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卡托姆采夫院士,我来看看您。
胡文海在他的对面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说道:苏联的情况,我不能说完全清楚,但了解的想来比您是要多一些。苏联是由苏共建立的,去年的全国公投结果也表明苏联人是反对解散联盟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叶利钦他们签署的这个协议,是完全违法的行为。
卡托姆采夫抬起头来,摇头叹息道:胡文海同志,这些道理我都清楚。但我们也都明白,苏联并非是因为叶利钦签署了这个协议才解体,而是因为不得不解体才签署了这份协议。
这完全是戈氏的愚蠢造成的,他对苏联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如果不是他要求经互会内部结算使用美元天啊,当时为什么我们没有人去阻止他?在经互会的内部结算要求使用美元!我们都疯了吗?
要说苏联解体,其中内因确实是千头万绪。但苏联作为一个巨大的国家,世界两极之一,是如何失去它的凝聚力的呢?不得不说,卡托姆采夫这番话确实是正中了问题的中心。
如果不是戈氏摧毁了经互会体系,那么苏联即使面临冷战失败,也是万万不可能沦落到解体这种境地的。
民族问题是一方面,但民族问题对苏联来说是始终存在的,何以在这个时候突然爆发了呢?苏联建国近百年,东欧在其经营之下难道说真的就这么离心离德?以至于一朝之间,所有的经互会国家都要抛弃苏联?一样米还养百样人呢,没有这样的道理。
实际上,苏联打造的经互会体系,早就已经将整个东欧都绑在了自己的身上。而苏联使用的手段,便是控制了整个经互会的能源供应体系。经互会内部交易,苏联提供的石油供应,结算是以国际油价的一半来计算。以低价能源供应,来给自己和北约国家之间打造了一个隔离地带,来保证苏联的战略安全。
有苏联的低价石油,东欧各国的能源体系是完全与苏联绑定依赖苏联供应的。这样的有利态势,即使苏联上层再怎么胡搞乱搞,东欧一票小弟也没有这个胆量离开老大自己单干。
不说别的,只看乌克兰后来和俄罗斯闹掰,俄罗斯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切断东欧的天然气供应。
乌克兰的天然气出了问题,顿时整个欧洲都要给乌克兰施加压力,俄罗斯这苏联遗产至少还能再吃三十年没有问题。
然而戈氏的一个命令,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彻底瓦解了苏联的这条百年大计经互会内部结算,从九十年代开始,不再接受卢布,而是全部采用自由外汇结算!什么自由外汇?就是美元!
卧槽尼玛,经互会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贸易体系,采用美元结算?戈地图这个脑袋,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里面装的大概都是阿米巴原虫吧?
经互会这些穷国小国,原本就是苏联养在冷战前线的对峙国家,过往是严格依赖经互会体系来打造自己经济政策和工业分工的。冷战两大贸易体系,从来都是谁也不搭理谁。
结果经互会一夕之间改用美元结算,各国哪有什么美元储备?随之而来的,就是能源体系崩溃,不用说立刻就会传导到整个经济体系,东欧各国经济全部出现问题,过往积累的卢布外汇储备,瞬间变成一堆废纸。
卢布的信用破产,那牢不可破的联盟,自然也就变成了不攻自破的联盟了。说起来苏联这个国名起的倒也恰如其分,果然是牢不可破的联盟只能被人从内部攻破。
只是这么一来,即使是东欧跟随苏联最紧密最铁杆的东德,都受不了要跳反,何况别人?连锁反应之下,也就是苏联的东欧部分彻底分崩离析的局面。而苏联的解体,也不过是这一动作的后续反应罢了。
卡托姆采夫不亏是一名大科学家,立刻就意识到了苏联当下解体的罪魁祸首。然而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哎,苏联再也没有什么苏联了,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也就这么完了
卡托姆采夫遭受这一巨大打击,失魂落魄之下,似乎已经失去了全部的人生希望,心若死灰。
胡文海却不能任由他这么消沉下去,在核聚变方向上的投入,是他未来必然要坚定不移执行的战略。
虽然说核聚变距离成功永远只有25年,但这至少是可以预见的下一次工业革命最可能的一条道路了。
未来三十年后,中国的全球化导致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会很大。全世界的动乱和增长放缓,反应到经济上就是逐渐爬坡吃力,泥足深陷。所谓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其实就是一种缓和的经济危机。
不同在于美国当年大萧条,是采取消灭人的方式来去产能,用残酷无情的竞争来把工业体系打碎,然后重新再造一遍,最终实现财富集中在少数资本手中的目的。而中国去产能,是要淘汰落后工业升级,通过可控的行政手段,将去产能中的残酷一面,尽量的降低了。
但只要下一次工业革命迟迟不来,未来的经济危机总不会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至于什么工业40,看起来很美,不过也是新瓶装旧酒,给全球经济吊一口气罢了。
没有科学技术根本性的突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就得陪着全世界一起苦熬。结果无非就是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狠狠的去一波产能,要不然就是三战再起,大家一起蘑菇丰收,老鼠满仓。
卡托姆采夫院士能有这个理解,有些话我就容易说了。
胡文海注视着他的双眼,真诚的说道:叶利钦这些叛徒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他们以为自己跪舔西方国家,改信了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就能帮助俄罗斯强大起来?恕我直言,不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西方都不会希望有一个强大的邻居。但是离开了西方国家,苏联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即使再怎么糟糕,您是从卫国战争年代过来的,难道当年敌人占领了莫斯科,斯大林会就此向希特勒投降吗?
