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李四维
伍若兰说着说着,已是满脸喜色,开心地抬起头去看李四维,却只看到了他眼角的泪痕,慌忙就抬手去拭泪,满脸惶恐,“你不想要娃俺不要就是了……”
“若兰,”李四维声音沙哑,猛然侧过身来,一把将她紧紧地抱在了怀里,羞愧难当,“对不起,对不起……该晚一些,该再晚一些的!”
曾经,他怕再晚就来不及了,现在,他后悔没有晚一些!
战争还没有结束,要是她们怀了孩子……他不敢想象她们所要承受的痛苦!
伍若兰回过神来,挣扎着仰起头来,轻轻地为他擦拭着泪水,满脸惶然,“莫哭了,莫哭了……”
“我没哭!”李四维连忙捉住了她的小手,脸色发红,“我……”
伍若兰看着他的窘态,“噗嗤”笑了,“柔儿姐姐说得对……你就是个孩子!”
“呃……”李四维一滞,无奈地望着笑靥如花的伍若兰,心中却多了几分暖意,声音温柔,“若兰……再等一等,等打完了仗……再要娃,好不好”
伍若兰一怔,白了他一眼,“那……哪能说啥时候要就啥时候要呢”
连个预防措施都没有,哪能说啥时候要就啥时候要
李四维心中一虚,艰难地张了张口,“可是,仗还没打完……”
伍若兰一愣,笑容悄然绽放,“傻瓜,要孩子跟打仗有啥关系”
望着伍若兰脸上的笑容,李四维心中一酸,讷讷地望着伍若兰,“那样会……很辛苦……很辛苦……”
悠扬的起床号陡然响起,打断了他的话,伍若兰却听明白了,轻轻地摇了摇头,“俺不怕……李大炮的女人不能怕!”
要做李大炮的女人,就不能怕!
因为,在战场上,他永远都会冲在前面!
春天到了,将士们也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呼和声震天。
李四维一路巡视过去,心情大好地回了团部。
郑三羊正在跟刘黑水说着话,见李四维进来,抬头望了他一眼,神色凝重,“团长,你来得正好。”
李四维连忙走了过去,“咋了”
郑三羊望了刘黑水一眼,刘黑水望着李四维苦笑,“粮食不多了……自剿匪以来,上面就没有再调拨过钱粮,缴获倒是不少,可是,卢团副又带走了差不多一半,剩下的……人吃马嚼,最多还能撑一个月。”
李四维怔了怔,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笑呵呵地望着两人,“还能撑一个月……这是好消息嘛!马上就要开赴前线了,上头总不能让老子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刘黑水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郑三羊苦笑着摇了摇头,“这都还莫得个准信……”
李四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神色笃定,“放心,肯定等不了多久了!”
两人疑惑地望着他,将信将疑。
李四维嘿嘿一笑,“开春了嘛!天气暖和了,野兽都发情了,小鬼子……哪里还消停得了”
两人一怔,缓缓地点了点头,“倒也是……小鬼子消停了这么久,也该动了!”
自卢沟桥开战到武汉一战结束,各个战场的大会战持续了十五个月,在这十五个月里,日寇付出了几十万人的伤亡,虽然夺得了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重要城市,但其速战速决的企图并没有得逞,其迫降中民的野心没有得逞。
早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日寇发表了第一次近卫声明,“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中国国民政府以最后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昭和十三年。然而,国民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内则不察人民涂炭之苦,外则不顾整个东亚和平。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
其言辞之蛮横,世所罕见!其野心之勃勃,展露无遗!
同年,在武汉之战结束后的十一月三日,日寇发表了第二次近卫声明,“今凭陛下之盛威,帝国海陆军已攻略广东、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该政府若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帝国绝不收兵,一直打到他崩溃为止……”
其炫耀武力的猖狂跋扈之态令世人侧目,令抗日军民义愤填膺!
然而,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日寇又发表了第三次近卫声明,“帝国所期求者即建设确保东亚永久和平的新秩序……希望在东亚确立国际正义,实现共同防共,创造新文化,实现经济的结合……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前后不足两月,其态度转变之快,不过是因为战场形势已不容乐观而已!
