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九四好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卫乔

    身在官场,早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

    因为他的原因,上面的领导获得政绩,自然会记得给他好处。

    否则无亲无故的,凭什么提拔你

    “宋镇长客气了。”方明湘做这件事,并不想获得什么好处。“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换成其它人,谁敢保证一定把钱用在那些老人身上”

    当初她投资的钱并不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能说宋之诚做事很靠谱。

    现在担心的是,如果他升到市里,这边换了个领导,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管好敬老院

    “方小姐太抬举我了。”宋之诚说话依然让人听得很舒服。“换成其它人,说不定会干得比我还好。”

    他已经得到上面的暗示,下个月市里有个副市长要调走,那个位置由他接班。

    因为得到地区和市里双重肯定,他也相信这个位置别人抢不走,已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如果宋镇长调走了,敬老院还能像现在这样经营下去吗”方明湘叹了一口气,问道。

    她也不傻,宋之诚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又一再表示感谢,十有,升职的事,有眉目了。

    他调走是没事,新来的镇长,能不能保持原有的管理模式呢

    “我正在想办法。”见她猜到了结果,宋之诚有些狼狈。“新镇长人选,我现在倒是有一个,只要上面同意,应该不用担心会改变我定下来的决策。”

    谁离开了,都希望继任者不要随便推翻自己的工作思路。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调离岗位后,一再想办法把自己人提拔上去,接自己的班。

    “那最好。”方明湘含糊地应了声。

    心里突然明白了,宋镇长打电话过来,除了感谢,还有一个目的。

    就是让自己帮忙,把他看中的人扶上去。

    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难怪大家都说中国官场复杂,一个只有科级的镇长都有这样的心机,何况上面的那些大人物了。

    有心想不管这些事,又担心自己搞起来的敬老院,最后变成某些人养老的地方,而村里的五保户和其它需要照顾的老人,没机会住进去。

    宋之诚见方明湘突然冷淡下来,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目的,没敢再在这件事上纠缠,又寒暄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方明湘挂了电话,在椅子上坐下来。

    如果为了保住敬老院,从而帮宋之诚把不合格的人提拔上去,那她宁愿放弃敬老院。

    可惜现在不允许民间资本建私人养老院,否则还不如自己建一家

    又一想,就算可以建,自己也没精力放在这个地方。

    而且管理特别复杂,要知道里面全是老人,体弱多病,只要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疏忽一下,就会引起可怕的后果。

    到时老人的亲戚找上敬老院,狮子大开口,她未必赔得起。

    &n




第九章一小时商业圈
    接下来又有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杭甬高速公路,提前全线通车了。

    这件事对方明湘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大喜事。

    最近刚筹建好运输公司,高速公路就通车,那样一来,虞城作为两个城市的中心,开车到余杭和甬城的时间,就会缩短到一小时。

    也就是说,前世经常用到的一个名字:一小时商业圈,已经初步形成。

    以后虞城的地理位置,肯定会更加重要。

    一方面,以它为中心的一小时商业圈,把浙省最发达的两个城市,连接起来。

    另一方面,所有往南走的汽车,都会绕不过虞城,从这边进入104国道,去浙南地区。

    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在虞城的高速路口,建一个运输公司的中转站。

    这边的土地,现在还没炒到天价,多买下一些,以作储备,未来就值钱了。

    如果某一天,虞城的汽车城办不下去了,那就在这边搞一个汽车综合市场,也能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吸引大量的汽车品牌商,来这边开5s店。

    把这个想法跟谢国兴说了后,他也觉得不错。

    于是又跟郑叔商量。

    郑建树现在从具体的事务中脱身出来,轻松了许多,于是两人坐到一起,就这件事,认真探讨了一番。

    或许是因为身份的不同,一个是老板,一个是高级职员,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多少有些差距。

    方明湘有重生优势,所以更看重的是未来发展潜力。

    而郑建树作为总经理,是需要业绩的,有时候会衡量投入和产出。

    比如现在投资土地,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虽然总体上赞同方明湘的观点,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方小姐,因为高速公路的通车,你就要在这边买大块的土地,抛开将来升值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这些钱投到别的地方,你觉得回报会比土地增值少”郑建树首先反问道。

    现在分司投资的几个项目,除了运输公司前期投入大,见效慢之外。

    其它几个分公司,都短时间内,就能产生非常高的效益。

    拿钱买地存上十年,即使将来涨上十倍,难道开公司后,十年后收益达不到十倍

    要知道现在公司的投资回报非常高,每年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速度在增加。

    以复利的方式计算,十年下来,回报率就是五十倍了。

    “这个道理我明白。”方明湘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个理。“只是有的东西具有稀缺性,如果现在不把这块地买下来,万一同行买了,就会对我们产业带来冲击。”

    这话当然是借口,只是有些话不好对郑叔说。

    在他们眼里,因为九十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所以对未来非常乐观。

    肯定不会相信,互联网兴起后,世界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

    二千年后,虽然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可是对民营经济来说,却已经停滞不前了。

    大量的传统行业,面临洗牌倒闭。

    对于未来的经济,方明湘的信心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大。

    因为到时自己也失去了重生的优势,不敢说一定能继续带领大家赢利。

    而这些土地和市场,属于稀缺资源,你有了之后,别人只能找你租,这样一来,等于有了大量的固定资产,不容易贬值。

    就算经济形势再差,只要租得出去,就不用担心养不活这些人。

    当然郑叔的话也有道理,只要赚了钱,没有这些土地,照样可以在别的地方投资。

    经济形势变差后,老百姓赚钱越来越难。

    但是对有资金的人来说,随便投资几个项目,就能坐地分钱了。

    像互联网几家大企业,她或许做不过二马,但是可以提前布局,用风险投资的方式,提前拥有股份。

    这样获得的好处,比屯地划算多了。

    “你这话确实也有道理。”郑叔不是固执的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仔细想了想方明湘的话,觉得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同样开店,一个位置好,一个位置差,差别是很大的。