这卡托姆采夫院士张了张嘴,摇了摇头,心中没有答案。
胡文海并没有因此介意,接着说道: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苏共却并没有倒下。舍宁总书记如今就在哈巴罗夫斯克,苏共也绝对不会承认独联体协议的合法性。我们的事业是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但从历史上来看,**最不怕的不就是遭遇挫折吗?
卡托姆采夫院士!
胡文海忽然坐直身体,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他,大声说道:如果您真正为您的国家骄傲自豪,那么你应该知道,苏联的未来就握在你的手里!
我的手里?
卡托姆采夫此时已经完全被胡文海给忽悠捏了,心下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和苏联的存亡扯上关系了。
就是在你的手里啊!胡文海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也说了,苏联如今的局面,便是戈地图摧毁了整个经互会经济,摧毁了东欧的能源供应体系。人类的历史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美国在冷战中击败苏联,凭借的是其石油美元体系,借此掌控了世界能源供应的权力。
不需要我多说,您也应该清楚,如果核聚变技术开发成功,那么
卡托姆采夫院士听到这里,早就已经双眼放光,重重的点下了头:那么美国经济必将遭受沉重打击,相反,重新掌握能源优势,苏联,苏联也就拥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正是如此!胡文海抚掌大笑:舍宁书记如今正在重建苏共,到时苏联不仅会拥有用之不完的能源,还会有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社会主义事业,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拥有了与之匹配的经济基础。
可是可是核聚变哪有那么容易呢,我研究了一辈子核聚变,成果也不过是t7而已
这话就不对了,核聚变的原理早就已经清楚,无非是工程问题。胡文海表现出一幅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来:全世界每年在石油能源开发上投入多少资源,用来研发核聚变的投资又有多少?核聚变进展缓慢,我看主要是投入不足。
我胡文海不敢说富可敌国,好歹也是世界首富,钱对于我来说从来也不是问题。只要我想,世界上的钱不过是躺在那等着我去捡而已。如果有卡托姆采夫院士加盟,ht7的改造很快就能完成。运行三年,到1995年积累足够的经验。我可以保证,到时候向大港等离子研究所十年投资一百亿美元!到2005年,建成一个完全的试验聚变反应堆。
我们以三十年为目标,向核聚变发起一次冲锋如何?胡文海站起身,背后海面上礼花接连升起,照亮了整个天空。他向着卡托姆采夫伸出手,微笑道:不知道卡托姆采夫院士,还能不能再工作三十年?
我
卡托姆采夫的喉结上下滚动,忽然说道:我饿了!nt
记住手机版网址:
第七百八十一章 聚变中国
卡托姆采夫院士怎么样?
胡文海刚从车上下来,走了两步就见到万元熙跑过来向他询问。虽然卡托姆采夫是苏联的院士,但他确实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轻而易举的征服了很多人。
苏联解体,就连在场的很多中国人都感觉自己三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何况是卡托姆采夫这样为苏联奉献了一生的人。当听说了卡托姆采夫意志消沉的消息,万元熙他们这些等离子所的人,是最为担心的。
不仅因为卡托姆采夫是核聚变方面的权威,不仅因为他是苏联科学院院士,也不仅因为对方位高权重,更加是因为不忍心见到这样一个纯粹的科学家爱国者,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万元熙的焦急和担忧,同样是纯粹的出于一个人最基本的同情心,希望一个好人能够避免不幸的结局。
胡文海笑了一下,轻轻的点了点头:我离开的时候,卡托姆采夫院士正在消灭一盆俄罗斯炖肉和一整条大列巴。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万所长。
哦?吃东西了?那就好,那就好!万元熙由衷的笑了起来,卡托姆采夫愿意吃饭,而且还是胃口大开,说明他已经从挫折中走了出来。知道饿,那就是说明他有了求生的意志,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人只要活着,总归是能从一切灾难中再站起来的。
万元熙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才意识到胡文海的话还没说完,连忙问道:卡托姆采夫院士能够恢复过来,这就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胡总还有什么更好的消息?
