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马黑木二世却一点都不敢埋怨自己的舅舅,因为他的舅舅是塞尔柱帝国的素丹,是整个河中最强大的君主。自幼就被他老娘一次次灌输着塞尔柱是多么伟大的马黑木,完全提不起半点反抗舅舅桑贾尔的心!
甚至他都不认同自己老爹穆罕默德·本·苏来曼的疯狂。
西喀喇多少年了都是塞尔柱人的附庸,自己老爸更是帝国素丹的妹夫,何必要再换一个主子呢?
做赵宋的附庸比作塞尔柱人的附庸更香么?
马黑木一百个不解。但这却并不耽搁事情暴漏后,桑贾尔毫不客气的干掉了自己的妹夫,然后推自己的外甥上位。
眼下的这座王宫中已经被狠狠清洗掉了一批宫人,保不准那个犄角旮旯里还能看到发黑的血迹呢。
但马黑木依旧不敢放松警惕,谁知道剩下的人中有没有他老爹的死忠,或是打算为血亲复仇的人?
马黑木的应对方式就是努力的去打理国事。
这样一能让他在短时间里就对整个西喀喇王朝熟悉之并掌控之,第二就是能树立起自己的好形象。
就连他那天神一般的舅舅都向他发来了赞赏,说自己没有看错人!
马黑木看到那书信的时候,整个人激动的都要gaocao了。
这时,从高昌传回的情报,由一个侍从送到了他的面前。
将情报递送上来,这侍从连忙退下。只留下马黑木二世看着手中情报,怒气暗升。
“毕勒哥竟真归降了赵宋!”
“啪!”
情报被重重摔案几上,马黑木二世脸色铁青,深深的吸一口气,忍住对毕勒哥的口吐芬芳,全力转动自己的脑筋。
虽然早就料到,高昌回鹘落到中原王朝之手是早晚的事,可这样轻松的就被宋人得逞,时间如此短,局面如此平稳,还是让马黑木二世感到难受。
不过事到如今,再多的生气也无济于事,他更需要理清楚河中局势接下来的走向,他想清楚后果。
因为这样一来的高昌回鹘不仅不可能拖拉宋人的后腿,还反过来能成为宋人进军河中的一大助力。
一正一负,一加一减,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马黑木冷静了下头脑,没有再怒火中烧,转而是生出了重重的忧虑。
宋人本就是一支极强大的力量,或者说汉人就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虽然怛罗斯战役已经过去了小四百年,但李唐大军在天方世界遗留下的绝代风采,却还清晰的印刻在他的头脑中。
那是十倍于唐军的兵力,更有葛逻禄人这支叛徒做内应,阿拔斯的大军方才惨胜高仙芝的两万唐军,可即便如此,高仙芝也能带着几千残兵脱离战场。
当年,大唐安西军的战斗力震撼了整个天方!
因为艾布、齐亚德在怛罗斯一战里带领的天方大军,是以阿拔斯王朝的发源地呼罗珊之精兵为基础,聚合起的河中各国联军。
他们的战斗力就代表着天方世界的主力军战力。
但结果却是那般的惨痛!
十倍于敌人的大军,静待敌军长驱直入七百余里的以逸待劳,都还要在多日鏖战后依靠着葛逻禄人的临阵反戈,才能击败唐朝的安西军。
那简直就是在明说,如果双方大军公平较量,天方兵马根本就不是唐军的对手。
马黑木就不得不生出一个疑惑了,哪怕他再推崇塞尔柱帝国,他也不得不就“塞尔柱兵马能不能抵挡住宋军”这一问题产生疑虑。
这个问题可直接与西喀喇的生死存亡挂钩啊。
时隔将近四百年的光阴再度卷土重来的中原大军啊。一个刚刚扫荡了四邻之敌,国家富强,人心归附的王朝,一个解决了一切后患、隐患的强盛帝国派出的大军……
他们与当年的李唐大军孰强孰弱呢?
毕竟倒在这支兵马铁蹄的人,有声名显赫的党项人和在河中都威名远扬的女真人啊。
那后者在短短几年里就覆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契丹大辽,现在威震河中的耶律大石都只是女真人的手下败将,釜底游魂……
可就是这样强盛的一个新兴帝国,却被宋军那般轻易的就抹去了。
马黑木心中直升起一种不美好的预感。
以至于重重忧虑把他对毕勒哥的愤怒都压下去了。
好半响后,马黑木起身出了王宫,带着随从一路打马奔到了城外的军营。他胸口像被什么东西压着,都要喘不过气来了。这个时候只有军队,只有武力,才能缓解一些他心中的重压。
从军营再度回到王宫时候,马黑木心头的压力依旧没有见小,但他却看到了前路,看清了前行的方向!
