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奸人想害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康帝拉菲
“大唐必胜!”
有了皇帝领头喝彩,龙武军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大唐必胜!”“圣上必胜!”
整个乾元殿广场,声势有如排山倒海,势不可当!
武承嗣见了这种压倒性的声势,惊得浑身颤抖不止,几乎要立足不稳,求助似的望向了武则天。
武则天紧闭双眼,面容冷峻。她这一次本是算计着给皇帝挖一个坑,未曾想是作茧自缚,自个儿掉坑里了。
武则天猛地睁眼,冷冷的道,“既然薛楚玉获胜,和亲一事暂且作罢!吐蕃使臣受伤昏迷,缔结和约一事,稍后再议!”
杨耀见虎妈想避重就轻的蒙混过关,哪里肯善罢甘休,带着薛楚玉,王德一行回了乾元殿,冷然道,“太后,这么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朕,绝不认可!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也绝不认可!”
第一百四十章 天火降临
裴炎临场反了水,杨耀倒也不怎么着急,因为他还有一招更厉害的杀招,就是天火!
杨耀望了望在宫宇之间,日落西山的夕阳,暗自琢磨,看时辰,策划的天火也该降临了吧!
过了两刻钟,皇帝杨耀还在磨磨蹭蹭不下令散朝,百官已是大不耐烦,不断的低语议论不止。他们还等着各自下班回家,开始一天丰富多彩,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也。
“不,不好了!”
两个小宦人大喊大叫着,急匆匆的冲到乾元殿殿上,杨耀见了是精神一振,来了!
小宦人跪拜在地,神色惊恐的道,“圣,圣上,太后,武氏祖庙,祖庙,着火了啊!”
武氏祖庙是由武承嗣主持修建的,刚刚落成不到两个月就着了火,对武则天,还有整个武家来说,就是不祥之兆啊!
噩耗陡然传来,武则天果然是勃然大怒,猛地起身厉喝道,“承嗣,还不快召集所有的宦人、宫女去救火!救火!”
武承嗣惊得面如死色,令新上任的内侍监,指挥着几百个在乾元殿内外侍奉的宦人、宫女,急匆匆的奔去皇宫东域的武氏祖庙救火。
王德也是暗暗的瞠目结舌,真的,真的出现天火了!圣上果然是料事如神哇!
兹事体大,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敢稍露喜色,只能低了目光继续火上浇油道,“圣上,太后,此乃天火,不祥之兆啊!”
杨耀端着琉璃酒杯,不置可否的悠悠品了一口酒。
武则天瞥过了皇帝杨耀一眼,直觉告诉她,这么一场诡异的大火就是皇帝搞出来的。
武则天气得是浑身发颤,内心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冲天怒火,又冲着丘神绩厉声道,“丘将军,立刻将护卫祖庙的宦人、宫女,还有禁军军士招来乾元殿,哀家要严加盘问!”
“所有文武百官都不能离场,在乾元殿候着!”
焚烧武氏祖庙,这是皇帝撕破了脸皮,**裸的打她的脸!
只要能审问查实了确实和皇帝杨耀有关,武则天也不会再忍让,会立刻翻脸,当着百官的面和皇帝清算总账!
过了半个时辰,夜色降临,武氏祖庙方向燃起的冲天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按照这么大的火势,想以人力扑灭,那是痴人说梦了。
以裴炎为首的百官是噤若寒蝉,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一个个只好死了夜生活的心思,老老实实的站着,等着皇帝、太后的角力。
所有看守武氏祖庙的宦人、宫女,还有禁军军士全带到了乾元殿,密密麻麻的跪了一排。
武承嗣厉声的盘问,黄昏之后,祖庙有没有上锁;什么人进出过祖庙;清场之时,有没有闲杂人等还留在祖庙之内。
看守武氏祖庙的一群宦人、宫女、禁军军士早吓得面如死色,他们还是按照日常的程序,将祖庙内清场之后,然后上锁,再有十个禁军军士看守在祖庙外。甚至还有一队五十人的禁军军士来回的巡逻,一只苍蝇也飞不进祖庙里去哇!
