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昂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戊寅人
审配军中大多数人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那是被扩音器支配的恐惧,犹记得当日曹昂一番喝骂,将审配骂崩,审配气的拔剑杀人。
“高干,袁绍之外甥也,信而使之统一州之地,今袁绍亡而留二子,两不相帮自端坐并州之地,忘恩无义之辈,汝莫非以为汝远胜审配乎无义匹夫,逞凶小犬!”
审配大爽,原来汝高干也不是个东西!
高干气的脸色发红,却苦于无甚话语反驳曹昂。
“袁谭!性刚无谋,腌臜匹夫,谋弟疑内,实乃无状之人,汝迟早死于近人之手!尚敢谋吾冀州,痴心妄想欲令吾献城若汝敢撒尿自观汝之犬相,吾可思之!”
袁谭气炸了,拔出宝剑,嘶吼道:“攻城,攻城!”
高干也按捺不住,忙使左右攻城。
一时间大乱,南门曹昂使五千人守着,说是五千人,实则也就四千余人,袁谭、高干军虽折损过半,战力犹在,袁谭又在阵前杀人,言说不奋力拼杀者斩,因此众人皆惧而用力。
曹昂早使甄家搜罗守城之物,乱石滚木,宛如蜂蝗,高干袁谭见久攻不下,恐损兵过甚,遂收兵归寨。
二人见审配不攻,心下大怒,愈加不信任,辱而骂之,三人心中各自有火,遂分而下寨。
曹昂统计损失,这一次守城,便失了两千军士,心下不由得痛惜,知久守必失,遂召众人商议。
杨修道:“为今之计,可速发书与曹洪将军,使其增兵来援,如此可退三人也。”
曹昂摇头,“此计唯稳,只可惊三人却不可将三人杀败。”
鲁肃道:“主公之意,
第七十一章 杀败三贼归州城
五千锐士,身着精甲,胯下良马,人至贼前,环首刀起,刀落人头扬。
这五千军插入三方乱军之后没有喊杀声,只有被布包裹的马蹄敲击在大地上发出沉闷的声音,好似催命的战鼓,好似催命的令符!
时三方混战审配发现自己埋伏的是袁谭与高干,忙喝令三军停手,然高干与袁谭皆以为审配见情势不妙便要作戏,怒气填胸,吩咐手下人并力厮杀。
审配军本欲罢手,怎奈袁谭与高干军仍心怀杀意,不提防下又损了几千人,审配知事不可为,侧翼又传来士兵惨嚎,忙引残军数千往辽东去了。
袁谭与高干杀了一阵,见审配军败退,本欲赶杀,忽侧翼曹昂杀到,二人具皆胆寒,为曹昂冲杀一阵,由亲军护着往青州去了。
由是缴获衣甲马匹无数,曹昂引军归城。
鲁肃、杨修等人具皆来迎,皆拜服,“主公之谋,主公之勇,天下莫敌!”
曹昂大笑,大宴全军,亦发书与曹操,使其派军前来接手冀州城。
曹昂与杨修、鲁肃商议,“今中原吾父三分已得其二,冀州一破,并州、青州,唾手可得,此刻惴惴不安者,天下群雄也,然尔等必不敢发兵讨之,中原大战,亦需休养生息,二君以为吾何去何从也”
杨修与鲁肃对视一眼,杨修笑道:“今丞相坐拥中原三分之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并、青二州必破,待二州破,中原需休养数年方有南征之力,公子破袁绍、袁术,又杀败袁氏兄弟,威名滔天,南征前不宜再行征伐之事。”
曹昂笑道:“倒要听德祖高见。”
杨修笑对鲁肃道:“公子欲考教于吾。”
鲁肃大笑。
杨修道:“丞相使公子治徐州,其一为防孙权,其二欲使公子治一州之事以熟政令,丞相之心,欲使公子接其位也,待中原定,丞相必进王位,时公子即世子也!是以公子必归许都,常亲近丞相左右,亦可笼络百官!”
曹昂笑道:“德祖所言,同吾者九分也。”
“不知那一分错在何处”杨修来了兴趣。
曹昂正色道:“吾父,天下豪雄!南征北讨,败尽天下英雄,北方若定,其不欲进王位而其属必使其进王位,此德祖所言之精准所在!”
鲁肃道:“那错漏一分何在”
曹昂苦笑道:“世子之位难定矣!”
杨修大惊:“公子向来为丞相所喜,又助丞相连下数州,如何不立公子为世子有功不赏,岂不失了臣众之心”
曹昂摆摆手:“掠天下非守天下,吾父登王位,世子必空而悬之,使吾等诸子去争,去夺,合其心意者,方才能得此位。”
杨修苦笑:“丞相心思,非吾所能揣度。”
曹昂沉吟道:“子敬,汝可愿为冀州别驾”
别驾,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其地位较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号别驾,乃州牧之下最大的官职。
鲁肃拜道:“愿为主公调遣!”
