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红豆发展起来,国家从来没有给过一公斤的柴油,一公斤的棉纱,从来没有任何计划内的原料。1985年1986年前后,纺织企业原料极其紧张,不少工厂都断餐了,我们企业做外贸没有棉纱,想到市里的部门去争取一些。回答当然是没有,因为你们是乡镇企业,不可能给一公斤棉纱。
当时国家为了保护体制内的国企,曾经出台过非常严厉的禁令。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的批发业务,只能由国营单位经营,不准套购就地转手加价倒卖,不准倒卖计划供应票证,不准任意提价,不准以任何形式索取额外收入,对投机倒把者,要坚决制止严厉打击。
结果倒也真是清退了绝大多数的倒爷。但这些被禁令吓跑的都是什么人?只是没有社会背景的人,空出来的市场空间,肥了什么人自不必说。
胡文海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拿下百货大楼,倒是有八分之八十的原因,是看中了它那个国企背景的公章。
八十年代的供应短缺,没有这么一枚公章。甚至连计划外产品还未必能买的到。有了这个权力,百货大楼手上就有了计划内的采购份额,用计划外的价格购买超产商品,也就算得上是理直气壮了。
不过事情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按下葫芦又起了瓢。这边胡虎和路大明入手百货大楼刚有眉目,另一边胡胜利成立东风速递公司又冒出了阻力。
绣城铁路局驳了你的提案?为什么?你没说,这个三产能够大量解决铁路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
胡文海有些惊讶的看着胡胜利,实在想不通,这么好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却被铁路局的人给打了回来。
说了。胡胜利一脸的沮丧,摇头苦笑:其实真说起来,根子不在这个这个事情,而是在我啊!
小叔你的资历问题?胡文海心下了然,一点就透。
差不多吧,也不光是资历问题。胡胜利叹了口气,说道:这里面事情复杂的很,我的资历是一方面。毕竟刚工作没多长时间,三产公司的事情我来提上面肯定有顾虑。除此之外。虽然是三产公司,但毕竟还是有级别的。我即使是大学生,可也没有这么快就当领导的道理。上面对我们的计划也有些意见,认为我们提出的路线不太现实
胡文海摆手,打断了胡胜利的话,直视他问道:小叔。究竟是什么原因,你能不能和我直说?
胡胜利愣了一下,最后才僵硬的点了点头:在局里征求意见的时候,我的领导评价不过关。
你们领导对你有意见?
胡胜利无奈的扯了扯嘴角:是也不是。我一个科员,他对我能有什么意见?之前我就提过三产和盘活资产存量的事情。我们领导始终都是反对意见,原因很简单,他是怕引火烧身。咱们这个方案如果实行顺利,最后很可能会对铁路托运系统形成竞争吧?
对,不仅是竞争。胡文海若有所思: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搭建起来这个体系,整个铁路货运系统都会受到影响。至于托运,很可能干脆就被我们给吞并
胡文海没说出来的设想,铁路系统如果能够提供更大的运量和更灵活的配货方式,受到影响的可不仅是铁路的货运系统,而是整个中国的物流系统。铁路比历史上更迅速的大发展,必然会影响到的公路运输生态。
没错。胡胜利嘿了一声,点头:其实我们铁道部还是很有改革动力的,从1980年就实行了多种经济责任制,现在各单位对经营成果是要承担经济责任的,而不是过去那种一切凭计划运作的方式。咱们这个计划实施起来,虽然表面上看绣城铁路分局的收入会有一定提升,可这是抽了堤内的水来浇堤外的地。
他脸色严肃,仔细的给胡文海解释道:托运和货运系统现在的内部清算价实际是和成本严重背离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分局,而不是站段。路局给站段留利水平很低,分局收走了站段的绝大多数利润,起了一个平均再分配的作用,这里面涉及很大的利益。可如果我们的速递系统搞出来,站段搞三产的利润分局还有什么立场征收?这威胁到了分局自身的权力地位!
嘿,我明白了!
