在钢城处理问题呢。

    胡文海笑笑,不以为意:不瞒孙厂长说,我这辈子是没有见大领导的命。平常有什么事情,出面的都是各位领导的秘书。就是正主出面,也就是能见到省级领导到头了,还得是没什么前途那类的。真要有个国家级的领导见到我,那非得出大事不可就这命,有什么办法呢不过钢城出了什么事情,竟然动静这么大

    孙厂长苦笑:这事儿说来也和咱们有关,三百多万吨的船舶订单,少说是三十万吨钢铁的消耗量。就是拿走一半,给沪东和江南造船厂,着落在咱们渤海省的也要有少说十几万吨的钢铁消耗。这笔消耗可是计划外的,钢城那边为了这批钢材,几乎就是要翻脸了。

    胡文海恍然大悟,不由跟着苦笑点头。

    现在是什么年代八十年代,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满大街到处都是的倒爷,倒的就是计划内物资到计划外物资的差价。而钢材作为重要的生产物资,十万吨涉及到的利益,足以让人跳脚的把官司打到去了。

    不过相信领导们会处理好的,毕竟咱们可是三十亿

    孙厂长拍着胸口说话硬气的不得了,说来也是,那是三十亿,足以砸倒任何不服的势力了。

    胡文海点头:既然这边没有问题了,那我就准备回家了。还得麻烦孙厂长,帮我买张火车票。

    八十年代渤海省还没修高速公路,省道是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劫道的甚至都不能说没有相比之下,还是火车更方便舒适和安全的多。

    嗨,这点小事客气什么

    孙厂长,我是说请你帮我买一张火车票

    胡文海目瞪口呆,指着眼前这节车厢:这是怎么回事

    胡文海同志吧一个穿着铁路制服的人从车厢里走了出来,笑着说道:我是付志恒,不知道放不方便搭个车。

    你好付同志,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是专列吧

    准确的说,是加挂车厢。专列是只有国家领导人能够享受的待遇,胡总的身份还差了点。不过加挂一节车厢,还是没有问题的。

    胡文海张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就算如此,这也是省部级待遇了吧加上他的保卫力量配置,还真有全面向省部级待遇靠齐的趋势啊。

    他一个资本家,还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其实还真是他见得少了,胡文海出来工作之后能接触的层次比较高,也要到2000年以后,自然是不知道在这之前为了招商引资,这点省部级待遇很多资本家其实都享受过。

    那我就谢谢铁路上的同志了。胡文海哭笑不得,只好既来之则安之。

    发车的时间差不多了,请胡总上车吧。付志恒做了请的手势,先一步踏上了车门的梯子。

    胡文海转身和孙厂长以及一众大港造船厂大港的市里领导和各种来送行的领导们告别,然后跟在付志恒的身后,踏上了他的加挂专列。

    火车在他登车之后不久,就缓缓的启动起来。车窗外的景色慢慢的向后退去,偌大的火车车厢里也只有付志恒和胡文海,以及早就在大港等他回来的秦凯。

    胡总,方便的话,是不是能聊两句

    付志恒从车厢里不知道在哪翻出来两瓶可乐,向胡文海做出了交谈的请求。

    胡文海早就注意到这位穿的是干部服,而秦凯对他也几乎没有什么防备,早就清楚来人的身份多少有些不简单。

    请坐吧,付同志找我有事

    有事,还真是有事。付志恒点头,啪的打开了自己手上的可乐,摆到了胡文海的桌前:我就不绕弯子了,自我介绍一下,付志恒,铁道部科技局的总工程师。

    胡文海略微一愣,隔着桌子再次和他握了握手,点头道:这么说,付同志不是以个人身份找我谈话了

    是也不是。付志恒笑道:我这是要回家探亲一趟,也不是骗人的,我老家在海城。几年没回家了,这次请了个长假,在大港机车厂处理了点问题,正好顺路回去。

    那是私事

    也不是私事,找胡总算是谈点公事。付志恒摆手,笑了起来:好了,我也不绕弯子了。找胡总有几件事情,我算是代表铁道部,希望能与胡总谈谈合作

    胡文海想想,不由恍然大悟。自己这次搞的未免太大,看来终于有更多的人注意到自己了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呛行
    如果说胡文海这个名字是一个品牌,那么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营销,至少它已经展现出一些不同于普通人的特殊素质,成为推广传播中的所谓卖点。

