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亨崛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流浪de橘猫
这个时代的汇丰银行还只是一家地区性银行,国际化才刚刚开始,比起后世的全球十大银行之一,还差的很远,目前在香江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不过一旦出去了,就没啥用了。
包玉钢道:“我知道徐生你的主业市场在海外,但汇丰是香江的准中央银行,只要你的总部还在香江,最好还是不要和汇丰闹的太僵,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沈弼准备再借给李嘉成一笔钱,让他用于稳固自己的公司,你和背后有汇丰的李嘉成再这样拼下去,只会是两败俱伤!”
“唉,没办法,这钱还是比不了银行的多。”徐志开玩笑的说道。
包玉钢点点头,说道:“既然徐生你有自己的想法,那我也不多强求,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告辞了!”
“等等。”徐志道:“包生,收购九龙仓现在怎么样了”
“徐生怎么也关心起这个了”包玉钢笑了笑说道:“目前我已经收购了30%的股份,比怡和多了10%,但股份多也没用,九龙仓还是被怡和控制,我也就只能在董事会上和他们吵吵架罢了!”
徐志点头道:“一山不容二虎,唯一的办法就是包生你将自己的股份增加至49%,不然永远也得不到九龙仓。”
包玉钢点点头道:“我当然知道,只不过目前因为我和怡和都在收购,股价已经接近70港元,再继续收购下去有点吃不消啊!”
徐志说:“包生,据我所知,怡和已经为金门大厦找到了买家,成交额可能在10亿港
201 和记黄埔争夺战(10)
“那也没关系,就当是正常的投资也不错!”徐志无所谓的说道。
包玉钢摇头的笑了笑说道:“好吧,徐生有什么条件直接说吧,要怎样才肯将这股份卖给我”
徐志笑道:“很简单,等到最后时刻,我可以按照当日的价格出售于包生,不过包生要答应我在获得九龙仓控股权之后,将一处物业转让与我”
包玉钢问:“哪一处物业”
徐志说道:“铜锣湾旧车电厂以及附近的街道!”
包玉钢笑道:“徐生的心可真大,那一块地可是黄金之地。”
“如果不是黄金之地,我还没什么兴趣。”徐志耸耸肩说道,铜锣湾旧车电厂地处铜锣湾中心。在后世,包玉钢去世之后,其女婿吴广正在这块地皮之上兴建了后世著名的时代广场。
时代广场于94年建成,总投资24亿,第一年收租就高达9亿,而到了21世纪,每年的租金高达20-30亿港元,市值估算为700-800亿港元,是整个香江最值钱的建筑之一。
最重要的是,这块地皮的产权是999年,是香江为数不多的千年产权物业,而且本身就是商业地皮,与海港城一样。
要知道包玉钢在准备弃舟登陆时,第一眼看重的就是九龙仓,而不是汇丰旗下的和记黄埔!
之所以优先选择九龙仓,宁可与怡和集团硬碰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和黄旗下大量的土地都是工业性质,根本无法开发住宅商业,直到后来李嘉成利用地产危机才将土地性质改变过来。
而九龙仓则不然,怡和集团早在麦理浩之前的黑暗时代就已经搞定了此事,海港城的前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嘉成也是因为无力对抗怡和系,才将目光转向了和记黄埔。
只是李嘉成在未来因为经营能力卓越,将和黄经营的成就超过了九龙仓,但要知道九龙仓只是海港城,在21世纪一年的租金就超过百亿港元,九仓在后世基本上坐吃山空以收租为主,而和黄旗下不知道经过李嘉成多少年的耕耘,多少产业布局,市值也不过比九龙仓高上一倍而已。
轮起规模,的确和黄更大,但论资产的优异性,九龙仓显然更胜一筹,而且只要到手,几乎没有风险。
包玉钢沉思了会说道:“好,我答应你。”
徐志笑着说道:“那祝我们合作愉快了,也恭喜包生即将入主九龙仓。”
“多谢吉言!”包玉钢笑着回道,只要能够入主九龙仓,损失一块地算不了什么,九仓作为一家老字牌企业,在当初创立之初,买了很多香江地皮,这些在当时是荒地,可到了现在却是寸土寸金。
但地皮本身不会赚钱,只能在上面开发建筑物才能获得效益,九仓之前也是因为这样,不肯出售地皮,拼命利用借贷、债券及融资等手段筹钱,结果引起了李嘉成的恶意收购,现在又很快被包玉钢强行入主。
他入主之后肯定也要出售部分地皮来回笼资金,现在以一块地皮预定10%的决定性股份,这笔交易不亏,毕竟夺到了九龙仓,才能说划不划算,更何况,这关系到“弃舟登陆”的决策。
包玉钢走后,王礼明走了进来,说道:“李嘉成回击了,他以10.5港元一股,在回收长江实业的股票。”
“我知道了!”徐志道:“刚刚得到消息,沈弼又借了几亿给李嘉成。”
王礼明问:“那我们要不要再提高价格”
徐志笑道:“当然要,不管我怎么提高价格,李嘉成必须跟上,不然要是被我收购了长江实业,连同和黄我也不用再麻烦了!”
