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魔火并阳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辛寒窗
程济为之一震道:“还有一大隐忧是什么”
方孝孺却没有直接回答站起来,走到门外,高声喊道:“来人。”(方才因为二人谈的是机密之事,所以方孝孺事前支开了左右奴婢)。
门外跑进一个小女婢,恭声道:“老爷有何吩咐”
方孝孺道:“去喊姑爷到我这里来说话!”。
小女婢得令答应着去了。
程济心中奇怪。方孝孺膝下有一女,名方春棉,虽一向身体欠安,但才貌皆超群出众,人品高雅,追求思慕者,从皇宫贵胄到白面书生,列成长队,直可从城西排到城东去都不止。只是不知何故,一直未曾出嫁,三十几岁了,还待嫁闺中!不曾想,现在却冒出了一个姑爷,不知这姑爷是何方神圣,竟独得美人芳心,荣登凤凰台!
程济向方孝孺道:“老师,你什么时候招了一位姑爷啊我怎的不知道”
方孝孺笑了笑道:“我的姑爷,你认得”
程济为之一愣,心中实在想不出,自己认识的人,谁会成为方孝孺的姑爷!
这时,外面有脚步声传来,门口进来一个人。
此人三十岁左右,身材颀长,天庭饱满,两臂长至滕盖,二目精光内敛,气丰神足,让人看上一眼,便不由得生出“好一个俊秀人杰”之感!
这人脸上从左额到右颧,有一道清楚的疤痕!显然为刀剑一类兵器所伤,但这疤痕配上他那张冷峻中透出悍然之色的国字脸,非但没让人感到不和谐,反增了一股很“酷”的光辉!
“大哥!”程济不由得高兴喊了起来,并迎了出去!
走进来的竟是与程济、韦秋息并称为“天牢三囚王”的孙坚!
&n
第五十一章:两大高手 金匣难期
程济倒吸了一口气。心惊道:“蒙古王只一次便派出这样两位大师级的武功高手来我朝。居心叵测啊!”
孙坚继续道:“我自信他们来我朝进贡,绝不止是为了友善邦交那么简单!因为他们都用了化名”。
“化名”程济不解道。
“不错。是化名”孙坚道:“成吉思烈十年前并不叫成吉思烈,而叫阿骨无盐!”
“阿骨无盐!莫不是十数年前便威震长城内外,素有‘血手杀人王’之称的天山派叛徒!”程济惊道。
“不错。正是此人!”孙坚道,“此人天资出众,年轻时便称雄于族内,鲜有敌手。后来拜在天山派长老聂乘风的座下,成为天山派中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天山派向以维护武林正义而名著天下,可是此人却生性嗜血好杀。据说他一日不杀生,便会发狂发疯,开始的时候,天山派用他来对付黑道上的人物,其战绩十分突出。可是此人好杀成性,发展到最后,竟见人就杀,完全不分青红皂白,更不分男女老少。杀人之多,不可计数。终于为武林黑白两道所共声讨。天山派几百年清誉,尽被这个败类毁之贻尽。大家同声共气要将这个武林败类诛杀,他见情势不妙,便暗杀了自己师父聂乘风,抢走了天山派的武学秘籍。自此远走塞外,消声匿迹。直到十年前,蒙古与大明朝交恶,在河套地区连番恶战,死伤无数。我那时奉命带领五十个好汉组成的敢死队,深入沙漠,暗杀时为蒙古大将军的完颜无方。那时他正投效在完颜无方的麾下,我带去的五十个好汉多半便是死在他手上。我这脸上的疤痕正是拜他血手所赐!如今十年过去,没想到这恶人竟摇身一变,化名为成吉思烈,成了蒙古王派来向朝庭进贡的外交官。以这样的恶人来我朝进贡,蒙古王必是另有所图!”
程济又深吸了一口气道:“这败类,在十数年前便已威震江湖,如今又有蒙苦第一高手之称!不知其武功会高到什么地步!”
孙坚冷哼道:“任他武功再高,若真不老实,我孙坚第一个便要杀他!”
