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有了胡文海的支持,新聚变堆计划如果从1995年开始动工,到2000年左右完工,也不过是比历史上快了五年而已。

    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了这个实验堆的底子,在这个实验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造投入。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其逐步建成与欧洲iter堆类似的完善的实验堆。到时候与进度拖沓的iter相比,中国的核聚变实验将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进而甚至都不知道iter项目还能不能存在了。

    而历史上,iter这个项目则是从2006年开始建设,预计是用十年时间,项目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基本上可以说人类距离聚变能的成功只差一步。

    利用iter项目积累下来的经验和验证的理论,下一代聚变堆完全可以投入商业运营。可以说从理论上iter项目真的是看起来很美,但现实却是很残酷。

    从原历史上万元熙和等离子体所的能力来看,把iter甩开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事情。说是十年建成的iter,中国的cfetr工程实验堆2020年都要开工了,法国卡达拉舍大概还没投入实验,而且貌似工程完工遥遥无期。

    胡文海甚至有种预感,2020年投入建设的cfetr说不定会比iter更早投入运作

    即使最糟糕的情况,胡文海这一百亿扔进去,肯定也能砸出一个更好的east来,下一步就能搞中国自己的商业堆cfetr,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说起来,iter的成员国包括了欧盟美日印度韩国和俄罗斯,后来中国也加入了进去。要协调这七个体量巨大的国家和组织齐心协力搞一个核工程这管理难度,恐怕比核聚变研发难度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吧。

    所以胡文海对中国搞核聚变工程,那信心真不是一丁半点自己这边有神队友,对面全是猪对手,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万元熙飘飘然的跟着胡文海走进大港国庆会场的后台,就听见前面舞台上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

    值此国庆佳节,我们大港有幸邀请到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他是谁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

    他是祖国天空的保卫者雄猫战斗机入华的功臣,电子工业教父,人类男性雄风的拯救者,锂电池igct和手机的发明人,金融市场上未闻一败的战神,环渤海工业带的缔造者,三国系列影视剧的投资人,绣城改革模式的领头羊,波音霸权的终结者,中船重工中铁建投和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交通系统的大救星,世界首富以及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新科集团至高无上的君主

    (get到了奇怪的技巧)

    听到主持人这一长串的介绍,下面的观众顿时沸腾了起来。不用问,这些事迹大家早就已经耳熟能详,哪一个不是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甚至是数千万人的生活,而这些事迹更是都指向了同一个人。

    往日里大家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些事迹背后的那个人,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出现过,也从来没有被媒体集中报道过。他被笼罩在层层神秘光环背后,各种传闻漫天飞扬。

    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有人说他是白手套,在有些传言里他成了一个睿智的老者,也有传说他是个不可思议的年轻人。在想象中,他应该过着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手中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和权力,更是能够对高官富豪们颐指气使。身上的气质岳峙渊渟,醒掌杀人权醉卧美人膝

    但在这些猜测背后,则是这个名字背后的信息黑洞。这些传说的背后,究竟是藏着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么请大家告诉我,这个人是谁?

    在主持人将话筒伸向台下这一刻,仿佛整个大港的大海都在呼喊着这个名字。

    胡文海!




第七百八十二章 宇宙大国的末路
    对于到了胡文海这个层次,适当低调还是有好处的。

    马云屡屡高调,于是就难免被黑成马总统。反观麻花藤等闲不露面,关于他的各种负面新闻也就少了很多。

    胡文海也并不是对抛头露面多么感兴趣,喜欢把自己放到全世界的聚光灯下被人揪着观察。不过大港或者说渤海省的情况并不相同,这里是他的根基,适当的民望对他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有好处的。

    借着大港国庆晚会这次机会露个面,和渤海人混个眼熟,双方才能逐渐培养起信任感来。

    就说可能即将发行的铁路债吧,以如今国内机构的信用来说,普通人肯定是有顾虑的。但在九十年代这个奇迹辈出的时代,人们对于强人又多了一些浪漫的幻想。

    比如说历史上的牟其中,比如说烟草大亨褚时健,比如说李经纬宗庆后,当然还有大起大落的巨人史玉柱,这些人本身的品牌甚至比一些国家机构都有牌面。

    这是一个渴望英雄崇拜英雄追逐英雄的时代,是一个强人时代。在改革中迷茫的人们,急于寻找一个指路明灯,告诉他们怎么才能出人头地,怎么才能实现梦想。

    显然和上面这些人比起来,胡文海的成功要更加具有示范效应。而他本身的形象,也比中铁建投这样的金融机构更接地气。

    要不说未来连传销和微商都喜欢喝阿里巴巴扯上关系,张嘴就是马云投了多少多少,马总统喝过什么鸡汤,于是偏偏还就有人相信这套。

    胡文海要搞铁路债,虽然明知道这是个赚钱的生意。不过小心谨慎惯了的普通人,可不会轻易相信银行吹出来的那些美丽的泡沫。不过如果是一个他们相信的人站出来,第一个吃了螃蟹,那么即使他们还搞不懂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也不会天然的就对其抱有抵制的情绪了。

    对于胡文海来说,左右不过就是上台挥挥手讲两句话的事情,又何乐而不为呢?

