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明末枭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火锅白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牧凌风也随口吟诵起诗来。

    趁着踏青的机会,牧凌风顺便视察农庄生产建设情况,农庄可是虎贲营的后勤供给主要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屠凝原本想和牧凌风比试骑马来着,只不过想起加入牧府前,母亲告诫自己,进入牧家后就不要像从前那般疯闹,有失体统。于是屠凝忍着性子便和林茵茵乘坐一辆马车。

    牧凌风打马在前,在一众近卫的胡卫下,很快便出了城。

    农庄在城外十里,距离农庄还有好一段路程。沿途倒是有好些从城里出来踏青的人们,不过随着离城越来越远,行人也渐渐稀少起来,甚至需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看到一两个行人,或者躬身在田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

    牧凌风:“凝凝,敢和相公比试赛马否”

    屠凝坐在车内,本来就甚觉无趣,自己可没有妹妹林茵茵那安静的性子,手捧一卷诗文,看个老半天都不会觉得困乏无聊。

    骑马,比试。牧凌风这句话,挠的屠凝心头儿一痒。

    屠凝:“比试,输了可不要不服气!”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居益授计台澎事
    天启四年五月十六日,牧凌风收到了虎牙从京城传递来的两则消息:一则是兵部任命自己为台澎备倭总兵的公文不日将会下发,预计五月中旬到达福建,另一则是王子明高中皇榜,列二甲五十四名,赴任山东莱州知县,同时,一同赴京赶考的孙正才和林正番抱着到吏部注册待补授官的想法,幸运地补到了陕西银川知县和陕西大同知县的缺,也已经赴任了。

    “好,太好了!”牧凌风手上拿着虎牙秘兵从京城送回的两则信件,这两封信件是四月二十九日从京城寄出的,这标志着虎牙这支情报网络通过福州商会的商业网点,顺利延伸到了京城,在京城已经有了联络点。

    李自成现在应该还是银川驿卒,距离李自成揭竿而起还有四五年的时间。作为好友,牧凌风觉得必须提醒孙正才和林正番推广玉米和番薯种植,应对即将到来的连年饥荒。

    只要老百姓还有一口饭吃,中国的老百姓是不会轻而易举就造反的。而王子明就更不必说了,也要推广玉米和番薯的种植,山东同样是难民涌入,灾害频发缺粮少米的重灾区,焚香教余孽保不准会趁机为乱。

    历史上,加剧明朝灭亡的小冰河时期马上就要进入最严重的阶段,长达几十年夏天大旱大涝,冬天奇寒无比的极端气候导致明朝几十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社会动荡也伴之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农民起义爆发,饱受满清磨难的大明王朝陷入腹背受敌,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天启四年五月二十日,兵部任命牧凌风为台澎备倭总兵官的批文达到福建。

    牧凌风从南居益手中接过盖有兵部大印的公文,一颗悬着的心算是稳定了:

    察有福建虎贲营参将官牧凌风连克外夷于当涂、澎湖,平东南夷乱,经福建巡抚南居益举荐,擢升牧凌风为台澎备倭总兵官,领虎贲军编练事,即刻起移驻台澎,进剿倭寇,肃清海患。

    “谢中丞大人提拔!”牧凌风对着南居益行跪拜大礼。

    明制:有功名的读书人见官免跪。牧凌风是举人,现在又是正二品总兵,行拱手礼也不算逾制。

    南居益:“南山不必多礼!”