“如此败类,实不该让其多活在世上一日。他多活一天,很多人便会多痛苦一天!”程济道:“那铁木小真呢又有什么来头!”
“铁木小真原名叫隆海燕,是原明教四大护法中老三‘阴阳神判’沈万三的原配夫人。此人极富音乐天赋,十七岁时便已名满天下,有‘赛师旷’之称,据说她曾于洪武三年太祖生日之时入宫弹奏了一曲,一曲弹尽,众皆如痴如醉,竟不知她是几时离开的。那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竟使宫中诸人三月不知肉味!后来,连被时人称为‘无敌琴王’的峨眉山无心师太,也忍不住下山来寻她比个高底!至于二人比拼的结果,外人无从得知
。且说此人后来嫁给了时称京师首富的沈万三。沈万三富可敌国,曾资助太祖修建南京城,也曾出银替太祖犒赏三军。殊不知他这些举动,非但没能讨好太祖,反招来太祖的妒忌。后来太祖胡乱找个罪名,便将他抄家没族,所得金银,不计其数!不料歪打正着,却从他家中搜出一些明教的遗物来,事实证明他就是漏网的明教四护法之老三‘阴阳神判’。沈万三被抄家后,隆海燕、沈万三,还有他们刚满月的儿子均没被捉到,从此失踪,下落不明。而我在暗杀完颜无方那一役里,却碰到了隆海燕,那时她的琴术已然达到了以琴音为兵、伤人于无形的境界!因为跟她动手,我的三焦神经才被伤到,至今每遇天气变化,还隐隐作痛!”孙坚道,“没想到事隔多年,她竟组织了一个艺班!当年太祖清剿明教又迫害了她的家庭,她与朱氏朝庭仇怨深重,才会投到蒙古人帐下,今日化名入京献乐,必不怀好意!不得不防啊!”
程济听得孙坚说起铁木小真的事情,心中不由一凛,前日晚上他与韦秋息在平安小镇大战正红夫人时,曾有一位高手从旁弹琴相助放眼天下,有几人能将琴技练到‘化音为兵,伤人无形’的境界!莫非那晚助战的竟就是这位化名为铁木小真的隆海燕不成
想到隆海燕原是明教中人,而正红夫人又精通明教的两大奇功,偏是这两人并不互助,反而互攻。程济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明教遭太祖兴兵清剿后,必分化成很多流派,而且流派之间必结有很深的仇怨!
程济长叹道:“不曾想除了明教抬头、徐增寿逆乱外,竟还有蒙古鞑子居心叵测!此真乃国事多秋也!”
“有这些乱党伺机在旁,看来京师只怕很难守得住了!如之奈何”方孝孺沉痛的说道。
孙坚道:“为今之际,只有弃城而走,然后再从长计议!”
程济道:“我也是这样想,与其坐于待毙,不如先弃城而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日再缓图良计,
第五十二章:一时瑜亮 再生妙计
孙坚表示怀疑道:“这固然不失为一个办法。可是条件是必需有风,有较大的风才行。而且要驾驭这布飞筝,还须有经验的人才行!”
程济补弃道:“不止如此。飞行的时候还要提防敌人放箭,若是敌人万箭齐发,由于驾驭布飞筝上的人手脚使不开,又避无可避,只有中箭身死而已!而且布飞筝飞行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若敌人中有轻功高绝者,完全可以追得上,这又该怎么办呢”
方孝儒道:“我们的目的,只是让皇上一人逃出生天就行!方才姑爷和小程想到的问题,暴大人也想到了!所以,到时只要选一位精于驾驭布飞筝的人带着皇上御风而行即可。至于要对付飞箭流矢嘛!暴大人认为只要派出一批武功轻功俱佳的高手驾着布飞筝同行,掩护、保护皇上便可!”
“那速度呢风呢”程济追问道。
“这就要借助于火力了。”方孝孺道:“暴大人已想好了。只要在布飞筝的尾部装上数筒火药。届时点燃火药,利用火药的推力将布飞筝发射出去,那时布飞筝的速度将比平常快上十部不止!而且京师兵危的这段日子里,我和暴大人都极关心天气的变化,据来自监天司的汇报,明天将刮东南大风!”