众人也不知发生这场诡异的大火是怎么燃起来的,齐齐的跪地求饶,哭喊声响成了一片。
武承嗣、丘神绩审问了一个时辰,众宦人、宫女、军士还是众口一词,护卫并无任何的疏漏。
杨耀表面上是闭目养神,其实内心是狂笑不止。
这一场大火,还
第一百四十一章 废为庶人
杨耀冷冰冰的话儿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已打中了武则天、武承嗣的七寸。
修建武氏祖庙耗资达三百万缗,以官场的经验,这种耗资巨大的工程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必然伴随着无数的猫腻,是绝不能仔细查账的。因为一到仔细查证,必然举目皆是贪污的证据,估计但凡经手此事的官员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
贪污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自然没人会去和武承嗣计较。但,若是因为贪污引发武氏祖庙失火被焚烧,如此这么严重的后果,绝不是武承嗣所能承受的。
武承嗣吓得面如死色,跪倒在龙案之前,冲着杨耀、武则天连连磕头求饶,“圣上,太后,今次失火是那些看守的禁军军士,和奴婢疏于防范,该当杖毙,与臣无关啊!明鉴,明鉴啊!!”
武承嗣不敢接受御史台的查账,也不敢狡辩是天火,只能选择一推二五六,全推到了看守的禁军军士、宦人、宫女的头上。
上百的军士、宦人、宫女哪里敢承认这种砍头的罪名,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辩称与自己无关。
现场嘈杂声四起,乱做了一团。
说者无意,闻者有心。
负责北衙禁军的张虔勖冲磕头不止的武承嗣露出一抹鄙夷的神色。武承嗣这种推卸责任,强行甩锅给同一战壕盟友的行为是令他深深的厌恶。
若是罪责落在北衙禁军军士的头上,他这个羽林卫大将军也有监管不严之罪。这个从天而降的黑锅,张虔勖不想背!
在张虔勖看来,武家子弟里的武三思甩锅给武懿宗,武承嗣又临危直接甩锅给他,全是没有担当的怂包,真的是没救了!
张虔勖出列拱手道,“圣上、太后明鉴,祖庙起火事关社稷,绝不能姑息养奸。臣认为应先彻查武尚书主持修建祖庙期间是否有中饱私囊的情况,若是武尚书清正廉洁,臣会逐一审查北衙禁军军士,绝不会有任何漏网之鱼!”
统率北衙禁军的羽林卫大将军张虔勖都站出来和武承嗣唱反调,这还真是意外之喜。杨耀的嘴角微微的上扬,这一场戏是越来越精彩,冲王德使了个眼色。
王德知机的站出来道,“圣上、太后明鉴,若经御史台审查,武尚书真是清白的,没有中饱私囊。奴婢也会严加清查内侍监的宦人、宫女,必然捉出贼人!”
杨耀几乎要捧腹大笑,事到如今,连北衙禁军都不想当背锅侠,虎妈还能明鉴个啥
虎妈只有三个选择,要么将责任全推到看守的军士、宦人、宫女身上;要么承认天火降临这个对武家大大不利的不祥之兆;要么承认是武承嗣贪污受贿,偷工减料,人为引发的火灾。
虎妈若是令数百军士、宦人、宫女背了这个黑锅,那就是典型的暴虐成性,之前虎妈营造的正面形象会轰然倒塌。一个大仁大义的皇帝,一个性情暴虐的疯老婆子,北衙禁军,还有皇宫的宦人、宫女该站队在哪一方,还用犹豫
虎妈若是承认天火降临,古代人是相当的迷信,在这个紧要关头出现对武家十分不利的不祥之兆,那就是武家即将完蛋的信号,虎妈根本承受不起这个政治损失。
三相比较取其轻,虎妈唯一的选择只能是牺牲武承嗣!
武则天犹豫了至少有一刻钟,终于强压下滔天的怒火,吐出几个冷冰冰的话儿,“既然羽林卫大将军,内侍监都认为该当详查,哀家就撤了武承嗣礼部尚书之职,送御史台严加审问!”
