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郑芝龙连连发出指令,然后就高兴的和一众人打道回府了。
鞑子能主动撤军,那甭管是甚原因,那都说明鞑子真放弃强吃戴家集的打算了。
如此可不就意味着他自身性命的绝对安全了
对一个贪生怕死的穿越者言,这是最美妙的礼物。
但是接下来的战局会变成甚个模样呢
“你们都来说说看,这鞑子解了戴家集之围,要意欲何为”郑芝龙看着地图上的青州位置。
&n
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个屁
看着昨日里郑芝龙那副气急的模样,谭丝并没有来撞马蹄,而是等了一天,不仅夜不收将周边的局势都给探明了,他也使长随与滋阳取得了联络。
戴家集乃至滋阳周遭真的没有鞑子了,现在几万鞑子都围了曲阜,据说孔林都被占据了,还有一波鞑子留在了济宁州,后者是建虏囤积物资粮草和丁壮妇孺之处。
“郑大帅,现下情形已是明了,敢问大帅,何时挥军去救曲阜”谭丝说道,他已经收到了知府邓藩锡的来信,让他设法询问此事,探明郑芝龙的打算。
“救什么救弟兄们刚喘了口气,筋疲力乏,这时候去曲阜,那不是羊入虎口啊”洪旭张口说来。
“老洪说的多。我说谭大人,咱们好歹也供事一场,明知道曲阜是鞑子的诡计,你还要将士们去救,你这不是把弟兄们往死路上送么也太狠心了啊”这是甘辉说的。
郑芝龙手下两个最得力的军将,都不需要做老大的发话,这二人就足够了。
谭丝脸上气的一阵潮红,“曲阜乃圣人故里,今日有难,我辈岂能惧死而退避甘将军若是看在你我供事一场的份上,就不该出口伤人。谭某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大帅若引兵曲阜,谭某当引兖州兵襄助,绝无退缩。”
“谭大人不怕死,甘辉和我洪旭也不怕死,但底下的数千弟兄呢他们怕不怕死或者说他们死得值不值”洪旭嘲讽的看着谭丝,“曲阜再是圣人所在,那孔圣人也已死了两千年。现在那里明明就是鞑子布下的陷阱,大军进去容易出来难,为一虚名,一战下来不知道要多少将士枉顾送了性命,这死的不值。孔圣人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也不愿看着数千精锐之师为他虚名而图丧建虏之手,叫国家折断栋梁。”
谭丝当即被堵的脸红如血。
事实上他还不如昨天当场就问了呢,这有了一天的回旋余地,郑芝龙还能不想对策么
昨日夜里郑芝龙就与甘辉、洪旭两人通了气,救曲阜救个屁。且不说曲阜需要不需要救,只现下郑军的情况曲阜就是绝不能碰的。谭丝或是他人若有提及者,叫他们两个立刻站出来唱反调。
甘辉与洪旭虽然不知道郑芝龙为何会那么笃定曲阜就不会有事,但他俩对郑芝龙的决断举双手赞同。
现在,二人表现那就叫一个好。
李士元一个字也不说,低头无语。他现在是归郑芝龙统辖,可‘编制’还在齐鲁,纵然心里也不愿意去救曲阜,却也不敢在这等事上多嘴。
但眼看着甘辉、洪旭纷纷下场,他这心头也松了一口气。
谁都不是傻子。郑芝龙与老部下这是在唱双簧,要不然,甘辉、洪旭怎么能这般口无遮拦
江哲清了下嗓子,上前一步言道:“同知大人,曲阜明摆着就是鞑子设下的圈套,其军多达数万,就我家大帅手下的这点兵马,再添上一部分兖州兵马,又有几许人前去营救曲阜,可不是送羊入虎口”
“以学生之见,此事还当从长计议。那阿巴泰大军南下,洪总制所率兵马必然也已经南下,滋阳不是说已经抵到东平州了么,距离滋阳也是近在咫尺。彼处大军十多万方才是朝廷兵马主力,何不等到洪总制大军抵到了,再作商议”
洪承畴的压力也很大,首先就是钱粮物资有不济之危。滋阳传来的消息,明军在东平州已经屯兵半月有余,却不曾再南下一步。京城闻讯曲阜受围,各部官员是沸反盈天,弹劾洪承畴劳师靡饷,无用无功的奏折跟雪片一样飞到御前。
也就是郑芝龙在戴家集力战,那弹劾的折子上才无有他的名字。但现在戴家集战事结束,郑芝龙报捷的文书都已经送去了京城,那些个言官的眼睛里,恐就又要多了一个名字了。
江哲算是给出一个把事情拖延下去的借口。
上首的郑芝龙听了,眉头一扬,满意说道:“玉龙所言甚是。鞑子兵马众多,战力出众,尤多马军,要解曲阜之围,定不能草率行事,以至孤兵深入,叫鞑子各个击破,凭白便宜他们。谭大人,此事还是等到洪总制带领大军抵到时候,在细说不迟。”
“至于曲阜之围,彼处有圣人遗泽,百姓丁口千多年来受孔氏恩惠,如今到了为难时候岂敢不尽力,以护卫圣人庙寝安稳鞑子虽兵锐,一时半会儿,想也奈何不得曲阜的。倒是这戴家集,一场大战,受损严重,非是久留之地。如今之计,本帅
第八十八章 够无耻,够光棍