曹昂忙扶起鲁肃,“子敬,吾非令汝也,此乃与汝相商。”
鲁肃笑道:“为一州之别驾,封疆之大吏,吾如何不愿”
曹昂拜道:“多谢子敬全吾,冀州州牧一职必由吾父领之,吾父坐镇许都,子敬可于冀州放手施为,以全子敬之志。”
鲁肃拜谢而退,曹昂又笑与杨修道:“德祖可是怪吾不将这美差与汝乎”
杨修失笑,“主公何必戏弄于修,天下聪颖过吾者不过两三人,然吾之聪颖,非治国安邦之才,子敬胜吾多矣,吾无他意。”
曹昂笑道:“吾欲令汝与吾归许都,
第七十二章 曹昂班师归许都
翌日曹昂醒来,手中满是柔嫩弹软之感,在甄宓苦求之后方才罢休。
待二人梳洗完毕,曹昂携甄宓带着诸多礼物前去甄家,好生安抚一番,令其无忧,又发书一封与曹操,言说举荐鲁肃为冀州别驾,备言鲁肃才华。
之后数日,只与甄宓游览山水,操练兵马,待曹操增兵至,便归许都。
却说曹操派曹昂独自引军出征,丁夫人得知之后每日没有好颜色与曹操看,曹操苦笑,安抚丁夫人道:“子修有霸王难敌之勇,如何不令他一展雄才大丈夫居世间若不驰骋疆场,岂不遗憾”
丁夫人泣道:“妾乃妇人,尔等男儿家的心思我不管,子修是我儿子,为娘的看儿子在拼命,怎能不心忧!”
曹操苦笑,这他如何不知,可是如今的曹昂,不仅仅是他的嫡长子,更是他手上最擅征战的大将,是他最信任的大将,冀州如此重要之地,任谁去取哪有自己儿子去取放心!
曹操只得时常安慰丁夫人,因曹昂不时有捷报传来,曹操心甚喜,丁夫人亦渐渐安心,直到曹昂捷书至,丁夫人心中大石才算落了下来。
曹操召众文武商议,“今冀州已克,袁熙已死,高干、袁谭败逃青州,审配往辽东去了,并、幽、青三州克之只在眼前,子修荐鲁肃为冀州别驾,诸君以为然否”
程昱道:“鲁肃此人吾知也,胸有大谋,擅于内政,只需遣一兵曹辅之,冀州可定,再以一大将屯冀州,使之攻并、青二州,高干、袁谭无勇无谋,可轻而破之。”
荀彧道:“若派大将,谁了可当之未知大公子之意。”
“哎,管那小子作甚!”曹操摆手。
“主公之言不妥,”荀攸笑道。
曹操笑道:“公达何见”
荀攸道:“引兵平天下,乃世之将领所期许,如冠军侯之封狼居胥,若夺大公子之愿,岂不使大公子抱憾乎”
“哎呦,公达,汝想的可太远了,”曹操大笑,遂出曹昂书,“子修举荐夏侯惇、夏侯渊二人引兵驻冀州以攻青、并,这小子可是想回许都享福!”
众皆大笑,夏侯惇、夏侯渊心中大喜,能下一州之地,此封侯之功也,高干、袁谭,鼠辈也,取此二州手到擒来!
以是曹操分拨二人五万军,以夏侯惇为主,夏侯渊为辅,共赴冀州,替换曹昂归许都。
丁夫人闻说曹昂归,甚是欢喜,曹操也终于轻松了两日。
却说如今许都城中最火的士子,便是京兆尹司马朗二子司马懿。
缘何如此却是曹洪屯兵黎阳、官渡附近,苦于屯兵调度,曹昂向他推荐了司马懿,曹洪风风火火的就派人去请。
时司马懿在家读书,闻说鹰扬中郎将曹洪将军派人来请,司马懿忙躲了,使家仆应之,“我家公子游学去了,不在家中,况且公子才疏学浅,难助中郎将也,请归而告之。”
曹洪何等人也,又有曹昂叮嘱,知道司马懿不是个好相与的,早就打探清楚司马懿在家读书,准备参加两个月之后的“风旦评”,欲以才学扬名许都,得士卒回报,言说司马懿不在家,出门游学去了,知司马懿在推脱,心中不爽,又派人去请。
其仆人再三推阻,归宅中问司马懿道:“公子,曹洪将军,鹰扬中郎将也,又镇守官渡之地,可谓是前途无量,公子因何不为其所用”
司马懿笑道:“汝家公子吾,王佐之才也,曹洪已为人中翘楚,然终不值吾辅之,吾所辅者,此王也!”