汇丰将和黄的股份卖给了长江实业,而不是李嘉成本人,也就是说如果收购了长江实业,那么来自汇丰的22.65%及后续李嘉成收购的和黄股票将为徐志所有,对于和黄的收购也就彻底结束了。
所以即使恒大继续提高收购金额,李嘉成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提价跟上,要么就套现离场,而且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光是前两天恒大双倍价格收购长江实业股票,就引来了无数人出售,两
202 和记黄埔争夺战(11)
差不多同一时间,王礼明向徐志汇报道“徐生,美国那边的事情搞定了,51的股权已经交易完成,合同及股票相关文件已经被专人随身携带,坐了正在飞往香江的航班。”
“好,这件事终于结束了,我倒是要看看沈弼会是什么表情”徐志开心的笑问道“目前和黄股票我们有多少了”
王礼明说道“这几天李嘉成忙于收购长江实业的股票,无力顾及和黄,我又在二级市场收购了不少,现在算起来,我们差不多有25股票。”
“25”徐志皱眉道“这么说应该和李嘉成差不多吧”
王礼明点头道“按照我们这边分析师的计算,应该差不多,除非李嘉成有额外的资金暗中收购。”
徐志道“那现在就看我们能不能搞定沈弼了,只要他停手,我们就胜券在握了。”
王礼明点头道“不错,可惜我们收购长江实业失败了,不然和黄早就直接到手了。”
恒大与李嘉成不断的股市上提价收购长江实业的股票,但这场收购战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因为李嘉成持有了接近38的长江股票,而恒大却不足20,而资金方面,沈弼狠下心来帮助李嘉成,恒大在这方面也不占优势,最终李嘉成成功的收购了499的长江股票,而那时恒大的长江股票也才28
徐志笑道“是可惜,不过我们当初也没指望真的能收购长江实业,现在李嘉成已经负债极重,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而且长江实业目前的主要业务都是与诸多英资华资财团联手开发土地,即使我们真的获得了长江的控股权,恐怕也未必能保持这么多合作啊。”
长江实业的土地储备很恐怖,但大部分都是在新界等地方,要等到获得回报,估计得等到十年以后,而在元朗、九龙等地方的地皮其实大部分都是长江实业与一些老牌公司合资经营他们以前的地皮,之所以选择李嘉成就是因为老李对土地行业的深耕,换了一个人的话,恐怕合作方面会出现很大波动。
王礼明笑道“根据我们的估计,为了将长江实业的股权增加至499,李嘉成个人至少动用了5亿港元,这可是他个人的债务。”
徐志问道“你的意思是”
王礼明说道“争夺和黄时,动用的资金是长江实业的钱,可李嘉成收购长江实业股票却是自己的钱,也就是汇丰单独借给他个人的资金,这笔钱是需要他单独还的,李嘉成的主要资产就是长江实业,其他方面虽然有些物业和股份,可远不足5亿港元。
沈弼和李嘉成的关系再好,也不至于不用他还钱吧,而他想还清这笔贷款,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长江实业里调转资金,不过我们恒大目前持有28的长江股权,也是大股东之一,公司的收益跟我们也日益相关的。”
徐志明白了过来,笑道“好,你立刻安排人去长江实业,按照公司法,我们已经是长江实业的董事,公司的一些政策我们可也得参加,绝对不能容许一些大股东利用公司资金公器私用。”
王礼明笑道“没问题,我立刻就去。”
汇丰银行总部
沈弼看着最新的报纸,皱眉沉思了起来,现在的他也已经开始为和黄的事情头疼不已,从一开始,他只是想在香江培养几个华人家族,借他们和北方交好,李嘉成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事情开始发生了严重变化,一个无名的新晋富豪开始崛起,在几个月前还意图收购汇丰手中的
203 和记黄埔争夺战(12)
中美交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沈弼作为汇丰历史上最有眼光的一任大班,早就看出97之后英国不可能继续掌控香江,因为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会容忍自己的周围还有“殖民地”的存在。
百年以来,汇丰一直担当着香江的中央银行的角色,一旦香江回归,汇丰还能不能保住着超然的地位,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沈弼作为现任的汇丰大班,在其任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汇丰布置了两条战略规划:扶持可掌控的华人财团以及国际化。
内地政府早在76年就开始联系香江各方华人商界大亨,华商霍营东也为此事东奔西走,不过汇丰在很早之前已经得罪于他,于是选择了新的对象:李嘉成与包玉钢。
包玉钢本身与汇丰的关系就极为交好,汇丰是环球国际的大股东,包玉钢也是汇丰史上的第一任董事,这也是为什么到1980年九龙仓争夺战爆发后,包玉钢一个电话就借到了21亿港元(有抵押)。
而李嘉成也是汇丰极为看重的人物,在78年李嘉成给足了汇丰面子,放弃了收购九龙仓,同时在华人行重建的项目中,李嘉成的表现很让沈弼满意,而在78年10月,李嘉成受邀参加29年周年庆阅兵,也担任了中信集团董事,在内地政府的眼中已然是重要人物之一,这一点也符合汇丰培植华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李嘉成的主业是地产,而地产永远离不开银行,汇丰可以很好的控制他。
但是徐志的异军崛起还是打破了汇丰的策划,和黄争夺战陷入**,两大华资公开在股市对抗,为了支持李嘉成,汇丰也投入大量资金,而战火从和记黄埔烧到长江实业之后,性质完全发生了变化,一旦李嘉成输了,汇丰银行也会损失惨重。
本来,有着“香江中央银行”在背后不断的注资,李嘉成也不可能输,但沈弼做梦也想不到,徐志居然在美国收购了海丰银行。
海丰银行是纽约州第6大银行和最大的零售借贷银行,在整个美国的排名也能进入前一百之列,但由于遭遇1974-1975年石油危机及经济衰退,出现了不良贷款,从而陷入困境,在后世的1980年,汇丰银行亿2.62亿美元收购海丰银行51%的股票,成功的打入了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同时,这也是汇丰国际化的第一步。
沈弼说道:“徐生怎么会想到收购海丰银行的股份,要知道这家公司这些年的效益可并不好啊!”