至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的陆军已经扩编到了三十四个师团,而其中三十二个师团都投入到了中国战场(不计协同作战的海军以及海陆军下属的二百零五个航空中队),但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也有无数的英雄儿女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了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正面战场上,数以百万计的抗日将士用血肉筑起了血肉长城,让日寇举步维艰;在敌后战场上,如雨后春笋般的游击队伍神出鬼没,破坏日寇的交通补给,让日寇束手无策……至此,日寇已然陷入了战争的泥沼,不可自拔。
至一九三九年三月初,日寇再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
但是,这世上岂会有不咬人的狼
阳春三月了,万物开始萌动、滋长,小鬼子又开始躁动起来,要展露他们那狰狞的獠牙了!
夜,无星无月,但那房中透出的灯光却显得那么温馨。
桌上依旧是三样饭菜,只不过饭菜里的野菜更多了。
李四维洗了手脸,坐到桌前,望着两个女人,笑得颇有深意,“吃吧……夜越来越短了!”
两个女人俏脸一红,慌忙抓起了筷子,埋头吃饭。
&n
第二六七章兵进泛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黄河自青藏高原滚滚而下,将华北平原一分为二,成为阻隔豫北和中原的一道天堑。
平汉铁路跨越黄河,在南岸的郑州与陇海铁路交汇,使郑州一跃成为中原腹地的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一九二二年,日寇就在郑州筹建领事馆,积极刺探情报,为他们的侵略计划做准备。
占领徐州之后,日寇大本营训令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合攻中原,试图把中队消灭于郑州开封一线,然后沿平汉铁路南下,攻取武汉。
五月二十一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将军指挥战区所属将士发动了反击,意欲将孤军冒进的土肥原贤二所部(日寇第十四师团)围歼于兰封地区,奈何第八十八师龙师长擅自弃守陇海铁路上的战略要地兰封,其余各部只得纷纷撤离,至二十四日,兰封、砀山相继失守。
二十七日,薛岳将军指挥豫东兵团顺利收复兰封,至二十八日,日寇疯狂反扑,第二十七军桂军长又擅自弃守阵地……此时,日寇三路援兵自豫北、皖北、豫东齐至,守军难以抵挡。
至六月六日,兰封、归德、杞县、许通、陈留、枳城、扶沟、开封、尉氏相继失陷,日寇兵锋直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郑州。
至此,兰封会战彻底失败,被委员长斥为“千古笑话”。龙师长也因此成为抗战以来第一个被枪决的中央嫡系将领。
为阻敌西进,新八师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浊浊黄河之水奔腾而下,折向东南,横扫豫东、皖北、苏北,夺淮河水道、汇入长江,注入东海,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的黄泛区。
黄泛区形成以后,第一战区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河防国防兼顾的以黄治敌策略:(一)不使溃口断流,亦不使溃口集流。(二)东坝头以下之缺口听其自然,任泛水分散成滩,使敌军重兵器不易运输,阻敌西进。(三)加强花园口溃口西坝头……根据军情变化的态势,不断地修理,疏导豫东地区的各种河沟水道,充分发挥黄水的地障作用,威慑和牵制日军。
自此,黄泛区成了第一战区牵制和打击日寇的重要工具。
三月二十一日夜,暂五师抵达郑州,关师长直接去了司令部,其余各部暂时被安顿在西郊的军营里。
一路急行军,众将士疲惫不堪,入营便匆匆安睡,不多时,鼾声如雷。
夜半时分,李四维从梦中惊醒,猛然翻身坐起。
同住一屋的郑三羊好似并没有睡着,听到动静也坐了起来,“团长,咋了”
李四维使劲地揉了揉脸,抬头勉强一笑,“莫事……三羊,咋还没睡”
郑三羊苦笑,“哪里睡得着哦”
“有啥睡不着的”李四维笑骂了一声,“你龟儿又不是第一次上前线!”
郑三羊叹了口气,“团长,这豫中地处平原……地形倒和上海有些像呢!”
“上海”李四维怔了怔,沉吟着,“这里有黄河水障阻隔,应该不会有上海那样的大规模战役……多半是小规模的袭扰战。”
郑三羊轻轻地摇了摇头,“我倒觉得……上面要有大行动!”
李四维呵呵一笑,“积小就可以成大嘛!只要小规模的袭扰战在这条防线上多搞几处,多搞几次……也就成大行动了!”
所谓“水往低处流”,黄河之水过了新郑县,便逐渐汇入了沿途的河流和低洼地带……所以,在一战区这条沿泛区两百多公里的防线上,很多地方虽然水网密布,重型武器难以运输,但携带轻武器的小股部队完全可以通行,若是有足够的兵力在这条漫长的防线上同时发动袭扰战……小鬼子必然会焦头烂额。
郑三羊愣了愣,“我们急匆匆地赶过来……就是为了打袭扰战”
李四维轻轻地摇了摇头,“只是猜测……不过,鬼子的坦克肯定是开不过来了,就算有大仗打,老子们也绝不会打成上海那样!”