东平州。
“郑芝龙已经领兵直入滋阳,对戴家集之战,号称大战有五,小战无数,无日不战,共斩虏首千级。郑军亦损失惨重,将士筋疲力尽,无力再战。遂对曲阜之围视若不见,宣称彼处有圣人遗泽的护佑,鞑虏定不能犯。”洪承畴看着挂在墙壁上的地图,脸上露出一个似哭似笑的表情。
这郑一官到底是海贼出身,关键时刻,够无耻,够光棍。可自己一读书人,又怎能学他郑芝龙呢
而且最关键的是,郑军在戴家集真的大战了一场,郑芝龙手中有实实在在的鞑子首级,战功‘显赫’,戴家集力战数万鞑虏,前后长达月余光景,这功劳说破天了也抹消不去。
但要是孔家真的完了呢他就不知道后果么洪承畴很不解。
“东翁,邹县孟氏受难,守将袁时中为郑一官所招抚,关联甚大,其人难逃士林清议。眼下又如此,怕是知道在士林中已经难讨到好了,遂破罐破摔了!”一个幕僚捋着胡须说道。
清军打曲阜,引诱明军救援的意图很是明显,郑芝龙人就在滋阳,近在咫尺,该当第一个上前。这是预料到不会得好,索性就破罐破摔,厚着脸不去曲阜了
“他堂堂的闽海王,便是坐视曲阜沦入敌手而不动,朝廷也奈何他不得。保不准,京城里的那为至尊还会觉得这样的郑芝龙更可信呢。”
一个地方实力派,若是与士林士大夫们关系太好了,皇帝可是不会安心的。又一幕僚说道。
“鞑子筹谋虽浅薄,然兵革劲锐,不说郑一官上前有败无胜,便是东翁率军前去,也一样难逃败绩。只是东翁为朝廷之命官,圣人子弟,倒无法学那郑一官耍无赖手段。”
屋内只有洪承畴和身边的几个心腹幕僚,再无外人。说起话来自可以口无遮拦,三言五语的就把郑芝龙的心境道个七七八八。同时对洪承畴的难处也心知肚明的很。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历史走向,故而,一个个对曲阜的得失,还是很看重的。都是读书人出身么,从内心里还是很怕孔氏蒙羞,圣人受辱的。
甚至是更怕孔胤植软了骨头,那就真太尴尬了。
不像郑芝龙,认定曲阜不会有难,那儿只是一个陷阱,且去了也难赢,反而有丢掉小命的危险,郑芝龙索性就不去了。
这不是因为他身上已经沾了羊骚洗不掉——邹县失守,孟氏蒙难,那就是邹县还没失陷,孟氏还没遭殃,面对此景,郑芝龙也一样会做出如此选择。
天大地大都不如他的命大。
领兵救援曲阜,是要危及小命的。平地里被鞑子的马军包围了咋办风险太大。
若是真被鞑子一口吞了吃,郑芝龙在生死之间,是要投降呢还是战死呢这太考验他的人性了。
作为一个有着大好前途的穿越者,这种饱受煎熬的事情,就不要去尝试好了。
阿巴泰的南下,这本身就已经将郑芝龙的如意盘算打的一塌糊涂,也给了他一记深刻的教训——战争没有那么简单,别去轻易的相信任何人。
兖州战场上的敌我军力已经严重失衡,郑芝龙的肩膀太窄,招架都招架不住,真的没能力力挽狂澜。引着大队人马钻进了滋阳城,把自己的态度很直白的表达了出来。
……
比较他掺和进这场清军入塞的战事是为了在天下人面前刷名望。而他刷了名望为的是日后好夺天下。
夺取了天下也是叫他的人生实现更大更高的价值。那最终还是为了他这辈子。
甭管郑芝龙他有多大的宏图伟志,一切的大前提都是要先保住他自己的小命。
所以,千万别弄反了顺序。
……
戴家集一战,战斗还没真正打响的时候,贪生怕死的穿越者就已经做了深刻反思。所以啊,让他冒着生命危险明摆的去钻鞑子的套,去救孔家人,纯属扯淡。
哪怕这会引发不小的后遗症。
——被无数蹭热点的读书人口诛笔伐的。
他也顾不得了。
所以,在洪承畴接到这一消息的时候,阿巴泰也已经傻眼了。“这孔子不是万世师表么,不是至圣先师么。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啊。那孔林如今握在本贝勒手中,郑芝龙和兖州明军怎的还不见有动静尼堪的话都是放屁么”他向李率泰问道。
黄台吉把孔子孔家看的那般重,结果就这啊
李率泰是李永芳次子,闻言脸上闪过一抹羞赧。那李永芳是大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早年是李成梁的亲信,献抚顺而降,老奴把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了李永芳,又把宗室女嫁给李率泰,对李家人很是看重。哪怕李率泰的大哥李延庚因通明事泄而被诛杀。李永芳一门还依旧受满清信任,那鸟人还把次子李率泰以下的七个儿子,都改作了满名。
所以,明面上三十有
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态