接下来他的重心,会全放在稳定社会和恢复军队上来。前者能让他扎实根基,具体的做法就是放权给地方的伊克塔。
伊克塔是一种全天方通行的军事采邑制度。只是与同时代西欧的采邑制不同的是,伊克塔并不具有世袭性质。获得伊克塔的封建主有权向农民征收苛重的地租,但没有土地所有权,更不能世袭。
不过一切制度在诞生之初的时候,主宰者总是对之抱有太过于完美的期望。当时间走到这一刻,诞生了数百年的伊克塔制度的弊病已经暴露无疑。天方各国都有地方实力派将封土转化为世袭的情况在,而一旦这种事情发生,那么便就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封建割据势力,他们甚至能与中央王朝分庭抗礼。
西喀喇自然也有这种情况在,而且情况还比较严重。
马黑木二世本来还不想妥协,可现在他觉得自己应该更灵活善变一些。这样一来,后果这么样且先不去说,只是现在,那必然能笼络一把人心。得到地方实力派的大力支持。
如此,他这次的登基就算再让人诟病,局面也是会稳定下来的!
然后就是恢复军队,尤其是直属于他的古拉姆近卫军和伊克塔重骑兵。
伊克塔重骑兵是所有天方王朝都要依赖的一支军事力量,要不然还要伊克塔制度干嘛?
而至于古拉姆近卫军,在喀喇汗王朝巅峰的时期那是一支打遍中亚无敌手的强军,在喀喇人消灭波斯萨曼王朝和南疆于阗国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人数也从最初的2000人扩充到5000人,7000人,乃至十一世纪初期的15000人。
但伴随着东西喀喇的分裂,古拉姆近卫军也就风光不再了。
尤其是西喀喇人国势日衰,在臣服于塞尔柱人之后,直属于王室的古拉姆近卫军逐渐缩水到只剩三两千人。之前的一场政变,规模不大,但也总有些人被波及到。马黑木就很清楚,自己手下的近卫军已经连两千人都不到了。
增加,必须增加!
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如今的塞北大草原上很常见的一道美丽风景。
没有了征战,没有了厮杀,连部族间的冲突都消失不见,大草原上进入了多少年来都难得一见的祥和时期。这是草原游牧人的幸运,也是中原百姓的幸运!
因为现如今的草原之和平,与中原王朝多年的努力息息相关。
当和平真的降临在草原时,很多人都真切感触到了朝廷对草原各部族群们的影响力。
很深厚,真的很深厚!
因为现在的草原跟先前几年时的草原有太大的不同了。
当初辽金大战,双方对草原都有些忽略,哪怕女真人推平了契丹之后,也更多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原,而对草原照旧忽略。
只要草原部落能‘安分守己’,他们就也睁只眼闭只眼了。
或许对女真人而言,草原各族间的厮杀战争,那反而是削弱草原各族的机会。
以至于那几年里,塞北大草原上各部族间互相杀伐掠夺,从漠南到漠北,绵延几千里都连绵不绝。
不过部落的首领贵族们日子不好过,那底层牧民的日子就更加朝不保夕。
他们不止要在战场上抵挡敌人,还要被上头的贵族更见沉重的压迫剥削。战争中消耗掉的可不止是人的生命,那更是整个部族的力量——比如战马,比如牲畜。
贵人还能吃饱肚子,但底层的牧民呢?真的是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
待进到冬季,再遭遇到大雪白灾,那几年都不知道有多少部落消失在了茫茫白雪之中……
再想想现如今草原上各部落过的日子。
贵族们,一个个坐拥着豪华大帐,有酒、有肉、有茶,还有海里的大鱼,江南的果蔬粮米,哪怕那鱼肉是腌制或风干的,瓜果也只是果干,但这种奢侈,那是草原贵族们往上再数五百年也不曾有过的。
一些大部族的头领甚至还有从中原聘来的厨子,以及朝廷派来的医官!
这是何等的奢侈啊?
而普通的部落民众呢,吃的自然不如贵族头人,但吃饱穿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还能隔三差五的改善一下生活。
他们出产的奶制品和角、筋、皮、风干肉干,还有羊毛羊绒,都能在贸易区里买上不俗的价格!
