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李四维
李四维笑着摇了摇头,“三羊怕是要白跑一趟了!”
军部召开全军团以上军官大会,七三八团的郑团长自然也来了。
七三八团的防区与六十六团的防区毗邻,处在小鬼子太臣据点的正南面,因此,李四维才会想到联合七十八团去打小鬼子的太臣据点。
当然,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廖黑牛就在七十八团,而且已经升任副团长了。
连家沟,七十八团驻地,郑三羊匆匆而来,却被告知郑团长去军部开会了,只得作罢,正准备离开,却遇到了从前线阵地返回来的廖黑牛。
兄弟见面,自然少不得一番唏嘘。
“三羊,”招呼郑三羊去了自己的房间,廖黑牛倒了盅水递给了郑三羊,满脸笑意,“兄弟们都还好吧”
“唉!”郑三羊接过水盅,叹了口气,“小鬼子倒没来过,可是,生病的兄弟却不少!”
“哦,”廖黑牛的笑容也消失了,神色一黯,“我们团也病了不少……有两个没救回来!”
“咋这么严重”郑三羊一惊,六十六团也有不少兄弟生病,但病死的却一个都没有。
廖黑牛摇了摇头,声音苦涩,“莫得药,又吃不饱饭,再壮的汉子也拖得死啊!”
郑三羊稍一犹豫,压低了声音,“你们走的时候带了些稻子过来……”
“哪里还有哦!”廖黑牛望着郑三羊苦笑不已,“我当了副团长,总不能只顾着自己的老兄弟吧”
“那倒也是!”郑三羊轻轻地点了点头,突然紧紧地盯着廖黑牛,“黑牛,团长有个计划,想你们团出些力,要是成了,肯定有东西分!”
闻言,廖黑牛眼神一亮,“准备打太臣”
李四维的作风,廖黑牛自然清楚不过!
“嗯,”郑三羊连忙点头,“曲村太小,莫得油水……”
“你算是来对了!”廖黑牛顿时精神抖擞,“老子们也正望着太臣流口水呢!”
郑三羊一愣,“郑团长也有这个打算”
“那是自然!”廖黑牛嘿嘿一笑,“太臣就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块肥肉,哪个看了不眼馋”
“好!”郑三羊心中大定,把计划合盘托出,“特勤连摸到了小鬼子去永济的补给线,准备整一买卖,得手之后,团长会率主力攻打太臣……”
听完计划,廖黑牛哪里还会犹豫
这边,廖黑牛连忙找来了张参谋,三人一拍即合。
另一边,李四维和同在军部开会的郑团长也商量妥当了。
回到师部的时候,李四维犹豫了一下,又找到了陈师长,把计划合盘托出。
第四集团军自三八年七月进驻中条山以来,从未休整过,也没有接受整编,依旧保留着旅长的编制,但是六十六团属于师部预备团,直接受陈师长管辖。
陈师长听完李四维的汇报皱起了眉头,李四维看得心中一紧,却听陈师长的声音响了起来,“按理说,我不该批准你的行动,但是,你的难处……我也理解。”
说着,陈师长叹了口气,“你要想干就干吧!但是,必须记住两点:第一,行动要快,绝不能影响军部的计划;第二,军部的计划一开始,你们还得往前冲,不要在这一战中伤了元气!”
第三零八章劫补给
所谓“立冬晴,一冬凌”,三九年的立冬之日阳光明媚,如冬之后却是寒意凌然。
大冷的天,就连太阳也赖在云海里,迟迟不肯起来,天地间一片冷森森的阴暗。
李四维例行巡视完各部,已近正午,便信步回了团部,刚到大门口,就差点和步履匆匆的卢铁生撞了个满怀。
“团长,”卢铁生生生地刹住了脚步,抬头一望李四维,满脸喜色,“回来了,甘飞回来了……”
卢铁生话音未落,李四维已然大步流星地进了院门,直奔会议室而去,口中叫着,“甘飞,甘飞……”
“团长,俺回来了!”甘飞匆匆地从会议室里钻了出来,迎向了李四维,脸上汗迹未干,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小鬼子的补给队一出运城,俺就往回赶……”
甘飞一直蹲守在运城西郊。
“好,”李四维重重地拍了拍甘飞的肩膀,扭头望向了卢铁生,“传令各部,立刻出发!按理,小鬼子的补给队也该到伏击点了!”