胡文海点头,虽然还有点迷糊,但总算是大约搞懂了这里面的道理。
说到底,他这个三产方案主要依托的是站段展开业务,那么由各站段自行组织基层队伍就是最合适的方案了。后世那么多快递公司,也只有顺风是自己开发当地的业务团队,其他的快递公司都是搞加盟承包制,将各地的快递业务交给当地人去做。
可站段掌握了三产的业务能力,最先威胁的就是目前铁路体制内正在实行的集中再分配模式。现在这个模式,分局的权力很大,利益自然也就最多。要打破这个局面。虽然发展速递三产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可分局看到的却是自己权力的流失。
胡文海眉头紧皱,对铁路系统的不了解,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目前看来,指望分局能够通过通勤包干的请求,似乎是不太可能了。
小叔。我想再试一试。
胡文海低头想了很久,最后抬起头来,虽然皱着眉头,但并没有就此打了退堂鼓:你能不能安排我,和你们分局的领导见一面?我觉得还是再努力一下,取得分局的支持,对这个计划非常重要。
没有绣城铁路分局的支持,最大的问题就是拿不到通勤列车的承包权。除非是一个站段一个站段的去谈,可这样一来。方案执行的难度简直增加了一百倍不止。
胡胜利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文海你在绣城的名声,见一面我想还是没问题的。
绣城铁路分局虽然不受绣城管辖,但毕竟还坐在绣城的地面上。对于可以在绣城横着走的胡文海,多少还要卖些面子。
胡胜利的沟通果然很快就有了消息,听闻是新科公司的胡文海,绣城铁路分局的人很痛快就答应了这次见面。
要说绣城铁路分局,那在全国铁路系统上都是有名的存在。八十年代。绣城铁路分局的职工人数高达八万人,全绣城就没有一个单位比铁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了。整个绣城被一条穿城而过的铁路分为南北两个城区。铁路拥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市场等一切社会功能,绣城铁路号称是铁半城,半座城市都和铁路拉的上关系。
作为近年绣城风头一时无两的新科公司,绣城铁路分局对胡文海可谓是闻名已久了。
这位就是小胡同志了吧?一个穿着老式中山装的五十多岁男人,上下将胡文海的样子打量了一番,不由亲切的笑着迎了上来。
这是我们分局的刘局长。刘局长,这就是新科公司的老板胡文海了。
刘局长您好。胡文海主动伸出手来,脸上带着笑容,也是紧走两步迎了上去。
哎呀,真是久闻胡总的大名了!刘局长用力的晃了晃胡文海的手。转头看向胡胜利,又说道:我说胜利你这个同志,怎么不早说和咱们绣城新科的胡总是亲戚,怕我们占你们老胡家便宜是不是?咱们铁路是那样的单位嘛!
呵呵,局长您开玩笑了,我这不是参加工作也没多久。文海虽然叫我一声小叔,但关系早就出了三服,挂嘴上不合适。
也对,也对!刘局长哈哈笑着,前面带路:难得胡胜利同志能这么沉得住气,看来以后还要给你多加点担子才是!
刘局长推开自己办公室的门,门里是一个装修并不怎么讲究的小房间,大概也就是十多平方米的样子。老旧的办公桌椅和沙发,除此之外办公室里只有一个铁皮文件柜。地面是被常年蹭出镜面的水泥地,墙上是有些斑驳的涂料墙,窗户是有些年头的木头窗,窗帘是有些掉色的麻布帘。
如果单看这件办公室的布置,刘局长大概应该是一个并不讲究享受的清官吧。
办公室里一早已经有两人坐在沙发上了,见到有人推门进来,沙发上的两人连忙站起身来。
哦,这是我们绣城分局调度所的王所长和运输科的齐科长,我特别让他们也过来听听胡总的高见,胡总不会有意见吧?
胡文海脸上露出笑容,和这二人也握了握手,连连笑道:没问题,当然没有问题。
不过他话是这么说,可目光还是在调度所的王所长的脸上多停留了两秒钟。这个王所长,正是胡胜利的顶头上司,一票否决了他三产包干的提案。
结合刘局长之前要给胡胜利压担子的说法,嘿嘿,果然是会无好会。
胡总快请坐吧,环境不太好,你多包涵。
刘局长殷勤的亲自为胡文海和胡胜利倒了杯茶水,看的出来,连茶叶也并不是什么好茶。
胡文海双手接过茶杯,嗨了一声,笑道:刘局太客气,快别张罗了,不然我都要坐不住了。
哈哈,那好,咱们谈工作!
我得先感谢刘局给我这个机会,能够让我们双方坐下来好好交流一下双方的想法。关于三产速递公司的提案,想必我小叔的计划书大家都看过了
我是看过了,你们俩呢?看过了没有?刘局长带头点头,问向王所长和齐科长。
看过了,我们也都看过了。两人齐齐露出笑脸。
我想这个提案的具体内容,各位应该都很清楚了。那咱们就来谈谈具体的问题吧,不瞒各位领导说,我今年不过才二十岁,对社会上的一些规矩和门道不是太了解。主要是有点想法,就想着能不能试试。过去那些成功,咱们就不说它了,侥幸都还算是做成了。大概是我对铁路系统不太了解,这个提案本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各位领导有什么顾虑,我想知道为什么它没有得到分局的认可呢?
人有倚老卖老,胡文海这年轻也是一大优势,干脆倚小卖小了。开诚布公的直说自己没社会经验,大家就别讲什么潜规则,拿出你们肚子里的真实想法来吧!
他这么一说,还真是打了分局这几个人的一个措手不及。第一次的,刘局长脸上的笑容僵硬了起来,转头看向自己的两个属下使着眼色。
这种正面交锋的角色,显然不可能让刘局长亲自出面。得罪人的事情让手下去做,这本来就是他让王所长和齐科长在这里的原因。如果两方关系弄的紧张了,他还可以以局长的身份有个回旋的余地。
啊,是这么回事。第一个开口说话的是胡胜利的顶头上司王所长,通勤包干倒也紧扣了调度所挖掘运输潜力,压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的本职工作了。
经过我们的研究呢,认为有两点不太合适。一个是胡胜利同志要承包通勤列车,那就只能去三产任职了。不过呢,我个人认为胜利同志这样的优秀职工,去三产实在是有些浪费。本来组织上正在考虑,明年准备给他加加担子,在分局或者下面的站段做两年基层领导,积攒一些工作经验,然后还有责任更重的岗位在等着他。现在国家不是正在提倡领导干部年轻化嘛,胡胜利同志的年纪轻学历高,这样的同志我们不培养,那要培养谁呢?