“太后,太后,饶命!饶命啊!”
武承嗣大叫大嚷,犹如烂泥一般瘫倒在地,被十余个禁军军士押了下去。
武则天是弃卒保车,武承嗣去了御史台受审,纵然不死也要脱一层皮,想再入政事堂那是痴人说梦。
杨耀这一次是大获全胜,大杀三方,心情大好,索性得了便宜又卖乖,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半斤八两
韦香儿在贞观殿内哭喊了一夜,第二日清晨,还是被王德派人送回了关中的京兆韦家。
女人的事告一段落,另一件事关女人和外交的纠纷,杨耀不得不去擦屁股,就是与吐蕃的谈判。
这一次大唐和吐蕃的谈判,以杨耀强有力的干涉而破裂。但,破裂之后,大唐,吐蕃的关系将何去何从,也是朝野,甚至是军方大佬关心的焦点。
杨耀身为堂堂大唐的皇帝,总不能学着美国一样,只管破坏,不管修复建设,那不是脑子进水的昏君是什么一众军方大佬,朝堂百官,谁敢站在一个只会喊口号的昏君背后
在虎妈废帝之前,杨耀必须还要夺取更多的筹码和虎妈摊牌。
与论弓仁再次会面乃是势在必行啊!
过了七日,国宾馆传来消息,被打成脑震荡的论弓仁已渐渐康复,杨耀这才借着探望病情之名,亲自前去国宾馆会见论弓仁,随行还带去了不少的补品,绫罗绸缎等作为安抚。
论弓仁显然对杨耀甚有敌意,更是怀恨在心,若不是在大唐的地盘上,恨不得扑上去,将这个令他身败名裂的大唐皇帝咬上几口。
杨耀将论弓仁的仇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以为然,仇恨有用的话,要军队来做什么何况,论弓仁是自取其辱,薛楚玉在决斗中赢得光明磊落,有什么可气的哥又不是论弓仁的老妈子,还要诓着惯着
杨耀按照惯例嘘寒问暖之后,开门见山的进入了主题,“论弓仁,何时启程回吐蕃”
论弓仁白了他一眼道,“皇帝小儿,我已派人送信将大唐各方的和谈决议带回吐蕃。皇帝小儿不愿谈判,自有其他愿和吐蕃谈判的。”
他一口一个皇帝小儿,简直是忤逆犯上,但杨耀却懒得和他计较,因为从论弓仁带着深深威胁的口气里,听出了一丝丝的不寻常。
以论弓仁高傲的性子,受到了如此的奇耻大辱,还愿意逗留在洛阳不回吐蕃,显然是身负更重要的使命。所以,论弓仁其实是将与大唐各方密谋的协议,送回吐蕃供父亲论钦陵挑选一个最有利的方案。论弓仁本人则留在等待吐蕃方向传来最后的指令,彻底拍板与大唐的哪一方合作。
那么疑问就来了,论弓仁送回吐蕃的大唐各方的和谈决议到底有些什么协议可供选择
大唐皇帝杨耀的态度已经很明确,是坚决不谈的。所以支持杨耀,肯定不是论弓仁送回吐蕃的选项之一。否则论弓仁早就回吐蕃去,等着与大唐开战了,绝不至于还在洛阳迁延时日。
虎妈的和议已在缔约大会上公布得清清楚楚,也是吐蕃能接受的条件,支持虎妈一定在吐蕃人的选择范围之内。
那,吐蕃还有一个选择是什么呢无非就是权臣裴炎提出的条件了。裴炎方向从未透露过与吐蕃达成的协议内容,杨耀自然也无从得知。但,裴炎将这个消息瞒得如此严密,便可知这是一份私下达成的秘密协议,肯定比虎妈开出的条件更为优厚,绝不能公诸于众的。
杨耀生出了深深的好奇,裴炎和论弓仁谈的条件是什么啊!他很想从论弓仁嘴里套点消息出来,但却知论弓仁对他很是排斥,想套话那是痴人说梦也。
杨耀双眼微微的一亮,索性先去撩一撩论弓仁再说,“论弓仁,你知道朕的谈判条件是什么,带了什么消息回吐蕃去给论钦陵啊”
论弓仁见皇帝就是在明知故问,没话找话,没好气的道,“皇帝小儿,你的条件还不明确那就是与吐蕃开战,夺回安西四镇和吐谷浑故地吧!”