程济还是深怀隐忧道:“看似万事俱备,但若此计事先被敌人识破,只怕便会弄巧成拙,后果堪虞了!”
方孝孺道:“没办法!只能行险一试!”
程济深思道:“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吗”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珠子转了转!
孙坚也深思起来。
忽然间二人都击起掌来道:“有了。”
二人同时做了一个动作,同时说了同一句话!这一刻,在方孝孺眼里,二人竟是那么的心意相通。
方孝孺笑道:“你们两人在天牢中结成兄弟,此时又同声共气,足见相交默契!只是不知你们二人都想出了什么法子”
程济和孙坚相视一笑,皆会意于心。
程济道:“今日我与大哥就效仿一次赤壁之战中的瑜亮,来个临战对策书相见!方老师你便权当一次鲁子敬,如何”
方孝儒笑道:“你们自比为诸葛亮、周公谨,那我只好当个老实巴交的鲁子敬了!”
程、孙二人都不禁为方教儒这少有的幽默莞尔。
方孝孺打趣道:“笔墨纸砚就在书桌上,二位大人请各自写出心中的计策,可别互相窥视噢!”【… ……免费阅读】
程、孙二人也不客气,当下均各取了纸笔,分在桌子的两头,挥毫疾书起来!半晌,均已写毕,呈于方孝孺,静待回音!
方孝孺看了孙坚写的计策后,点头道:“此计甚好。”又看了看程济的计策,笑道:“我且让你们二人看看对方所写。”说着,便将程济所写的交给孙坚看,将孙坚所写的交给程济看。
二人看了对方的计策,均不由得笑
出声来!
方孝孺欣慰道:“你们二人竟想到一块去了。呵呵。看来真无愧为一时瑜亮,伯仲难分!”
原来二人在纸上所写的竟是同一条计策!
“不过,此事我还要找刑部尚书暴大人以及贤能二侍卫商量一下,看他如何处置!”方孝孺继续说道。
孙坚点头道:“暴大人是国之大贤,为人智高德厚;贤能二侍卫武功高强,又是皇上身边最得力的护卫,找他们商量,最好不过!”
程济亦点头认同。
方孝孺见计议已定,便对二人道:“此事紧急。我先行到宫中去见贤能二侍卫,让他们派人将刑部尚书暴大人找来。你们二位兄弟,久别多日,就叙叙旧吧!”说罢便要出门而去。
程济忽然间记起一事,忙道:“方老师,请等一下。”
“小程,你还有什么事吗”方孝孺回过身来问道。
程济:“是关于冉青寒的事我至今仍不知他何以竟会中道辍学,弃了大好前程不顾,却跑到左都督府上做事”
“唉——”方孝孺不无感慨的长叹道,“小冉,无论在才学、毅力,还是志气上,都相当出色!可惜为人自尊心却太强了。这反而害了他!你知道吗当他闻知在奉
第五十三章:若不得已 那便祝福
方孝孺又忽然一醒道:“对了,小程你当时何以会相信小冉没有变坏,说的尽是真话呢”
程济忆起当时冉青寒自襟怀中掏出给他看的那件物品,道:“因为他给我出示了皇上特赐于方老师你的免死金牌。”
方孝孺欣慰道:“我将免死金牌送给他,只希望在危急时候,他能用得上。不曾想,他竟用它来取信于你。呵呵”言下之意,对冉青寒大为嘉许。
程济现在终是明白冉青寒为什么会出现在左督都府了。
方孝孺见程济再没其它事情要问,便出门往皇宫方向去了。
程、孙久别重逢,自是高兴。两人目送方孝孺出门后,程济挽着孙坚的手道:“大哥,自接你出狱那一次后,我们便再也没见面了。没想到今天刚一见面,你竟做了方姐的丈夫!真叫人惊喜啊!”
孙坚笑道:“是啊,世事多变,很多事情还来不及准备就发生了。想当年,我随姐姐一起来投奔岳父(方孝孺)的时候,才不过十八岁,如今却已三十多岁,老了!”
