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四好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卫乔
进入练气期之后,就能修炼五行术法,如果成功,就能像神仙一样,施展什么火球术、水箭术、土墙术等法术,在普通人眼里,就是神仙一样的存在了。
听说进了先天后,还能修炼法术,大家都惊呆了。
特别是姜文彬和蒋学华,原本以为这是气功,练到最高深的地步,能身轻如燕,飞檐走壁。
没想到比这些厉害多了。
“我刚才说了,因为地球灵气缺失,所以想练到这一步,非常困难。”方明湘叹了一口气。“我现在对大家的要求,是希望能练出精神力,这样的话,至少没有白炼一场。”
虽然说进入先天,才算真正的修炼者。
但是在方明湘看来,一个人有了精神力,其实已经跟普通人拉开了距离。
毕竟普通人都是靠眼睛看的,而精神力则不用眼睛,不用光线,就能直接看到。
“只要能练出那么大的力气,我就满足了。”叶瑞宜羡慕地说道。
有精神力当然好,但是有了那样的神力,只怕没多少东西,能挡得住一拳之威了。
“没出息。”方明湘笑骂了一句。
朝叶星达望过去,见他也若有所思的模样,知道自己的话,同样刺激了他。
“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她又问了一句。
如果没事了,那就让叶星达说出入门规矩,教他们修炼了。
“没问题了。”大家纷纷摇头。
叶星达此时确实非常激动,不过强迫让自己冷静下来。
“在正式拜师前,我再问一件事,进入师门后,就得遵守规矩,你们谁觉得做不到,趁现在提出来。”等大家冷静下来,他神色郑重地问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何况师傅教的是这么神奇的本事,怎么可能随便传给他们
师傅把这件事交给他来做,他自然得做好。
所谓丑话说在前头,免得大家后面麻烦。
第二十一章庆祝
这也是她一再要求弟子必须人品好的原因,如果品性不良的弟子,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在外面胡作非为,那对他们的形象,会是致命的打击。
更严重的是,肯定有组织和家族会因此深入调查他们,那秘密将很难再保住。
因为忌惮他们的力量,这些人一定会联合各方力量,想方设法铲除他们。
那后果就严重了。
所以不等他们动手,师门就会大义灭亲,先处决了他们。
大家都是聪明人,明白这话有道理,一齐答应一声,保证遵守师门的戒律。
方明湘这才点点头,把后面的工作,交给叶星达安排。
叶星达于是像个大管家一样,把大家加入师门后的具体安排,介绍了一遍。
比如修炼遇到困难,如何找到自己或师傅。
比如虞富山庄的修炼和住宿安排。
师门现在给每个外门弟子,准备了一套单体别墅,方便大家在没有外人干扰的情况,安心修炼。
听说这边有一套自己的别墅,叶瑞宜自然不在意,其它人就不淡定了。
特别是黄阳平,非常激动。
没想到还没为师门做贡献,倒先得了这么多好处。
方明湘没有在意,如果进入师门,连这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满足不了,那他们以后就容易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引诱,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赚钱上,本末倒置。
她收徒的目的,虽然希望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足够的地位,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先修炼有成。
没有能力,一个普通人就算获得了资源,也未必保得住。
更加重要的是,她希望大家的眼界不要局限于赚上百万,然后满足于当个百万富翁,这对修炼者来说,就是个笑话。
至少要像叶星达一样,就算没有在世俗担任什么职务,依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供他支配。
所以一个真正的修炼者,不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亲自赚取外物上。
而要提升能力,让身边的普通人,帮你去赚钱。
这也是方明湘的最终目标。
她希望每个弟子都能像叶星达一样,有一个自己的家族和势力。
每个弟子的所得,来源清清白白。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只有这样,整个师门才能安心修炼。
这也是前世看过的小说里,仙门维持正常运转的办法。
说完这些,接下来就是庆祝。
叶星达已经安排人准备了美食,大家一起去餐厅,享用午餐。
望着桌上的美食,每个人都露出了笑脸。
为了防止这些年轻人喝酒后胡言乱语,说话不知轻重,叶星达给师父和师公单独开了一桌。
方明湘也没拒绝。
以前大家是朋友,嘻嘻哈哈没关系。
现在是师徒了,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是必须的。
不过见他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样子,内心非常有成就感。
除了叶瑞宜这种家庭出生不凡的年轻人,其它人在社会上生存,都背负各种各样的压力。
现在突然有了一群可以依靠的师兄弟,那种踏实的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没法理解。
至于怎么称呼,同一天入门的外门弟子,就以年纪大小,师兄弟相称。
如果有人能成为正式弟子,那其它人一律得称他为师兄。
有人成为内门弟子,其它同样得叫他师兄,以此类推。
比较尴尬的是赵清宇和黄阳平,昨天还以师徒相称,今天得以师兄弟相称了。
当然叶星达是大弟子的身份,以后一直不会变。
方明湘不在时,他就代行师傅的权力。