既然论弓仁来得耿直爽快,杨耀也就不绕弯子,这么坐在他的病榻前,呵呵一笑道,“不,论弓仁,朕是皇帝,天威难测,哪里这么容易让你猜准了心思朕有一个疑问不明,还请你先替朕解解惑。”
“朕乃是识英雄重英雄之人,令尊和大唐血战十余载,重创了大唐的主力,甚至还攻占了安西
第一百四十三章 落袋为安
论弓仁其实没有选择。
若吐蕃赞普和大唐真的实现了联手,一个在外军事干预安西四镇,吐谷浑,一个在内伺机而动,磨刀赫赫,噶尔家族必然面临灭顶之灾。
论弓仁实在未曾料到,一个新登基,之前还醉心游猎的大唐皇帝,竟然能对吐蕃的内情了如指掌。之前的大唐,甚至连吐蕃赞普死了三年都一无所知啊!
而且,杨耀不只是信口开河,而是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噶尔家族势力的最佳方案,令他完全没了战略讹诈的空间。
论弓仁见杨耀起身想要离去,只能挣扎着起身,无奈的唤了一声,“皇帝小,圣上,请留步!”
哦不叫皇帝小儿,改叫圣上了风向转得很快嘛!
杨耀露出一抹胜利者的笑容,转身又回到了论弓仁的病榻前,还不忘冲随行的王德道,“小德子,朕有机密之事要谈,所有人等一律离开院子,不许任何人偷听。”
王德领命而去,下令随行的宦人在院子里戒严,之前还在寝居外偷听的赞破也属于被驱逐的范围,无奈的离开了院子。
整个寝居内,只余下杨耀、论弓仁,还有随行护卫的薛楚玉三人。
论弓仁开门见山的问道,“圣上有什么条件,说吧!”
杨耀爽快的一笑道,“朕的条件,论弓仁你不是早已知晓吐蕃的势力撤出安西四镇,吐谷浑故地,双方永结盟好,互不侵犯。”
大唐战场上是连战连败,大唐皇帝竟然还在狮子大开口,战场上得不到的暗喜四镇,吐谷浑故地,凭一张嘴就想讨回这,真当吐蕃人是傻子
而且吐谷浑乃是噶尔家族私人攻占的地盘,赖以和大唐,甚至吐蕃赞普抗衡的雄兵十万全驻扎在吐谷浑,归还了吐谷浑,让噶尔家族一帮人去流浪讨饭啊
不止论弓仁愣在当场,连薛楚玉都是瞠目结舌,这,还有什么可谈的不如双方直接开战算了!
论弓仁愕然问道,“圣上在说笑”
杨耀收了笑容,正容道,“论弓仁,朕没和你说笑!若噶尔家族愿意向大唐称臣,朕可以划拨吐谷浑一半的土地,作为噶尔家族的封地,世袭罔替。”
杨耀突然开出的这个条件,倒有些新鲜,出乎论弓仁、薛楚玉二人的预料。堂堂执政吐蕃三、四十年之久的噶尔家族,会向大唐称臣,这,实在有些天马行空,异想天开。
杨耀提出这么个方案,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借鉴了之后历史的进程。论钦陵被诛杀,噶尔家族被全面清洗后,论弓仁就带着噶尔家族残存的势力投降了大唐,被大唐册封在吐谷浑驻守,用以作为抵御吐蕃的屏障。
噶尔家族与其政治斗争失败后犹如丧家之犬的来投降大唐,不如趁着还有点谈判的资本,先来投降大唐,封地肯定更加的丰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