朝廷在多个草原与平原的交界处开设了贸易区,这可不同于之前的榷场,不管是卖家还是买家,双方的贸易自由性是完爆榷场的。
草原上根本不值钱的牛羊皮和兽皮,拿到贸易区都能换来不少的生活物资。
奶酪和羊毛羊绒的价格也是不菲。
没有部落自己搞毛纺,因为只一个(毛绒)洗涤就是他们所不能解决的大难题。
如今的草原部族能够自产的纺织品,依旧是腥膻味熏人的毛毡。
所以,用自家的羊毛羊绒和皮革去贸易区交换布匹,就是每一个部落都在做的事情。
不管是昂贵的绫罗绸缎,还是价格正日已下调的细棉布和棉花,还是粗布麻衣,这些产自中原的纺织品正迅速的掠夺着整个塞外草原的市场。
同时被中原大量输入的还有压缩军粮和大批的茶砖,以及铁锅!
军用干粮自从进入了草原地区后,就成为了赵宋连年救济草原部落的必需品。
体量小,顶饿耐饥,价格低廉,又运输方便。这东西在草原之民的眼中,全是优点。
而中原方面关乎压缩军粮的产量呢?也是与日俱增。
在南洋开发日渐加深,大批的南洋稻米和大量的海上鱼获涌入中原的大背景下,压缩军粮的成本价不仅没有变大,反而更见小。
草原各部族都喜欢这东西,拥有了一定市场,那就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只要有钱赚,自然就有人干!
而至于茶砖茶叶,喝茶解油腻、通肠胃,这是回鹘人、契丹人很早时候就明白的道理。
草原各部并非不懂得茶的好处,只是在契丹人当权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途径来大量获取。
现在中原不仅敞开了销售,还专门生产价格相对低廉的茶砖,让茶叶的普及度从各部族的高层贵人扩大到了中基层。
利润上的高低先不去说,只说百万草原之民染上了喝茶的习惯之后,那中原对之的制衡手段就更多了一种了。
而最后的铁锅,则是历史都已经证明的无敌利器!
原时空的明朝,蒙古人不就为了一口锅跟大明朝打打合合几百年么?
虽然这传闻不免有些笑谈的味道,但现实是,铁锅一经在草原上推广开来,真就跟风一样迅速的在大草原上流传开了。
炊煮日用,上下皆以为奇货!
也正是因为双边日渐繁多起来的贸易,草原之民,草原各部是愈发富裕了。而中原对之的掌控和影响也越发加深了。
尤其是靠近阴山的那那些个部落,因为更近于贸易区,不分大小,一个个都富裕的很。因为他们不止贩卖自家部落的物资,更每每深入草原,当起了二道贩子。
还有靠近草原上那些城池的族群——辽人在大草原上修筑的那些个城池,现在都是宋军的驻地,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是以,没有哪个游牧部族胆敢生出异心,没有谁胆敢轻易破坏当下的大环境。
现如今的草原上,这就是大趋势。
赵宋安抚草原各部族,从近到远,就如那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今不说大局已定,那也是大势已成。
或许一些个部族头人依旧心中生着叵测之心,只是想暂时潜伏爪牙,以待来时。
可再等个十几二十年,当中原对草原各部的经济侵入更加透彻的时候,当草原之民已经习惯了吃喝衣食,习惯了双边贸易带来的富裕安定的生活环境(相对)的时候,他们就是想再跳反还跳得起来么?
这是超越时代的前瞻!
这是一个穿越者必然会有的眼光。
然而同一个时代的草原蛮子,任他们中人再是聪明,那也不会想到这一点的。
‘和平’的生存环境还为大草原吸引来了佛和道。
赵构没有去压制佛教,因为他觉得佛教在大草原上的传播会比道教更加靠谱一些。毕竟是历史证明过这一点的。
哪怕这进入草原的佛教是以中原佛教为主,而密宗则只是其中的一小撮。
后者主要是来自契丹人和党项人的遗产。
赵构看它们虽然不耐烦,可也总不好叫人家**消失不是?
而且他很清楚原时空在大草原上盛行一时的佛教来自哪里!
赵构对汉传佛教在草原上的流传能否成功并不具有太大的信心。在汉传佛教里加上少许的密宗也无不可!
只不过此时的密宗又非是原时空满清时候的密宗,二者的差距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什么宁玛派、噶举派,赵构听都没有听过。
它们究竟能否在大草原上获得成功,赵构心里也是一点谱都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