    南居益将牧凌风扶起。

    “中丞大人对南山有知遇之恩,能当此礼!”牧凌风一连三拜,行的是隆重的拜师礼。

    “好,好,好!”南居益没有直接承认牧凌风这个学生,但是接受了牧凌风的拜师礼,算是默认了。

    南居益:“现在的朝堂可不安宁,为了熊廷弼和王化贞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熊廷弼经略辽东,王化贞巡抚辽东,经抚不和,王化贞弃广宁奔走,熊廷弼也未组织防御,直接撤回了山海关。天启震怒,将熊廷弼逮入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王化贞罢官听勘。

    尽管熊廷弼和王化贞都提出了平辽计策,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王化贞的一举荡平策都没有对建奴起到效果。不仅日此,经抚不和,政令不一,反倒让灵敏的努尔哈赤嗅到了可乘之机,率领八旗六万大军,越过明朝的第一道防线--辽河,兵锋直指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王化贞相信孙得功的计策,发动了广宁的全部兵力,让孙得功和祖大寿前往和祁秉忠会合,然后向前去作战。然在平阳桥遭遇后金军,刚刚交锋,孙得功和参将鲍承先等就领头逃跑,刘渠、祁秉忠在沙岭战死,祖大寿逃往觉华岛。西平守将副总兵罗一贯待援不至,在城墙上向着北京方向跪拜,自刎而死。参将黑云鹤、游击李茂春、张明先等相继战死,明军全军覆没。

    早已投降后金的孙得功回到广宁,诈称后金大军已至,致使广宁城乱,人各奔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没钱就剿匪
    南居益对牧凌风面临的问题,分析得十分到位。建立水营,以澎湖为前进堡垒的确是当前要着手的事情。

    南居益对台湾地理分析,和虎牙上报给牧凌风的报告基本吻合,只不过虎牙关于台湾的报告更为详实和具体,不仅包含了地理分析,还还包括了岛上部落位置,平原山地分布,以及海盗倭寇盘踞情等况。

    为了组建台澎水营,牧凌风将福建水营游击罗大成挖到了麾下。现在的罗大成已经是台澎水营游击,在澎湖训练水营官兵。

    阿萨利里曼自从投入牧凌风麾下后,一直在寻找机会报答牧凌风的“大恩大德”,展示对主人的忠诚。在得知主人要组建水营的决定后,便主动提出要为牧凌风建造新式战船的请求。用里曼的话说,只要有好的木材,好的工匠,我里曼就能为主人建造出比荷兰战船性能丝毫不差的战船。

    对于里曼的请求,牧凌风自然求之不得。但是经过考察,能够用来建造里曼所说的战船的木材,福建深山老林里有,台湾也有。与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福建深山老林砍运木材,还不如直接在台湾建造船厂,就地取材来得方便。因此,里曼为牧凌风建造战船的计划被暂时搁置,只有等到了台湾以后再说。闲着蛋疼的里曼,整天便和炮队的托马斯德研究探讨火炮,或者跑到军械局去看看在那里工作的洋人,偶尔给军械局主事王乾提出点儿改进火器制造的主意。

    牧芝龙,牧芝虎的血液里本来就流淌着冒险基因,唯有航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历史也充分证明了牧凌风的观点。因此,牧凌风直接让他们哥俩负责拓展商会在日本,南洋的贸易业务,给了他们十几艘海船,让他们穿梭在日本,琉球,台湾,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保护福州商会贸易航线的安全,或者根据牧凌风的指示,或进行劫掠红夷贸易船队,打击商会竞争对手,执行维护商会利益的维和任务——即海盗任务。

    虎贲军现在已经是时候进行扩编了。兵部给了牧凌风这个台澎备倭总兵官七千士兵的定额,现在虎贲营,算上后勤司,秘书处,军械局等部门人员,才两千不到。将虎贲营扩充到三千人,再组建一个三千人的玉兰山营是符合虎贲军当前的实际的,而且目前的玉兰山集团也有充足的实力满足牧凌风的扩编计划。于是王影便被牧凌风留在了玉兰山老营,专门负责招募训练新兵,补充虎贲营的缺额,组建玉兰山营的后备新军。而军械局,牧凌风打算在台湾初定以后,在台湾建立一个更大的军工厂,从玉兰山军械局调拨工匠组建台湾军械局。