江哲虽是一个读书人,却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孔孟之道在他眼中没那么重。
郑芝龙对孔氏的看法,那是很不尊重孔氏的,但江哲不仅不恼,反而深以为然。
对郑芝龙的一番分析也深以为然。
关外的黄台吉,关外的满清,与五百年前的完颜女真何其相似
完颜女真的猛安谋克,满清的满汉蒙八旗,他们一样是摧毁了中原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一样是满万不可敌,一次次打的中原的军兵抱头鼠窜,叫之闻风丧胆。
更糟糕的是,这大明王朝眼下且见不到岳韩等将不说,内里的农民起义还如火如荼,局面远较昔年的赵宋更坏。
朱明的局势更见糟糕。
而还一样有一部分汉人在为满清效力,内中不仅有武,也一样有文。这点上黄台吉比完颜女真的优势更大更显著。
黄台吉早在天聪六年就规定,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
虽然对比才从白山黑水里冲出来的女真野人,满清八旗对汉儿的杀戮,较之金兵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却用‘读书’给自己添加了一件甚是华丽的外衣。
满清也就是还没正式杀入关内,就依照现如今的明清力量对比,清军真要往中原进军,明军如何能够抵挡几次破边入塞已经证实了他们的能力。
江哲自然不知道大明朝就要咽下最后一口气了,但他明白满清有入主中原的实力和机会。而黄台吉既然有实力入主中原,他还会忍着不来么他还会不生出那个念头吗
这不可能。
中原的花花世界,万里江山,对鞑子的吸引力有多么巨大,那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他认同郑芝龙的说法,鞑子不会把曲阜孔林这么着的。那很可能只是围而不打。阿巴泰更不会把孔林怎么着。
因为,任何一个志在天下的人物,都不会把孔家打倒的,而只会高高的捧着敬着。
“学生见过总制大人。”江哲还是第一次快马加鞭的连夜奔走,人到了东平后,有没有冻僵先不说,大腿两侧是火辣辣的疼。
“你家大帅说有话要你传给本宪,你且说来听。”对于郑芝龙的拒绝,洪承畴早有心
心理准备,也不动怒。只是郑芝龙在信中指责他没有尽力,没看好阿巴泰,以至于兖州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叫他有点火气。
他是诸路明军的统帅不假,但诸路明军看似在他麾下,又如何真的听他的话当初在松锦都是如此,何况现在
他还能如臂指使的,还能信赖的,自始至终,都只有曹变蛟、王廷臣两部兵马。
“我家大帅有言,曲阜之围看似危急,实则不然。孔氏子孙当安如泰山。”江哲忍着腿上的痛,挤出个笑容说道。
洪承畴顿时大惊,郑芝龙这话什么意思“本宪怎么听不明白郑芝龙这是何意”
江哲一笑,“大人何必自谦您多年提携军政,往来关内关外,对大明虚实了如指掌,朱氏江山内外交困,实已到了行将就木之际,至少在这江北之地是如此。而那建虏素怀狼子野心,黄台吉早早便妄自称帝,即可见其早有入主中原野望。
这等人物,又怎可能对曲阜孔氏妄动刀兵
学生斗胆一言,恐怕那阿巴泰受命领兵入塞之际,就早有黄台吉叮嘱在耳了。”
“果然是斗胆,果然斗胆。好一个狂生,竟出此荒唐之言。”洪承畴深深看了江哲一眼。这言论实在是发他所不能,且细思之,真的很有见地。
可是,他面上决不能苟同。
“看你装扮也是读书人出身,怎地就不知道“敬”字是如何写的本宪念你年少无知,今日之言权当胡诌,就不与你计较,还不与我退下。”
洪承畴拍案而起,勃然大怒。
江哲面上亦露出一副惶恐不安之色,仓惶而退。
反正意思已经转达到了。总之,大家都是好演员。
如此,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清军继续围困曲阜,洪承畴却还继续在东平州,舆论大哗。崇祯皇帝下旨给周延儒,叫他督促洪承畴速解曲阜之围。
“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洪亨九动兵,莫不是想要把关内最后的这支可用之兵也付之一炬了么”蒋德璟密见崇祯帝,面色哀恸道。
崇祯皇帝大怒,怒视蒋德璟道:“蒋卿所言何意胆敢讥讽君王,莫不以为朕的尚方剑不利”
蒋德璟嘴角抽动,崇祯帝这些年都砍
了多少督抚大臣的首级了尚方剑犀利的紧。“老臣岂敢以身试法只是愿陛下以祖宗江山为重,勿为一虚名,再逼洪亨九速战。”
“洪承畴所部兵马虽众,但野战焉是鞑虏的对手一但溃败,朝廷将再无可用之兵啊。”
猜你喜欢