    从他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当天坐在会场里的群众们来说,能够近距离目睹中国的世界首富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当真是可以吹一年的事迹了。

    果不其然,当胡文海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几乎整个会场不,几乎整个星海广场都响起了海啸般的欢呼。

    大港经济能发展的这么快,甚至是这座城市直接指望胡文海吃饭的工人就少说有小十万。或许有人不知道大港的市长和书记是谁,但绝不会有人没有听过新科胡文海这个名字。

    和大港人和渤海人适当套套近乎,现阶段对胡文海和新科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国庆节刚过,胡文海的日程就又排满了。中船重工大港造船厂的领导亲自出马,说什么都要请胡总去他们那里看一看。

    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大港造船厂的同志们实在是太客气了!

    胡文海话是这么说,不过还是被大港造船厂的人生拉硬拽的给请走了。

    大港造船厂作为胡总当年钦点的总装厂,如今早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胡文海的车队开进大港造船厂,短短几年时间,他几乎就已经认不出来了。

    一重接一重的龙门吊,一棵接一棵的塔吊,形成了一片钢铁的森林。正在建造中的十万吨和三十万吨级油轮虎踞在船台上,仿佛那不是船,而是一座山脉。

    蓝色的钢结构厂房,各种等待拼接的总段,卡车轨道,堆积的钢材,还有在海上停泊着的正在舾装的轮船,这一切让人完全无法和当年那破旧的大港造船厂联系起来。

    胡文海不由的感慨道:这可真是,我当年在日本参观三菱的长崎造船厂,恐怕也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吧?

    大港造船厂的领导哈哈笑道:技术上和长崎造船厂还是有差距的,不过他们的地理位置不行,规模很难再扩大了。我们不一样,大港市府刚刚把香炉礁的一块地划过来,明年那里就会有一个新厂建起来了。

    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超过长崎造船厂,甚至是超过三菱重工的。

    看到胡文海惊讶的样子,大港造船厂的领导们真是笑的脸上开了花,老褶子夹死俩蚊子一点问题也没有。

    来大港造船厂参观考察学习的单位和领导多了,但是他们的称赞和敬佩最多就是让大港造船厂的领导们多一点优越感。只有胡文海的认可,才能让他们充满了成就感。

    这两年来,大港造船厂由于吃透了总段造船法的整个体系,光是做总装厂业务都做不过来,实在是红火的让人眼热。

    而随着环渤海工业带的建成,渤海省钢产量直接放了卫星,更是显著的影响了大港的造船业。

    钢铁供应充足,资金划拨到位,后勤保障有力,扩充产能那真就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到1990年,中船重工一家的生产能力就达到了500万载重吨,占据了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弱。与其既竞争又合作的则是日本各大重工财团,由于同样掌握了总段造船法体系,再加上中国造船工人的劳务出口,其产能比八十年代末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了800万吨的级别。

    日本目前造船业主要盈利点来自生产各种高技术轮船,诸如lpg和lng,以及化学品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至于散货轮和油轮,目前只能是用来维持队伍。一些做不完的工程,甚至干脆向中船重工转包出去。

    1990年全世界船舶产能是1800万吨,中日两国合计就已经是1300万吨,基本上就是垄断了当前世界造船总量的绝大部分。与之相对的,则是韩国的造船吨位出现了断崖式下降。从1988年开始韩国造船订单连年雪崩,从最高峰时期的648万吨,到1990年全年仅获得40万吨订单,其中酸爽真是只有自己知道了。

    说起来也是要叫一声侥幸,韩国造船业在未来也是优势产业。哪怕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船舶生产能力世界第一,韩国也能凭借产业升级和其技术水平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然而八十年代的韩国造船业,不过是刚刚完成原始积累而已。其产业水平负责的国际分工,和掌握了总段造船法的中船重工严重重叠,承接的是日本在八十年代淘汰的那部分产能。

    而日本人在感受到韩国的竞争威胁之后,转而扶持中船重工与其在国际上进行竞争。有日本的黑字环流,有中铁建投的资本支持,有三菱等诸多财团的低息贷款,在引进技术方面中船重工只用了三年完成了上千个改造项目,完成了韩国人十年才消化下来的造船体系。

    这倒是不奇怪,说到底韩国才多少人口?有多少造船业从业人员?中船重工的内部职工人数就有五十万,配套的整个工业体系,说不定已经比韩国本国人口都多了。

    下面有中船重工蚕食,上面有降低了成本的日本造船业压迫,韩国人的日子自然是不会好过。

    而恰恰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又取消了本国对造船企业的补贴。在七八十年代,韩国为了培养本国的造船能力,对造船企业的订单是有补贴的。很多造船厂以成本价进行销售,利润就是吃补贴,由此才能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

    到八十年代末,近五百万吨的造船能力让韩国政府认为韩国造船业已经走上正轨,于是就取消了这笔政策性补贴你都已经是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了,再补贴造船业,就不怕被反倾销诉讼么?