徐志笑道:“我这个人最喜欢逢低收购,海丰银行这几年的确经营不善,根本的原因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时经营失误,导致债务过重,但这几年其实已经有所改善,只是因为目前全球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利息太高,海丰的利润都还给了贷款,所以在账面上利润很不好看,只要经济复苏,海丰银行比然恢复以前的业绩。
而且最重要的是,海丰银行也是全美排名前一百的银行,办事处遍布北美大量城市,能够收购这种银行,可是百年一遇啊!”
“的确如此。”沈弼笑了笑,他明白徐志的最后一句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前几年,他就已经准备将汇丰银行国际化,为了获得港府的同意,沈弼主动放弃了汇丰作为“准央行”的一些特殊待遇,意图将汇丰银行全面商业化,与政治彻底脱钩,这其中的代价,非一般人能够做出。
汇丰的国际化分为两步,第一要先进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市场稳定后,再回到欧洲。
想收购美国的银行,极为麻烦,小的的地区银行汇丰看不上,也不符合其战略意图,而大一点能够覆盖全美的银行汇丰也收购不起,而且美国政府也不一定会同意。
在花了无数资金调查之后,海丰银行成为汇丰“走出香江,步入国际”的最佳选择。但因为价格原因,始终没有谈判到位,这件事在香江知道的人不多,但在美国,不少政府及银行界的人都很清楚。
思考了一会后,沈弼说道:“徐生,大家都是聪明人,你不可能经营的了一家美国银行,收购的目的不言而喻,海丰银行对汇丰的确很重要,但李
204 和记黄埔争夺战(13)
“可恶!”徐志刚刚离开,沈弼愤怒的直接将一堆文件一把推到地上,旁边的助理也被吓了一跳,站在旁边不知道该做什么。
“咚咚咚……”敲门声音响起,汇丰总经理蒲苇士走了进来,看见一地的文件,问道:“董事长,怎么回事”
沈弼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旁边跟了自己十几年的助理,说道:“抱歉,失态了,整理一下你先出去吧。”
助理连忙蹲下来捡起所有的文件,整理好后就走了出去。
沈弼对蒲苇士说道:“没事,刚才一股气一直憋着,时间长了有些难受罢了!”
蒲苇士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听说恒大的徐志亲自来了我们汇丰,是因为和记黄埔的事”
“不只如此。”沈弼摇头道,接着将刚刚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蒲苇士听完说:“原来是这样,不过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我们汇丰身上,徐志说的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还是不对,虽说美国那边不少人知道我们要收购海丰银行,但怎么说这件事也算是一件秘密,谁会没事的告诉徐志我们汇丰准备收购海丰银行
这种事徐志想查的确能查到,但他是怎么先知道有这一件事的”
沈弼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汇丰内部有人向他告密”
蒲苇士说:“只是有可能罢了,我只是很奇怪罢了,徐志公开收购长江实业之后,李嘉成曾经也查过自己公司股票的交易记录,发现早在一年前就有很多户头在暗中收购,而和黄也是如此,这说明徐志很早就已经在布局这件事,现在又加上海丰被他抢先收购,两件汇丰重要的布局都被他提前下手,这绝不是偶然!”
沈弼点点头说道:“有道理,但负责这两件事的都是不同的人,除了我们几个,汇丰知道这两件事的不超过5人,谁会暗地里通知徐志要知道一年多前他也只是个普通富豪而已。”
蒲苇士说:“不一定是有人泄露,说不定是资料被窃取了,现在还不确定,我们还是低调一点查这件事的好。”
“可以,这件事你来负责。”沈弼点头道。
蒲苇士说:“那现在该做什么,就让徐志占这么大的便宜吗”
“无畏的抵抗,没有任何意义。”沈弼看了看外面说道:“海丰银行关系到汇丰的国际化,徐志抓住了我们的把柄,吃定了我们汇丰,既然这一局输了那就是输了,只能交这一次的学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