刚开始大家叫起来还有些拘谨,没过一会,师兄师弟叫顺口了,就融洽多了。
受西方教育的叶瑞宜,坐在姜文彬和蒋学华旁边,时不时伸出手,跟两人勾肩搭背,亲热得不行。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表面上看起来不修边幅,跟谁说话都大大咧咧。
实际上却跟任何人都保留一定的距离,这跟家庭教育有关。
毕竟叶家身份不简单,如果胡乱交朋友,谁知道会不会给家族
第二十二章方明湘的烦恼
“不错,你已经记住了筋脉运行图,现在去一边多练几次,以后这是你修炼的根本,要做到睡着的时候,也能这样自然运行。”方明湘拍拍他的肩,让他去一边继续练习。
接下来是赵清宇,他中间错了一次,很快也学会了。
最后是黄阳平。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记忆力不行。还是徒弟赵清宇成功了,给他带来压力,反正中间错了好几次。
方明湘只好安慰他,让他放下压力,以轻松的心态做这件事,才好了一点。
纠正她三次后,第四次总算没有再错了。
原本打算今天就给他们服用灵果,好让他们尽快引气入体。
后来想了想,觉得他们什么都没做,就轻易给他们了,这样反而不好。
任何东西太容易得到,就不会珍惜。
还是给他们增加一点考验,同时把筋脉运行得更熟练了,再给也不晚。
至于怎么考验,可以是体力上的考验,也可以是智力上的考验,回去慢慢思考。
于是把这边交给叶星达,自己和谢国兴先回农场了。
叶星达带领师弟们,送师父到门口。
等他们上车离开了,才回到虞富山庄,开始给他们安排住宿。
因为师父当初只准备招三个外门弟子,所以这边只造了五栋单体别墅。
现在突然变成五个师弟,只好自己先让出来,让他们五个人住下来。
至于原先准备自己住的那栋,当然给侄子了。
几人开开心心地进了屋子,见里面一切齐全,连被子拖鞋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全准备好了,非常满意。
赵清宇进了房间,看到床头有电话,于是给父亲打电话。
“你说什么”听说方小姐收了儿子为徒,还给他准备了一套别墅,赵思慎不敢相信地叫起来。“真的是每人分到一套别墅”
不是应该徒弟孝敬师傅吗怎么现在反过来了
“师傅还说,我们修炼的是——”赵清宇正要把有关修炼的情况跟父亲说一下,忽然想到这个必须保密,连家人也不能说,连忙住了口。
跟师兄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故装老成,不愿意让他们小看。
现在跟父亲通电话,他有很多话想跟父亲说,可惜这么重要的事,居然没法跟父亲分享。
“怎么了”见儿子突然住口不说了,赵思慎奇怪地问。
“这是师门秘密,不能说给外人听。”赵清宇不好意思地回答。
虽然说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但是现在关于修炼的事,都得瞒着他们了,这让他有些遗憾。
“那就不要说。”赵思慎对儿子的教育一向严格,特别是培养人格方面,可以说有些苛刻。“男人要一诺千金,答应过的事,必须百分百做到,明白吗”
他对方小姐比较有信心,既然是拜她为师,就不用替儿子担心。
这些年来,在对儿子教育这件事上,夫妻俩的态度正好相反。
他有时候担心自己过于严厉,好在妻子是老师,懂得以柔克刚,这样一来,两人一刚一柔,效果反而更好。
儿子并没有因此变得怪异孤僻,反而比同龄人更懂事。
“我知道了。”赵清宇乖乖地应了一声。“还有,以后周末到了,我都要来这边跟师兄一起修炼,不能回家了。”
不能跟妈妈团聚是个遗憾,不过这边的吃住条件,比家里还好,倒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了。
“没关系,你妈那边我会跟她说的。”赵思慎倒没在意,男孩子嘛,就应该独自在外面多闯闯,这对他的成长有好处。
可能是自己长期在外面的原因,他总觉得这样对一个人的成长,反而有帮助。
看看自己老家的熟人,一直窝在一个小圈子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跟自己的差距,真的越来越大了。
“嗯。”赵清宇应了一声,挂了电话。
隔壁的黄阳平,同样在给家里汇报喜讯。
不过他说得更简单,只说现在吃得住得非常好,让家里不要挂念。
相对而言,他比其它人想得更远。
师傅有叶星达这样的徒弟,说明她的能力,远远超过叶家。
 
第二十三章电子厂的变化
几天后,郑建树打来电话,请她和谢国兴去一趟公司,商量电子厂的事情。
关于电力公司配件的市场调研已经做出来了,郑建树和章星洲就技术问题,做了简单的探讨之后,选出几样适合公司生产的产品,最后想听听方小姐和谢先生的意见。
方明湘放下电话,叫上谢国兴,匆匆赶到公司。
四人一起来到隔壁的小会议室,泡了一杯茶,正式商讨这件事。
公司做的调研工作非常详细,不但有产品的各项数据,还准备了实物,一目了然。
“郑叔,这样还是不容易判断。”方明湘看了看资料,对郑建树说道。“你们照产品的需求量、利润比以及加工的难度做个排行,这样才好比较。”
需求量最大的产品,当然最值得做。销量少,就算利润高,总体价值依然不高。
生产难度太大,报废率太高,同样不划算。
郑建树觉得有理,和章星洲一起做了排行。
虽然做不到百分百精确,大致的数据还是对的,应该不会差太多。
方明湘拿过表格看了看,排在需求量最大的产品,利润在第八,加工难度在第七。
她想了想,放弃了。
排在第二的产品,利润在第三,加工难度在第三,觉得不错,就拿起笔,在上面打了个钩。
这样的销量和利润水平,她觉得可以考虑。
接下去又选了三样产品,都是综合排名比较靠前。
“你看看。”方明湘又把纸递给谢国兴。
“这些为什么利润这么低,是因为报废率高造成的,还是加工厂家多,相互压价造成的”谢国兴指了指几样需求量大,却没有被方明湘选中的产品,问道。
他看问题的角度跟方明湘不同,喜欢问个为什么
需求量排进前五的产品,只选中了一样,这肯定不正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