“那倒也是!”郑三羊轻轻地点了点头,突然又满脸苦笑地摇起了头,“狗日的,你都不急,老子急啥”
“就是嘛!”李四维摆了摆手,“睡吧!”
说罢,李四维躺了下去,紧紧地闭上眼,却如何也睡不着,迷迷糊糊间,天色已然大亮。
到前线了,晨会过后,训练取消了,将士们各自回营,吃饭、备战!
中午时分,关师长回来了,带回了最新的命令,也带回了粮饷和武器弹药。
师部会议室,各团长和师部各直属部队主官齐聚一堂,正襟危坐,神色肃然。
关师长坐于主位,目光缓缓扫过众将,神色一肃,“本月十八日,日寇第十一军向吴城发动攻击,意图攻取南昌,遭到吴城守军顽强反击,战事正酣,因此,军委会电令各战区尽快发动反击,以达到袭扰、牵制日寇之目的。”
说着,关师长声音一顿,神色凝重起来,“根据战区司令部的命令,我部需即刻开赴扶沟、西华一线,协同当沿岸的河防部队,伺机向对岸睢县、宁陵一线的日寇据点发动攻击!”
当日,花园口决堤,黄河之水奔腾而下,日军各部无法西进。
第十四师团一部被围困于中牟城中,日寇第二军组织了一个工兵联队、六个工兵中队的救援队,用大批舟船救援被困部队。
位于泛区中心位置的第十六师团一部来不及撤走,被冲走、淹死大半,来不及撤走的车辆、火炮、战车等重武器均沉于水底,靠航空兵空投的食物、医药和救生设备共计六十一吨半。
被洪水隔于新郑以南的第十六师团的五个大队就地组织防御,也是靠空投度日,最后由第二军派出的船艇队救回。
泛区形成以后,日寇大本营于六月十七日对豫东的兵力做了新的部署:(一)第十四师团在开封、兰封一线集结;(二)第十六师团在杞县、睢宁、宁陵之间集结;(三)第十师团主力在夏邑、会亭集、永城附近集结,只要水害涉及不到,即应以一部兵力尽可能长期保持枳城、鹿邑、亳州、涡阳地区。
日寇当日的惨境,李四维无缘得见,但是很快他就见到了泛区的真容。
作为关师长最信任的将领,李四维毫无意外充当了急先锋,带着六十六团沿平汉线一路南下,于当日傍晚赶到临颖,休整一夜,又在第二天一早调头东进,沿着大道直奔西华方向而去,在中午时分赶到了一处小村外。
村子很小,有些破败,村外建了些简陋的防御工事,设置了岗哨。
应该是这里了,只是……这河防也太儿戏了些!
&nbs
第二六八章老子还有个计划
黄河一年四季都有汛期,此时已是三月底,春季的“桃汛”即将来临,穿越泛区袭扰小鬼子的计划必须尽快实施。
夕阳如血,李四维离开了耿团长的团部,跟着和二喜一起回来的苗振华出了村子。
苗振华脚步轻快,刚出了村子便脚步一顿,回头望着李四维,满脸喜色,“团长,二喜说要过河不难,他们都过去好几次了。”
“嗯,”李四维点点头,心不在焉,“耿团长跟我说过了”
过河并不难。
这半年多来,守军到过对岸,小鬼子也摸过来了几次但是,两岸的防守都很严密,不管是守军摸过去,还是小鬼子摸过来,每每都白白折损些人手,最后却无功而返。
难的是过了河咋上岸咋搞出动静来
既然要干,就不能干亏本买卖!
苗振华见李四维心不在焉,又回头带路,移开了话题,“团长,那村子挺大,房子也多,就是塌了不少可惜了。”
“嗯,”李四维应付地点了点头,随口说着,“都是些土坯房,水一泡,肯定要塌一些。”
这个时代,百姓贫弱,只有大户人家能盖上几间青砖房,大多数百姓盖的房都是土坯墙、茅草顶子水一泡,能不垮
苗振华见李四维兴致不高便不再言语,默默地在前面带着路,李四维静静地跟在后面,眉头紧锁,一脸的沉思。
世人都喜欢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是真遇到困难了,又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想办法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这句话是李四维前世读到的。
当时,李四维觉得上帝那时候的笑容应该带着轻蔑和嘲讽的意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