    现在的澎湖水营,主力战船就只有从澎湖大战中从红夷手中缴获的五艘战船,红夷的另外四艘战船,不是在交战的时候葬身海底,就是被罗大在封锁港口的时候,让子母船和连环船给烧毁炸毁成为了一堆废物。当然,水营还有些船,那就是牧凌风厚着脸皮从俞咨皋,毕春那里通过喝酒活生生地抠来的十几首马船和福船。

    “嘿,没想到水营的家底儿这么丰富!”虎贲军军事会议上,骑兵队王大锤听水营游击罗大成报告水营情况,当即咽了一口唾沫星子,不过王大锤相信牧凌风的话:战马会有的,骑兵会有的,战马来了,骑兵队还



第一百二十六章 设税关,收厘金
    牧凌风以战养战的策略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能维持虎贲军长久的发展。况且,现在商会也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收入高度依赖海外贸易,商会并没有强大到历史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地步。

    鉴于目前虎贲军又开始陷入紧张的财政状况,秘书处处长兼后勤司司长,牧凌风首席行政幕僚向牧凌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收税。

    向谁收税

    李荀:“大人现在已经是台澎总兵,可以平倭之名,征收过往商船平倭税,待平定台湾,可行移民垦荒之策,征田赋——有这两项税收,我虎贲军则无钱粮之忧也。”

    洪武二十六年,朝廷定商税五十税一,田税三十税一。然各省官吏,朝廷税监,课税局司往往横征暴敛,巧立明目,将赋税基本上摊派到农民身上,农民不堪重负,或是逃亡,或是携田地投献到取得秀举人,进士功名,以及致仕官员等享有不纳赋税,不服徭役特权的士绅名下,来逃避赋税徭役。地方能够收到的田税年年减少,摊派到现有耕种田地的百姓头上的赋税也就日益繁重。百姓交不起田税——百姓逃亡,或投献——为弥补国库亏空摊派赋税给百姓——百姓交不起赋税如此恶性循环,明朝这个国家机器陷入了更大的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

    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正是看到了明朝这一弊政导致的土地兼并日重,百姓赋税日繁,户丁流失的情况,为了扭转国库亏损,解决百姓逃亡,赋税收不上来的情况,开始实行税制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为一条,将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实现了“田不荒芜,人不逃窜,钱粮不拖欠”,自正德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张居正死,辽东努尔哈赤作乱,国家再次陷入财政危机,怠政的万历开始加派三饷。

    尽管张居正改革了田赋,扭转了将赋税转嫁到小农身上的局面,减少了胥吏对百姓的盘剥,开辟了税源,充盈了国库,但是却没有改变土地兼并,解决商税的征收问题。不是张居正不想,而是没法改,过多触犯权宦土豪的利益,弄不好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对,使自己的一条鞭法也会前功尽弃。

    如果不取消士人的土地特权,土地兼并的情况是不可能改变的。

    如果取消士人的土地特权,自己现在名下的几千亩田地,还有三个虎贲农庄上万亩田地也在朝廷征税的范围,算下来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既然大明朝廷到灭亡也没有下定决心取消士人土地特权,这个时候自己也没有能力改变土地兼并的状况,至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向农民摊派显然不切实际,只有征收商税。

    大明朝的历代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老爷子,似乎都有一个代代相传的嗜好:存小金库。皇帝也知道民间百姓疾苦,也不忍再向百姓伸手,因此,皇帝便派宦官到各地担任矿监,税监,征收商税,通过征收商税来充实自己的小金库。而派出的矿监,税监深揣圣意,知道皇上喜欢银子,于是就变着法“收税”。尽管如此,大明商业还是依旧繁荣地发展着,尤其是到了崇祯一朝,在东林党人的鼓动下,崇祯撤回了派驻全国各地的税监矿监,甚至取消了商业税,让早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取消商业税的直接后果,就是