嗯,说的有道理啊!刘局长不住的点着头,像是非常满意王所长的回答:我看过胡胜利同志的档案了,确实是个值得培养的好同志。在学校的时候,胡胜利同志的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还积极参与了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可以说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嘛!像这样的同志,我们确实应该大力培养!
虽然听到的都是夸赞的声音,但胡胜利的却没有丁点笑意,反而是满脸严肃。显然,胡文海的出现,多少还是有些作用。但这个作用并不足以让他的提案通过,但却能改变他在铁路系统的的命运。
刘局长和王所长两人的话绝不是敷衍他们,正相反,这是交易的条件。胡文海放弃通勤包干的方案,换胡胜利的仕途一帆风顺。
刘局王所,两位领导。抢在胡文海说话之前,胡胜利就先发出了声音:我个人前途无所谓,您们愿意培养我,还是说像之前一样冷藏我都好。我们搞的这个通勤三产包干,并不是为了我一个人,而是为了帮更多的人解决工作问题!如果你们能通过三产包干的提案,让我现在立刻辞职都行!
好吧,胡文海张了张嘴,没有把打圆场的话说出来。看来自己这个小叔,这个脾气性格,还真是不适合在体制内发展啊!与其让他勉强留下来,还真是不如外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诚布公
如果领导们能够批准这个提案,让我脱了这身衣服都行!我不要什么级别编制,让我以社会人员的身份签通勤包干的合同都行!
胡胜利的这番置之死地的说辞,让刘局长和王所长都措手不及。¥f,这年月铁路职工这身衣服是那么好穿的吗?全社会的单位效益都不好,但铁路上的日子却从来不愁生活,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铁路系统里钻营,怎么会有人要求放弃铁路编制?
这在他们的思维里,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胡胜利同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你要想清楚!王所长满脸严肃,甚至是有些厉声厉色。这个胡胜利虽然书呆子气了一点,但没看出来他这么傻啊。
在王所长看来,敢公然表态辞去公职的人,都是脑袋里面缺点零件。自己这是为胡胜利的人生负责,必须阻止他做傻事。
如果你安心的在调度所工作,我保证年后让你下站段或者跟车做一段时间车长站长。等你在基层做三五年回来,说不定我的这个位置也是你的!你是咱们单位不多的几个大学生,前途远大的很!别自己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说着话,王所长往胡胜利的旁边看了看,笑着问道:胡总,你说是不是?你们新科公司的福利待遇当然是好,但我们铁路上毕竟是更稳定一些。只要国家还在,铁路职工就不会缺了这口饭吃。胜利同志是你的小叔,你们是亲戚,你可不能害了他!
胡文海收回注视胡胜利的目光,闻言摇头道:王所长说的严重了,我小叔今年都已经二十四岁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他的决定当然是他自己负责,谁也不能替他拿主意。不过有一点我同意,通勤三产承包的事情,不应该建立在我小叔个人的情况上。
和官僚猜哑谜打太极拳。这不是胡文海熟悉的方式,他决定还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单刀直入。
我想请各位说出自己真正的顾虑。我对铁路系统了解的非常有限,像现在这样双方绕圈子打哑谜的交流,效率只会非常低下。我无法理解各位不通过这道提案的原因,各位也不知道这道提案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么说吧。我想我胡文海的名字在绣城还算有点分量,各位自己可以打听一下,或者我想你们应该也已经有了答案。
诚然,铁路系统自身封闭性很高,对当地的需求很低,我也并不是要威胁各位。只是我必须让各位意识到。这个提案对我来说能付出多大的代价。我有多大的决心来推行这件事情。简单的说,各位领导可以告诉我你们想要什么,我一定尽力满足你们的需求,什么都可以谈。但提案不通过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是绝不能接受的。
胡文海这话可以说真是别开生面掷地有声,刘局长和王所长他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直接的谈话方式。
打头阵的王所长张了张嘴,最后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转头求助的看着刘局长。
咳咳。胡总这话说的严重了,没有到这个程度嘛!
刘局长硬着头皮,心里暗自抱怨着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所以他才这么讨厌这些大学生和个体户。前者仗着自己有点学问,后者仗着自己有点金钱,做事一点都不讲究,对前辈的尊重都没有了,更是视这个社会的规矩如无物。
对,就是不讲究。真是不明白,胡文海这种人是怎么办起来这么大一番事业的。呵呵。这么搞下去,早晚他们老胡家是要败在这小子手里了的。
其实刘局长对通勤包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如果能解决分局的利益受损的问题,换个人比如说某个分局副局长提这个提案,他说不定就同意了。
但胡胜利这个人,他实在是有些看不上。仗着自己大学毕业,在工作会上公然顶撞领导。一个科员对局里的工作指手画脚,这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对于领导来说,面对这种下属是最为头疼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