    &



第十章首次高层会议
    一个星期后,公司首次高层会议,在会议室举行。

    望着底下两边坐着的负责人,已经超过十位了,方明湘又欣慰又觉得有压力。

    既然把人家招进来了,以后就得荣辱与共,不能让他们觉得来错地方了。

    会议开始前,先由谢国兴公布一份人事命令,把大家的职位明确下来。

    当然会议室的座位安排,办公室根据郑建树的安排,已经在每个位置前,放了铭牌,倒不用担心坐错。

    对于郑建树担任总经理,大家没什么异议。

    毕竟他进公司最早,最得老板信任,能力也最强,大家都看在眼里。

    赵思慎分管汽车城和运输公司,也比较理解,他的能力摆在那里,又跟着谢总六年了,功劳苦劳都大。

    主要无法理解的是孔韶蘅三个,刚一进公司,居然就委以重任。

    章星洲略微有些不快。

    当初进公司时,他期望很高,可惜电子厂得不到方小姐的重视,一直困在一个小地方没有动弹。

    不过他是聪明人,心里虽然有想法,却没有说出来。

    董高远负责制衣厂,倒是对这个没什么想法。

    虽然制衣厂的规模比不上新开的几家公司,但是他相信只要好好发展,未来的前景不会差。

    方绍均和韩欣瑜都是新加入的高层,自然不会对公司的人事安排有想法。

    方明湘见大家都很平静,轻松地笑了笑。

    这批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不错,没有谁因为新来的人爬到自己头上,而心理不愉快。

    郑建树望了方明湘一眼,照预预定的程序,先把三名新来的管理人员,作了介绍。

    又把其它人介绍给他们三个,大家算是正式认识了。

    他知道方小姐的性格,比较看重管理人员的人品。

    现场气氛比较融洽,他也松了一口气。

    见大家都认识了,郑建国做为总经理,主持这次会议,开始报告今天这次会议的几项议题。

    第一项议题,是关于运输公司打算在虞城高速出口外,买地建货物中转站的计划。

    所谓议题,其实方明湘、谢国兴和郑建国三人定下来后,其它人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公司大了,不可能上层有计划,其它人一无所知。

    这样一来,上传下达就会出现问题,工作效率肯定也会打折扣。

    所以大型公司,总有开不会的会。

    郑建树希望通过这样的会议,慢慢理顺公司的管理架构,让大家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

    这样说虽然有些高调,但是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大家肯定会习惯公司独有的管理模式。

    “我觉得可行。”赵思慎是分管领导,考虑了一下之后,首先发表意见。“不管是货物南下,还是东运出海,都避不开虞城。而且这边的土地最便宜,在甬城造一个同等规模的货物中转站,成本会高一倍以上。”

    最重要的是,虞城是老板的家乡,方小姐把公司交给郑总负责之后,她大半时间会在这里。

    这样的话,管理上也会便捷不少。

    “我也觉得可行。”孔韶蘅第一次参加会议,当然得发出自己的声音。“杭甬高速开通后,虞城成了浙北的交通中枢,将来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大,越早考虑这些,对公司越有利。”

    他们能想到,其它人肯定也能想到。

    只怕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瞄准了这个地方,得抓紧时间动手了。

    在孔韶蘅看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买地的计划,再扩大几倍。

    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这么快,现在觉得合适的面积,几年后肯定会嫌小,做投资嘛!必须考虑得长远一点。

    “不错,我也觉得面积越大赵好。”刘东初也回答了一句。“想想我们公司,短短一年时间,扩大了多少,运输公司将来会是我们公司的支柱产业,没必要省这些投资。”

    方明湘见大家一致赞同买地建中转站,还建议加大投资,暗暗点头。

    这些人眼界都不低,自己一说出目的之后,就能有这番见解,说明大家都看好运输公司未来的发展。

    既然这样,她就没必要小打小闹了,直接买一千亩地下来,规模等于余杭的公司



第十一章一鸣惊人的章星洲
    特别是章星洲,以前牢骚特别多。

    总说自己被困在一个小厂里,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

    等一会看他还敢不敢这么傲,只怕要担心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把分公司做大做强了。

    “没问题,我会尽快把工作计划写出来。”董高远性格比较沉稳,认真地回答。“只是需要公司和郑总配合,具体我们会议结束后再谈。”

    他是聪明人,知道想实现目标,离不开上面的支持。

    任何一个管理人员,都有野心,如果自己达到了方小姐的要求,那以后在公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那就先这样定了。”郑建树见他这样说,点头回答。

    想完成方小姐的目标,肯定不容易,接下来他恐怕得在花大量的时间,在董高远这边。

    不管是工厂扩大规模,还是建批发部以及物色管理人员,或者在甬城建外贸公司,都不可能一步达成目标。

    “第三项议题,是电子厂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说完服装厂,他把目光对准章星洲。

    章星洲神情一顿,一下子坐直身子。

    如果说刚开始时,他对自己的不被重视,还有些不满意的话,现在开始担心自己的能力了。

    制衣厂这个要求,看起来很简单,真的做好,难度非常大。

    也不知道方小姐给自己的电子厂,定下什么目标。

    “电子厂那边,章厂长有什么想法”没想到郑建树并没有直接提出方案,反而问他的意见。
1...196197198199200...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