    另外一个影响,就是韩国本身经济对日本经济的依赖性。端看97年金融危机就知道,韩国金融体系实际上脆弱的很,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自主能力。一旦日元发生波动,往往韩元也会产生连锁反应。

    而受到广场协议的影响,日元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一路走高。韩国扛了没两年,到1985年韩元也被迫升值。早在1987年之前,韩国造船厂就已经在普遍赤字经营。原历史上,是利用八十年代末,日本经济崩溃产业转移承接了一批新技术和资本,才缓过一口气来。

    不过如今日本造船业正和中船重工联手掐死韩国造船能力,怎么可能还去奶一口韩国人?日本人就是属鱼的,只有三秒钟记忆,也还没忘记八十年代被韩国造船企业逼入墙角的噩梦。产业升级什么的,就不用多想了,反而是现代三星大宇等造船厂连年亏损数字都创新高。

    正是这种政策滞后性和货币升值以及日本人的落井下石,正好赶上了中国造船业完成产业升级,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产能爆发。也就是从1988年开始,两三年的时间,韩国曾经打下来的国际造船市场,摧枯拉朽的丢了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能说什么呢?这真是赶上这股寸劲儿了,可不是胡总发功的结果。

    反正结果就是这个样子,对于一个产业来说,两三年时间就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快的根本让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机会。

    反应到具体的数据上,就是韩国的出口额从1988年的609亿美元,到1990年大幅下跌到了421亿美元。少的这部分不问可知,自然是被中日两国给瓜分了。

    然而别忘了,韩国本身是个资源匮乏的小国,主要是进出口贸易导向。它的出口额降低,但是进口额却是不可能下降的。一进一出,造成的可就是双倍伤害了。

    由于目前国内造船业基本处于中船重工的垄断阶段,所以中国的船舶出口额,绝大多数都是由中船重工取得。1990年,中船重工出口订单和竣工新船收入达到102亿美元。这个数字刚出来,中船重工就得意洋洋的将报告直接递到了长者的办公桌上。

    不客气的说,中船重工一家企业,完成了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十五分之一。放眼同级别央企,根本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可把中船重工给牛b坏了。

    当然,这一年里异军突起的黑马也不止一匹。白音华的煤矿如果全部出口,一百亿美元也不是不可能。绣城计算机集团靠着给戴尔组装电脑,出口量也相当好看,不过芯片进口的数据同样也比较好看就是了

    国内兴起的晶圆厂建设热潮,各家出口数字未必很大,但是综合起来就非常可观了。在主板和内存方面,国内的产能也在逐步增加,在国际上都是相当有优势的项目。

    这就又要说到韩国三星了,1987年三星雄心勃勃的推出了1随机内存,希望以此在国际电子产业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后来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了,戴尔采用代工模式和eos系统,占据了美国电脑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在当时,中韩两国并没有外交关系,自然也就没有贸易往来。戴尔采用的内存,都是由新科晶圆厂生产的。

    韩国电子产品无法进入中国,由此造成三星的损失至少有三十亿美元以上。不用问,韩国出口额下降的份额里,缺少的最后一块拼图就在这里了。

    如今韩国的出口部门仿佛一朝回到了七十年代,主要组成部分是化纤纺织钢铁制鞋和家用电器。哦,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制鞋业竟然在国际竞争中相当具有优势,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意大利,排名世界第二!真是伟大的成就!

    不得不说,中国在钢铁出口领域,同样可耻的输给了韩国。1990年中国钢铁出口额只有17亿美元,反倒是韩国因为造船业血崩,钢铁产能被用于出口,创汇达到30亿美元以上。

    据说月月鸟在拿到这份数据的时候气的大拍桌子,声称要严查到底!

    国内钢材都不够用,哪个败家玩意还拿去出口!钢材的附加价值这么低,真t崽卖爷田心不疼!



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饭不怕晚
    既然已经到了大港又到了大港造船厂,胡文海自然是没有去某些地方看一眼的道理。

    他在舰艇学院又一次见到了老熟人潘镜芙,从1986年双方开始搞合作,到现在都已经是四五年的时间了。胡文海把从中船重工得到的专利授权和贷款盈利,相当一部分都用来支援了海军的这个验证舰项目。

    后来1988年,还没捂热呼的验证舰100号在赤瓜礁冲滩,成为中国在九章群礁区域的防空中心,一举将安南伸向南海的爪子给砍断。这样有力的态势,无疑刺激了海军发展区域防空舰的动力。

    原本还有些不够重视的区防舰项目,顿时成了海军上下的心头肉。

    五年不见,作为海军区防舰的研发中心,大港舰艇学院早就已经大变模样。
1...535536537538539...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