    而品牌的魅力,就是通过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的形象,让潜在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而不是经营者像一个新手推销员一样,冒着被人赶出去的危险,一家家的敲响客户的大门。这可并不是方便与否这么简单,主动找上门来的一方,必然是丧失主动权的一方,在交易过程中就要面临不利的谈判境地。

    当然,大多数时候,品牌的经营者除非是想要赚快钱,捞一票就走。否则交易过程中,总还是会秉持过往所坚持的原则。

    胡文海笑吟吟的点头,付志恒主动找上门来,还特意为他安排了加挂的列车车厢不管是国家为了酬谢他在船舶工业上的贡献也好,还是铁道部无事献殷勤也罢,这背后毕竟都意味着胡文海这个品牌的含金量和传播范围在提升。

    他虽然未必要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凭借这种主动地位获取什么好处,但地位的提升毕竟是切切实实的。

    胡文海这个名字越有价值,新科这个基本盘就能获取更多成长和活动的空间,支持新科成为更大型的组织,掌握更多盈利的渠道和社会地位。

    对于一个踌躇满志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大好事。

    付总工请说,不知道铁道部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

    呵呵。那我就直说了。胡总也知道。铁道部本身就是一支军队。铁道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付志恒说到这里,竟然还眨了眨眼睛,笑道:所以我呢,在偶然的情况下接触了胡总设计的3i体系。虽然都是成熟技术搭建起来的,可是说实话,实在是让我有些惊讶。你可知道,在铁路管理当中,当前指挥系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胡文海略作思考。恍然大悟道:是定位和通信吧?

    付志恒喝了口可乐,轻轻点头:对,定位和通信系统的升级,是目前增加运力最方便的手段。定位精确通信及时,结果就是增加发车密度缩小车距间隔,原本为了安全两列列车发车间隔十分钟,也许对列车位置掌握的精确之后,就能减小到五分钟,轻而易举就增加了一倍的运力。

    胡文海畅快的笑了起来:而我在3i上应用的基站定位,放到天上导航误差也许要高达几十上百米。可如果是在铁路沿线布置,轻而易举就能够将精度提高到一米以内。我们甚至可以不使用价格便宜体积小的温差补偿晶体振荡器。而是用授时精度更高的恒温晶体振荡器,甚至可以对基站干脆用原子钟授时。只要预算跟的上,多高精度的定位都没有问题啊!

    付志恒是铁道部科技司的总工,对这种技术类话题可一说是正对胃口。定位系统其实真的不是什么太高的科技难题,更多是属于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只要授时精度能够提高,定位精度提高是很容易的事情。而铁路定位的一大优势,就是不论沿途基站还是火车本身,都有足够大的空间用于安装更大的设备,获取近乎无限的定位精度提升。

    未来中国铁路应用的就是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信号,说起来1985年更是一个只欠东风的年头,这一年正是中国国家授时中心长波授时系统交付使用的日子。可以说未来的中国整个社会的高科技,正是骑在这套系统上才得以实现的。

    没有精确的授时,就没有信息社会的基础。

    不用说,胡文海对这块的了解可以说是熟门熟路,根本就是自己的专业范围。

    三言两语之间,就与付志恒聊的火热。胡文海在技术上的造诣,更是让付志恒大开眼界并且百思不解。一个连二十岁都还差一个月的青年,怎么会对电子技术这么了解的?
1...187188189190191...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