胡文海难得骄傲的抿了抿嘴,勉强收敛起笑容,说道:卡托姆采夫院士已经原则上同意了,由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和你们等离子体研究所,在大港共同成立一个联合研究所。这个联合研究所未来三年的主要工作,是帮助ht7进行改造,并以ht7实验装置获得的经验,到1995年完成一个实验性聚变堆的设计工作。
万元熙听到胡文海这番话,惊讶的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原本卡托姆采夫坚决拒绝的态度,已经彻底打消了他对合作的希望。却没有想到,事情竟然还有峰回路转的一天。
有了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积累,ht7装置的改造不仅进程能够更快,而且实验将会更加全面,毫无疑问这将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聚变工程实验装置。
说起来也是颇为可怜,科学界总是声称距离核聚变成功只有25年,然后一个又一个25年过去,却始终没有成果拿出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九十年代初,全世界能够对核聚变工程提供实验数据的,只有三个装置。到了ht7建成,世界上才出现了第四个核聚变玩家。
就依靠这么四个装置来攻克艰难的核聚变,那可不是永远都只有25年了?想要让25年变成24年,不是让时间白白流逝就行,而是要实打实的投入进去真金白银才可以的。
如果说之前等离子体所距离核聚变成功的距离是30年,那么有了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加入,等离子体所只要吃透了ht7装置,很快也将拥有迈上25年起跑线的资格。
有了这样一支强劲的助力,万元熙又怎么可能会不高兴呢?不过他没有想到,今天的惊喜并不仅仅如此。今天对于万元熙对于等离子体所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胡文海等他高兴的差不多了,这才接着说道:只要实验堆设计完成,新科将分十年投入一百亿美元的资金,帮助你们将这个核聚变实验堆成功的建设起来。这还仅仅只是新科的投入,相信有了这笔资金,等离子所应该还能从科学院申请一部分配套资金。
万元熙几乎是没有听胡文海说完,脑子里就轰的一声,一阵阵的发晕了。库尔恰托夫研究所能值一百亿美元吗?苏联从五十年代开始投入核聚变研发,总投资额有一百亿美元吗?
还是那句话,人类对核聚变的投入太不充足了。这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人类根本没有投入核聚变研发的需求。从能源供应上来说,地球的化石能源储备完全能满足工业需求,石油的开采和使用成本都足够低,对替代能源的研究自然也就不感兴趣。
尤其有足够能力投入聚变研究的两个国家,苏联本身是伪装成加油站的国家,自己吃的就是石油资源的红利,对新能源的需求又不迫切,没有理由太迫切的对可控聚变进行研发投入。
而美国就更依赖石油经济了,好不容易建立的石油美元体系,核聚变成功造成的世界动荡对这个体系的威胁有多大,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的清楚。哪个实验室若是真敢把聚变技术开发出来,分分钟会被石油大亨们请去做土飞机。
美苏都没有理由投入资本去大力开发核聚变技术,投入不足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然而,在核聚变的俱乐部里,如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玩家。
中国在九十年代之前,还是石油出口国。然而到九十年代之后,不仅是石油净进口国,而且还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和美苏两国不同,中国不仅没有操纵国际石油供应的能力,而且本身还是贫的惊人的贫油国。国内油田大多不是开采殆尽就是开采困难,开采的石油品质低劣成本高昂,可以说是吃够了石油资源的苦头。
中国开发核聚变技术,可以说没有丝毫负担。正相反,只要中国太阳点亮,那么将再也没有任何因素能够威胁到中国的工业系统。在三心两意的核聚变俱乐部里,只有中国才是真心实意想要开发核聚变的。
历史上,文明进步往往伴随危机。寒带地区因为食物匮乏,于是产生了农耕文明。欧洲人因为穷的活不下去不得不扬帆出海,于是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反观热带地区,因为食物唾手可得,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文明。而富足的东方享受着美洲白银的流入,也错失了大航海的机遇,
中国从崛起开始那一天,就面临着能源的危机。面对这个危机挑战的结果,决定了中国未来一百年甚至一千年的命运。
所以在这一方面,胡文海虽然没有丝毫重生的先知优势,却是不论多么巨大的投入都不会皱一下眉头。而有了他投入的这一百亿美元,国家必然要给等离子体所提供相当的配套资金。最少,国家投入也要和胡文海的投入持平,否则核聚变如果真的万一一不小心被一家私营企业搞出来,那不就太尴尬了吗?
这些问题万元熙未必没有考虑过,不过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就只剩下无法掩饰的狂喜了。
从天而降的一百亿美元,这可是一百亿美元!他感觉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似的,美好的充满了不真实。说实话,万元熙就是做梦,都没有梦到过会有这么一天。
到1995年,拿出一个实验堆的设计,时间可是有点紧吧?胡文海眯着眼,嘴角再也掩饰不住笑意,问道:万所长,你们这个有没有什么困难?
困难?万元熙大手一摆,这时候哪能和投资人怂了?当即就是一个万系三连:什么困难?不存在的,唯一的困难就是没钱!
话是这么说,不过万元熙心里毕竟还是打鼓。核聚变的实验堆,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工程,能不能搞的起来,他还真是心里没底。但不管有底没底,他肯定都要表现的胸有成竹。
胡文海看着万元熙硬撑的样子,却是笑而不语。对等离子体所的信心,他可是比万元熙来的更强。
有了充分的资金支持,ht7装置的进度加快是必然的事情。在原历史上,中国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堆,就是从1998年开始立项,到2000年动工,只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工程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