伏击点在永运公路上的寇家岭,距离运城八十余里,比运城到六十六团驻地只多了二十里路。
永运公路东起运城,西至永济,长一百六十余里。
运城是日寇在晋南的大本营。
永济地处运城盆地西南端,南依中条山,西濒黄河,北望吕梁,东连运城,扼风陵渡之门户,乃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之要冲。
日寇为夺取风陵渡,抢占潼关,兵进西北,于三八年八月八日派出牛岛师团(第二十师团)一部三千余人从运城直扑永济。
第三十八军先头部队――独立第四十六旅奋起反抗,在永济与日寇浴血搏杀至八月十七日,又退至韩阳镇坚守半月,直至日寇三面合围才奉命撤退,虽然最终丢了永济和风陵渡,却也为第三十八军主力进驻中条山争取了时间。
永济和风陵渡陷落之时,第三十八军已经在中条山西段布置起了三百里防线,让日寇不敢渡河西进一步!
随后,第三十八军升格为第四集团军,所部扩编为三个军,牢牢地在中条山站稳了脚跟,日寇只得止步于永济一线。
至此,永济成为了日寇窥视西北的前哨据点,永运公路也就成了日寇驻永济部队的唯一一条补给线,沿途戒备之森严自不必说。
至六六战役借宿,日寇的防线又向南推进了许多,永运公路已然固若金汤。
至少,小鬼子是这样认为的!
永运公路中段从一片低矮的山岭中蜿蜒而过,其中最为险要的一段便在寇家岭下。
寇家岭高不过二三十米,只因此处公路蜿蜒曲折,加之公路的另一侧又是一片湖泊,地势狭窄,故而险要。
时近正午,薄雾尽散,太阳却依旧没有露头的迹象,时有寒风轻拂而来,吹动岭上的枯树荒草,一片萧瑟景象。
矮树枯草中,孙大力冒出头来,举起望远镜沿着山脚下的公路缓缓向东望去,一直望到了公路的尽头,失望之色渐渐在冻得青紫的脸上积聚,最终只得放下了望远镜,忿忿地骂了一句,“狗日的,怕是又要多挨一晚上了!”
山中虽有一个破败的村子栖身,可那残破的房屋根本抵挡不住冬夜的寒风。
“再等等吧!”一旁的黄化抬头望了望天色,“已经等了三天,应该快了!”
“连长,”黑娃冻得嘴唇发紫,望着黄化苦笑不已,“俺们这好比是守株待兔呢!要不得哦!”
黄化扭头望了黑娃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不一样的!至少,我们晓得兔子这几天肯定会往这里撞!”
“对头!”孙大力也望了黑娃一眼,笑骂着,“黑娃,你龟儿……”
“来了!”
孙大力话音未落,一个惊喜的声音便响了起来,“车来了!”
黄化精神一振,连忙往东面望去,就见一支车队沿着山脚下蜿蜒的公路缓缓地靠了过来。
孙大力也举起了望远镜,望着公路,一抹笑意爬上了嘴角,“五辆车,和你说的一样!”
“好!”黄化心中大定,“兔子总算来了……”
“嘟嘟嘟……”
碎石公路有些阴冷湿滑,五辆汽车缓缓驶来,车中不时地飘出叽哩哇啦的笑语声。
自六六战役之后,这条补给线便再未遭遇过袭击,一众小鬼子显然没有察觉到今天的寇家岭上已然多了一丝杀机。
岭上,特勤连的伏兵一字排开,两门速射炮布置在两端,两挺歪把子居中,三十多条各式长枪夹杂其间,速射炮已经准备就绪,枪已子弹上膛,一双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山脚下缓缓驶来的车队。
近了!
越来越近了!
五百米,三百米……
众兄弟的心慢慢地提了起来。
炮手手中的榴弹炮已经贴在了炮筒口,端着枪的兄弟们也把手指轻轻地压在了扳机上。
“嘟嘟嘟……”
小鬼子的车队浑然不觉地闯进了伏击圈,继续往深处钻去。
黄化伏着身子,端着长枪,手指轻轻地搭在扳机上,目光炯炯地盯着山脚下的车队,嘴唇紧抿。
“嘟嘟嘟……”
终于,最后一辆车也缓缓地钻进了伏击圈。
“砰!”
黄化陡然扣下了扳机!