程济以前曾听孙坚讲过自己的身世。
原来孙坚之父孙伯元早年与方孝孺相交莫逆,一为县衙小官,一为在野布衣。
那时明朝未兴,国家还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既元朝末年!
方孝孺年轻时家贫,虽满腹诗书,但生逢乱世,未得其用,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孙伯元怜其家贫,惜其才高,常以自己并不多的薪俸接济之。
后来方伯年因为镇压地方民乱有功,而被大元朝庭提擢褒赏,那时,他曾想通过自己的关系,将方孝孺拉到仕途上来!可是方孝孺那时看出元朝**,气数将绝,不愿仕出。
结果到了元灭明兴的时候,方伯元被迫随同元朝贵族一起逃向沙漠,在沙漠中过起游牧生活来!那时他在蒙古大将军完颜无方帐下任事,却因为直言进谏完颜无方,请求他不要兴兵侵犯中原而招忌被杀!
方伯元素知完颜无方刚愎自用、不听人言,所以在进谏之前,便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让滕下的一女一儿事先躲起来,一旦真个事发,便让他们前往中原投靠方孝儒!
后来果然不幸,方伯元一家被完颜无方残害殆尽,只有这事先便躲了起来的一女一儿能逃出生天。
且说孙坚与姐姐孙小意千里迢迢,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时任明朝国子监博士的方孝孺,自此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
后来,姐姐孙小意无意中认识了明朝大将李成风,并与之结成夫妻(那时李成风并不知道孙小意是自蒙古逃过来的)。恰值蒙古完颜无方领兵进犯河套地区。李成风受王命携同家眷前往边陲镇守!
孙坚学武有成,报仇心切,便辞了方孝儒一家,随同姐夫李成风前往边陲抗击蒙古军。屡经战阵,战争将他培养成一个勇谋兼备的
出色人物,最终肩负使命,带领五十位武功高强的兵丁组成敢死队,孤军深入大漠刺杀完颜无方。
可是不知消息如何泄漏出去,此事竟让完颜无方事先知道。完颜无方为消灭他这支敢死队,派出了数于千计的塞外高手。结果他的敢死队,还没有完全深入敌军腹地,便已被杀得精光,只有他一人凭着过人的机敏与毅力,幸得身免!
他原本就在蒙古生活过,此时便扮成蒙古牧民生活于蒙古百姓中,隐姓埋名,寻机报仇。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逮着一个机会,将完颜无方的头颅割下,逃了回
第五十四章:智者不争 孰蝉孰雀
在栖凤阁内与阔别多日的大哥孙坚、方姊方春棉告别后。程济返回“宾至如归”客栈。
此时已是午时!他派出到午门观察情况的“睡神”黄克卖、到忘忧酒楼观察情况的“酒神”杨都已返回!
此时,“药神”蔡小志正在大厅里用药酒为“偷神”宁见意擦伤口。
“烟神”黄群西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抽着一杆旱烟,边吞云吐雾,边嘟哝道:“老宁你也太没用了!自号为‘偷神’,可是到头来,却落在陷井里,差点没坏了班长的性命。我真为你感到羞耻!”
宁见意怒道:“老黄你又有啥本事,自个儿在府外到处放火,连我与班长安全与否都搞不清楚。若不是我早到,将你拉走,只怕你此时已成为左都督府的阶下囚了!”
杨边饮着胡芦中的美酒,边凑近来,自许道:“你们两个都窝囊!哪能跟我去监视锦衣卫哪伙人相比。锦衣卫与明教徒在忘忧酒庄开战,好不激烈、好不危险,我却能够于此既危且险的条件下,将他们双方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不辱使命,这才叫历害!”
黄克卖,耷拉着眼皮,似睡非睡的呓语道:“老杨你这小子算哪一根葱!我黄某人还没发飚呢!你就敢来夸口!想你只是监视忘忧酒楼那儿的战况,我只是闭眼睡着,便能清楚刑部那帮人与明教徒相斗的全过程,从城南午门到城西皇觉寺,再到万花楼!我可一个地方都没看漏!这才叫历害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