第一百二十七章 奉新宋应星
    天下着毛毛细雨,牧凌风乘坐马车从玉兰山行到福州城,已是夜里亥时初刻。

    牧凌风一下马车,翠儿丫头便小跑过来,给牧凌风撑伞:“少爷回来了。”

    牧凌风接过翠儿手中的油纸伞,将雨伞高高擎着,也替翠儿丫头遮着雨。

    牧凌风问:“春寒,为何在门口待着”

    翠儿道:“夫人说了,少爷今天会回来,所以翠儿就在门口一直等着少爷。”

    牧凌风心道:翠儿这个丫头也真是,单纯执拗。

    此时,正室屠凝和二姨太林茵茵也从内院迎了出来,屠凝拿着一件外披的单衣,二姨太林茵茵则接过牧凌风手中的雨伞,放在一边。

    屠凝:“牧郎,早上有一个举人来找你,我说你在军中未归,让他改日再来。”

    牧凌风:“可有留下名帖”

    屠凝:“好像是江西的举子,妹妹,叫宋什么来着”

    屠凝一时想不起早上来拜访的举人叫什么名字,就问二姨太林茵茵。

    林茵茵:“姐姐,是一个叫宋应星的举子,江西奉新人士。”

    屠凝:“对,是一个叫宋应星的举子,江西奉新人。”

    说着,二姨太林茵茵的贴身婢女西儿飞跑着取来了举人留下的名帖,只见名帖长七寸,阔三寸,名帖正中用楷体写着六个劲道的墨字——友生宋应星拜。

    屠凝:“这位宋举人要参观牧郎兴建的农庄,可是农庄一向不对外人开放,妾身就婉拒了。

    牧凌风:“这个宋举人留下什么话没有”

    二姨太林茵茵:“这个宋举人说,听闻农庄从南洋引入红薯,玉米等栽种,还修建了新式水车,不能一睹,甚为遗憾。”

    牧凌风一开始听林茵茵说是一个叫宋应星的举子,并没有多大在意,直到林茵茵说这个宋应星想去农庄看红薯玉米,参观新式水车,让牧凌风立刻笃定,这个举人就是写出《天工开物》,被英国汉学家与历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的狄德罗”的宋应星!

    什么样的举人会对农业如此感兴趣只有一个叫宋应星的举人才会有这样的惊人之举,醉心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牧凌风:“宋举人可有留下住处地址”

    屠凝和林茵茵同时摇了摇头。

    牧凌风:“罢了,罢了,宋应星从江西奉新远道而来,也算是有缘千里来相见,我与宋长庚还是有缘的,有缘定会相见。”

    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但当年秋前往京师应次年丙辰科会试,却名落孙山,直到崇祯初年参加最后一次参加会试也落第,才绝了科举的念头。

    现在是天启五年,宋应星应该是参加京师会试不第,游历到此。这个时候的宋应星还是热衷科举的,只不过一直无法抵挡自己对生物物理探索创造的热情。

    牧凌风按照惯例,先是去了母亲刘氏那里问候请安,陪刘氏说了一阵体己话,告诉刘氏自己即将出征台湾,会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不过,自己会经常寄家书,让刘氏宽心。

    明天就是出征的日子,屠凝和林茵茵一边替牧凌风收拾着衣物,一边埋怨牧凌风整天早出晚归,好不容易夫妻团聚,如今又要去台湾。

    林茵茵:“牧郎这次出征,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让姐姐同牧郎一起去吧,起居也有个照应。”

    “况且,姐姐也是有一身武艺的,有姐姐在,阿母也放心。”

    林茵茵一如既往的体贴,让身为正室的屠凝每次话到了嘴边,欲言



第一百二十八章 等高线地图
    天启四年五月三十日,牧凌风率五百人的先头部队到达澎湖,在短暂休整后,于六月一日登陆台湾西部海岸。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

    郑氏的英魂

    ……”
1...282930313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