“砰砰……”
紧接着,两门速射炮响了起来,“嘘嘘……”,两枚炮弹划出美妙的弧度,砸向了车队,一头一尾。
“嘭嘭……轰轰……”
一头一尾两辆汽车几乎被同时击中:最前面的车被击中车头,火光翻腾;最后面的车被洞穿车厢,惨嚎声震天。
“砰砰……嘘嘘……嘭嘭……轰轰……”
紧接着,又是两枚炮弹砸了下去。
前面的车又被击中车厢,焰火四溅,一片狼藉;后面的车也被击中了车头,车身一震,侧翻在地。
“龟儿的,”孙大力满脸兴奋,“这玩意儿就是好用,可惜少了些!”
其实,六十六团缴获的速射炮并不少,只是榴弹炮少了些,所以此次行动只带了四门速射炮。
“哒哒哒……”
中间三辆车上的小鬼子也反应了过来,架在车头上的歪把子机枪调头便往山上狂扫,其他小鬼子纷纷跳下车来,就要寻找掩护、开始反击。
“哒哒哒……”
“砰砰砰……”
岭上陡然枪声大作,兄弟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咻咻咻……”
一时间,子弹横飞,岭上断枝草屑四溅,山下怒骂声、惨嚎声四起……不到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弹雨纷飞,打得好不热闹。
“黄连长,”左侧的周边花又拿起了一枚炮弹,朝黄化大吼着,“俺们再打几炮,把小鬼子的机枪炸掉……”
“砰……”黄化扣下了扳机,回头大吼,“再炸,啥都剩不了!”
用炮轰固然快捷,可是,把车都炸了,这一趟岂不白忙活了
“砰……”
黄化话音未落,黑娃扣下了扳机,“咻……”,子弹划破虚空,直扑中间那辆汽车,“嗤啦……”,划破了篷布的边缘,“噗……”,将车头上正端着歪把子机枪大展神威的小鬼子射得一个踉跄,往车厢里栽去。
“打得好!”孙大力大赞一声,“黑娃,再来一个!”
黑娃没有应声,只是轻轻地一移枪口,紧紧地瞄准了下一个目标――第四辆车上的机枪手。
枪是普通的三八大盖,没有瞄准镜,但在黑娃手中却似长了眼睛一般。
“砰……”
黑娃扣下了扳机。
“咻……噗……”
第四辆车上的歪把子机枪也哑了火。
“杀!”
孙大力精神大振,一声呐喊,端起长枪就往山坡下冲去,众兄弟纷纷跟上。
三十多条汉子犹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了残存的十来个小鬼子。
“哒哒哒……”
小鬼子的三挺歪把子全部哑了火,岭上的两挺歪把子依旧在怒吼,将残存的小鬼子死死地压制在了车身后面。
“八嘎八嘎……”
躲在第三辆汽车后的井泽准尉又惊又怒,却又无计可施。
“杀……杀啊……”
喊杀声越来越近,井泽准尉一咬牙,“呛啷”一声拔出了佩刀,嘶吼着,“上刺刀!”
“嗨……”
残存的几个小鬼子轰然,纷纷收起枪,开始装刺刀,神色决绝。
小鬼子咋不打枪了
众兄弟听得小鬼子的枪声嘎然而止,都是一愣,旋即冲得更快了!
&n
第309章 陷太臣
小鬼子固然可恨,但其勇武之风却不容否认,正如德国密使观察团在诺门坎战役中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那般,“他们简直是中世纪的骑士,是一群拿着步枪的愚蠢莽夫……”
骑士、莽夫,岂不勇乎
此时,驻扎在运城的是日寇第三十七师团,和第三十五师团一样属于丙等警备师团,兵员素质虽已不可与侵华初期的精锐同日而语,却也训练有素。
当寇家岭上的炮声响起之时,罗田村据点里的小鬼子便已警觉,立刻加强了戒备,并密切关注着寇家岭方向的动静。
紧接着,寇家岭方向传来了枪声,据点里的最高长官鹫津准尉立刻拨通了上司土桥大尉的电话,将情况汇报了上去,得了个“加强戒备、派人探查”的命令。
于是,鹫津准尉立刻组织人马去寇家岭方向探查,可是,队伍还没集结完毕,寇家岭方向的枪声就突然消失了,然后,寇家岭方向隐约升起了冲天的烟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