此仆乃司马家老人,闻得司马懿此言,咂摸咂摸嘴,“高,公子你心可真高,牛,
第七十三章 五官中郎将之府
却说曹昂接夏侯惇、夏侯渊二人进城,将鲁肃引与二人,备言鲁肃之才,二人亦出曹操与鲁肃官印、任命书,曹昂供给大军酒食,众人这才入宴,直至宾主尽兴方才散。
曹昂归入宅中,言说来日归许都之事,令甄宓收拾一番,这才沉沉睡去。
甄宓自与张氏话别,来日曹昂整军,来时两万五千人,走时却是两万两千余人,近三千人多折损于审配检密府手中,故曹昂心下始有成立锦衣卫之意。
大军开拔,奔赴黎阳,曹昂又与曹洪话别,曹洪笑道:“吾知子修能征善战,此三贼败何其速也!”
曹昂笑道:“勾心斗角,自相残杀,如何不败”
曹洪又道:“汝所提之司马懿,果真狡猾。”具言其使人相请数次而司马懿推拒之事。
曹昂道:“如今司马懿尚且不愿为叔父所用乎”
曹洪大笑:“如今之司马懿于许都城中,人皆号其为有名无才之狂士,今吾不欲用也,待他日子修觅得良才,若有心于兵事,可遣其来助吾。”
曹昂拜退,引大军往许都去了。
行路之间曹昂亲选机敏者五百人,设私帐,密教以检密府之事,又以校事府章程统之,以高顺为此五百人之首,日夜训练,将至许都,曹昂令高顺引大军往徐州去,再护送吕绮玲等归许都,自领此五百军进许都。
早有人报曹操,言说五官中郎将引军归许都,一时之间,许都掀起了一股风潮,因曹昂常年在外征战,于许都得见其面容者,多朝廷百官,然许都皆知丞相大公子骁勇善战,更兼英武非常,是以民众皆欲一见。
故曹昂引五百军归许都时,万人空巷。
曹昂面容肃穆,频频点头,许都民众皆赞其有大将之风。
归至府中,使三百人驻扎四角,五十人随身护卫,五十人于前宅中四巡,将剩下百人撒入许都城中,听凭令号行事。
丁夫人思念儿子,早遣人于府门前等候,唤曹昂至丞相府叙话。
曹昂遂携甄宓至丁夫人处,甄宓甚是紧张,生怕丁夫人不喜,曹昂宽慰,“吾母宽仁,汝慈善,必为之喜。”甄宓稍安。
时曹操未在府中,曹昂与丁夫人话毕,留甄宓与丁夫人叙话,自去公署之中拜见曹操。
“子修拜见父亲。”
时殿中仅曹操一人,曹操拍了拍榻旁的位置,“来,坐。”
曹昂不解曹操之意,心中但觉惶恐,只得遵顺,曹操长叹一声,“子修,汝缘何不归徐州”
曹昂道:“因思念父亲母亲,况徐州今由陈登镇守,可保万一,今中原将定,儿欲于许都尽孝。”
曹视着曹昂的眼睛,“果真如此”
曹昂坦然以对:“果真如此!”
曹操突然大笑:“好,好,真是吾曹孟德之子!”
曹操转身便出了大殿,“如此,自明日起汝参加朝议,行汝五官中郎将之职!”
“诺!”
五官中郎将,曹操丞相之副职也,每日跟随曹操处理政事,听众官之议。
曹昂归府,召杨修前来议事,杨修恐校事府探知所言,遂乔装密至曹昂府中。
曹昂见杨修如此行装,心下一惊,赞道:“德祖心思缜密,吾不及也,日后相见,吾再使人安排。”
遂备言今日曹操所言。
杨修沉吟道:“主公今日于丞相之前露怯否”
曹昂沉思,“未之有也,吾面色坦然,颜色未变。”
 
第七十四章 大朝议拟选贤才
建安八年三月,寒风依旧冷冽,曹昂身着精铁甲,披着大氅,寅时末卯时初便引军往丞相府护卫曹操,同时与曹操共赴朝议。
大枪挂在左侧,箭壶挂在屁股上,一张精制的折叠弓放在兜带里,再驮着腰悬宝剑的曹昂,这就是赤兔每日的工作。
马蹄踏在驰道上发出哒哒的响声,此之时,便是摆摊谋活的小贩,亦在睡梦之中,整个许都城动起来的,只有挂名在丞相府之下的臣子。
曹操厌汉室老臣疲弱,为区分汉室与其所属之差,特将朝议提至卯时,但凡于丞相府下挂名者,皆需遵此令。
汉帝是被一众近侍强行拖起来的,今日要议选才之事,庄重肃严之朝议,如何能少了大汉的陛下
自曹昂归朝,曹操威势愈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曹昂每逢朝议,必持剑立于曹操之侧,其中威势,百官可知。
司马朗尝归家怒骂,“今曹操与董卓何异曹昂与吕布何异此二人真父子,若双虎霸朝堂,今汉室亡矣!”
司马懿止之道:“吾父慎言,今丞相可夜宿宫中乎可坏纲常乎可欲废天子自立乎”
“他...”司马朗被噎住无言。
“况且,吕布此等有勇无谋之人,怎比得上曹昂这把藏锋的宝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